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母亲的敏感性到的安全性:的桥梁作用*
林青 王争艳 卢珊 梁熙 贺琼 王朝 胡若时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北京市“学习与”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8)
摘要
采用视觉习惯化实验程序、陌生情境技术及母亲行为 Q分类方法对 41名 14个月的学步儿及其母亲进行了学步儿内部工作模式、学步儿在陌生情境中的依恋类型以及母亲在母婴互动中的敏感性的评估。结果发现:(1)不安全型的学步儿预期看护者对他们痛苦的信号是无回应的。 (2)以自身为中心的母亲的学步儿预期看护者是无回应的。(3)潜类别分析的结果发现影响学步儿依恋行为的 2种模式:类别 1,以为中心的母亲的学步儿更容易形成看护者是有回应的预期,持这种预期的学步儿在陌生情境程序中表现出安全依恋行为;类别2,以自身为中心的母亲养育出的学步儿更容易对看护者形成无回应的预期 ,并在陌生情境中表现出不安全依恋行为。研究表明:内部工作模式在母亲的敏感性和学步儿的依恋安全性之间起着重要的内部机制作用 —— 母亲的敏感性行为的累积促进了学步儿内部工作模式关于母亲的预期,这种预期又进一步引导着学步儿的依恋行为。
关键词 学步儿;依恋;内部工作模式;母亲敏感性
分类号 B844
1 前言
个体的发展是在遗传基础上通过与互动对象建立各种关系而逐步完成。在这些关系背景中婴幼儿发展出了自己是谁、其他人是谁以及如何与 其他人建立关系的最早的理解。由于其独一无二的、广泛的、潜在持续的影响力,母婴依恋关系成为了关系网络的中心 (Thompson,2006/2009)。依恋研究成为了理解个体早期社会性人格发展的途径与窗口。从依恋的行为和内部表征上探讨其起源 问题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影响安全依恋形成的动因,从而使我们从源头上把握早期社会性人格发展的关键。
1.1 母亲敏感性与学步儿依恋行为:内部工作模式的机制作用
依恋可以定义为不受时空限制地将某人与另一人联系起来的一种持久的联结 (Ainsworth,1973)。依恋理论家们认为,看护者对的敏感性 是影响依恋安全性形成的核心要素。从 Ainsworth,Bell和 Stayton (1971)巴尔的摩研究开始,已有很多证据表明早期母婴互动中母亲对婴儿反应的敏感性对婴儿的依恋安全性具有预测作用。Ainsworth,Blehar,Waters和 Wall (1978)通过研究证实母亲敏感性与依恋安全性存在显著的相关(r = 0.78)。1997年 De Wolff和 van Ijzendoorn对母亲敏感性和婴儿依恋安全性的关系进行的元分析发现,二者存在中等、稳定的相关 (联合效应值为 0.22),这与其它研究文献所报告的结果相一致 (Belsky,1999;Thompson,1998),也与 NICHD的纵向研究所得结果一致(NICHD Early Child Care Research Network,1997,2001),无论是使用婴儿陌生情境测验、 AQS还是 Cassidy-Marvin程序评估依恋,从中得到的结果都是一致的。在另一关于敏感性干预提高依恋安全性的元分析中 (Bakermans-Kranenburg,van Ijzendoorn,& Juffer,2003)发现,设计精良的干预措施在提高敏感性反应方面很有效,而且这些干预措施对增强依恋安全性具有微小但却重要的影响。可以看出 ,以往大部分研究秉承了从母亲到的单向社会化模型,只考察了外部的可观察的母亲行为对儿童依恋行为的作用,忽视了儿童自身的认知能力在其中的作用研究。
Bowlby的最具启发意义的理论观点之一就是:在个体和依恋对象的实际交往中会形成个体和依恋对象之间的内部工作模式 (internal working models,IWMs),它是对早期依恋经验的内部表征 (Bowlby,1979)。内部工作模式最初是基于年幼儿童对依恋对象的行为的预期而建立的,之后逐渐发展成为包括儿童自身、依恋对象、对各种关系经验的解释 ,以及如何与他人交往的决策规则等内容极为广泛的表征(Thompson,2006/2009)。内部工作模式中有最重要的两类预期:一个是对依恋对象的可得性的预期,指的是当婴儿需要时看护者是否是可得的、敏感的和有反应的 ;另一个是婴儿的预期,指的是婴儿认为自我是否有价值或值得关爱和看护(Bowlby,1979;王争艳,刘迎泽,杨叶,2005)。Bowbly认为,依恋系统是一个行为的安全调节系统 ,一旦被激活,将引导个体寻求或者保持与信任的人的亲近。这种行为或者动机系统的基本结构是在一个控制系统中相互连接的感知子系统(为了觉察感知输入 )和行为子系统 (为行为提供多种可能性 )(Dorner,1996引自 Zimmermann,1999)。内部工作模式被认为在调节知觉输入和其与针对特定依恋对象的特定行为之间起连接作用 ,它在连续不断地监控着内部和外部事件 (Bretherton,1987)、评估他们、注意潜在的危险和压力、并且判断依恋对象的可得性(Bowlby,1980)。如果这些事件被评估为体验到担心的或是不安全的感觉 ,那么对依恋对象寻求亲近或保持联系的行为方式就会作为初级依恋策略而被激活(Main,1990)。然而,依赖于个体与依恋对象的养育历史,次级依恋策略(如回避或反抗的行为 )可能会被替代激活。而使用何种特定行为 (接近、回避或反抗)的决定就被视为是内部工作模式的功能的一个显示器。很显然,一旦内部工作模式建立起来,婴儿对危险信号的反应就不再是看护者的即时反应的结果 ,而是看护者的反应历史和由婴儿自我调节行为形成的模式的结果(Zimmermann,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