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平 1马焱 1朱文龙 1姜媛 2
心理科学进展 2016, Vol. 24, No. 9, 1427–1434
【摘要】自尊概念从诞生以来一直受到不同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在诸多研究和理论的推进之下,对于其概念内涵与外延的界定并没有达成统一,与相关概念之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混淆与误用。研究以为线索,对自尊概念发展进程中最具的几种观点进行了总结与评述,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比较与辨析。在此基础上,研究还对现阶段自尊研究的热点话题 ——真实自尊的概念进行了梳理,明确了其与虚假自尊或过分追求的自尊之间的本质差异,即自尊的权变性与条件性,以期为后续实证研究的展开提供依据。
【】自尊; 真实自尊; 权变性; 条件性
【】 B848
1引言
自尊概念因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而受到全球心理学界的持续关注。来自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们围绕这一概念进行了丰富的研究,创设了众多重要理论和观点,也产生了激烈的探讨与争论。但即使在其诞生 125年之后的今天,超过 25000篇文献与著作的不断求索之下,对于其概念的理解与使用仍然困扰着我们 (Leary,2013)。诸如“自尊是什么”,“如何评价自尊 ”,以及“什么样的自尊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 ”等自尊研究领域的基本问题,尚未获得明确且统一的答案。有关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与解答,引发了不同理论之间频繁的摩擦,相关概念之间也因其模糊的界定而有所碰撞,但正是这些摩擦与碰撞推动着自尊概念的逐步发展。研究者们循着自尊概念的历史脉络,试图通过对前人观点的总结与评述,从而确立未来自尊研究的重要任务与发展方向。
2自尊概念的衍生与发展
2.1自尊概念的初创时期
明确的自尊概念昀早出现于 19世纪末期,由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奠基者 James (1890/2010)所提出。James将复杂的概念融于一个简单的公式之中:自尊=成就(Successes)/抱负(Pretensions),即自尊的大小取决于所得成就与对于成就的渴望之间的比值。成就作为个体能力的客观评价指标,代表了个体的现实 (Real-Self),而对于成就的渴望是个体内在动机的体现,则代表其理想自我 (Ideal-Self)。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分离,造成个体能力感的丧失,进而产生自尊体验的缺乏。故而在 James的定义中,胜任力(Competence)是自尊水平的决定性因素。White (1959)从能力动机 (Competence Motivation)的角度对这一观点提出支持,认为自尊是个体对自身效能感的体验 (引自张林,邓小平,2010)。James的定义将自尊与行为紧密相连,抛除了、态度或信念,使之成为一个易于评估、方便测量的结构。除此之外,以能力为聚焦点,使得自尊与发展过程中的许多个体行为(如学业表现、社会交往、言语操作等 )建立了直接联系。这也使得此后的众多研究者在对自尊发展模型的实证和思考中仍然会借鉴 James的观点(Harter,2012; Hutteman,Nestler,Wagner,Egloff,& Back,2015)。
但是,笼统的将行为结果与自尊相联系,也使得 James的观点受到了巨大的质疑。举例而言,偷盗行为的 “成功”同样也是个体某种 “能力”的体现,但这样的成功又是否会带来自尊体验呢?而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成功者也会陷入之中,甚至产生行为,这似乎又与积极、健康的自尊状态背道而驰。故而,成功因其意义和过程的不同(例如,违背社会价值的成功、被动的成功、未经努力的成功 ),对自尊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Ratliff和 Oishi (2013)甚至发现,成功对于自尊的影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随着的兴起,学者们逐渐意识到单纯以能力为核心的自尊概念,并不能对复杂的心理现象做出充分的解释。
2.2自尊的能力与价值之争
从 20世纪 6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加入到了 “自尊是什么 ”的讨论中,几乎是在同一时期,出现了两种与 James的“能力观 ”相对立的自尊概念。 Rosenberg (1965)认为“自尊,是对称之为自我的特定事物的或积极或消极的态度 ”,而高自尊即意味着 “一个人认为自己足够优秀 ”。 Rosenberg基于社会心理学视角提出,自尊作为一种态度,应当遵循社会的判断规律与行为准则,而自尊体验也来源于一定社会标准下的接纳与认可。故而在 Rosenberg的观点中,自尊的昀主要成分是价值感 (Worthiness)。作为单因素的自尊概念,这一观点同样为测量提供了便利条件,Rosenberg依据自身观点编制出了全球范围内使用昀为广泛的自陈式自尊评定工具 ——Rosenberg自尊 (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RSES; Rosenberg,1965)。
