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巍 2,3
(1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南京 210097) (2绍兴文理学院心理学系,绍兴 312000) (3浙江大学语言与研究中心,杭州 310028)
摘要
投射性认同发端自 Freud的投射概念,后由 正式提出,经过 Bion,Resenfeld,Grotstein等人的发展,已经成为的核心概念之一。其内涵演变经历了从单向投射到双向互动,从内心幻想到现实交流,从母婴到咨访关系的三次重要转向。投射性认同较投射而言是一种更成熟复杂的,与的差异则体现在起因、内容和结果等方面。近年来,的兴起与镜像神经元的发现为理解投射性认同的发生机制提供了神经生物学的基础。
关键词
投射性认同 投射 移情 ;神经精神分析
分类号 R395
1 引言
投射性认同 (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发端自 Freud的投射(projection) 概念,后由 Klein于 1946年正式提出,近 70年以来,经 Bion、Resenfeld和 Grotstein等人的发展,已经成为精神分析乃至其他众多学科研究讨论的热点问题。在 Spillius和 Shaughnessy (2011)看来,人们对投射性认同这一概念的广泛兴趣不仅来自于其在精神分析治疗中的重要临床价值,还在于它是人际间交流互动的一种普遍形式。相关研究表明,投射性认同不仅影响领导在决策过程中身份认同感的形成 (Petriglieri & Stein,2012),也涉及中国文化中夫妻关系的动力情境与夫妻间内隐和外显态度变化,以及具象的内部客体如何结合并形成概念、思想、符号和隐喻等抽象内部客体等问题的应用研究 (Shi & Scharff,2011;Avzaradel,2011)。然而,由于投射性认同较其他心理防御机制而言具有更复杂的表现形式,这决定了它自出生起就饱受争议 (Sweet,2010)。对此甚至有学者声称:“投射性认同产生的争议和其带来的启发一样大 ” (Buckingham,2012)。本文拟就投射性认同内涵演变过程中的内在逻辑将其总结为三次重要转向,同时横向比较其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异同,最后对其最新发展态势做出总结和展望。
2 投射性认同的内涵演变
投射性认同的内涵演变经历了从单向投射到双向互动,从内心幻想到现实交流,从母婴关系到咨访关系的三次重要转向。投射性认同在一开始只被视为一种被动消极的防御机制,后经由 Klein发展而演变为一种婴儿在幻想中与母亲双向互动交流的模式 (Spillius,2011)。而在 Bion(1962)看来,这种互动模式不仅存在于婴儿的内心幻想之中,还是其借由母亲在现实中对其投射内容的接收和容纳而重新建立自身和经验的过程。当代分析师则不仅关注存在于母婴关系中的投射性认同,还对临床治疗中可能出现的投射性认同现象进行了探讨。
2.1 从单向投射到双向互动
投射性认同是 Klein晚年引入精神分析的一个重要概念,并成为其追随者的一个研究重点。但早在 Klein之前,Freud (1921)就已经对群体中出现的投射性认同现象进行过相关论述。在他看来,个体通过投射把内在不被接受的情感和欲望转移到他人身上,就能将内外部的威胁体验从意识领域转移到领域,降低内心的和冲突,从而使自己避免主观知觉到的危险 (Grant & Crawley,2002)。认同 (identification)也在个体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个体通过认同这一防御机制对榜样的行为方式进行模仿,就能在幻想中占有其特质,提高自身价值感。根据 Freud,正是通过认同代表着理想 (ego ideal)的父性法则才得以克服情结 (Oedipus Complex),习得社会道德规范,并进入秩序社会中(Freud,1921)。
在 Freud的概念中,投射和认同虽然共同作用于个体的心理发展,但却分属两个相对独立的心理防御机制。正是在对这两个概念整合和改造的基础上,Klein (1946)提出了一种更为复杂的防御机制 ——投射性认同,指称“一种构成攻击性的原型的特殊认同形式 ”。在她看来,投射性认同是婴儿以分裂 (splitting)的方式来应对内心冲突的一种防御机制。当母亲无法带来满足体验时,婴儿会产生一种迫害性焦虑,将自我中富有攻击性的、焦虑的部分通过呕吐或排泄等幻想方式投射给母亲,并在潜意识幻想中使母亲认同这些被投射的部分,从而摆脱或攻击摧毁自我中的破坏性部分,缓解内在焦虑和危险,实现对母亲的控制。这一观点意味着,Klein在将投射和认同联结为同一机制的两个阶段后,母亲就不再仅是一个被动的被投射者,而能够主动地通过认同与婴儿进行双向互动。 Klein的这一观点虽然仍将投射性认同的过程局限于婴儿的潜意识幻想之中,但却首次突破了 Freud单向投射的藩篱,从而更凸显了客体母亲之于婴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性。这种思路的转变也是客体关系学派区别于古典精神分析的重要标志之一。
Klein (1946)认为投射是一种 “投射进 ” (project into),而不是 “投射到 ” (project onto)。换言之,投射性认同是一种自体的成分有力地进入客体并控制客体的过程,被投射的往往是部分的自体,而不仅仅是情感和态度。并且,投射的内容不只是迫害性焦虑等坏的部分,有时还有好的冲动和爱的情感。这些好的部分对婴儿发展真实客体关系,整合自我能力至关重要,因为婴儿通过将自身好的部分投射向客体,并将其再次内投后,就能在内心世界建立起一个支撑自己的强大的好的内部客体。但是,如果这些好的部分被过度投射进客体,就会造成客体过度理想化,从而导致婴儿自我的弱化,使其自我发展贫乏,过度依赖他人。这些观点不仅大大扩展了投射性认同的范围,也暗含了后来被 Bion所强调的现实中的人际交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