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A 学大纲 (精神分析纲要)an outline of psychoanalysis XXIII,141-207
作者: 西蒙
英译:
中译:
校订:
前言
此一短篇作品的目标,是要汇整精神分析学的基本学理,并以好比是教条般的方式,用最精简的形式与最明确的用语陈述出来,其用意自非在于灌输信仰或激发信服。
精神分析学的教义奠基于无数的观察与经验,唯有曾在自己与他人身上,重复此种观察者,才有资格获致真属于自己对精神分析学的评判。
第一部份(精神及其运作)
第一章:精神机制
精神分析学营造一个基本设定,此设定之探讨尚留待哲学思辨,而其正当性可由精神分析学的成果加以应证。对于所谓的精神(或精神生活),我们所知有二:一是精神之肉体器官与活动场所,即脑(或神经系统);二是我们的意识作用,属第一手数据,无法用任何描述来进一步解释。介于此两者之间,我们一无所悉,亦无任何直接联结目前所及两端之资料。纵使此项数据存在,最多也只能提供意识流程的解剖性定位,对于了解意识流程的完整内涵则无所帮助。
我们精神分析学的两项假说即源于我们所知范围的终点或起点。第一项假说与定位有关。我们认定精神生活是某种机制的功能,此机制赋有空间延展的特性,并由数个部份所组成---也就是我们将其想象成类似望远镜或显微镜等等。虽然稍早已有方向相同的尝试,但是贯彻如一地实践此种建构在科学上尚属创新之举。
藉由研究人类个体的发展,我们已能了解此项精神机制。在这些精神的领域或机构里,我们将最古老的部份称为原我。原我包括所有源自遗传、与生俱来、以及蕴涵于体质的一切东西,故其中以本能位居首要。本能源于身体组织,而以我们无法得知的形式,最先在原我寻求精神表达。
在周遭外在现实世界的影响之下,一部份的原我历经了特殊的发展。皮层装备有接受刺激的器官与屏障刺激的配置,从原先皮层这里产生出一种特殊组织,往后将充当原我与外界的中介,我们称此精神区域为。
自我的主要特征如下。基于感官知觉与肌肉动作之间既存的连结,自我能够主宰随意性动作。自我有自身保存的任务在身,此任务就外在事件而言,它要意识到刺激、贮存相关经验于记忆中、藉由逃跑来避免过强的刺激、藉由调适来处理一般的刺激,以及最后透过行动,学会为自身的利益而改变外界。至于与原我有关的内在事件,自我执行的任务包括控制本能的需求、决定需求是否获得满足、延迟满足至外界时机与环境合宜之时、或将其兴奋完全抑制。自我行动时,须顾及刺激引起的张力,不论既存或引入的刺激皆然。张力提升时,一般的感受是不悦,张力的降低则为愉悦。不过感受到底是愉悦或不悦,也许不在于外在张力的绝对高度,反而在于其改变的韵律。自我趋向愉悦,避开不悦。设想与预知不悦之增加,则会联结上讯号;而此一不悦增加之情境,即被认为是一危险,不管此情境之威胁来自外部或内部。自我在某些时段抛弃与外界的接触而退回睡眠状态,在此睡眠状态,自我对其结构营造广泛的变化。从睡眠状态来推论,此类结构型态主要基于精神能量的特殊分布而成立。
在漫漫儿童期中间,成长中的人类依赖父母而生存;漫漫儿童期过后,留下的沈淀物在自我形成一特殊机构,而父母长远的影响即委身其中,此机构称为超我。就其由自我分出或与自我对立而言,超我构成自我所必须放在眼里的第三股势力。
自我的行动彷佛应当同时满足原我、超我与现实的要求;换言之,其应当能调和彼此的要求。自我与超我关系的细节,如果能追溯到儿童对待双亲的态度,便可完全明了。此种双亲所施展的影响,不仅包括双亲本人的,当然也包括家庭、种族与国家所赋予的传统,以及相应的周遭社会环境的要求。超我在个体发展过程中,亦是以相同的方式承袭于双亲的后继者与替代者,如教师、公众表率与社会名流。尽管原我与超我骨子里不同,随后将可观察到,两者仍有一共通之处,即皆代表往事的影响力---原我代表遗传的影响,超我基本上代表来自他人的影响,而自我主要操之于个人经验,即偶发性与当代性的事件。
这幅精神机制的概略图像,或许亦适用于心智与人类相似的高等动物。凡是在幼年期有长期依赖者,必定跟人类一样须预设超我的存在。而区分自我与原我乃是无法避免的设定。对此一有趣的问题,动物心理学则尚未着手研究。
