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心理控制是一种侵入式教养 ,它是指父母使用引发儿童的内疚感、爱的撤回等方式侵入儿童思想和的教养行为 ,这种消极的、侵入式教养导致儿童产生诸多心理社会功能失调。跨文化研究发现 ,我国文化背景下父母的心理控制水平更高。社会环境、父母的和儿童的行为等因素都对父母的心理控制水平产生影响。父母的心理控制会对儿童的行为问题、自主性等一系列的心理社会功能产生消极影响。未来研究应立足中国特色文化,深入探讨儿童多重看护条件、儿童自身易感性等因素对心理控制效应的影响。
【关键词】父母; 心理控制; ; 心理社会功能
【分类号】B844
父母的控制在儿童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角色,可以分为行为控制和心理控制(Nelson,Yang,Coyne,Olsen,& Hart,2013)。心理控制是指那些侵扰儿童思想和情感的侵入式的教养行为 ,如引发儿童的内疚感、爱的撤销等 (Barber,1996)。作为一种侵入式的教养 ,心理控制抑制了儿童价值感的发展 ,使儿童产生诸多心理社会功能的失调(Barber & Harmon,2002)。我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尊崇的长幼有序观念 ,容易造成父母权威和子女服从的教育模式 (赖雪芬,张卫,鲍振宙,王艳辉,熊庆龙 ,2014)。跨文化研究表明 ,中国父母会表现出更高水平的心理控制 (Ng,Pomerantz,& Deng,2014; Wang,Pomerantz,& Chen,2007),如,爱的撤回在中国父母中使用得更加频繁 (Wu et al.,2002); 引发儿童的内疚感是中国父母促使儿童道德社会化的重要机制 (Fung & Chen,2001)。前一段时间的热播剧《虎妈狼爸》便反映了我国这一养育现象,该剧引发了大众和学术界对我国父母侵入式教养的热议。因此 ,立足我国的文化特点和家庭教育的现状 ,探讨心理控制这一侵入式教养对儿童心理社会功能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心理控制的概念及与相关概念的区分
1.1心理控制的概念发展
1965年,Schaefer采用儿童报告的方式收集了大量的父母教养行为 ,因素分析发现父母教养行为中的三个基本因素:接受 /拒绝,严厉控制/松散控制,心理自主 /心理控制 ,首次提出了 “心理控制 ” (psychological control)的概念,认为心理控制是衡量父母养育质量的一个重要维度 ,它是指父母通过使用引发内疚来侵扰和控制儿童的教养行为 ,这种侵入式教养行为阻碍儿童的心理发展(Schaefer,1965)。虽然心理控制的概念在 60年代就已提出 ,但是直到 90年代才成为家,尤其是儿童社会化研究者的重要课题 (Barber,Olsen,& Shagle,1994; Steinberg,1990)。1996年,Barber从社会化的角度定义了心理控制的概念 ,认为心理控制是一种社会化压力 ,父母不仅对儿童的情感和心理需求的反应性很差 ,还意图扼制儿童自主和独立表达的意愿。 Barber和 Harmon (2002)综合了以往研究者的观点,认为心理控制是父母的一种侵入式教养策略 ,通过引发内疚或感、爱的撤回等方式操控儿童的情感、思想以及亲子之间的情感连结 ,限制儿童的自我发展和自我表达 (包括观点表达和表达 )。那些使用心理控制的父母大多在亲子关系中占有支配地位,强迫儿童按照自己的方式感受和思考问题 ,并限制他们的自主选择。
1.2心理控制的具体策略和分类
心理控制可以表现为不同的具体方式 ,Barber和 Harmon (2002)总结了四种具体的心理控制方式:(1)引发内疚 ,即父母通过引发内疚感的方式迫使儿童完成自己的要求。例如:父母会告诉孩子:如果你没有达到我的期望 ,我就会对你很失望,你应该感到内疚。 (2)引发焦虑,与上一方法相似,通过引发儿童的焦虑来使儿童服从父母。 (3)爱的撤回 ,父母对儿童的态度有赖于儿童的表现 ,即只有当儿童达到既定的标准或完成既定的任务时,父母才会对儿童表现出应有的爱、关心和照顾。例如 ,告诉孩子 ,只有你表现得好 ,妈妈才会爱你。(4)限制儿童表达观点 ,即限制儿童对自己想法和感受的表达。例如 ,当孩子还有个人观点要表达时 ,父母会予以打断让孩子没有表达的机会。
