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起源
人类是否总是假定有一个心灵和一个身体?这样的二元论是否源自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古希腊人?这种二元论是否一直成为心理学的一部分?如果仔细考查历史记录,就可以发现这三个问题的答案都是"不"。然而,心理学的一般假定总是:对超自然的心灵的信仰古已有之(例如, Denmark, 1980; Skinner, 1963; Wi!e, 1977) 。而古代狩猎者—采集者、说印欧语的人、埃及人、美索不达米亚人、希伯来人和中国人对心理学概念的最早记录却清晰地表明,这种二元论并不总是既定的。
这有什么不同吗?如果这只是古人兴趣之所在,那么只有古人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但是,一门关于心灵的科学有没有可能的问题,或者说,心理学是不是关于心灵的科学,是围绕现代心理学发展而来的核心问题。这一问题仍是一些当代心理学体系的核心问题,尽管其提问的形式有所改变。心理学经历了一个轮回。
首先,它宣称其所研究的是心灵,然后宣称其所研究的是行为,之后,一些体系再次宣称其所研究的是心灵。历史无法直接回答这样的问题,即心理学是否是关于心灵的科学或行为的科学,或者是关于两者的科学,但历史却可以作为分析的工具。如果历史能告诉我们,起源于何时何地,①那么这一揭示,就可以表明二元论并不总是存在的,也不是不可避免的思维方式。它还表明,在二元论之前,还有别的思维方式。
最后,历史向我们提供了二元论起源的状况或源头,这方面的知识可以使我们判断,这些源头能否发展成为一门心理科学。
狩猎者—采集者与牧人
在以狩猎、采集或放牧为生的人群中,生命力( life-force. life-power) 的概念是普遍流行的。它具有如下一些形式:气息、烟雾、生气、云雾、阴影、影像等等(Smith , 1985) 。其中,最为普遍的是气息,在法国和西班牙的洞窟艺术中(Smith, 1992) ,就描绘了从鼻子和嘴巴里出来的线条,这些线条可以追溯到15000 年前的冰川时代,甚至还可以追溯到30000 年前(Clottes,1996) 。在《伊利亚特》中倒毙的斗士的最后呼吸称作psuché②,这个词成为“心理学”(psychology) 的词根(Smith.1989) 。断气意味着死亡,也就是失去生命力。同样“灵魂”(spirit)在拉丁语中也是指气息。
在狩猎者—采集者、早期畜牧者和游牧者中流传着两种形式的生命力(Hultkrantz,1953; Bremmer, 1983) 。—种生命力是指身体的自由,它存在于、昏厥和狂喜之中。它可以称为“自由力量”( free power) 。这种生命力是不死的,在死后可以变成另外一种形式,如化作动物。第二种生命力在个体清醒的时候是活动的,常被看作气息,也被称作“身体力量”(body power) 。它在思维、感觉、知觉这样一类心理活动中起着作用。然而,在不同的群体中,这两种生命力的特殊命名各不相同。通常,自由力量和身体力量都被称作“灵魂”;现在,灵魂这个词带有基督教超自然主义的意蕴,而古代那些群体则可能不知道这一层意思。
狩猎—采集者往往把自然事件的发生归因于生命力,这些事件包括生病、交好运、获得食物、气候状况、季节的变化、敌人的覆灭、地形特色的形成、水的涌出,等等。这些生命力比人力更强大,因而是超人力的(superhuman) 。但它们并没有超越自然,它们并不是超自然的(Supernatual) 也就是说,它们并没有超越自然界中时—空的维度(Saliba, 1976; Spiro,1966) 。由于找不到更好的一个术语,我们且把这种取向称作“自然主义的泛灵论”。人们通常所说的精灵或灵魂,往往是指气息或血准或生命本身(Smith,1985,1989) 。印地安人却难以把非物质的灵魂与他们自己的信仰体系相调和(Hultkrantz, 1953) ,因为他们与自然息息相关,因而无法接受灵魂与自然是分裂的这种观点。生命力的自然主义观点与人种学家所发现的证据一致,但是人种学家并没有发现任何关于心灵的概念、内部—外部的区分的证据或其他的心物二元论的证据(例子参见,Fortes,1949 ,1965; Lienhardt , 1961) 。
早期非西方的文明
被破译的书写记录表明,最早的城市中心都是以世界与人为导向的,这与狞猎者—采集者社会相似。在苏玛(Sumer) 这个最早的美索不达米亚城邦,主要的神灵都是自然的拟人化(Smith,1993b) 。掌管天的神灵是An,掌管地的女神是Ki,掌管宇宙的神是an-ki(“地—天”)。Enlil则是“风神”,en即“神”的意思,lil即“风”的意思。Enlil也是生命的气息与生气。在这些概念里,并没有心身二元论或物质精神二元论,而且,二元论也不存在于美索不达米亚人所说的四种存在方式中,这四种方式是:运气、命运、生机和个人的肉体(Oppenheim,1964; Smith, 1974,1993b) 。
在美索不达米亚人、埃及人、中国人、希腊人、马雅人和许多其他民族看来,心脏是许多心理事件的场所。(人们很容易观察到在状态下的心率变化及其与呼吸变化的。)在埃及的新王朝时期( 2000-1780B.C.) ,掌管与触觉的神(Sia) 就栖居于心脏。新王朝时期的花饰表明,心脏权衡公正,羽饰代表死亡时间。在埃及人的存在方式中,ba与呼吸联系密切,它是死后的生命力量(Smith,1990b) 。新王朝时期的图画表明,它是一种长着人头的鸟,有时沿着木乃伊的鼻孔吸人体内。扎布卡(Zabkar,1968) 指出,由于埃及文化中不存在二元论,因此ba不是内在的或外在的实体,也不是与物质力量相对的精神力量。“二元论者认为人是由两种不同的元素构成的……这不是埃及人的观点……”(p.113) 。而且,“非物质性或精神性这样的观念与ba的观念相比,是外来的观念,以至基督教化的埃及人认为ba不足以表达基督教关于灵魂的观念”. 56) 。对埃及人而言,动物、神与人类是相互延续的。
在中国,神也是完全物质化的。它们和人类一样,但比人类更有力量,它们与西方超自然的神完全不一样(Kuo & Lam, 1968; Maspero, 1978; Granet; 1975/1922) 。许多中国学者,尤其是儒家学者都是无神论者。中国人的本土信仰体系是具体的。他们的信仰中没有神秘的东西,他们对抽象的东西也很少感兴趣。他们举行仪式是为了其实用效果。他们相信有两种生命力,一种是阴——主要是指身体,尤其是指血液;另一种是阳——它建立在呼吸的基础上。道家的气是指道家的呼吸或活力。心脏是许多心理机能发挥其作用的场所,psychology在中文中译做心理学,即“研究心脏规律的学问”(PetzoJd,1987)。在中国人的本土信仰中没有心身二元论,二元论是从外国传入中国的。许多中国人在西方留学,把二元论带入了中国心理学(Yue[乐国安J,1994; PetzoJd,1994) 。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也带来了心身二元论思想(Kuo,1976) 。
日本人认为所有的事物都是相倚相生的,因此没有心身二元论。人与自然界其他形式的生命处在一个连续体中(Maruyama,1974;Watanabe,1974) ,而且,他们与本土的神道教中的神灵处在一个连续体中。日本人并不把从环境中区分出来,因为,自我与环境是相倚相生的(Kojima ,19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