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乐美:和费伦齐在一起

www.nmgpsy.com内蒙古心理网

:和在一起学空间 D\3adI7|
1913年9月1O~11日日慕尼黑
7s:~zll^2R G0内蒙古心理网s.}^3d)F
内蒙古心理网n'Hi.W5i]^4^r$W

h QK8GN#@R F/V0现在正在和费伦齐一起工作、研究,有时在我们这里(盖布萨特尔家中),有时在他那里;他为此还要在慕尼黑待上一段时间。他所写的论文使他坐卧不宁,但是其原因却和陶斯克恰恰相反:它们在哲学方式(综合方式)上和的方式大相径庭,因此费伦齐不愿意它们被弗洛伊德看到。(弗洛伊德最近在他的笔记本上写道:“又一个被哲学化了的晚上一一当然是由费伦齐引起的。”)费伦齐从小时候起就不能充分肯定自己的能力,这极大地阻碍了他的发展;而现在除了发表的几篇论文之外,这些涵盖了其自身精神的独创性论文却仍然未见天日,因为“未被充分肯定”。他甚至在工作时都在竭力挣脱这些想法一一而实际上从内心里却非常愿意服从它们;这太有意思了。

y%V/ndv i0内蒙古心理网'p~%h.~h4}J

因此我们的表述方式刚好相反,对此我们都深有感触。在费伦齐的看法中,所有被称之为“死亡倾向”的东西,只需稍稍转换一下个人视角,我们都可以同时称其为“生命倾向”。因为,对于在我们有限的生命划分的背后所隐藏的广阔领域来说,生命的全部内涵其实就是“绝对宁静”。同样在涉及到我们是怎样转化为生命这一问题上,我和费伦齐在表达时所选用的词汇和色调也是如此。费伦齐想要从心理的角度来理解某些生物事实(迄今为止,人们的主要研究程序刚好相反,是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理解心理),但是他的观点方法却主要还是采用生理学解释,把平衡、再次停滞笭笭作为目的。(尽管在自然科学领域内人们的观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为所有的条件都只在某一范围内有效。)早在费伦齐的论文《现实感观的发展阶段》中,这种倾向就已经表现得极为明显了:幼儿在母体中的原始状态原本是一种无欲无求的寂静快乐状态,但是生命必需却又把这种原始状态转化成了一种不情愿的活生生状态(这和弗洛伊德的观点极为接近)。这里必须指出,从幼儿与母体的同一过程的活动中绝对不可以分离出第二个无欲无求的宁静快乐状态,实际上,二者共同构成了一个现实,并且正是由于完善的生命活动,它绝对不可能成为一种享受状态和理想状态一一就像后来我们面临外部世界时那样。所有我们称之为“精神”的东西,在其呈现上都有这么一个距离;倘若这个距离太大,我们的自身统一被扰乱,那么我们对“绝对宁静”的渴望实际上就是消除这种干扰,而不是那种活生生的本体同一穿越心理和外界的各个分段继续在我们的体内跳动。弗洛伊诡把“死亡倾向”或者说“宁静倾向”看作是所有生命都天生具有的本性;我们当然不能完全否认,在这种“死亡倾向”或“宁静倾向”之中隐含着对的某种生命评估。同样,与此相反的说法也不无道理:所有被分开的、进入存在流程的东西都是原始生命力的一个部分,原始生命力构成了它们的本质特征,它们起源于原始生命力。内蒙古心理网J imE zC3z

内蒙古心理网;L:?q'^#L+J w*I

涉及到性爱过程,两种可能的说法就具有了某种相似性:在性爱过程中,唯一存在的倾向便是回归到毫无差别的本体同一、由爱而回归死亡;但正是这一过程取得了意外的成果:得以丰满、开花结果,并富有了生命性。这里就出现了一个矛盾的现象,死亡布道者大多是反对性爱的,他们倡导节制和节欲、挣脱一切痛苦的冲动和愿望,随其自生自灭。但是在实践中,弗洛伊德在所有的领域都得出了一个完全相反的结论:在弗洛伊德看来,所有与现实相抵触的行为都是一个大错误;因为,人们并不能因此而消除任何现实存在的东西,而是为它所纠缠只能镇定地(实际上是听天由命地)面对并相对感受到一些享受的乐趣。内蒙古心理网Py-Z`*qZM

内蒙古心理网#y0b pf9{*{f

在死亡倾向和必须生活之间所存在的波动实际上相当于一种统一,或者说相当于在迅捷波动之间不断谋求统一的过程的一种呈现。

$ZVQ)q8v}0www.nmgpsy.com内蒙古心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