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赫伯特·罗森费尔德是英籍德裔的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后客体关系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深入分析和两种主要的客体关系发展机制,区分出使摆脱痛苦或难以忍受的心理内容的投射性认同和用于沟通的投射性认同,提出系统的现代病态自恋理论。在临床实践方面,罗森费尔德最重要的贡献是对治疗的阐释与处理。他将僵局出现的原因归结为分析师与病人之间的沟通失败或是分析师与病人共谋,进而提出解决僵局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赫伯特·罗森费尔德; 投射性认同; 自恋; 僵局
中图分类号: B84-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7902( 2016) 02-0080-06
赫伯特·罗森费尔德( Herbert Alexander Rosenfeld,1910—1986) 生于德国南部城市纽伦堡( Nurem-berg) ,是“后克莱因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在克莱因之后,他与威尔弗雷德·拜昂( Wilfred Bion) 、汉娜·西格尔( Hanna Segal) 等人一起分别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革新性的理论观点,将克莱因客体关系学派的理论和临床实践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罗森费尔德不仅是一位客体关系理论家和精神分析培训师,也是权威的临床精神分析师。他接受过克莱因的分析,深受其思想的影响,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被认为是克莱因在方面的优秀继承人。他在客体关系发展机制和临床治疗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研究成果,他的投射性认同、自恋等理论以及对僵局的解释与处理等思想在精神分析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客体关系发展机制观之一: 投射性认同
在罗森费尔德的整个理论体系中,客体关系发展机制理论占据中心地位。罗森费尔德投入巨大的精力研究客体关系内在的发展变化过程是如何产生的,并在投射性认同和自恋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投射性认同概念最早是由克莱因提出的。她于 1946 年在《若干分裂性机制析注》一文中首次使用这一术语,专指“一种构成侵略性客体关系原型的特别认同形式”。罗森费尔德运用投射性认同概念描述他对客体关系发展的内在心理机制以及相关现象的理解。他认为投射性认同过程在母胎中就已经开始,在胎儿期形成的投射性认同模式会一直延续。投射性认同是最早期的客体关系类型,对自我的发展至关重要,一旦投射性认同发展不良,客体和自我便会出现混淆,自我就无法走出这种最原始的客体关系,因而产生精神疾病。罗森费尔德区分出两种形式的投射性认同,进而形成其投射性认同的客体关系类型学说。
( 一) 投射性认同的客体关系类型
罗森费尔德认为,投射性认同把自我或自我的一部分“刺入”到客体中,作为投射性认同的结果,自我和客体之间出现混淆,个体无法区分现实和幻想,因而也无法区分真实客体及其象征表象( symbolic representa-tion) 。他根据认同客体的程度和方式的不同,区分出两种形式的客体关系: 寄生型客体关系( parasitical ob-ject relation) 和幻想型客体关系 ( delusional object relation) 。
在寄生型客体关系中,患者坚定地认为自己像一个寄生虫( parasite) 一样,完全生活于客体( 分析师) 的内部,期望分析师的能力可以代替其承担自我的功能。严重的寄生现象则意味着彻底的投射性认同,这不仅是对嫉羡和分离的防御性否认,也是攻击冲动的一种表现。寄生型客体关系将防御性攻击冲动和表达性攻击冲动结合在一起,成为临床治疗上的一大难题。因为寄生型患者常常完全依赖分析师,让分析师为自己的整个人生负责。患者总是表现出被动、沉默和呆滞,索取一切却从不回报。这种状态可能表现为一种慢性形式,分析师对此所能做的有效分析也十分有限。
