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文·亚隆、、:“生命”与“”的讨论
时 间2017年3月28日22:00-23:30
对于死亡的看法
童 俊:我们每个人都避免不了死亡的,由此而生的是我们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我们生活的目的是什么?我读过你的书,它给我很大的帮助。我想问一下您对于死亡在日益临近话题,我们说的死亡的时候,您和十多年以前关于死亡的思考有什么变化没有?还有我们作为我们所有的人都是世俗的人,怎么样来超越这个死亡的焦虑。
欧文·亚隆:我觉得你说得很对,写完那本书之后我已经离死亡又接近了十岁。我觉得这本书中最重要对我来说一部分就是那种后悔感,懊悔感。我觉得一个人对生命中懊悔的部分越少,你对死亡的焦虑也就越少。这个部分对我们来说特别重要,我刚刚结束一段回忆录的一段写作。我这个回忆录的起名是用尼采的一句话,他有很多的名言名句,有一句是我非常喜欢的。
“这是死亡吗?再一次的死亡”,纠正一下,应该是,那是生命吗?所以得出,这是生命吗?但是我的出版商并不喜欢这样的抬头,所以我们并不准备用这个。我相信这是非常重要的主题,如果你这辈子活的不像你想象那样,不是按照你自己的愿景来活,你接下来在临终之前的死亡焦虑就会越来越大。
我曾经有一个癌症的患者,我当时跟他们整个癌症患者的团体做治疗。他当时跟我说了一句话,我真的觉得很普通,我们要学会如何生,直到他临死前他才敢对那些人说出他想说的话,才敢展示出自己的本真。我相信我的很多病人在临终前能够获得这种觉察、关照的话,使他们能够在临终前解放自己。
我不觉得只有一个人了得了绝症,才能领悟这些,你在生命最早期,能让死亡照进你的生命,能够获得更多。我不知道刚才这个回答有没有让你满意。
童 俊:我挺满意,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你觉得在你自己的人生当中,你自己的专业,你自己那么多阅历,像癌症病人绝症的时候你就在洞察这些问题,而让你的人生无悔吗?
欧文·亚隆:我现在没有得绝症,这是我很幸运的一点,我的膝盖出了问题,我需要两周之内换一个膝盖,这对我来说也是很重要的。除了我年纪偏大一点,其他我什么都好。那么对于我来说,我现在正在做我这辈子最想做的事情,最想做的事情我让感到非常的满足。这是为什么我接触病人的原因,我和他们工作感觉很快乐。我之所以这么经常,对我来说经常提及死亡,我的很多挚友都已经逝去了。
分享死亡体验的经历
童 俊:我很想问张海音教授。我知道作为朋友和同行,我知道最近几年你有好几次经历,一次就是我们共同在汶川大地震的时候,在刚刚发生不久我们就去了地震现场,在那里待了一个多月,那应该是一个很大的体验死亡的一个时期。
后来也有很多关于灾难,还有最近2015年你自己还亲历一次新的让我们觉得差点都没有了你,我们当时听见就很难受,很危险。我很清楚这个事情,也听过你在很多公开场所的自己对这件事情的反省。我知道的是在你的心梗持续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你作为医生,作为朋友都是医生,很多次就提醒你是不是心脏的问题,但是你坚信是胃的问题。你就否认你心脏的问题,这里也要呈现你死亡的焦虑,导致你还很幸运,那么危险,救护车冲到医院抢救。到今天你可以当这么多人的面谈这个死亡的问题,我想问刚才亚隆先生有很多人经历这些之后,他对死亡向死而生。我想问一下你的心路历程。
张海音:两年多前我急性的心肌阻塞,我在很多场合和大家分享。其实没有太多大的冲击,从死亡的角度很多的感触,没有感触。两年多前突然发生那个事,真切的感受到什么叫否认,真的是十多天。有人提醒我,你会不会心脏有问题,我会感到怎么可能,我身体这么好。踢足球、打拳击,从来没有考虑过这类事和我有关系,毫无疑问是我们会感到自己太难以承受这么一个结果,所以才会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