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nmgpsy.com内蒙古心理网
情绪研究的新方向
陈丽 1,2 陈侠 3涂燊 4张雅如 5张庆林 1
(1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认知与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 400715)
(2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重庆 400065) (3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成都 610064)
(4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南充 637009) (5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 重庆 400700)
(2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重庆 400065) (3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成都 610064)
(4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南充 637009) (5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 重庆 400700)
摘要
首先介绍关于 “无意识情绪 ”的两种概念。接着介绍可较好地对该两类无意识情绪概念进行整合的无意识情绪信息加工模型 ——Wiens模型(Wiens & .hman, 2007), 分析了 Wiens模型中 “途径 ”与“途径”两条途径下的无意识情绪的基本观点、相关实证研究、分别面临的研究难题或受到的质疑 , 及不同途径下无意识情绪的本质。在此基础上指出 , 传统情绪理论下情绪的意识属性或可与 Wiens模型中体验聚焦途径下情绪的无意识属性互为补充 , 相辅相成 ; 无意识情绪研究的新方向是体验聚焦途径。最后 , 对未来研究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无意识情绪; ; ; 刺激聚焦途径; 体验聚焦途径
分类号B842
传统心理学认为 , 意识经验是情绪的必然成分。但 (1959)却主张, 人类心理过程 (包括情绪过程 )并不必然都发生在意识经验中。他的一些案例表明 , 意识经验并不是情绪的必然成分。这启发了后来者对情绪的无意识过程所进行的研究。
1情绪过程:意识与无意识
1.1 情绪的意识过程
早期的情绪理论是詹姆士 -兰格情绪学说 , 由詹姆士与兰格分别于 1884年和 1885年提出。该理论认为情绪的主观体验是生理变化的结果 ; 不仅强调情绪的 “生理改变 ”, 也强调对这种生理改变的“主观体验 ” (即“意识”)。当代的情绪心理学家继续强调情绪的意识属性。如 , 当代有名的情绪心理学家 Frijda (1999)就认为 , 感情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快乐或痛苦的经验 ; 这就表明 , 情绪在本质上应该就是有意识的。再如 , 著名情绪心理学家 Clore (1994)主张, 主观体验是情绪的一个必要条件 ; 因此, “情绪永远不可能是无意识的 ”。而 Panksepp (1998)也曾认为 , 所有真正的情绪反应 , 在其本质上都应该是可意识的。
1.2情绪的无意识过程
Cannon (1927)对詹姆士-兰格的情绪意识学说提出质疑 , 认为情绪过程并没有大脑意识中枢的参与。他的研究表明 , 分离内脏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外科手术不会引起情绪与行为的改变。Cannon的观点激发了对情绪神经回路的研究 , Papez (1937)提出, 情绪神经回路包括下丘脑、前部丘脑核、海马和扣带回皮层。 Papez的研究指出:大脑的意识中枢 , 在情绪过程中并非必不可少的结构。