幻想型客体关系常常发生在妄想性精神分裂患者身上。他们觉得自己生活在不真实的世界( unrealworld) 中,这个虚幻世界即是客体特别是母亲的内部世界。在临床上,患者可能表现出极度的退缩,大脑充满幻想。在分析中,他们常常会把幻觉体验投射到分析师身上,错误地认同自我体验。有时患者会描述自己生活于某个客体中,与真实的外部世界完全分隔开来。在他们看来,分析师就像一个精巧的设计、一个演员或者一部机器,让世界变得更加不真实。罗森费尔德认为,患者在幻想客体中生活是为了防止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因为一旦与真实世界建立联系,就意味着对真实客体的依赖。全能感控制着幻想的客体,患者以为在幻想的客体中生活绝不会有痛苦,自己可以自由地沉溺于任何念头。罗森费尔德注意到,在幻想型客体关系中,患者常常采用理想化的方式,把全能投射性认同( 强迫自我进入到客体中) 当作解决所有问题的唯一可行的方法。在这种情形下,所有的外部客体都被患者投射性认同。然而,当投射性认同直接对抗着幻想客体时,理智部分自我就被禁锢在客体中,这时身体和精神的无能———紧张性精神分裂症( catatonia) 便产生了。
( 二) 投射性认同的形式
罗森费尔德在理论思考与临床观察的基础上,区分出两种不同形式的投射性认同: 使自我摆脱痛苦或难以忍受的心理内容的投射性认同和用于沟通的投射性认同。他认为,这两种形式的投射性认同既可以同时存在,也可以单独出现在精神疾病患者身上,分析师必须要把两者区分开来。
1. 用于使自我摆脱痛苦或难以忍受的心理内容的投射性认同。罗森费尔德认为投射性认同的主要结果之一就是引发妄想。在患者看来,客体中充满具有攻击性的部分自我,客体成为迫害者,患者感觉被迫害,害怕客体会发起报复,将其内部的所有坏的部分自我重新逼回到自我中。罗森费尔德十分认可投射性认同具有的防御价值,认为它对精神分析尤其是对治疗边缘性障碍患者特别重要。
罗森费尔德发现,患者在临床上常常运用一种投射性认同机制,其性质是排斥性的,目的在于否认精神疾病的真实性。患者分裂出部分自我、冲动和焦虑,把它们投射到分析师身上,以排空所有令人不安的心理内容,这导致了对精神疾病真实性的否认。因为这类患者希望分析师能宽恕他们这种排空行为,原谅他们对自身问题的否认。对于分析师给出的解释,他们会做出暴力性的愤怒反应,觉得自己受到不公正对待而感到恐惧,相信分析师把那些他们不想要的、无法忍受的、无意义的心理内容又推回到自己身上。此种排斥和否认行为与克莱因所谓的精神盲点( scotomization) 类似,本质上是对迫害性客体的防御。患者常常表现出对分析师的攻击,认为分析师过于冷漠,不关心自己的感受,不相信分析师能够分享自己的体验并最终找到解决的办法。在这种情况下,罗森费尔德特别强调要区分暗藏在投射性认同机制之后的心理动机,查明患者是纯粹出于否认现实的目的还是仅仅是为了强迫分析师分享自己难以忍受的经验。两者的区别在于后者的根本目的是向外界传递信息,希望与分析师沟通。如果患者的行为被错误解释为纯粹的攻击,患者就会感觉被排斥,因此更加。超乎寻常的分享欲望通常造成令人困扰的结果。患者害怕重复的投射会严重损害分析师,因此感觉到深深的愧疚或。最终患者不仅认同被损害的分析师,也会通过受虐狂式的自我惩罚来折磨自己,除非分析师能够澄清患者具体的投射性认同体验,患者方能脱离此种困境。
2. 用于沟通的投射性认同。在罗森费尔德看来,投射性认同包含着多种形式,除了用于防御的形式之外,另有一些功能超出防御的范围,而带有非防御的特质。他更强调投射性认同是一种重要的交流和与他人建立联系的方式,患者( ) 可能将投射性认同作为向外传递信息、与外界沟通的工具。
罗森费尔德坚信,精神疾病患者不仅是如他们常常表现出的那样,一味地拒绝外界、排斥现实,也时刻尝试着与外界沟通。在他看来,投射性认同就是他们尝试沟通的常见形式,许多精神疾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都会重复出现此类形式的投射性认同。这些投射机制是正常婴儿期关系的扭曲或激化。婴儿期关系主要基于婴儿与母亲的非言语交流,婴儿将难以忍受的冲动、部分自我和焦虑投射到母亲身上,母亲本能地做出行为反应,如包容婴儿,缓解婴儿的焦虑。在关系中,精神疾病患者有时会有意地使用这种方式,但通常是的。患者把冲动和部分自我投射到分析师身上,希望分析师能感觉到和理解其体验,并且容纳( con-tain) 他,这样他们就能消除自己的恐惧和那些难以忍受的品质。当分析师能够给出解释,把患者的体验用言语表达出来,一切都变得有意义。用来与其他客体沟通的投射性认同在自我的发展中占据根本性的重要地位。它可以使患者学会忍受自己的冲动,忍受分析师给出解释而引发的婴儿期反应。患者觉得找回理智的自我是可能的、有机会的,因而能开始仔细思考曾经毫无意义的、使其恐惧的经历。那些以沟通为目的的患者普遍乐于接受分析师的解释,因此,理解此类沟通性投射性认同对分析师来说尤为重要。
