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心理控制与儿童心理社会功能的关系 -

发布时间:2019-04-19 19:31:05   来源:admin    
字号:
www.nmgpsy.com内蒙古心理网
的控制与的关系 *
高鑫 1邢淑芬 1赵军燕 2 
(1首都师范大学系; 2首都师范大学中心,北京 100048)
*O9g{x PB0
"{8K h:]Kel`:n0

0w`;? e5? d4}:u0【摘要】心理控制是一种侵入式教养 ,它是指父母使用引发儿童的内疚感、爱的撤回等方式侵入儿童思想和的教养行为 ,这种消极的、侵入式教养导致儿童产生诸多心理社会功能失调。跨文化研究发现 ,我国文化背景下父母的心理控制水平更高。社会环境、父母的和儿童的行为等因素都对父母的心理控制水平产生影响。父母的心理控制会对儿童的行为问题、自主性等一系列的心理社会功能产生消极影响。未来研究应立足中国特色文化,深入探讨儿童多重看护条件、儿童自身易感性等因素对心理控制效应的影响。内蒙古心理网a7L|0UT9B5e

内蒙古心理网 E-{Q8` \ n

【关键词】父母; 心理控制; ; 心理社会功能内蒙古心理网RG[wD e

G?/f0q?)osa0【分类号】B844内蒙古心理网 ^y9J.Z)g3gNi9Xe

\?i$bI{4H4Qd*}m }0父母的控制在儿童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角色,可以分为行为控制和心理控制(Nelson,Yang,Coyne,Olsen,& Hart,2013)。心理控制是指那些侵扰儿童思想和情感的侵入式的教养行为 ,如引发儿童的内疚感、爱的撤销等 (Barber,1996)。作为一种侵入式的教养 ,心理控制抑制了儿童价值感的发展 ,使儿童产生诸多心理社会功能的失调(Barber & Harmon,2002)。我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尊崇的长幼有序观念 ,容易造成父母权威和子女服从的教育模式 (赖雪芬,张卫,鲍振宙,王艳辉,熊庆龙 ,2014)。跨文化研究表明 ,中国父母会表现出更高水平的心理控制 (Ng,Pomerantz,& Deng,2014; Wang,Pomerantz,& Chen,2007),如,爱的撤回在中国父母中使用得更加频繁 (Wu et al.,2002); 引发儿童的内疚感是中国父母促使儿童道德社会化的重要机制 (Fung & Chen,2001)。前一段时间的热播剧《虎妈狼爸》便反映了我国这一养育现象,该剧引发了大众和学术界对我国父母侵入式教养的热议。因此 ,立足我国的文化特点和家庭教育的现状 ,探讨心理控制这一侵入式教养对儿童心理社会功能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内蒙古心理网[#Y_^ nbS

l:N0uo D2u"^r?8}"V01心理控制的概念及与相关概念的区分

\{}l [M'w0vW0

}n Ov%D:`%R01.1心理控制的概念发展

,ch3Jj5fU0内蒙古心理网1O,wb6|D$g y^Y

1965年,Schaefer采用儿童报告的方式收集了大量的父母教养行为 ,因素分析发现父母教养行为中的三个基本因素:接受 /拒绝,严厉控制/松散控制,心理自主 /心理控制 ,首次提出了 “心理控制 ” (psychological control)的概念,认为心理控制是衡量父母养育质量的一个重要维度 ,它是指父母通过使用引发内疚来侵扰和控制儿童的教养行为 ,这种侵入式教养行为阻碍儿童的心理发展(Schaefer,1965)。虽然心理控制的概念在 60年代就已提出 ,但是直到 90年代才成为家,尤其是儿童社会化研究者的重要课题 (Barber,Olsen,& Shagle,1994; Steinberg,1990)。1996年,Barber从社会化的角度定义了心理控制的概念 ,认为心理控制是一种社会化压力 ,父母不仅对儿童的情感和心理需求的反应性很差 ,还意图扼制儿童自主和独立表达的意愿。 Barber和 Harmon (2002)综合了以往研究者的观点,认为心理控制是父母的一种侵入式教养策略 ,通过引发内疚或感、爱的撤回等方式操控儿童的情感、思想以及亲子之间的情感连结 ,限制儿童的自我发展和自我表达 (包括观点表达和表达 )。那些使用心理控制的父母大多在亲子关系中占有支配地位,强迫儿童按照自己的方式感受和思考问题 ,并限制他们的自主选择。内蒙古心理网lu*T?s GD K

