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lein 1935 论躁郁状态的心理成因

Klein 1935 论躁郁状态的心理成因

Klein 1935 论躁郁状态的心理成因我早先的论述包含了一段对于施虐高峰期的说明。儿童在周岁以内经历了这个阶段,在婴儿时期最初的几个月里,其施虐冲动不仅朝向母亲的乳房,也指向...
2016-02-08 00:00:00
Klein 1936 断奶

Klein 1936 断奶

人类历史上最重要而影响深远的发现之一,是佛洛伊德发现潜意识心智的存在,以及其核心在最初的婴儿期就开始发展了。婴儿期的感觉与幻想就好像在心智中留下了印记,这些印记不...
2016-02-07 00:00:00
Klein 1933 爱、罪疚与修复

Klein 1933 爱、罪疚与修复

爱、罪疚与修复(1937)本书【1】中有两个部分讨论了有关人情绪中两个非常不一样的面向,其一,「恨、贪婪与攻击」探讨的是恨的强烈冲动,那是人性基本的一部分;其二,我尝试描...
2016-02-03 00:00:00
Klein1933 儿童良心的早期发展

Klein1933 儿童良心的早期发展

儿童良心的早期发展(1933)精神分析研究最重要的一项贡献,是发现了潜藏在个体良心发展下的心理过程。当佛洛伊德在著作中为我们揭露了潜意识的本能倾向,他也承认有一些防卫性质...
2016-01-29 00:00:00
Klein 1930 象征形成在自我发展中的重要性

Klein 1930 象征形成在自我发展中的重要性

象征形成在自我发展中的重要性(1930)我在本篇的论点是根据这样的假设:在心智发展的早期阶段,施虐活跃于各种原欲愉悦之来源。【1】“在我的经验中,施虐在这个阶段达到高峰,...
2016-01-29 00:00:00
梅兰妮·克莱因与客体关系理论

梅兰妮·克莱因与客体关系理论

梅兰妮·克莱因既然望远镜的作用是“缩短”我们与远处事物之间的距离,梅兰妮在34岁时读了弗洛伊德的著作,并一生致力于以吸引人而且有价值的方式丰富、细化弗洛伊德的学说。克...
2016-01-26 00:00:00
梅兰妮.克莱因和她的临床理论 by Arlene Kramer Ric

梅兰妮.克莱因和她的临床理论 by Arlene Kramer Ric

梅兰妮.克莱因和她的临床理论 by Arlene Kramer Richards 从1920到1960年期间所有学习,研习,写作或是讲授精神分析的女性里,克莱因是最有影响力的。她提出了很多原创及衍生出来的观点。...
2015-05-18 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