试论认知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的融合
试论认知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的融合
张辉※ 江龙
(刊于《外语学刊》2008年第5期)
摘要:本文论述认知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之间融合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指出二者之间在方法论和研究内容上具有不同的侧重,因此互补性较强。本文最后论述了认知语言学和批评话语分析进行融合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批评话语分析;隐喻;心理空间;概念整合
1.引言
认知语言学和批评话语分析(CDA)是目前语言学流派中发展迅速的两个流派。两者都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未产生并逐步发展成当今有影响的语言学研究范式。认知语言学和批评话语分析在理论构建和具体的应用分析上分别具有一定的互补性。首先在批评话语分析内部,有些学者认为批评话语分析需要认知的介入。Wodak(2006:179)指出:虽然她的研究在话语和认知方面不是主要考察的方面,但来自社会认知方法的原则和模式是非常有用的,它们明晰地或隐含地引导着她的许多理论方法和思想。Koller(2005)指出了把认知理论和批评话语分析联系起来的方面,这主要表现在详细的描述隐喻和话语的社会性之间的关系。van Dijk的批评话语分析研究具有认知的倾向,他提出的社会认知模式是批评话语分析的主要研究趋势之一(Wodak 2006)[1]。他指出,在话语结构和社会结构之间不能或不需建立起直接的关系,但两者之间总是由个人认知和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on)起着媒介的作用。根据 Chilton(2005)的观点,认知是许多批评语言学研究中丧失的连接(missing link)。这些研究无法说明社会结构是如何影响话语结构的,或更确切的说,社会结构是如何由语篇和话语进行实施,如何进行机构化和合法化的。O’Halloran(2003)认为,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质疑批评话语分析中的语言认知的假设,认为认知语言学可以帮助批评话语分析阐明其分析的认知过程,并提出认知语言学与CDA具有较大程度的互补性(辛斌2007)。Stockwell (2007)进一步提出了建立批评认知语言学这一分支学科的建议,并根据认知知语言学和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的不同侧重,就两者的融合问题提出了若干观点。
从认知语言学的阵营里,有些学者也提出认知语言学和批评话语分析的结合将有助于两者的发展。Chilton(2005)指出,尽管CDA对心里表征很感兴趣,但其总体上对人类思维没有足够的重视。在主流的CDA中,缺少认知这一连接的后果是:(1)缺少对思维的注意使CDA本身在理论上具有缺陷;(2)由于这一缺陷,纵观认知科学最近的研究,我们产生了一个疑问:我们还需不需要CDA。批评话语分析者忽视了认知科学中大量的实证和思辨研究,这些研究对社会和政治语境下话语分析的认知研究提供了可能的途径,换句话讲,CDA应该关注认知层面(cognitive dimension)。Dirven, Polzenhagen和Wolf(2005)讨论了认知语言学和批评话语分析的关系,他们考察了“意识形态”(ideology)这一概念,把van Dijk(2002)对“意识形态”的研究与概念隐喻的研究整合起来,辨证地分析了德国纳粹意识形态的特点。他在结论中指出,认知语言学为意识形态的批判性评估提供有效的分析工具。基于以上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认知语言学与CDA之间存在许多互补之处,两者的结合一方面能进一步提高CDA研究的明晰性和深度,另一方面也使认知语言学更加关注语言使用的社会性和政治性,考察语言在社会文化语境下的生成和理解的认知过程。本文首先考察认知语言学和CDA研究中的各自不同侧重和缺陷,然后讨论两者融合的基本途径,说明这一融合的优势所在。
2.CDA研究简介
2.1 CDA的基本思想
Wodak(2006)指出,CDA的根源在经典的修辞学、篇章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以及应用语言学和语用学。她把CDA基本上看作为一个研究的项目。CDA从来就没有统一的理论和方法论,van Dijk(1993:131)指出,CDA至多是语言、符号和话语分析的一个共享视角。Wodak(2006)总结了CDA研究的一些原则。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则就是,CDA把语言作为社会实践(social practice), 认为“语言使用的语境是其研究的关键。把言语和写作中的语言使用描写为一个“社会实践”的形式意味着,在某一推理事件(discursive event)与使推理事件框架化的语境、机构和社会结构之间存在某种辨证的关系:推理事件由语境、机构和社会结构所塑造,同时反过来推理事件也塑造语境等。话语既是社会构成的,又是以社会为条件的话语构成了语境、知识的载体、社区的社会认同和话语之间的关系。我们说话语是构成性的(constitutive),这就意味着话语不仅能够帮助维护和再生社会地位,而且还能够促进改变这一社会地位。
CDA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通过解码意识形态使话语非神秘化。CDA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对社会生活中权力的关注,并试图构建一种语言理论,能够把权力包括进去。Wodak(2006)指出,语言为描述层次社会结构中的权力差别提供了详细统一的描写工具。CDA可以定义为对分析语言所表现出来的隐晦和明晰的主导(dominance)、歧视、权力和控制的结构关系。换句话讲,CDA的目标是研究语言使用(或在话语中)所表达和构成的社会不平等。大多数的批评话语分析者都认同哈贝马斯的观点:语言是主导社会力量的媒介体,语言能使权力合法化。就权力关系的合法化而言,语言也是有意识形态的。 (Wodak 2006)
2.2 CDA研究的微观层和宏观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