内蒙古心理网3I5` Y6z.v*LngK3CA

1.2心理控制的具体策略和分类内蒙古心理网2J7g4R"v-dc!\!\

内蒙古心理网(g2gC`5bbeH0sQ

心理控制可以表现为不同的具体方式 ,Barber和 Harmon (2002)总结了四种具体的心理控制方式:(1)引发内疚 ,即父母通过引发内疚感的方式迫使儿童完成自己的要求。例如:父母会告诉孩子:如果你没有达到我的期望 ,我就会对你很失望,你应该感到内疚。 (2)引发焦虑,与上一方法相似,通过引发儿童的焦虑来使儿童服从父母。 (3)爱的撤回 ,父母对儿童的态度有赖于儿童的表现 ,即只有当儿童达到既定的标准或完成既定的任务时,父母才会对儿童表现出应有的爱、关心和照顾。例如 ,告诉孩子 ,只有你表现得好 ,妈妈才会爱你。(4)限制儿童表达观点 ,即限制儿童对自己想法和感受的表达。例如 ,当孩子还有个人观点要表达时 ,父母会予以打断让孩子没有表达的机会。

%zbcb+u:cc0Bx1q0内蒙古心理网&L6WBg%oL

根据人格发展的两条基本线索 ,即人际关系发展线和自我概念发展线 ,心理控制可以分为 “依赖导向”和“成就导向”两类(Soenens & Vansteenkiste,2010; Soenens,Vansteenkiste,& Luyten,2010):(1)依赖导向的心理控制 ,是指父母使用心理控制策略,使儿童与父母保持心理和身体上的亲密 (Soenens & Vansteenkiste,2010)。具有分离焦虑倾向的父母 (尤其母亲)往往使用此类型的心理控制,他们无法忍受孩子不断成长带来的分离 ,将儿童独立性的发展视为亲子关系的威胁 ,使用心理控制策略 (如,爱的撤回 )将子女限定在家庭中 ,促使他们在情感和心理上依赖父母(Barber & Harmon,2002);内蒙古心理网;D&T3w+XrUx3F

内蒙古心理网*aD,Ob.{R8d

(2)成就导向的心理控制 ,是指父母为儿童设置了高标准 ,使用心理控制策略要求儿童在学业和工作等方面表现完美。完美主义人格倾向的父母更有可能对孩子使用成就导向的心理控制 ,使儿童产生严重的心理焦虑 ,害怕面对挫折和失败 ,形成一种表现型的目标取向(McArdle & Duda,2004)。内蒙古心理网W9W7k|0O:AgXW

内蒙古心理网eiDxdy xokb

1.3心理控制与相关概念的区分内蒙古心理网xL G,S&iJ#y(uP

内蒙古心理网fX.j8tF+pU0Zb

1.3.1心理控制 vs 行为控制内蒙古心理网 Q S9[U2Z$_bm@

内蒙古心理网y ["gPn j"S E

父母的控制可以简单地划分为 “行为控制”和 “心理控制”,字面上二者之间的区别显而易见 (Barber,1996)。行为控制是指父母使用监视和体罚等管理儿童行为的教养方式 ,其目标是管理儿童的具体行为 (Smetana & Daddis,2002),心理控制的意图则是控制儿童的内心世界 (Barber et al.,1994)。近来有研究者对上述观点提出质疑 ,认为心理控制不仅可以控制儿童的思想和情感 ,同时也可以控制儿童的外在行为。譬如 ,父母可以使用引发内疚感的策略 ,禁止孩子与不良少年交往 (Soenens,Vansteenkiste,& Niemiec,2009)。可见 ,父母的心理控制或行为控制与儿童的情绪性或行为性结果之间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心理控制和行为控制之间不存在明确的界限 ,父母不仅可以使用心理控制来规范儿童的行为 ,也可以使用行为控制来影响儿童的思想和情感 (Wang et al.,2007)。行为控制中的 “控制”一词具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种是指管理和规划儿童行为的教养意图 ,一种是指压力性和控制性的教养行为。在行为控制的操作性定义中 ,这两种含义经常被混淆 (Soenens & Vansteenkiste,2010)。当行为控制代表一种压力性和控制性的教养策略时 ,则它与心理控制具有一个共同点 ,即“压力和强迫 ”,这时二者往往同时出现且具有很强的正相关。当行为控制代表管理儿童行为的教养意图时 ,则它与心理控制是不相关的(Grolnick & Pomerantz,2009)。内蒙古心理网?;h/L/gH3d E iZ:C

内蒙古心理网 Y8P1v1w SV

1.3.2心理控制 vs自主支持内蒙古心理网4bBoLMp?3R(x

内蒙古心理网 d*u2i:mwI

心理控制与自主支持二者间的关系也颇有争议。自主支持是指父母支持儿童的个人表达和自主决定的教养行为 (Barber,1996)。起初,研究者认为心理控制和自主支持是一个连续体上的两极 ,即父母自主支持的匮乏意味着心理控制的出现 (Schaefer,1965)。后来 ,有学者开始质疑这种观点 ,认为二者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概念 ,父母的自主支持匮乏并不一定意味着心理控制的出现 (Barber,Bean,& Erickson,2002; Silk,Morris,Kanaya,& Steinberg,2003)。心理控制与自主支持的关系取决于对自主支持的定义。目前研究者对自主支持有两种定义:一是分离个体化模型认为 ,自主支持的焦点是促进儿童的独立性 ,即促进儿童的行为、情感和认知的独立发展 (Steinberg & Silverberg,1986)。这时自主支持的对立面是促进依赖 ,而非心理控制。二是自我决定理论认为 ,自主支持的焦点在于儿童的意志功能 ,即强调儿童根据自己的意愿 ,自主行事的能力。因此,自我决定理论中的自主支持的对立面才是心理控制。为了更好得理解“促进独立 .促进依赖 ”和“自主支持 .心理控制”两个维度 ,Soenens和 Vansteenkiste (2010)描绘