但是与之相对的,Rosenberg的观点也遭遇了与 James相似的抨击与质疑。仅仅将自尊视为一种内部现象 (态度、信念、感受 ),会造成概念的过度简单化(Oversimplification),这也导致了部分自尊干预研究将主要着力点集中在了自我感受和自我知觉的提升上。 Mruk (2013)就提出 “并不是说帮助人们拥有更好的自我感受本身有什么错,但问题在于这样一种感受或者知觉是否基于一定的现实基础 ”。在 Leary等(1999)的社会计量器理论中,“价值”就被限定在了社会关系的评定中。 Leary等人认为自尊起到了社会关系的计量作用,个体依据计量的结果而维持或改变自身行为以获取社会与他人的接纳。如果只是单纯的强调自我感受,可能会带来甚至是暴力倾向(Baumeister,Smart,& Boden,1996)。
另一派自尊概念的代表人物是 Branden (1969),在其《自尊心理学》一书中提到,“自尊,是自信 (Self-Confidence)与自重(Self-Respect)的整合 ”,“人应当有能力的活着并活得有价值 ” (引自 Mruk,2013)。故而在 Branden的观点中,自尊是由胜任力与价值感两种成分共同组成的复杂结构。自尊需要价值,但价值必须是建立在一定行为结果的基础上的; 自尊也需要能力,但能力必须要符合一定社会标准下的价值规范。这一观点回应了前人理论的不足之处,避免了单因素模型的过度简单化,与行为表现建立了更为紧密的联系,实现了两派观点的整合。 Tafarodi和 Swann (1995)的研究从测量角度对 Branden的观点进行了佐证,其通过对 RSES的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该量表所测项目存在除价值感之外的第二个因子。 Ramsdal (2008)则通过对自尊的两个成分与大五之间关系的检验,进一步证实了胜任力与价值感的独立存在。 Mruk从现象学视角出发,在继承 Branden观点的基础上,构建了自尊的能力 -价值模型,认为只有同时具备胜任力与价值感的自尊才是真正的高自尊,而单一维度的高自尊则会形成防御性自尊(Mruk,2013)。这一概念形式获得了众多实证研究的支持 (Miller,Topping,& Thurston,2010; Cohen,2012),而其模型也为之后自尊类型研究的思考与探索提供了范本。
2.3自尊的外显与内隐之争
20世纪 90年代之后,关于自尊成分的讨论虽然仍在继续,但是伴随着内隐社会认知研究的开创性发展,出现了一个改变自尊研究格局的重要概念——内隐自尊 (Implicit Self-Esteem,ISE)。在此之前,研究者通常只在意识层面上探讨自尊概念及其相关结构,大量研究也证实了个体存在一种有意识的积极自我评价倾向。但正是由于意识过程的过度参与,个体极易受到社会期许等态度效应的影响,研究者很难通过主观报告的形式获得被试的真实想法。而与此同时,内隐社会认知研究则发现,可能存在个体不曾意识到的积极评价倾向或自我态度效应。
Greenwald和 Banaji(1995)基于对既往研究的分析与总结,构建了自尊的双重结构模型,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内隐自尊的概念。 Greenwald等将内隐自尊定义为 “对于自我相关或无关事物进行评价时,一种内省而不能觉察的自我态度效应 ”。也就是说,内隐自尊并不是隐藏于
意识之下的“体验”,而是“自我”这一态度客体与评价所获得的感受之间的 “联结” (Bosson,2013)。 Greenwald 的定义从不同意识层面区分了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Explicit Self-Esteem,ESE)的关系,作为两种相互独立的结构,二者会分别作用于不同的心理现象与行为过程。此后的众多心理学者都在其研究中沿用并支持了这一概念形式 (Koole,Dijksterhuis,& van Knippenberg,2001; Pelham,Mirenberg,& Jones,2002; 蔡华俭,2003)。
另一位对内隐自尊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心理学家是 Epstein。早在内隐自尊概念诞生之前,Epstein就曾对自尊结构的存在提出猜想。 Epstein (1998)在其认知体验自我理论(Cognitive-Experiential Self-Theory,CEST)中提出,个体在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中,同时拥有两套系统共同参与包含自我评价在内的信息加工过程,即经验系统 (Experiential System)和理性系统 (Rational System)。前者借由经验积累而形成,是情感驱动下的无意识过程,具有整体性和高效性的特征 ; 后者则通过逻辑推断而形成,以言语为中介,是理性驱动下的意识过程,具有深刻性和精确性的特征。 Epstein认为,内隐与外显自尊分别受到经验系统与理性系统的主导,是不同信息加工过程的产物。 Hetts,Sakuma和 Pelham (1999)的研究结果也支持了 Epstein的观点。