根据人格发展的两条基本线索 ,即人际关系发展线和自我概念发展线 ,心理控制可以分为 “依赖导向”和“成就导向”两类(Soenens & Vansteenkiste,2010; Soenens,Vansteenkiste,& Luyten,2010):(1)依赖导向的心理控制 ,是指父母使用心理控制策略,使儿童与父母保持心理和身体上的亲密 (Soenens & Vansteenkiste,2010)。具有分离焦虑倾向的父母 (尤其母亲)往往使用此类型的心理控制,他们无法忍受孩子不断成长带来的分离 ,将儿童独立性的发展视为亲子关系的威胁 ,使用心理控制策略 (如,爱的撤回 )将子女限定在家庭中 ,促使他们在情感和心理上依赖父母(Barber & Harmon,2002);
(2)成就导向的心理控制 ,是指父母为儿童设置了高标准 ,使用心理控制策略要求儿童在学业和工作等方面表现完美。完美主义人格倾向的父母更有可能对孩子使用成就导向的心理控制 ,使儿童产生严重的心理焦虑 ,害怕面对挫折和失败 ,形成一种表现型的目标取向(McArdle & Duda,2004)。
1.3心理控制与相关概念的区分
1.3.1心理控制 vs 行为控制
父母的控制可以简单地划分为 “行为控制”和 “心理控制”,字面上二者之间的区别显而易见 (Barber,1996)。行为控制是指父母使用监视和体罚等管理儿童行为的教养方式 ,其目标是管理儿童的具体行为 (Smetana & Daddis,2002),心理控制的意图则是控制儿童的内心世界 (Barber et al.,1994)。近来有研究者对上述观点提出质疑 ,认为心理控制不仅可以控制儿童的思想和情感 ,同时也可以控制儿童的外在行为。譬如 ,父母可以使用引发内疚感的策略 ,禁止孩子与不良少年交往 (Soenens,Vansteenkiste,& Niemiec,2009)。可见 ,父母的心理控制或行为控制与儿童的情绪性或行为性结果之间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心理控制和行为控制之间不存在明确的界限 ,父母不仅可以使用心理控制来规范儿童的行为 ,也可以使用行为控制来影响儿童的思想和情感 (Wang et al.,2007)。行为控制中的 “控制”一词具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种是指管理和规划儿童行为的教养意图 ,一种是指压力性和控制性的教养行为。在行为控制的操作性定义中 ,这两种含义经常被混淆 (Soenens & Vansteenkiste,2010)。当行为控制代表一种压力性和控制性的教养策略时 ,则它与心理控制具有一个共同点 ,即“压力和强迫 ”,这时二者往往同时出现且具有很强的正相关。当行为控制代表管理儿童行为的教养意图时 ,则它与心理控制是不相关的(Grolnick & Pomerantz,2009)。
1.3.2心理控制 vs自主支持
心理控制与自主支持二者间的关系也颇有争议。自主支持是指父母支持儿童的个人表达和自主决定的教养行为 (Barber,1996)。起初,研究者认为心理控制和自主支持是一个连续体上的两极 ,即父母自主支持的匮乏意味着心理控制的出现 (Schaefer,1965)。后来 ,有学者开始质疑这种观点 ,认为二者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概念 ,父母的自主支持匮乏并不一定意味着心理控制的出现 (Barber,Bean,& Erickson,2002; Silk,Morris,Kanaya,& Steinberg,2003)。心理控制与自主支持的关系取决于对自主支持的定义。目前研究者对自主支持有两种定义:一是分离个体化模型认为 ,自主支持的焦点是促进儿童的独立性 ,即促进儿童的行为、情感和认知的独立发展 (Steinberg & Silverberg,1986)。这时自主支持的对立面是促进依赖 ,而非心理控制。二是自我决定理论认为 ,自主支持的焦点在于儿童的意志功能 ,即强调儿童根据自己的意愿 ,自主行事的能力。因此,自我决定理论中的自主支持的对立面才是心理控制。为了更好得理解“促进独立 .促进依赖 ”和“自主支持 .心理控制”两个维度 ,Soenens和 Vansteenkiste (2010)描绘