h ?C5fe}Jp(`-|0

5\W\:d6m0内蒙古心理网6PM@gfvN

内蒙古心理网 p-h_W q:f G:u_

+D ~r C2_*E)E K!Hz0
图1 “促进独立.促进依赖”和“自主支持.控制”两维度对比图
资料来源:Soenens & Vansteenkiste,2010
内蒙古心理网i!i\.\F9Hm.sg/|

内蒙古心理网 \NUjX

内蒙古心理网-D@6WO6Y[.F!d

了对比模型图 (见图 1),如图所示父母不仅可以使用自主支持的方式 ,培养儿童独立表达和自主决定的能力,促进其独立性的发展(左上部分所示);也可以采用心理控制的方式 ,迫使儿童必须独立 (右上部分所示 )。同样 ,父母可以使用自主支持或者心理控制的方式来促进儿童的依赖性 (下半部分所示)。

,r0}P2I)Cz(k0

`(j)Ph.oCA02父母的心理控制与儿童的心理社会功能内蒙古心理网;|{v^/l0V+h{

.j X2g4fA02.1心理控制与行为问题

6s7l.pq'y.u|#y/j0内蒙古心理网E-d!v)M&jg*FA U

父母的心理控制对儿童心理社会功能的影响最受研究者关注的当属 “行为问题”这一结果变量,儿童的行为问题可分为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两类 ,内化问题源于儿童的控制过度 ,是对自我的压力表达方式 ,如社会退缩、焦虑和等 ; 外化问题源于儿童的控制不足 ,是对外界的压力表达方式 ,如冲动、违抗和攻击行为等(Campbell,2002)。内蒙古心理网k(@3X{X[)q

5^%V1k9I L(y B;`p3c(T7n#f02.1.1内化问题

zuM#LJ2M0内蒙古心理网AJN*p(j s3v

大量的相关研究发现 ,父母的心理控制与儿童的内化问题有关。如 ,经历父母高水平的心理控制,儿童会表现出更多的焦虑 (Pettit,Laird,Dodge,Bates,& Criss,2001; Settipani,O'Neil,Podell,Beidas,& Kendall,2013)、抑郁 (Soenens,Park,Vansteenkiste,& Mouratidis,2012; Soenens,Vansteenkiste,Luyten,Duriez,& Goossens,2005)和低 (Bireda & von Krosigk,2015)等。纵向研究也得出了一致的结论 ,当父母的心理控制水平增加时 ,青少年报告的焦虑和分离焦虑也相应的

,^7]1F,jD]4z0内蒙古心理网x'D-t E U2R}

增多(Albrecht,Galambos,& Jansson,2007)。上述研究均是考察父母的心理控制对儿童内化问题的长时和静态效应 ,Aunola,Tolvanen,Viljaranta和 Nurmi (2013)采用日志法考察了二者之间的日常动态关系 ,该研究让父母连续记录 7天自己的教养行为 ,并同时报告自己和儿童的情绪 ,结果发现父母高水平的心理控制可以在日常互动过程中增加儿童的负面情绪 ,即父母在某一天的心理控制水平越高 ,孩子在第二天中的负面情绪越多。上述研究对心理控制的测量采用了父母或儿童报告的方式 ,但父母的自我报告会受社会赞许性的影响,儿童报告又不适合年龄较小的儿童。 Stone等(2013)以 5到 8岁的儿童为研究对象 ,采用玩偶采访的方式测量父母的心理控制 ,结果发现父母心理控制与儿童的抑郁和分离焦虑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此外 ,还有研究考察了心理控制与儿童内化问题之间的内在机制 ,心理控制会削弱儿童的自我控制感 (Nanda,Kotchick,& Grover,2012),向儿童逐渐输入一种依赖感 (Aunola et al.,2013),使儿童产生消极的自我图示(McLeod,Weisz,& Wood,2007),进而使儿童产生焦虑和抑郁等内化问题。内蒙古心理网H?j9B/dG)Q;U