投射性认同能否发挥沟通功能,达成正确的理解,引导治疗走向成功,关键在于分析师是否具备容纳患者投射的能力。① 当作为一种沟通方式时,投射性认同已经转变为一种良性的心智历程。患者需要一个具备容纳功能的客体,容纳无法被患者接受的部分自我,借此患者能够重新理解和接受这部分自我,将其整合回自体之中。如果分析师能够容纳患者,患者就可借此容纳自我的冲动,发展健康的自我。否则,患者就会陷入自相矛盾、混乱的状态。
二、客体关系发展机制观之二: 自恋
自恋是精神分析经典主题之一,继之后首位系统提出现代病态自恋理论者正是罗森费尔德。他从客体关系的视角解释了精神疾病患者的自恋机制,在自恋理论领域为客体关系学派做出了最具代表性的研究。罗森费尔德认为自恋本质上是一种,用于避免分离焦虑。同时,他将自恋区分为力比多性自恋和破坏性自恋,并着重探讨自恋的破坏性方面。
( 一) 作为防御机制的自恋性客体关系
在罗森费尔德看来,自恋性客体关系是个体内在的一种防御机制,对自体客体间分裂的认识的防御是自恋性客体关系的基本功能。② 婴儿( 患者) 一旦认识到自体客体间的分离,即自己和母亲( 分析师) 都是相对独立的客体,便明白客体无法做到随时随地完全满足自己的需求,自体会不可避免地遭遇挫折或其他不好的结果。对客体的依赖感不仅意味着对客体价值的承认和喜爱,也会引起攻击行为、焦虑和痛苦。另外,当客体好的品质受到认同时,依赖感也会刺激嫉羡的产生。所有这些由挫折导致的攻击性和嫉羡都可以借由全能自恋性客体关系加以避免。当婴儿全能地占有母亲的乳房,乳房就不会再使他受挫,内心嫉羡也不会产生。全能自恋性客体关系的强度和持久度与婴儿嫉羡的强度和持久度紧密相关。嫉羡具有全能感的特质,其本身可以被分裂或者遭到自体的否认,并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全能自恋性客体关系的产生。
( 二) 自恋的形式
罗森费尔德通过分析那些全能自恋性客体关系的患者发现,患者的自恋中存在一种极具攻击性和破坏性特质的特殊形式,这种破坏性形式在自恋性客体关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通常会导致消极的治疗反应,严重阻碍患者的进步。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将自恋区分为力比多性自恋和破坏性自恋( libidinal anddestructive aspect of narcissism) 。
由力比多性自恋主导的患者往往过度高估自我,自我价值借由夸大自我理想化( grandiose self-idealisati-on) 得到很大的提高。夸大自我理想化建立在对客体的所有“好”品质的全能内投和投射性认同基础之上,常表现为将自我所有“坏”的部分排斥到一直被贬低的客体中。通过这种方式,自恋患者认为外部客体或者外部世界中任何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他的一部分,或者完全处在他的掌控之下。疯狂的自我理想化是针对与“好”客体分离的防御机制,能够引起难以控制的破坏性冲动。如患者可能会妒忌性地破坏作为生命之源的。“拥有好乳房的母亲”,抑或会在原始焦虑之后经历某种混乱状态、分裂或人格解体。在罗森费尔德看来,力比多性自恋通常充当着必要的自我保护者。一旦自恋的保护功能受损,或者个体遭受挫折和侮辱,他就会变得非常脆弱而极易受伤。因此,区分积极的自我理想化和消极的自我理想化是非常必要的。尽管罗森费尔德强调关注自恋的消极病理性影响,但他并没有忽略对自恋的积极意义的探讨。他认为,如果只用一种方式分析所有的自恋现象,必然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