了对比模型图 (见图 1),如图所示父母不仅可以使用自主支持的方式 ,培养儿童独立表达和自主决定的能力,促进其独立性的发展(左上部分所示);也可以采用心理控制的方式 ,迫使儿童必须独立 (右上部分所示 )。同样 ,父母可以使用自主支持或者心理控制的方式来促进儿童的依赖性 (下半部分所示)。
2父母的心理控制与儿童的心理社会功能
2.1心理控制与行为问题
父母的心理控制对儿童心理社会功能的影响最受研究者关注的当属 “行为问题”这一结果变量,儿童的行为问题可分为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两类 ,内化问题源于儿童的控制过度 ,是对自我的压力表达方式 ,如社会退缩、焦虑和等 ; 外化问题源于儿童的控制不足 ,是对外界的压力表达方式 ,如冲动、违抗和攻击行为等(Campbell,2002)。
2.1.1内化问题
大量的相关研究发现 ,父母的心理控制与儿童的内化问题有关。如 ,经历父母高水平的心理控制,儿童会表现出更多的焦虑 (Pettit,Laird,Dodge,Bates,& Criss,2001; Settipani,O'Neil,Podell,Beidas,& Kendall,2013)、抑郁 (Soenens,Park,Vansteenkiste,& Mouratidis,2012; Soenens,Vansteenkiste,Luyten,Duriez,& Goossens,2005)和低 (Bireda & von Krosigk,2015)等。纵向研究也得出了一致的结论 ,当父母的心理控制水平增加时 ,青少年报告的焦虑和分离焦虑也相应的
增多(Albrecht,Galambos,& Jansson,2007)。上述研究均是考察父母的心理控制对儿童内化问题的长时和静态效应 ,Aunola,Tolvanen,Viljaranta和 Nurmi (2013)采用日志法考察了二者之间的日常动态关系 ,该研究让父母连续记录 7天自己的教养行为 ,并同时报告自己和儿童的情绪 ,结果发现父母高水平的心理控制可以在日常互动过程中增加儿童的负面情绪 ,即父母在某一天的心理控制水平越高 ,孩子在第二天中的负面情绪越多。上述研究对心理控制的测量采用了父母或儿童报告的方式 ,但父母的自我报告会受社会赞许性的影响,儿童报告又不适合年龄较小的儿童。 Stone等(2013)以 5到 8岁的儿童为研究对象 ,采用玩偶采访的方式测量父母的心理控制 ,结果发现父母心理控制与儿童的抑郁和分离焦虑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此外 ,还有研究考察了心理控制与儿童内化问题之间的内在机制 ,心理控制会削弱儿童的自我控制感 (Nanda,Kotchick,& Grover,2012),向儿童逐渐输入一种依赖感 (Aunola et al.,2013),使儿童产生消极的自我图示(McLeod,Weisz,& Wood,2007),进而使儿童产生焦虑和抑郁等内化问题。
2.1.2外化问题
早期研究认为,心理控制与儿童的内化问题有关,行为控制与儿童的外化问题有关 ,即心理控制和行为控制与儿童的心理社会功能存在着特异性的关联 (Barber,1996)。近年研究发现 ,心理控制也会影响儿童的外化问题。如 ,父母的心理控制可以预测青少年的违纪行为和攻击行为(Arim & Shapka,2008),能够直接导致儿童关系攻击行为的增加。关系攻击是一种隐蔽的、间接的攻击方式,与心理控制在内涵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根据社会学习理论 ,当父母对儿童使用心理控制时,儿童会通过观察学习习得这种操控性的手段 (Kuppens,Grietens,Onghena,& Michiels,2009; Nelson et al.,2013)。Kuppens,Laurent,Heyvaert和 Onghena (2013)对23个相关研究进行了元分析 ,结果发现心理控制与儿童青少年的关系攻击之间存在着正相关。还有研究发现 ,亲子关系质量可以调节父母的心理控制与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 ,当儿童感受到较低的父子(女)关系时,母亲的心理控制可以正向预测儿童的攻击行为 ,反之亦然。这说明当母亲使用侵入性的教养策略时 ,如果儿童与父亲之间的亲子质量较高 ,便可以减低儿童出现攻击行为的风险 (Murray,Dwyer,Rubin,Knighton-Wisor,& Booth-LaForce,2014)。