.n#OCtP1q02.1.2外化问题

,u } H I \:LdB0l0

3f3rd9DI8T4n2r y0早期研究认为,心理控制与儿童的内化问题有关,行为控制与儿童的外化问题有关 ,即心理控制和行为控制与儿童的心理社会功能存在着特异性的关联 (Barber,1996)。近年研究发现 ,心理控制也会影响儿童的外化问题。如 ,父母的心理控制可以预测青少年的违纪行为和攻击行为(Arim & Shapka,2008),能够直接导致儿童关系攻击行为的增加。关系攻击是一种隐蔽的、间接的攻击方式,与心理控制在内涵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根据社会学习理论 ,当父母对儿童使用心理控制时,儿童会通过观察学习习得这种操控性的手段 (Kuppens,Grietens,Onghena,& Michiels,2009; Nelson et al.,2013)。Kuppens,Laurent,Heyvaert和 Onghena (2013)对23个相关研究进行了元分析 ,结果发现心理控制与儿童青少年的关系攻击之间存在着正相关。还有研究发现 ,亲子关系质量可以调节父母的心理控制与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 ,当儿童感受到较低的父子(女)关系时,母亲的心理控制可以正向预测儿童的攻击行为 ,反之亦然。这说明当母亲使用侵入性的教养策略时 ,如果儿童与父亲之间的亲子质量较高 ,便可以减低儿童出现攻击行为的风险 (Murray,Dwyer,Rubin,Knighton-Wisor,& Booth-LaForce,2014)。内蒙古心理网4dO8R4?O'e

^5s'Tj)Eq02.2心理控制与自主性

7Y7tL|u_V%G"[,y0

is4]3C6oxr0自主性是儿童独立思考和表现的能力 ,是儿童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 (Hare,Szwedo,Schad,& Allen,2015)。自我决定理论认为 ,父母的心理控制迫使儿童按照父母的需求和意愿 ,而非儿童自己的意愿来思考和决定 ,损害了儿童意志功能的发展(Deci & Ryan,2000; Soenens & Vansteenkiste,2010)。那些总是被要求优先考虑别人意愿和需求的儿童 ,没有足够的机会来确认、理解和表达自己自主思考的结果。因此 ,父母的心理控制会阻碍儿童的心理自主(Steinberg,1990; Oudekerk,Allen,Hessel,& Molloy,2015)。研究发现 ,儿童 13岁时报告的心理控制可以负向预测其 16岁时在母子互动中的自主表现 (Hare et al.,2015)。心理控制对儿童的自主性影响不仅局限于家庭环境中 ,还能扩展到学校和同伴群体等更广泛的生态范围中。 Oudekerk等在青少年早期、青少年晚期和成年早期三个时间点分别测量了父母的心理控制和孩子的自主表现 ,结果发现 ,青少年早期的父母心理控制会阻碍孩子自主性的发展 ,负向预测他们在青少年晚期同伴关系和浪漫关系中的自主性 ; 青少年晚期的父母心理控制能够负向预测孩子成年早期在同伴关系和浪漫关系中的自主性 (Oudekerk et al.,2015)。此外,Cai等以中国青少年为被试 ,结果发现父母的心理控制可以负向预测亲子的质量,影响青少年自主性发展 (Cai,Hardy,Olsen,Nelson,& Yamawaki,2013)。

$pQ$\|Rd0内蒙古心理网R*e6]|W){^evl

2.3心理控制与人际关系

,YB8c1^"|c?7wH0内蒙古心理网6{ Fv;~2b,[4_ m

人际关系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媒介 ,也是重要的社会支持系统。家庭和同伴是影响儿童发展的两个重要微系统 ,因此该领域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 Shek (2006)以我国香港地区的儿童为研究对象 ,探讨了心理控制对亲子关系的影响 ,结果发现父母的心理控制与亲子关系质量呈负相关 ,父母心理控制水平越高 ,儿童对父母的信任程度以及与父母的沟通意愿都相对较低。家庭经历也会影响儿童在其他情境中的表现,因此父母的心理控制也能负向预测儿童的友谊质量,导致儿童体验到较高的孤独感(Soenens,Vansteenkiste,Goossens,Duriez,& Niemiec,2008)。有研究者提出 ,心理控制影响儿童同伴关系是通过两个重要的内在机制 ——行为性和认知性影响机制:外化问题是父母心理控制和儿童同伴关系之间的行为性影响机制。心理控制会促使儿童发展出一种攻击性的互动方式 ,导致儿童无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冲突 ,难以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不安全型依恋关系是心理控制与儿童同伴关系之间的认知性影响机制。安全型亲子依恋关系可以为儿童提供一个 “安全基地 ”,支持儿童去探索新的社交环境 ,心理控制水平较高的父母对儿童需求的敏感性和反应性较低 ,与儿童形成不安全的依恋关系 ,这使得儿童在探索新的发展任务 ,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时没有可以依靠的 “安全基地 ”,并且认为自己是不可信任 ,不被支持的 (Cook,Buehler,& Fletcher,2012; Parke et al.,2006)。内蒙古心理网5L hf#u}-xKB"o2e

内蒙古心理网*M$l+r7eE Z bu

3父母心理控制的影响因素

+{1jz PZ0内蒙古心理网`(Hn?VWB _)H

Soenens和 Vansteenkiste (2010)指出,那些身处压力环境的父母更有可能采取侵入式的心理控制,这些压力可以分为三种 : 来自“上部”的压力 ,这种压力与外界社会环境有关 ,如父母的工作环境和社会经济地位 ; 来自“内部”的压力,主要指父母自身的人格特征 ; 来自“下部”的压力,主要指儿童的行为。内蒙古心理网 vU%^Ko1^#Ye;X