第二章:本能理论
原我的力量展现了个体有机生命的真正目的。此目的在于满足与生俱来的需求。藉由焦虑作用,以维持自身的生存或保护自身以免于危险,此类目标无法归给原我;这是属于自我的任务。自我并职司:考虑外界之状况以找出最有利且最不危险的获取满足之道。超我可能会突显某些新需求,然而其主要功能仍是在于限制满足。
原我的需求引发张力,此张力背后我们设定有推力存在,称之为本能。本能代表肉体加诸精神的索求。本能虽为所有活动的终极原因,却具备守恒的性质:有机体达成某种状态之后,不论此状态为何,一旦此状态横遭剥夺,便有回复再建立的趋势。由此可能辨认出不定数量的本能,而事实上一般的作法亦如此认定。然而对我们而言,要紧的是,能否将这些众多的本能追溯到基本的几个源头。我们已发现,本能可(藉由转移)变换标的,本能之间亦能彼此替代置换---即某一本能的能量可传送至另一本能。后一替代置换过程仍未被充份了解。犹疑摆荡许久之后,我们已决定要设定只有两种基本本能存在,即爱欲本能与破坏本能。(个体保存与种族保存的本能,以及自我之爱与对象之爱,两种对比皆隶属于爱欲本能的领域。)第一种基本本能(爱欲本能)的目的在于建立越来越大的单元,并就此保存下来,简言之,即聚集;相反地,第二种基本本能(破坏本能)的目的在于解除物物连结并因而毁损之。就破坏本能而言,我们可以假定其最终目标在于带领生命进入无机状态。故我们亦称其为死亡本能。假如我们设定生物源于无生静物且较晚出现,那么死亡本能便能符合前述的公式(我们所提议的,本能倾向于回归早先的状态)。就爱欲本能(或爱的本能)而言,此公式无法适用;为了继续延用此一公式,需要预设生命原先即是一整体,之后才分崩离析,目前正奋力争取复合1。
在生物功能上,这两种本能既对立运作又彼此联合。故「吃」一动作是物之破坏,而最终目的是要将其纳入体内;「性」一行为是攻击动作,而目的则是最亲密的结合。由此二基本本能并存又对立的活动,衍生出全部形形色色的生命现象。这两种基本本能的比喻,可由生物界推展到主宰无机物界的一对相反力,即引力与斥力2。
此二基本本能融合比例之更动,会表现在显而易见的结果效验。性的攻击成份若过剩,情人会变成性杀手,攻击成份若骤降则会变得羞怯或性无能。
两种基本本能的任一者决不可能被局限在精神的某一领域,他们必定是随处可见的。我们可以设想,在初始状态下:爱欲本能全部可用的能量(往后将称其为性原能)位于尚未分化的自我-原我3 中,与破坏趋势并存,并中和之。(我们尚无类似性原能之词来描述破坏本能的能量。)在较为往后的阶段,相对上我们容易追索性原能的变迁,但这对破坏本能而言则较为困难。
只要破坏本能以死亡本能于内在运作,便会保持静默;唯有在其以破坏本能转向外显时,方引起我们注目。此转向外显之发生似乎为个体保存所必需;肌肉装置的用途即在此。超我建立之后,相当部份的攻击本能固着于自我之内,而于该处遂行自身破坏之举。此为文化发展过程中,人类健康所遭遇的危险之一。克制攻击性一般而言不利健康,并会致病(坏疽4 )。盛怒之人身上常见:攻击性遭囿限之后,如何转移到自身破坏,也就是将攻击性转向自己:其虽自己掴脸扯发,显然勿宁此等对待加诸他人。自身破坏的某些部份,无论外界际遇为何,始终维持在内部;直到最后其(破坏本能)成功地灭亡个体,而或许并非直到性原能用罄或固着不当。故一般怀疑个体亡于内在冲突;而种族亡于对抗外部世界时不成功的搏斗,也就是说,外界变迁方式迫使种族既存的调适模式无法适当地应付。
性原能在原我与超我的行为颇难描述。我们所知皆与自我有关,性原能所有可用的配额最初亦储存于此,我们称此状态为绝对的、原发的。此状态持续到自我开始将性原能倾注给对象之意念,将自恋性原能转型成对象性原能。终其一生,自我始终是大型储存所,性原能的倾注由此送出,亦回收至此,其行为如同阿米巴的伪足5 。唯有完全处于爱之中,性原能的主要配额才会转移给对象,同时此对象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了自我。生命中性原能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其可动性,即其由一对象通往另一对象的敏捷性。此须与性原能终其一生依于某些特定对象之固着现象明确对比开来。