自我理想化在破坏性自恋中亦起到重要作用,不过,此时被理想化的是自我的全能破坏性部分( omnipo-tent destructive parts of the self) 。全能破坏性自我部分既直接对抗着所有积极的力比多客体关系,也对抗着需要一个客体、渴望依赖客体的力比多部分自我( libidinal part of the self) 。简单地讲,如果说力比多性自恋给自我带来的感受是“我很好,所有不好的都是外部客体”,那么破坏性自恋的潜在心理动机则是“我根本不需要外部客体”。破坏性自恋往往蕴含着超强的潜在力量,是反对依赖性自我及正常客体关系的动力源泉。破坏性自恋直接对抗着自体与客体之间的力比多联结,造成自体与客体的分裂,阻碍理智自我的发展。破坏性的全能部分自我常常以伪装的方式出现,或者表现出沉默和分裂的形式,导致某些基本事实更加模糊,让人误以为它们与外部世界毫无关联。事实上,它们拥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可以阻止个体建立依赖性客体关系( dependent object relation) ,并持续贬低客体的价值。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自恋患者给人的印象通常是毫不在乎外部客体和外部世界。当破坏性特质在自恋中占据主导地位时,分析师就很难把这种破坏性特质带到患者的意识层面上。此类患者的嫉羡通常更加具有暴力性,也更难处理。患者会产生一股想要消灭分析师的欲望,因为通过移情,分析师已经成为患者的客体,成为其生活和善( goodness) 的唯一源泉。患者很容易被分析师揭露出的自身的破坏性特质吓到,在治疗中常常伴随着暴烈的自我破坏冲动( self-destructiveimpulses) 。
三、客体关系临床治疗观: 僵局与解释
在临床实践研究方面,罗森费尔德重点探讨了治疗僵局产生的原因和处理办法。治疗僵局( impasse) 往往表现为分析工作停滞,无法进行下去或进展缓慢; 患者表现出拒绝、退缩或者反击的行为姿态,分析师不知所措。罗森费尔德认为,导致僵局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是分析师与病人之间的沟通失败,二是分析师与病人共谋。他探究了嫉羡、自恋等因素对分析僵局的影响,并提出解决僵局的具体有效的方法。
( 一) 沟通失败的僵局
罗森费尔德指出,分析师本人所采取的不恰当态度及怀有的不合适的企图或欲望常常会将治疗陷于危险境地。此外,另一个可能引发负面治疗效果的因素是分析师做出的不恰当解释。如果分析师没能有效针对患者当前的焦虑给出精确的解释,或者解释的时机不对,就会造成僵局的发生。分析师有时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干扰了患者,却无法给出正确的解释,这让分析情境变得更加糟糕。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导致分析师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失败,进而使治疗陷入僵局。罗森费尔德断言,治疗有效的最重要因素是分析师有能力在恰当的时机做出解释,帮助患者面对自己无法接纳的内心的某一部分。然而,如果分析师尚未完全理解患者传达的内容便贸然做出解释,患者就会怀疑分析师太过焦虑。他们会感受到分析师的不确定感与恐惧,害怕分析师没有能力理解自己。此时,患者不仅有强烈的被拒绝感,同时可能会认为分析师在用一种全能防御机制( omnipotent defence) 来对抗焦虑和不确定的感受,他们因此觉得必须用同样的方式与分析师一起行动,即与分析师共谋。患者往往害怕触碰内心最深处的焦虑,他们假装了解自我,实际上根本无法真实地感受和认识自我。如果分析师不能理解患者,治疗必然面临结束。
罗森费尔德一直坚信并强调,即便是重度精神疾病患者也有能力在分析中十分清晰地表达自我,呈现内在特殊的自我结构和心理状态,也总是在试图使分析师能够理解自己。如果分析师可以理解患者,患者会感到快乐和欣慰,分析治疗才有进一步深入的可能。反之,如果分析师误解患者的感受和欲望,患者会采用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暗示分析师存在的问题。如果在暗示多次之后,分析师仍然没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患者就会极度困惑和混乱,导致治疗陷入僵局。许多经验不足的治疗师常常无法反省自身的失误,导致患者的混乱状态持续数月之久。不过,即使分析僵局持续三到六个月,如果分析师能够回头反省,采用合理的手段,依然有机会弥补先前的失误。当然,修复与患者的关系要求分析师必须回到出错的原点,重新谨慎处理,付出双倍的努力,治疗才有可能出现转机。罗森费尔德从自身的临床治疗经验出发,提出避免沟通失败的几点建议:
第一,分析师不应固着在某种特定思路上,思维必须随时保持开放。一般说来,患者的内在自我常常包含某些客体关系结构或者自我部分居于核心地位,大部分精神疾病症状都与之有关。此类客体关系结构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呈现的最重要主题,也是分析师应当着重处理的问题。罗森费尔德强调,集中处理患者的核心主题冲突并不意味着分析师从头到尾固执地将患者的所有表现解释为核心冲突,分析师不能忽略患者在当下所呈现的重要主题。患者在与分析师移情和的互动中,其一直处于变化之中,分析师应当始终保持开放的思路,觉察患者病态移情的变化,首先着手处理患者当下的焦虑,修复受损的移情关系,推动治疗向前发展。如果分析师能够理解并消除患者当下最显著的焦虑或内在冲突,就可以大大加速处理长期潜伏的核心主题冲突。当然,分析师在保持开放思考的同时,绝对不能忘记患者最重要的主题冲突,不可盲目跟随患者的节奏,长期停滞于患者呈现的阶段性主题中。除了保持工作重心的弹性变化之外,罗森费尔德指出,分析师的解释倾向也不应固着。例如,不能认为所有的沉默都是防御,也不能将所有的示好解释为性欲移情。分析治疗的全程都在变化之中,分析师的思路也应保持开放,不断思考患者此时此地的移情变化及其意义,探索其与内在冲突的联系。分析师绝不能离开患者本身而按照某种固定的套路给出解释,应该以更开阔的视角灵活变通。
第二,分析师应该细心观察患者的反应,对患者做出的任何试图沟通的努力保持敏感。分析师不仅要注意到患者对分析师的友好行为,也不能忽略患者提出的批评。有时患者会对分析师提出批评,或者出现其它过激的行为反应,分析师应当保持冷静,思考患者借由批评行为表达自身感受的意义,患者可能是在直截了当地告诉分析师某些问题被搞错了。如果分析师过于粗心,没能觉察到患者的沟通愿望,就极可能继续走在错误的道路上。如果分析师把患者的批判看作是攻击而非沟通的表示,那么患者的沟通之门就会直接关闭。
第三,在分析之前,尽可能详细地收集患者过往生活史。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通常不会主动谈论自己的过去,并且往往容易将过去和现在搞混。在治疗开始,分析师可以试着诊断患者是如何面对和感知外界环境的,以及他如何回应、扭曲或者否认外部刺激。这样能够对患者的行为模式获得大概的了解。此外,患者当下所处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也应得到充分的重视。例如,患者在发病期间通常无法处理日常生活,身边的家人必然深受其累,容易激起严重的焦虑。而亲人的焦虑也会反过来影响患者,加重患者的焦虑。这些都是分析师必须注意的问题。
( 二) 共谋的僵局
如果分析师僵化而不知变通地给出解释,就会造成对患者的伤害,更可怕的是分析师却丝毫没有意识到这种伤害。罗森费尔德认为,由分析师情境性内在冲突引发的治疗阻碍往往是暂时性的,对分析治疗的破坏尚不至于持续太久,患者也常常会重新想办法和分析师合作。但如果分析师本身存在一些潜意识冲突并未完全处理,那么分析师就极有可能与患者在潜意识层面共谋,共同将隐私所代表的潜意识冲突排除在治疗之外,最终导致治疗僵局。患者会采用各种方式激烈地批判分析师,并试图逃避由此引发的被分析师拒绝的经验。分析师经常将患者的攻击行为与其过去经验联系起来,却没有意识到自身的错误根源。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容易产生强烈的焦虑,绝望感进一步增强,并加剧对分析师的批判和攻击,因为患者很害怕或者确信分析师无法理解和接纳他。一般来说,分析师潜意识中的婴儿期焦虑是分析师和患者之间互动的最普遍的障碍。分析师处理自身焦虑的一种防御机制就是与患者人格中的某些部分达成妥协,与之共谋,以将不受欢迎的内在冲突排除在分析之外。罗森费尔德相信,患者有能力感受到分析师的状态,如果患者的焦虑十分紧迫,同时感受到分析师可以做到完全的开放,能够接纳其早期的婴儿期焦虑,患者就会依据需要,把焦虑投射到分析师身上,寻求分析师的理解和帮助。一旦分析师开始采取防御的姿态,受到患者暴力反应的干扰,分析师和患者之间就极易出现冲突和对抗,长期存在的病态移情会更加固着。
分析中复杂的移情和反移情反应不但会给患者造成困扰,也会让分析师困惑不已,并因此导致与患者在潜意识层面共谋,引发消极治疗反应。例如分析师可能会长期误解患者类似挑衅的行为,造成强烈的消极反