#O!\E*zY"].H]03.1来自“上部”的压力内蒙古心理网L}+y[%v+v

yb"R;Q[|/y0来自上部的压力是指父母自身所处的环境带来的压力 ,这些压力影响着父母的教养行为。首先,有研究发现父母的状况可以预测他们的心理控制水平。与单亲家庭的儿童相比 ,完整家庭的儿童在青少年晚期会报告较低水平的父母心理控制 (Smetana & Daddis,2002),低质量的婚姻关系和夫妻关系冲突与较高的父母心理控制水平有关(Krishnakumar,Buehler,& Barber,2003)。其次,社会经济地位 (SES)是父母所处外界社会环境的重要指标 ,影响着父母的教养行为 (Conger et al.,2002; Morrison Gutman,McLoyd,& Tokoyawa,2005)。但关于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与他们的心理控制之间的关系 ,以往研究结果不一致。如 ,Shek和 Lee (2007)以中国香港的青少年为研究对象 ,结果发现与经济条件较好的父母相比 ,经济条件较差的父母的心理控制水平更低 ,可能是因为他们忙于生计,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与子女互动。Barber (1996)针对美国的一项研究则发现 ,低收入父母的心理控制要高于高收入家庭。也有研究表明 ,社会经济地位可以调节心理控制对儿童发展影响。在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家庭中 ,心理控制与儿童的抑郁水平呈正相关 ,但在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家庭中相关不显著 ,说明社会经济地位可以缓冲心理控制对儿童的不良影响 (El-Sheikh,Hinnant,Kelly,& Erath,2010)。

xn+n9zQ7N/T^(CZ0

7{*j `;_+cC7WD$VF03.2来自“下部”的压力内蒙古心理网7JF&^.FS7j1{E*e

]2Th2Jp6Q"s1}0来自“下部”的压力是指儿童自身的行为表现施加给父母的压力。例如 ,Pomerantz和 Eaton (2001)发现,学校表现较差的儿童会引发父母更多的心理控制。有研究发现 ,儿童的性别也会影响父母心理控制的使用 ,父母对女孩使用更多依赖导向的心理控制 ,对男孩使用更多的成就导向的心理控制 (Soenens et al.,2010)。儿童的行为影响父母的心理控制 ,同时心理控制也会导致儿童的不良行为 ,那么二者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 Soenens,Luyckx,Vansteenkiste,Duriez和 Goossens (2008)考察了父母的心理控制和儿童的抑郁程度之间的关系 ,提出了三个模型假设: (1)心理控制效应模型 ,即父母的心理控制单向预测儿童的抑郁程度。只有 Time1心理控制到 Time2儿童抑郁的路径显著时,支持此模型; (2)儿童行为效应模型,即儿童的抑郁程度单向预测父母的心理控制水平。当 Time1儿童抑郁到 Time2心理控制的路径显著时 ,支持此模型 ; (3)相互作用模型 ,即父母的心理控制与儿童的抑郁程度相互作用 ,二者是双向关系。当两条交叉滞后的路径都显著时 ,支持该模型。数据结果支持了相互作用模型。

h5FgT3P,KX0

5m&e qv(W03.3来自“内部”的压力内蒙古心理网%{(Le SG&^ V

内蒙古心理网hqr \3OE L`

3.3.1父母的人格因素内蒙古心理网8bm @W!l+i'\[N

d)Xv2FCfz-saz"L0

v/X#BmD"]A0

&|u6T H0|T{0父母的人格特征是自身教养方式的最佳预测因子,也是其他潜在影响因子 (如社会环境和儿童行为)的催化剂或缓冲剂 (Barber et al.,2002)。父母的分离焦虑和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是研究者关注最多的人格因素。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者会认为 ,任何不完美的表现都是对自我价值的威胁 ,将自己的完美主义投射在孩子身上 ,为他们设置高标准。一旦孩子未达到父母的期望 ,就会用引发内疚感或爱的撤回等心理控制策略 (Flett,Hewitt,Oliver,& Macdonald,2002)。有研究表明 ,父母自身的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倾向可以预测心理控制 (Soenens et al.,2005)。有研究采用实验范式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 ,那些在成就导向任务中的母亲会在亲子互动中使用更多的控制性行为 (Grolnick,Price,Beiswenger,& Sauck,2007)。具有分离焦虑的父母无法忍受子女逐渐增长的独立意识 ,他们将儿童独立意识的增长视为即将分离的信号。因此会使用依赖导向的心理控制保证儿童与父母在情感和心理上的依赖 (Hock,Eberly,Bartle-Haring,Ellwanger,& Widaman,2001)。Soenens等(2010)研究发现 ,分离焦虑水平高的父母在亲子互动中会使用更多的心理控制 ,他们营造出一种过度卷入的家庭氛围 ,使成员之间的人际界限模糊 ,使用侵入性策略来维持子女与父母之间情感和物理上的亲近,阻碍儿童个体意识的发展(Manzi,Vignoles,Regalia,& Scabini,2006)。内蒙古心理网m+Tp7W$X z+o^ j