毫无疑问地,性原能有其肉体来源,即由身体多处器官与部位汇流到自我。此情形最显而易见之处,在性原能之中,就其本能目标而言被称做性兴奋的部份。性原能的身体来源中,最明显的部份即所谓的「爱欲源区」。我们对爱欲本能的了解---即对其代表者性原能的了解---绝大部份来自于性功能的研究;即使不理会我们的理论,事实上按照通行的观点,性功能亦与爱欲本能相符。我们已能描绘这样的一幅图像:性驱策(势必对我们的一生发挥决定性的影响)在数项代表特定爱欲源区的成分本能逐步促成之下,如何逐渐发展出来。
第三章 性功能的发展
根据通行的观点,人类性生活本质上在于一种奋力的谋求,此种奋力的谋求欲使自己的生殖器与某一异性个体的生殖器发生接触。与此相关联,作为附属现象与前导动作的是:亲吻,凝视并触抚这外在躯体。此一奋力的谋求被认定是肇始于青春期——亦即性成熟的年纪——并实践繁殖的目的。然而,一些既知的事实并不符合此一观点的狭隘架构。(1)一个引人注目的事实是,有些人只会被相同性别的人及其生殖器所吸引。(2)同样引人注目的是,有些人的欲求表现起来确实像是性的欲求,可是他们同时却对性器官或其正常功用全然不予理会,这种人我们称之为「性错置者」。(3)最后,令人震惊的是,有些小孩子(这些小孩子因而被视为是变质的)极早就对其生殖器产生兴趣,并显示出生殖器兴奋的征象。
我们大可如此相信,当精神分析学(其部份的根据乃是基于前述三个被忽略的事实)与所有通俗的性观点相抵触时,会招致惊愕与否定。精神分析学的主要发现如下:
性生活并非在青春期才开始,而是在出生后不久便如实地开始表现。
明确地区分「性的」与「生殖的」这两个概念是必要的。前者是较为宽广的概念,并包含许多与生殖器不相干的活动。
性生活包含从身体诸多部位获取愉悦的功能——此功能随后为繁殖功能所用。但是,前后这两种功能往往无法完全契合。
人们的主要兴趣自然会集中在上述三项主要发现的第一项,即最出人意料的一项。就目前所知,儿童早期有一些肉体活动的征象,只有陈腐的偏见会否认其属「性的」一词之指称;而且这些征象与稍后在成人爱欲生活中遭遇到的某些精神现象相连贯——如对特定对象的固着现象,嫉妒等等。然而,我们更进一步发现,这些儿童早期出现的现象形成有序发展历程的一部分,且通过有规则上升的进程,在五足岁时到达顶峰,之后即进入一间歇期。在这段间歇期,进展陷于停顿,许多事物被遗忘,且呈现大量隐退。这段潜伏期结束之后,一如其名,性生活随着青春期再次进展,我们或可称其为二度开花。至此,我们发现此一事实:性生活的开展是两阶段的,其发生是?相的——此情形仅见于人类,且明显地对人种化有重要意义。除少数残余印象外,早期阶段的事件均沦为婴儿期失忆的牺牲品,这不是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我们精神分析学对精神官能症病因的观点与分析的技术均衍生自这些观念;对此早期阶段发展过程的回溯,更为其它结论提供了证据。
婴儿出生之后,作为爱欲源区出现并令性原能对精神得以索求的第一个器官是口腔。一开始,所有精神活动都集中在提供该区需求的满足。当然,此种满足基本上有藉助营养来达成自身保存的目的。不过,生理学不应与心理学有所混淆。婴儿顽固吸吮的持续性证明早期阶段对满足的需求,此需求虽根源于营养的摄取,并受其鼓动,却奋砺于获取与营养不相干的愉悦,正是基于此一理由,它可以且应该被称为「性的」。
在此口欲期期间,随着牙齿的出现,施虐的冲动便已零星发生。在第二个时期,施虐程度愈显强烈,谓之施虐–肛欲期,因为此时期的满足乃诉诸攻击与排泄功能。将攻击驱力纳入性原能的理由是基于下述观点:施虐系纯粹性原能驱力与纯粹破坏驱力之本能融合,融合以后便持续不再中断。
第三个时期称作性蕾期。此一时期好比是性生活最终定型之前驱,两者已有许多近似之处。需要注意的是,此阶段并非两性的生殖器都参与作用,而仅是男性生殖器(阳具)占有份量。女性生殖器长期保持未被察觉的状态:当孩童试图理解性变化过程时,会对由来已久的泄殖腔理论表示敬意——此一理论有其发生学的合理依据。
