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主义是人们产生、和其他困扰的一个重要因素,斯多葛学派和爱比克泰德(爱比克泰德,1899;克塞纳基斯,1969)对此至少有了模糊的认识,而阿尔弗德雷·阿德勒、保罗·杜波依斯和皮埃尔·让内等先驱早在一个多世纪前就发现了这一点。非主义师凯伦·霍尼(1950)在她的理想形象概念中也提到了这个问题。
我是首个特别将完美主义看作毁灭式非理性信念的认知行为治疗师。1956年8月31日,我在美国心理学会芝加哥年度会议上发表了关于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原创论文(埃利斯,1958),举出了12个基本的非理性思想,其中就包括“完美主义”:
认为一个人应当在所有可能的方面完全有能力、符合要求、有理解力、有成就的思想;它的反面是认为一个人应当表现良好而不是拼命努力表现良好,而且应当接纳自己这个不完美的、拥有人类普遍局限性和具体不可靠性的生物。(p.41)
在我的第一本关于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面向大众的著作《如何与神经过敏者共处》(1957)中,我在导致情绪困扰的主要非理性思想中提到了这样几条:
一个人应当在所有可能的方面完全有能力、符合要求、有才能、有理解力;人生的主要目标和目的是成就和成功;一个人在任何事情上的无能都表示他是一个不够格或没有价值的人。(p.89)
我还提到,“完美主义……过度追求完美必然导致幻灭、悲痛和自我憎恨”(p.89)。
1962年,经过七年对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实践、讲授和论述,我写出了第一部心理行业的著作《中的理智和情绪》。在该书中,我提出了导致和维持情绪波动的11种主要的非理性思想,其中包括:
认为一个人要想承认自己有价值,应当在所有可能的方面有能力、有成就、符合要求的思想。……4.当事情没有表现出自己非常喜欢的那种状况时,认为情况很糟糕甚至很失败的思想。……11.认为人类的问题总有一个正确、精确、完美的解决方案,如果找不到这个解决方案就会很失败的思想。(pp.69-88)
显然,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从一开始就特别强调了完美主义的非理性和自我毁灭性。阐述这种思想的REBT文献(包括文章和书籍)多达几十篇,包括我自己的许多出版物(埃利斯,1988;埃利斯和德莱顿,1997;埃利斯、戈登、尼南和帕尔默,1997;埃利斯和哈珀,1997;埃利斯和塔夫瑞特,1997;埃利斯和费尔滕,1988),以及其他REBT先驱的出版物(伯纳德,1993;德莱顿,1988;霍克,1991;沃尔登、迪朱塞佩和德莱顿,1992)。在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将完美主义确定为一个重要的非理性信念以后,近年来,大量文献专门用于研究和治疗完美主义,认知行为疗法也经常强调完美主义的心理学危害和治疗。A.贝克(1976)和伯恩斯(1980)特别对其重要性进行了强调,其他许多认知行为学家也对完美主义及其治疗进行了介绍(J.贝克,1995;弗莱特和休伊特,2002;休伊特和弗莱特,1993;拉扎勒斯和费伊,1993;拉扎勒斯,1997)。
虽然我是强调完美主义对于情绪和行为波动具有重要作用的主要理论家和治疗师之一,但我现在发现,我从未描述过完美主义中的理性成分或自我帮助成分是什么,它们是如何与非理性成分和自我毁灭成分共同出现的,为什么它们很可能“天然”存在,阻碍人类放弃强烈的完美主义倾向。由于这本书通篇都在介绍完美主义,所以我也许应该比过去更加详细地讨论一下这些重要问题。
人类行为的理性和非理性这些主要思想来自这样一个古老观念:为了帮助人们维持生存和正常运转,人类拥有一些基本的要求、目标和偏好——它们常常被错误地称为需要或必需品。因此,我们通常认为在下列条件下,人们可以生存得更好,更有效。
1.拥有自我效能感或自主感(自我满足)。
2.在现实中成功得到他们想要的事物,回避他们不想要的事物(目标或成就满足)。
3.得到他们认为重要的人对他们的认可和最低限度的不认可(爱和认可满足)。
4.安全而健康,不太可能患病、受伤或被杀(安全满足)。
当人们无法满足上述一个或多个愿望和目标时,他们并不是不能生存,或者一定会感到彻底的痛苦,因此我们最好不要称为需要或极端必需品。不过,人们通常承认(为了下面的讨论,我们可以试探性地接受这一点)同无法实现这目标相比,当人类实现这四个目标时,他们往往可以过得更好(更快乐),活得更长(生存)。
假设——这只是为了讨论,不是为了提出任何绝对真理——当人们满足上述四个基本的强烈欲望或要求时,他们更有可能存活下来,并为自己的生存感到高兴,那么他们很可能可以合理地根据其中的第一个强烈欲望或目标——自我满足,理智地得到下面的结论:
如果我缺乏自我效能,认为自己只能做出糟糕的表现,永远无法做出完美表现,那么我就会倾向于表现得比理论上能够做出的表现更加糟糕。因此:
1.在我的生命中,我很可能会得到更多我不想得到的事物,失去更多我想得到的事物(因为我认为自己无法做出良好表现)。
2.我很可能失去更多重要人物的认可和爱(还是因为我认为自己无法得到它)。
3.我很可能更容易被危险的状况所伤害甚至丧命(因为我认为自己无法采取防范措施应对威胁)。
换一种说法,如果糟糕或不完美的表现而不是良好或完美的表现,可能使你失去更多你想得到的事物和其他人的认可,使你更加接近疾病、伤害和死亡,如果你的自我无效感阻碍你做出良好或者完美的表现,那么拥有自我效能感是非常理性的(即可以帮助自己),就像(1997)及其追求者的研究经常展示的那样。因此,你想要拥有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自己并做出良好表现,得到他人认可以及远离伤害或死亡的机会,这种希望或欲望是一种理性信念,不是非理性信念。
不过,你也可能拥有关于自我效能的自我毁灭式非理性信念,比如“由于我希望拥有自我效能感,所以我必须拥有它,否则我就是一个没有价值、不可爱、没有希望、面临生命危险的人!”进一步说,你所拥有的关于自我效能的非理性信念可能是“由于我希望拥有它,所以我必须在所有时间、所有条件下完美地拥有它!”要想实现这一目标,你需要极大的运气!
我所做的关于自我效能目标的论述也适用于希望自己有效、有生产力、高效、有成就的目标。这些目标通常是理性的,因为如果你做出良好甚至完美的表现,你很可能在如今的大多数环境里(明天的事情无人可知)得到更多你想要的事物、更多的认可(还有羡慕和嫉妒),以及更加安全长寿的生命。所以,在大多数条件下——尽管不可能包括所有情况,如果你想要实现这些目标,你尽可以努力去实现。只要你希望而不是要求实现这些目标,你就会(根据REBT理论)在无法实现目标时感到沮丧、遗憾和失望,而不是抑郁、焦虑或愤怒。
如果将你对成功和成就的欲望升级为要求,尤其是完美主义要求,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听听这种说法:“在所有时间和所有条件下,我必须完美地完成我的目标!”否则呢?否则你就会倾向于认为你永远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事情;否则你就完全不值得得到重要人物的认可和爱;否则你就会不断处于伤害和毁灭的危险之中。你预测了一大堆“可怕”的事情,并将它们安放到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