内蒙古心理网%s ~Q+zE`

3.3.2父母的自我价值结构

'[ VX1b)r`nB0内蒙古心理网0u p7_OkXc#{2N

当人们把自我价值依托在生活的某个领域时 ,这个领域的事件就有可能支配其行为 ,他们会忽略其他人的需求 ,完全专注于自己在这个领域的表现(Crocker & Knight,2005)。当父母将自己的个人价值依托在孩子的行为表现和成绩上时 ,就会企图控制孩子的思想、感受和行为来避免失败、促进成功 (Grolnick et al.,2007)。因此,父母的自我价值结构会影响他们的心理控制水平。跨文化研究发现 ,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个人主义文化中,个体更倾向于根据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来诠释自我 ,因此父母通常不会将孩子的行为表现和成绩视为自我概念的核心。而中国集体主义文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 ,个体的自我概念会涵盖到与重要他人的关系和社会期望 ,这时孩子的表现就是父母的成绩单 ,父母会将孩子的行为表现和成绩纳入到自我价值系统中来 (Markus & Kitayama,1991)。跨文化研究发现 ,与美国父母相比,中国父母会使用更多的心理控制使儿童尽可能表现完美 ,以符合社会期望 ,满足自己的自我价值感(Ng et al.,2014)。

R.])}j X0

:b*]1y]`V3te04该领域研究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W:] L@w`3b"|a0内蒙古心理网Vx9Y"IS;q[Q

4.1 加强我国文化背景下 ,父母的心理控制对儿童发展的特异性研究内蒙古心理网#t1k{K|K'il

\8oHR6UY0目前,父母的心理控制对儿童心理社会功能的影响 ,是否会受到文化的调节作用仍然存在着争论。一些跨文化研究的结果支持 “文化一般性 ”假说(culture-general hypothesis),即心理控制在不同文化下对儿童心理社会功能具有相似的影响。如 Barber,Stolz和 Olsen (2005)对比了全球范围内的 10个国家和地区 ,结果发现 10个国家和地区父母的心理控制与儿童的内化和外化行为问题均呈显著的正相关。 Wang等(2007)对比了美国和中国的父母和青少年 ,结果也发现美国和中国父母的心理控制均显著预测青少年的低生活满意度和自尊水平。但是 ,也有一些跨文化研究持 “文化特异性”假说(cultural-specific hypothesis),即在不同的文化中心理控制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 ,对儿童心理社会功能的影响也存在着差异 (Helwig,To,Wang,Liu,& Yang,2014)。如,Fung和 Lau (2012)对比了美国和中国香港地区的家庭 ,结果发现在美国父母的心理控制与儿童问题行为相关显著 ,但这种相关关系在中国香港家庭中并不存在。因此,父母的心理控制在我国文化中是否具有同样的消极作用 ,需要进一步考察。再者,当前我国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社会变革 ,东西文化在不断地融合,我国父母的心理控制策略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是否会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变化?因此 ,该领域的研究需要进一步考察心理控制在我国社会中的时代效应。

&jzIN Hp#L0内蒙古心理网!AG8r pwh1f6S{t

4.2 在多重看护背景下 ,考察不同养育者的心理控制对儿童发展的联合作用内蒙古心理网|P$V[Oqe%x

j.|s+B F7Dw4h0

sK"M%i3zF'e.U$]e0内蒙古心理网6g+O em0a%nzI4@`-m']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 ,双职工家庭越来越普遍,儿童的看护已不再局限于母亲 ,其他家庭成员(如,父亲和祖辈等)也逐渐加入到儿童的看护中来,但是目前国内关于心理控制的研究 ,更多的探讨了母亲的心理控制 (李丹黎,张卫,王艳辉 ,李董平,2013),也有一些研究同时考察了父亲的心理控制对儿童发展的影响(赖雪芬等,2014; 蔺秀云等 ,2014)。但是,当今中国祖辈看护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儿童养育现象 ,这是一种能够使整个家庭最大化的适应性策略 ,调查显示我国约 60%的儿童主要由祖辈看护,约 30%的儿童是被放在祖辈家中抚养 (邢淑芬 ,梁熙,岳建宏,王争艳,2016)。而且已有研究表明 ,与新生代母亲相比祖辈会采用更多的高压控制策略 ,如直接命令、禁止等 (邢淑芬,孙琳,王媛,王争艳,2012),那么,祖辈的心理控制对儿童的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在祖辈参与共同养育的背景下 ,母亲、父亲和祖辈多重看护者的心理控制对儿童心理社会功能发展的相对预测力和联合作用是什么?主导性假说极力主张 ,母亲的教养行为对儿童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主导性作用 ,特异性假说则认为 ,多重看护者的教养行为对儿童的影响不存在主次之分,不同养育者的行为影响着儿童心理功能发展的不同方面 (邢淑芬等 ,2016)。那么,在我国祖辈参与共同养育的背景下 ,父亲、母亲和祖辈的心理控制对儿童心理社会功能的相对预测力和联合作用,有待探索。