2.2心理控制与自主性
自主性是儿童独立思考和表现的能力 ,是儿童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 (Hare,Szwedo,Schad,& Allen,2015)。自我决定理论认为 ,父母的心理控制迫使儿童按照父母的需求和意愿 ,而非儿童自己的意愿来思考和决定 ,损害了儿童意志功能的发展(Deci & Ryan,2000; Soenens & Vansteenkiste,2010)。那些总是被要求优先考虑别人意愿和需求的儿童 ,没有足够的机会来确认、理解和表达自己自主思考的结果。因此 ,父母的心理控制会阻碍儿童的心理自主(Steinberg,1990; Oudekerk,Allen,Hessel,& Molloy,2015)。研究发现 ,儿童 13岁时报告的心理控制可以负向预测其 16岁时在母子互动中的自主表现 (Hare et al.,2015)。心理控制对儿童的自主性影响不仅局限于家庭环境中 ,还能扩展到学校和同伴群体等更广泛的生态范围中。 Oudekerk等在青少年早期、青少年晚期和成年早期三个时间点分别测量了父母的心理控制和孩子的自主表现 ,结果发现 ,青少年早期的父母心理控制会阻碍孩子自主性的发展 ,负向预测他们在青少年晚期同伴关系和浪漫关系中的自主性 ; 青少年晚期的父母心理控制能够负向预测孩子成年早期在同伴关系和浪漫关系中的自主性 (Oudekerk et al.,2015)。此外,Cai等以中国青少年为被试 ,结果发现父母的心理控制可以负向预测亲子的质量,影响青少年自主性发展 (Cai,Hardy,Olsen,Nelson,& Yamawaki,2013)。
2.3心理控制与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媒介 ,也是重要的社会支持系统。家庭和同伴是影响儿童发展的两个重要微系统 ,因此该领域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 Shek (2006)以我国香港地区的儿童为研究对象 ,探讨了心理控制对亲子关系的影响 ,结果发现父母的心理控制与亲子关系质量呈负相关 ,父母心理控制水平越高 ,儿童对父母的信任程度以及与父母的沟通意愿都相对较低。家庭经历也会影响儿童在其他情境中的表现,因此父母的心理控制也能负向预测儿童的友谊质量,导致儿童体验到较高的孤独感(Soenens,Vansteenkiste,Goossens,Duriez,& Niemiec,2008)。有研究者提出 ,心理控制影响儿童同伴关系是通过两个重要的内在机制 ——行为性和认知性影响机制:外化问题是父母心理控制和儿童同伴关系之间的行为性影响机制。心理控制会促使儿童发展出一种攻击性的互动方式 ,导致儿童无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冲突 ,难以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不安全型依恋关系是心理控制与儿童同伴关系之间的认知性影响机制。安全型亲子依恋关系可以为儿童提供一个 “安全基地 ”,支持儿童去探索新的社交环境 ,心理控制水平较高的父母对儿童需求的敏感性和反应性较低 ,与儿童形成不安全的依恋关系 ,这使得儿童在探索新的发展任务 ,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时没有可以依靠的 “安全基地 ”,并且认为自己是不可信任 ,不被支持的 (Cook,Buehler,& Fletcher,2012; Parke et al.,2006)。
3父母心理控制的影响因素
Soenens和 Vansteenkiste (2010)指出,那些身处压力环境的父母更有可能采取侵入式的心理控制,这些压力可以分为三种 : 来自“上部”的压力 ,这种压力与外界社会环境有关 ,如父母的工作环境和社会经济地位 ; 来自“内部”的压力,主要指父母自身的人格特征 ; 来自“下部”的压力,主要指儿童的行为。
3.1来自“上部”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