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与接受:认知行为疗法第三浪潮》不仅有助于提高专业师处理疑难个案的能力与信心,而且也有助于提高非专业人士对自身内心体验的觉察与接受,进而发展更灵活、更多样的与自身内在价值观相一致的适应行为。
《正念与接受:认知—行为疗法第三浪潮》
译 者: 等译 审校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2010/10
ISBN:9787547302262
丛 书:与心理治疗译丛
定 价:30.00元
原书名:mindfulness and acceptance:expanding the cognitive-behavioral tradition
简介
认知-行为疗法第三浪潮超越了传统认知-行为主义的范畴,创造性地运用正念、接受、冥想、认知离解等技术。它与传统认知-行为治疗最大的不同在于:强调聚焦当下并全盘接受当下体验;鼓励来访者采取积极灵活的行动,改变生活中可以改变的领域;帮助来访者澄清自己的价值观,并过一种与自身内在价值观相一致的生活。这种行为接受与改变之间平衡的理念不仅有助于我们的来访者缓解其心理痛苦,而且更适合我们所有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个体解决自身的心理难题。
作者简介
开创了一种治疗心理和精神疾病的新疗法——“接受与实现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简称),成为继行为疗法、认知疗法后,美国兴起的第三波心理疗法。这种新疗法主张拥抱痛苦,接受 “不是人生的常态”这一现实,然后再建立和实现自己的价值观。
史蒂文·c.海斯 史蒂文·C.博士(Steven C.Hayes,PhD)是美国内华达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公开发表著作20余部、论文325篇,研究方向为人类语言和认知特征分析,以及语言和认知在理解和缓解人类痛苦方面的应用。海斯博士目前是美国心理协会第二十五分会、美国应用和预防心理协会以及美国行为治疗发展协会的主席,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药物滥用咨询委员会顾问。他还曾担任过由其协助创建的美国心理学会的第一任财务主管。
维多利亚·M.福利特,是内华达大学心理学系主任、教授,内华达创伤研究机构负责人,致力于运用情景行为法了解创伤过程。研究领域包括将科学引入临床治疗,以及在治疗中综合运用正念和接受。
玛莎·M.莱恩汉,是华盛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和行为科学系兼职教授及行为研究和治疗门诊部主任,该机构针对为严重心理障碍和多重障碍患者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并评估其疗效的研究项目而设立。莱恩汉博士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行为治疗在自杀行为、药物滥用以及边缘性障碍中的应用。她曾担任过美国行为治疗发展协会的主席。目前为美国心理协会、美国心理病理学协会会员,美国行为心理委员会专科医生。莱恩汉博士出版过两本治疗学专著,分别是《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认知一行为治疗》(Cognitive-Behavioral Treatmentt of Borderline Pevsonality Disordeer,1993,The Guilford Press)和《边缘性人格障碍治疗技术辅导手册》(Skills Training Manual for Treating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t,1993,The Guilford Press);她还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过多篇专业论文,同时担任多家专业杂志的编委。
序言
最早和心理学结缘,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因为讲授唯识的关系,翻阅了一些心理学相关著述。当时就感到,佛法与心理学有不少相通之处,适当运用心理学的概念,有助于现代人更好地理解并接受唯识思想,同时,还可作为教外人士接触佛法的方便之道。尤其在那个年代,人们对佛教暌违已久,误解重重。在多数人心目中,佛教所代表的无非是迷信,是古老而不合时宜的;而心理学所代表的则是科学,是崭新而契合潮流的。在这样的认识背景下,以心理学作为桥梁,可使佛法具有时代感与亲和力。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若是由心理学走入佛门,往往更关注对佛法的实际运用,关注怎样以此解决自身问题,这恰与佛陀说法设教的本怀相应。佛陀从修行到证道,从说法到度众,并不是为了创立某种学说或理论,他所关注的核心始终是人生的大事,是为了帮助人们认识自己,明心见性,最终离苦得乐。所以,佛教与心理学的结合,比之、文学、艺术等其他学科有更多的共同点,可以说,这是一项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面结合。
佛法为心性之学,和心理学一样,是以解决心理问题为目标。当然,两者对心理问题的定义并不一致。心理学所解决的,主要是异常的心理问题。换言之,只是对某些异于常人的言行和病态心理进行纠正。所以,治愈标准只是成为一个正常的人,一个为社会大众所接受的人。至于人类共有的无明、我执、贪嗔痴等心理隐患,并不在其解决之列。事实上,在我们的观念中,早已将这些问题赋予了合法地位。
目录
总序一
总序二
译序
序
1 接受与投入治疗和新行为治疗:正念、接受及其关系
2 辩证行为治疗:全盘接受与善巧的整合
3 基于正念的认知治疗: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
4 接受、正念和认知一行为治疗:对照、比较和应用抗治疗
5 功能分析心理治疗、认知治疗与接受
6 接受和投入治疗中的价值观工作:确定行为治疗的前进方向
7 发现行为激活治疗中的行动:有关干预和改变机制的实证研究
8 正念、接受、认可和中的“个体”心理障碍
9 接受、正念和创伤
10 广泛性焦虑障碍:在认知一行为治疗中引入当下的概念
11 进食障碍治疗中的接受和改变:基于手册的认知一行为治疗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