随着性蕾期的出现及其进程,儿童早期的性到达其高点,且逐步趋向其消解。从此以后男孩与女孩各有其不同的经历。两者均开始将其理智活动投入对性的探索;两者均以阳具的普遍存在为前提出发。不过两性的路径在此分歧。男孩进入伊底帕斯期;开始玩弄他的阳具同时幻想用阳具进行某种与其母亲有关的活动,直到遭逢生命中最大的伤害,并带着这个伤害及其全部后果进入潜伏期为止。此伤害来自被阉割的威胁与看到女性没有阳具之共同效应。女孩在徒劳无功地试图去与男孩等同之后,领略到她缺少阳具,更正确地说,领略到自己阴#_&蒂的低劣,进而对性格发展造成永久的影响。竞争上初次失望之结果,她往往会开始全面地逃避性生活。
认为这三个时期乃是彼此界限分明一个接一个地相继出现是错误的。某一时期可能会附加在另一时期出现;彼此可能互相重迭,可能同时并行。在早期阶段,不同的成份本能彼此独立地开始追求各自的愉悦。在性蕾期,开始一个组织体系,此组织体系独尊生殖器的重要,将其它的驱力均从属于其下;此组织体系意指着一个协调的开端,此协调在于将向着愉悦的总体驱力引入性功能。完整的组织体系只完成于青春期,即第四期,生殖期。诸多事物建立之后的状态是:(1)某些较早期的性原能倾注方式被保留;(2)其余的部份被带入性功能中作为预备、辅助动作,其满足会产生所谓的前期愉悦;(3)另外的一些驱力则被排除于此组织体系之外,不是被完全压抑下来(潜抑)就是以另类的方式在自我中被动用,因而形成性格特质或藉由目标转移而经历升华。
此一发展历程并非总能正确无误地顺利完成。对其发展的诸多抑制会以各式各样的性生活障碍表现出来。一旦如此,我们会看到性原能的固着现象,固着于较早期阶段的情况,固着现象之驱力与正常性目标分离,称之为性错置。此种发展受抑制的一个例子,譬如说是同性恋,也就是说在同性恋倾向显明时。精神分析显示同性的对象联结出现在每一个案,其中大部份个案以潜伏状态持续着。下述的事实令情况更加错综复杂:一般而言,要产生一正常结果的必要程序并非全有或全无,而是部分存在的,因此最终结果仍依于诸多量变关系而定。在这些情形下,生殖的结构确实仍可达成,但却缺少性原能中的某些部份,这些部份未能随其它部分一起进展且仍旧固着于前生殖期对象和目标。这种弱化的本身会表现出一种倾向:如果生殖器没有满足或者如果周遭现实世界出现困难,性原能会回头寻觅其较早时前生殖期的倾注(退化)。
在研究性功能的期间,我们已能达到基于两项发现之首要的、初步的确信,更正确地说是猜测;这两项发现后来被认定对精神分析整体领域极为重要。第一项发现是,我们所观察到的常态或非常态现象(也就是个体的现象学),必须由其动力学与经济学的观点来加以描述(就我们的情况而言是由性原能量变分布的观点)。第二项发现是,我们精神分析学所研究的疾病,其病因学要从个体发展史当中去探寻——也就是说,其早期生活史。
第四章:精神的诸多质素
我已说明精神机制的结构及活动于其内的诸多能量与力,并透过一显著的例子来描绘这些能量(主要是性原能)如何组织成负有种族保存之目的的生理功能。当然,除了一个来自经验的事实,即此机制与此类能量是所谓精神生活的功能基础之外,这对精神活动颇独特特质的阐明,却一点也未提及。接下来便要谈某种精神活动独有的特质,而根据相当广为接受的看法,其确实符合精神活动并将其它一切排除在外。
此研究的起点乃由一无与伦比且难以解释或描述的事实所提供——此即意识的事实。不过,如果有人提到意识,基于最个人的体验,我们马上了解其意何指。不管是【心理】科学的圈内人或圈外人,许多人都会同意此假设,认为独有意识是精神的;那么一来,留待心理学的就只是在精神现象中区分出知觉、情感、思考流程与意志等。尽管如此,一般都同意这些意识流程并未形成自身完整而连续不断的次序。因此除如下假设外我们别无选择,即随心理过程有相应的生理或身体流程,且我们必应视其较精神流程更为完整,因为这些生理或身体流程有些会有并行的意识流程,其它的则没有。果真如此,心理学强调这些身体流程,于其中了解精神活动的真正精髓,并期待另一些对意识流程的评定,自然是合理的。然而大部分哲学家以及其它许多人都驳斥这一点,并宣称「精神活动有些是意识不到的」此一想法是自相矛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