v,U_6})H)]0

,c Irf`h6w]3\04.3 丰富心理控制的测量方法 ,提高研究的生态效度

&T ZDT@\#Y|}0

!\Zu6JySN0目前,有关心理控制的测量工具大多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开发的 ,运用到其他文化背景下有可能导致被试无法很好地理解心理控制的含义。如,在西方文化下 ,引发儿童的羞耻感被界定为侵入式的教养行为 ,而在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下 ,羞耻感是促使儿童道德社会化的方式之一 (Helwig et al.,2014)。因此,目前我国该领域研究迫切需要界定我国文化背景下父母心理控制的具体表现形式,并开发相应的测量工具 ,探讨它们对儿童心理社会功能的特异性影响。此外 ,以往对心理控制的研究大多采用父母自我报告的测量方式 ,但是心理控制是一种消极的、侵入式教养行为 ,父母在自我报告时往往是根据 “他们应该如何做 ”,而不是自己现实中的实际教养行为来评价。因此 ,未来的研究可以考虑采用自然环境下的家庭观察法,至少可以采用多源数据 ,如配偶互评、父母与祖辈互评、儿童和家长同时报告等 ,以增加研究结果的生态效度和可推广性 (Nelson,Hart,Yang,Olsen,& Jin,2006)。内蒙古心理网%g3m;t6M+kCH8d3s9NU

内蒙古心理网s5qe },y8l}C8}

4.4 探讨心理控制对不同易感性儿童心理社会功能的差异性影响内蒙古心理网 I)LC7~iz&`7Z$Z]

内蒙古心理网]D eoe#tf

近年来,差别易感性假说 (Differential Susceptibility Hypothesis)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该假说认为一些儿童由于自身的行为、生理和等因素 ,比其他儿童具有更高的可塑性 ,他们不仅更易受消极家庭养育环境的不利影响 ,同时也更易受到积极的、支持性家庭养育环境的有利影响 (马园园 ,周荃,邢淑芬,2015)。差别易感性模型巧妙地化解了遗传与教养之争 ,强调二者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交互作用 ,为发展心理学领域 ,尤其是家庭教养与儿童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和方向 (Windhorst,2015)。目前 ,关于儿童自身特点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理论模型还有 “素质.压力模型 ”和“优势敏感性模型”,究竟哪一种理论模型更能解释儿童的发展目前尚无定论 ,目前运用最新的显著性区域分析法(Roisman et al.,2012)和新参数回归模型 (Widaman et al.,2012)检验三种模型的适应性是当前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例如 ,Zarra-Nezhad等(2014)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 (包括心理控制 )对具有不同社交退缩儿童的社会情绪性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更多地支持素质压力模型而非差别易感性模型。因此 ,未来研究我们将采用 “儿童.环境”交互作用的研究思路 ,深入探讨父母的侵入性教养对不同易感性儿童的心理社会功能发展的差异性影响。内蒙古心理网,VlSrt4q1n%E

A"e!D3m-f3w0参考文献

+zx3D,CbL8i!k(c;G0内蒙古心理网)ui`K[?/b

赖雪芬 ,张卫,鲍振宙 ,王艳辉 ,熊庆龙 . (2014).父母心理控制与青少年抑郁的关系: 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心理发展与教育,30(3),293–302. 内蒙古心理网 E&C,]&kx6g;na[

内蒙古心理网zg7[&R[ Y

李丹黎,张卫,王艳辉,李董平. (2013). 母亲心理控制与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 非适应性认知的中介作用 . 心理科学,36(2),411–416. 内蒙古心理网)V+R3eb+e(NyA cL6?

+\:XHc)FrA0蔺秀云,李龙凤 ,黎燕斌,王中会 ,陈琦,方晓义. (2014).父母心理控制与 ODD症状儿童抑郁、攻击行为的关系 .心理发展与教育,30(6),635–645. 

y&_*CYXRR2[0

O6}v+c0n#J \0马园园,周荃,邢淑芬 . (2015).家庭养育环境与儿童发展 :差别易感性假说. 心理科学进展,23(11),1931–1941. 内蒙古心理网q9s+[ x,lq ox

内蒙古心理网5G)P4ZR1HZ!M+h(\

邢淑芬,梁熙,岳建宏,王争艳. (2016). 祖辈共同养育背景下多重依恋关系及对幼儿社会 -情绪性发展的影响.心理学报,48(5),518–528. 内蒙古心理网9J2P{S` YN-Hh)M@

内蒙古心理网 ` n%UYl)a

邢淑芬,孙琳,王媛,王争艳. (2012).我国社会变迁背景下儿童养育行为的代际差异. 教育研究,(11),122–127.内蒙古心理网3VX$R9XM!b

/P#^I+V0z0Albrecht,A. K.,Galambos,N. L.,& Jansson,S. M. (2007).