虽然同为自尊的维度观,但两种理论之间存在严重的分歧,这也引发了自尊研究中又一个重要的争论 ——究竟内隐与外显自尊之间是独立还是相关的?Greenwald的理论认为二者相对独立,大量实证研究的结果也支持了这一观点。 Wilson,Lindsey和 Schooler (2000)的双重态度模型就认为,内隐层面所保留的是被新生态度所抑制的旧有态度,二者之间并不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只有在个体认知资源缺乏或因其他原因无法有效提取外显态度时,旧有的内隐态度才会再次主导个体的行为反应。而 Epstein (2013)则提出,经验系统与理性系统之间存在频繁的互动,二者对于行为的作用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共同影响个体的实际行为,其具体影响程度依情境需要 (Situation Requirement)和个体偏好 (Individual Preference)而定。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现有研究中外显与内隐自尊的低相关可能受到如测量顺序、测量方式、统计方法等因素的影响 (李文涛,张林,2013)。但受到现有研究方法与工具的局限,有关这一问题的讨论尚未获得令人满意的解答。
3自尊概念的比较与辨析
Mruk (2013)将自尊视为一种人类所特有的生活现象,是个体的思想、情感与行为通过其独有的经验和知觉彼此联系的复杂结构。相对于某些更为稳定的特质 (如人格、智力 ),自尊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 但作为个体同一性与确定性的重要来源,自尊具有跨时间与跨情境的稳定性,这也是自尊区别于其他自我相关概念的本质差异。在现有研究中,存在着与自尊相关的众多概念与术语,如自我价值感 (Feeling of Self-Worth)、自我评价 (Self-Evaluation)、自信 (Self-Confidence)以及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这些术语经常会与自尊在同一研究中混用,造成一定程度的混淆与谬误,需要对其进行明确的梳理和辨析。
3.1自我价值感
自我价值感是特定评价性事件所引起的自我感受,由行为或事件结果所决定 ; 伴随事件结果 (成功或失败)的产生而开始,并随着影响的减弱而逐渐消退,故而具有暂时性的特征,这也是自我价值感与自尊昀为本质的不同。在自我评价维持模型(Self-Evaluation Maintenance Model)与自我确认理论 (Self-Affirmation Theory)看来,只有在保持自我评价稳定不变的条件下,自我价值感才会转化为自尊 (Brown & Marshall,2013)。故而,自我价值感又被称为状态自尊 (State Self-Esteem)。由于自我价值感暂时、易变的特性,使其不能在普适的社会情境中体现其作用,也不能对个体行为起到指向与维持的功能(Brown,2010)。
3.2自我评价
Shavelson,Hubner和 Stanton (1976)的分层多维模型认为,自我概念是按照一定层次组织而成的范畴系统,在一般性自我概念之下还存在如学业自我概念和非学业自我概念的多个不同维度。自我评价正是基于具体范畴所产生的对于自身属性、能力、特质的主观认识,具有明确的领域特异性,故而又被称为领域特异性自尊 (Domain Specific Self-Esteem)。Marsh,Craven和 Martin (2013)的多维自尊模型认为,从多维视角研究自尊可以“更好地理解自我在不同情境下的复杂性,预测变化多端的行为,测量不同干预条件下的结果,并将自我与其他结构建立联系”。但是,从单一维度的自我评价到具有整体性的自尊,其整合机制尚未明确,在现有研究中存在包含逐项相加、个性加权和理想偏差在内的多个整合模型 (Brown & Brown,1997/2015)。
3.3自信
自信在很多层面上与自尊概念有相似的特点,例如既能够用以描述相对稳定的一般性自我感觉,又包含状态性与领域特异性的相关结构。但是相较于自尊而言,自信更多的体现了对于自身胜任程度的主观体验,即“能力的经验 ” (experience of competence)。在 Rosenberg (1979)的单因素模型中即把自信界定为个体对自身能力的确信 ; 而 Shrauger (1990)在个人评价问卷的编制中也把自信作为自尊的组成成分,将其定义为个体对自身能力或技能的感受 (引自车丽萍,2002)。这种经验不仅局限于行为或事件的结果,还会涉及个体的先天特质与物理属性(如体质、外貌)。
3.4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与自尊概念的混淆通常发生在对相关心理行为的影响中,二者均能够决定个体在任务事件中的选择性与坚持性,并影响其在面对困难、挫折以及新鲜事物时的与认知反应 (Brown & Brown,1997/2015)。作为社会认知理论的核心概念,Bandura (2011)曾明确指出自我效能感与自尊的不同之处。首先,自我效能感是对特定能力的认同与判断,不涉及自我价值的一般性感受; 其次,自我效能感建立在特定任务与技能的基础上,具有明确的领域特异性。而 Scholz,Gutiérrez-Do.a,Sud和 Schwarzer (2002)的一般自我效能感 (General Self-Efficacy)概念脱离了自我效能感所具有的具体性与针对性,故而并不能说明自尊与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同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领域的自我效能感与自尊之间只存在极为有限的相关(Suls,2013)。
4自尊概念的重要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