国外的后续实证研究证实, 人类情绪加工的确可在被试对该加工进程毫无意识的情况下发生 (Dolan, 2003)。早在 1996年, LeDoux (1996)提出的神经模型就指出 , 情绪刺激可得到快速及自动化的加工处理。 Sebastiani, Castellani和 D’ Alessandro(2011)发现, 个体能对无意识感知到的情绪刺激作出评估。 Smith (2012)的研究发现 , 包括恐惧脸孔在内的多类情绪脸孔 , 均可在早期阶段得到无意识水平的加工。 Yang和 Yeh (2011)的实证研究表明, 情绪词汇可得到无意识水平的加工。 Tamietto和 de Gelder (2010)指出, 许多情绪刺激都可得到无意识水平的加工。新近的研究表明 , 无意识恐惧脸孔即使在非注意的条件下也可得到加工 (Wang et al., 2012)。总之, 目前国外研究中已有丰富的证据揭示:所有的哺乳动物 (包括人类 ), 皆可对情绪性感觉刺激(以下简称“情绪刺激 ”)进行无意识加工(Panksepp, 2010); 对情绪刺激的“无意识加工”, 能够在个体身上诱发出本能性的情绪行为 (instinctual emotional behaviors) (MacLean, 1990)。这就对传统的情绪意识理论形成了挑战。
上段中实证研究的关注重点在于个体是否意识到大脑对情绪刺激所进行的加工。 “对情绪刺激的无意识加工 ”是一种个体意识不到的包涵了注意、知觉等认知过程的心理加工过程 , 可能会诱发出个体的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或生理反应。若该种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或生理反应为实验者所记录到 , 那么, 无意识情绪就发生了。如 , Wyer和 Calvini (2011)指出, 对情绪刺激的无意识知觉 (unconsciously perceiving), 可以诱发出一种自动化的感情反应 , 且该种感情反应还可以对个体随后的社会行为产生影响。在 Wyer等的上述例子中的感情反应就可被视为无意识情绪。
因此, 若个体虽然没有意识到大脑对情绪刺激所进行的加工 , 但实验者却记录到个体后续的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或生理反应 , 那么, 无意识情绪就发生了。 在国内 , 无意识情绪研究也开始得到关注 (如:杨薇, 方平, 顾凯, 2011; 张晶晶, 许远理 , 2010; 张旭, 陈劲, 桑标, 2009)。廖声立和陶德清 (2004)明确指出, 情绪刺激物的阈下呈现及掩蔽呈现, 分别是无意识情绪启动的两种方式。目前国内对无意识情绪启动的研究 , 多集中在采用情绪刺激物的阈下呈现这种方式 , 且获得了一些有趣的发现。比如, 吕勇等(吕勇,张伟娜, 沈德立 , 2010)关于面孔阈下情绪启动效应的 ERP研究结果表明 , 较之于高愉悦度面孔作为启动刺激的条件, 低愉悦度面孔作为启动刺激条件下的 N1和 P2的波幅显著更大。李甜甜、吕勇和张伟娜 (2012)的新近研究表明 , 阈下情绪启动效应不但与启动刺激的效价有关 , 且与启动刺激的唤醒度有关。周萍和李兰(2008)的研究指出 , 阈下情绪启动中的积极情绪效应优于消极情绪效应。蚁金瑶、钟明天、罗英姿、凌宇和姚树桥 (2007)关于情绪图片的阈下启动效应研究发现 , 在阈下情绪启动中存在“负性偏向 ”。李兰、黄柳双、肖丽辉和周萍 (2008)关于图片和词语阈下情绪启动效应之比较的研究发现, 汉语词语与图片对阈下情绪启动效应的启动功能是相当的。而蒋重清、杨丽珠、刘颖和 Bel-Bahar (2008)的研究发现 , 阈下负性情绪在和成人中所引起的判断偏向是相反的。柳恒超和许燕(2009)的新近研究则表明, 阈下正负情绪的启动 , 会相应地影响被试随后的人际判断。此外, 目前国内也有研究采用情绪刺激物的掩蔽呈现这种范式。如 , 郑希付 (2003)的研究指出 , 掩蔽图片刺激可产生明显的无意识情绪启动效应 ; 且无意识消极情绪比无意识积极情绪的及时启动效果要好。这些研究发现 , 同样对传统的情绪意识理论形成了挑战。
上段中实证研究的关注重点在于:实验者对视觉情绪刺激物进行阈下呈现或掩蔽呈现 , 以便让上述情绪刺激处于个体的意识水平之下。研究者们通常认为 , 若让视觉刺激处于个体的意识水平之下 , 可导致个体对该刺激的无意识加工。如 , 徐茜和蒋毅(2012)指出, 当由下而上的情绪面孔刺激的视觉输入过于微弱时 (即微弱到已处于个体意识水平之下的程度——笔者注 ), 会导致无意识情绪面孔加工。
综上所述, 若个体虽然意识不到情绪刺激的输入(从而导致个体对该情绪刺激进行无意识加工), 但实验者却记录到个体后续的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或生理反应 , 那么, 无意识情绪就发生了。这就是传统意义上 “无意识情绪” 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