1j.l uG{X;i(Y0N/pR~0

O:l8U T!o0Adolescents’ internalizing and aggressive behaviors and perceptions of parents’ psychological control: A panel study examining direction of effects.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36(5),673–684.内蒙古心理网 eFH)e S

1`'[R$FI%J0Arim,R. G.,& Shapka,J. D. (2008). The impact of pubertal timing and parental control on adolescent problem behaviors.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37(4),445–455.

8zq-nR'p:V0

G sj2mu0Aunola,K.,Tolvanen,A.,Viljaranta,J.,& Nurmi,J. E. (2013). Psychological control in daily parent-child interactions increases children’s negative emotions.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27(3),453–462.内蒙古心理网zV$k6F#@T-e,v%l

内蒙古心理网9jka%^#b

Barber,B. K. (1996). Parental psychological control: Revisiting a neglected construct. Child Development,67(6),3296– 3319.内蒙古心理网J9H0`#hse

内蒙古心理网z/w K*J$Zm

Barber,B. K.,Bean,R. L.,& Erickson,L. D. (2002). Expanding the study and understanding of psychological control. In B. K. Barber (Ed.),Intrusive parenting: How psychological control affects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pp. 263–289). Washington,DC,US: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内蒙古心理网6T2E"L*e5KI N_4sB;i

4NE$B4yF,f0Barber,B. K.,& Harmon,E. L. (2002). Violating the self: Parental psychological control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B. K. Barber (Ed.),Intrusive parenting: How psychological control affects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pp. 15–52). Washington,DC,US: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s/Av0Y8[ q0

1j*|'z(g'~:d3R {0Barber,B. K.,Olsen,J. E.,& Shagle,S. C. (1994). Associations between parental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control and youth internalized and externalized behaviors. Child Development,65(4),1120–1136.  

-Br-f ^j/n r B0

'YUE!d~H0Barber,B. K.,Stolz,H. E.,& Olsen,J. A. (2005). Parental support,psychological control,and behavioral control: Assessing relevance across time,culture,and method. 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70(4,Serial No. 282).

?v+E;xb8\'j0p0

9E+hB1UJvcMB%u0Bireda,A. D.,& von Krosigk,B. (2015). Perceived maternal and paternal psychological control by Ethiopian adolescents. Journal of Psychology in Africa,25(1),1–5.内蒙古心理网R|%H@4AH

内蒙古心理网"mC+X+zy7IO

Cai,M. F.,Hardy,S. A.,Olsen,J. A.,Nelson,D. A.,& Yamawaki,N. (2013). Adolescent-parent attachment as a mediator of relations between parenting and adolescent social behavior and wellbeing in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48(6),1185–1190.  内蒙古心理网:QT4K(U2{0`Z&?

TZ^X#cC-O6V0Campbell,S. B. (2002). Behavior problems in preschool children: Clinical and developmental issues.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Fo/^J0内蒙古心理网rQ;W?Q!SS-z

Conger,R. D.,Wallace,L. E.,Sun,Y. M.,Simons,R. L.,McLoyd,V. C.,& Brody,G. H. (2002). Economic pressure in African American families: A replication and extension of the family stress model.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38(2),179–193.内蒙古心理网T-n Ki-b

内蒙古心理网[$h6H0Q2X|

Cook,E. C.,Buehler,C.,& Fletcher,A. C. (2012). A process model of parenting and adolescents' friendship competence. Social Development,21(3),461–481.内蒙古心理网E!O`+Ad

hI-qNdicZ0Crocker,J.,& Knight,K. M. (2005). Contingencies of self-worth.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14(4),200–203.

`;WRls:y8~n@9R0内蒙古心理网QG^aT p k(QX9`1?

Deci,E. L.,& Ryan,R. M. (2000). The “what” and “why” of goal pursuits: Human needs and the self-determination of behavior. Psychological Inquiry,11(4),227–268.

-UgI+N B+h/? r0内蒙古心理网 s2V3b S!@*W

El-Sheikh,M.,Hinnant,J. B.,Kelly,R. J.,& Erath,S. (2010). Maternal psychological control and child internalizing symptoms: Vulnerability and protective factors across bioregulatory and ecological domains.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51(2),188–198.内蒙古心理网Y8q `?*[0d*\ _G

MOIoi&J0Flett,G. L.,Hewitt,P. L.,Oliver,J. M.,& Macdonald,S. (2002). Perfectionism in children and their parents: A developmental analysis. In G. L. Flett & P. L. Hewitt (Eds.),Perfectionism: Theory,research,and treatment (pp. 89–132). Washington,DC,US: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内蒙古心理网ba `$K8vEiU

{H"b S6X'M6w/j0Fung,H.,& Chen,E. C. H. (2001). Across time and beyond skin: Self and transgression in the everyday socialization of shame among Taiwanese preschool children. Social Development,10(3),419–437.

Cz-f&]'d)N,n0

\!r7ppAqT9cw_0Fung,J.,& Lau,A. S. (2012). Tough love or hostile domination? Psychological control and relational induction in cultural context.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26(6),966–975.内蒙古心理网1E.I8{{Gbw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