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障碍防治指南(试行本)
.
吴文源
上海同济医院
焦虑障碍防治指南指导思想:焦虑障碍和精神分裂症、障碍和儿童品行障碍的发生和发展一样,都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防治须采取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措施。合适的精神药物对上述疾病有肯定的效果,但在焦虑障碍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容忽视。
该《指南》另一指导思想是:焦虑障碍具有慢性发作性病程,需要全病程防治。在病程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以人为本的治疗措施,并考虑我国实际国情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应的卫生经济学原则。 焦虑障碍防治指南分总论、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 PD)、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GAD)和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 SAD)四章节。指南总论中包含了焦虑障碍的概念、流行病学及防治现状、危险因素、临床评估及诊断分类、治疗(药物和心理)、人群防治、指南的推广和实施等内容。为避免撰写内容冲突,总论着重撰写药物的药代、作用机制、药物相互反应、不良反应及禁忌症,各论药物治疗撰写药物适应证、药物用法及相关药物治疗循证资料。心理治疗在总论中重点撰写焦虑障碍中心理治疗地位和疗效评价,心理治疗原则及基本心理治疗方法各论中结合PD、GAD、SAD特点撰写各焦虑障碍亚型的具体心理治疗方法。总论中另包含了特殊人群(老年、孕妇、)的焦虑障碍流行病学、患病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和治疗要点。还包含了焦虑障碍和精神疾病共病、和躯体疾病共病的诊断和治疗。焦虑障碍防治内容中提出了目前防治人群精神卫生服务总体提供能力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应加大社会投入,健全全社会卫生服务体系,搞好精神卫生医疗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精神卫生服务水平,建议综合医院开设精神科或心理科和加强心理干预。为推广焦虑防治指南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体系建设目标。
各论PD、GAD、SAD分别包含了各焦虑障碍亚型的概述、临床评估和诊断分类(ICD-10、DSM-Ⅳ和CCMD-3),其中包括了各自亚型的临床表现及疾病特点、诊断标准和分类及临床评估(各自章节相关量表)。治疗内容有治疗目标、原则、策略和方法。各亚型均有规范化治疗程序表。另包括各亚型的特殊群体的诊治及康复和预防。内容精炼而全面。
焦虑防治指南和前已出版的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不同处是附有三个诊断系统的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十多种常用焦虑障碍的量表(包括较新的PASS、PDSS)及各个焦虑亚型治疗的循证资料,以利医务工作者掌握和使用。
目录
1 焦虑障碍概论
1.1 焦虑障碍的概念
1.2 焦虑障碍的流行病学及防治现状
1.2.1 焦虑障碍的流行病学
1.2.2 我国焦虑障碍防治现状
1.3 焦虑障碍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