移情的恶性循坏,最终导致分析陷入僵局。共谋导致的负面影响往往十分巨大,分析师必须要十分谨慎,避免身陷共谋的困局之中。罗森费尔德主张,分析师应当时刻对自己的反移情保持警醒,觉察自我是否受到潜意识影响而对患者产生误解。患者的内在除了不健康的部分之外,也包含健康的部分,分析师不能以自我为中心,武断地把患者某些健康的埋怨、质疑等行为判定为病态的或攻击性的,否则只会增强患者的敌意,把分析引向僵局。只有当分析师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改变指向患者的,患者才会从共谋的困境中解脱出来,获得内心的自由,僵局也能很快得以解除。如果分析师能够把患者的行为看作是对所受经验的正常反应,就能够看到患者呈现出来的健康部分自我,看到患者合作的诚意。
如果一位分析师陷入反移情的共谋困境中,就特别需要征求其他未卷入治疗的同事的意见,或者接受督导。因为观察者和督导作为第三方,通常容易做出较为客观的诊断。除了自省与接受督导之外,罗森费尔德提出另外一种破解僵局的方法: 理解和分析患者的生活史和心理状态。分析师应当尽量谨慎仔细地评估患者的过往经验、当下的处境以及与分析师的关系,避免将患者内在的健康部分与不健康部分混淆。分析师可以仔细观察患者与家人的关系,以了解分析师此时此刻在移情中被患者分配的角色。通过评估患者与分析师的关系,辅之以患者早年经验的了解,分析师能够更加清晰地察觉患者的问题所在。患者的既往经验和内在心理过程往往会在分析中重现,在僵局中显现也是普遍现象。如果分析师对患者的历史背景和心智结构有更多、更深刻的理解,分析工作就能够进展顺利。特别是在遭遇僵局时,分析师应该仔细审查咨谈资料,找出自己和患者共谋的证据,及时从困境中解脱出来。因此,罗森费尔德将认真评估看作是理解患者内在心理现实的重要途径和避免共谋困境的主要手段之一。
四、结语
罗森费尔德师从克莱因,其一生都是以客体关系学派精神分析师的身份活跃于精神分析领域。一方面,客体关系理论构成他所有理论的基础; 另一方面,他也通过自身的努力探索推动了客体关系理论与临床实践朝着更加纯粹、更加深化的方向发展。
在客体关系理论研究方面,罗森费尔德取得了巨大的理论研究成果。在客体关系发展的机制研究方面,他探讨了投射性认同、自恋等客体关系理论的经典主题,革新和深化了学界对客体关系发展机制的理解。经过罗森费尔德深入研究和探索,投射性认同术语的内涵大大拓展,研究取向亦有较大的改变,开始从单向投射发展转向双向互动模式,由防御机制转向正常客体关系,研究焦点从婴儿转向成人,由重视母婴关系转向重视当下咨访关系等。此外,罗森费尔德在弗洛伊德之后首次提出系统的现代病态自恋理论。他描述了自恋性人格的结构特征,首次将自恋定义为一种客体关系,着重探讨了自恋的破坏性,颇具理论意义。他将自恋区分为力比多性自恋与破坏性自恋,对分析师在自恋障碍的临床治疗提出了两个非常紧迫的要求,即分析师必须仔细辨别患者的自恋属于力比多性质或是破坏性质,以及注意揭露创伤经验在自恋障碍中的影响。
在临床实践方面,不同于一般的精神分析学家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发展持有悲观、消极的论调,罗森费尔德对患者的成长抱以乐观、积极的态度。他认为,患者内心存在试图恢复正常自我的强烈渴望。即使是重度精神疾病患者,也具有与分析师合作的能力。患者在分析中表现出的各种攻击与阻抗行为本质上只是机能失调的结果,并非纯粹出于反抗分析师、反抗治疗的目的。相比对患者的宽容,罗森费尔德对分析师的专业能力与素养提出较高的要求。他强调,分析师必须注意解释的准确性以及恰当的时机,避免由误解患者而引起沟通失败。分析师应当在灵活转变自身扮演的角色的同时,避免在潜意识层面与患者共谋。
总的来说,作为最具影响力的克莱因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罗森费尔德将其一生奉献给客体关系精神分析理论拓展和临床治疗事业。他的理论观点极具创新性,临床应用价值突出,不仅在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与临床治疗方面做出重要贡献,也极大地推动了整个精神分析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www.nmgpsy.com内蒙古心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