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事为何重提?——、与的及其整合*
摘要 自传记忆的功能研究主要来自临床、和认知三大领域, 它们在研究对象、术语、方法和结果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临床领域多以老年人为中心, 研究的是忆旧的功能, 主要从临床经验中进行理论归纳, 提出了回忆的许多具体功能, 一般通过RFS 来测量, 其洞见为实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启示。人格领域关注叙事在人格的毕生成长中的作用, 尤其是在同一性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以叙事连贯性为重要指标, 发展了多种测评工具。认知领域侧重于自传记忆基本功能的分类和机制, 提出了具有统摄力的功能分类, 还提出了各种认知模型, 为更深入理解自传记忆功能发挥的机制提供了理论框架。尽管有上述区别, 但三个领域在研究和应用领域的整合已是大势所趋。最后从实验范式、生态效度、毕生与跨文化视角、整合思路及测量方法上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忆旧; 叙事; 自传记忆; 功能研究 DOI: 10.3724/SP.J.1042.2015.01732
分类号 B842; B848; R395
从广义上说, 自传记忆(Autobiographical Memory)研究横跨临床、人格、认知、社会和发展等心理学诸多领域, 发展出实证、生态、跨文化、应用等多种研究范式, 涉及调节、个体差异、知识结构、线索提取、早期出现、提取机制、时间标记、时间组织、跨文化差异及功能应用等诸多主题。近几年来, 研究者对于“人为什么要旧事重提”这一基本问题愈加重视, 形成了自传记忆研究的功能取向。
总体上看, 自传记忆功能研究主要来自临床、人格和认知三大领域。这里虽然统称为自传记忆, 但不同领域有各自的术语。临床领域研究忆旧(Reminiscence, 也有译为怀旧, 回忆等), 人格领域研究叙事(Narrative), 而认知领域研究(狭义的)自传记忆。忆旧是自传记忆的一种表现形式,就是那些反复回味或经常与他人共享的部分, 满足的主要是社会心理需要。早期临床研究者从老年心理工作经验中进行归纳, 曾提出忆旧的许多具体功能。叙事是自传记忆的表达过程, 研究重心在于考察叙事对人格, 尤其是同一性的整合性作用。自传记忆侧重于进行更为基础的研究, 主要提出了自传记忆功能的几个基本方面, 如、社会和指导功能等。近来, 越来越多的学者试图整合临床和认知领域的研究结果, 如Webster提出了环形丛模型(Circumplex Model), 使自传记忆功能研究具有了综合性的、可以量化验证的理论模型, 最近这种整合有了进一步发展。国内研究大多关注的是认知领域的三功能观,对于其他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较少涉及。本研究尝试整理各种功能取向的自传记忆研究, 并介绍它们相互融合的趋势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1、临床领域:忆旧的功能
临床领域对忆旧的功能的关注, 源于对老人忆旧和生活回顾的区分。Butler (1963)认为, 忆旧仅仅是“朝花夕拾”, 可能带来更为消极的后果;而生活回顾则更强调对以往消极体验和冲突的评价, 因而更具有适应功能。研究者在临床实践中,基于现象学观察, 对忆旧的具体功能进行了初步概括和理论推测。如Wong 和Watt (1991)曾提到6种忆旧类型:(1)整合(Integrative, 要获得一种自我价值感、连贯感与和谐感); (2)工具(Instrumental,有助于获得一种能力感和持续性); (3) 传递(Transmissive, 有助于传递个人文化传统和个人遗产); (4)逃避(Escapist, 带有一些防御性, 总是厚古薄今); (5)强迫(Obsessive, 源于对自己过去的罪恶感); (6)叙事(Narrative, 描述往事, 能提供信息, 但不加解释和评判)。这6 种忆旧, 实际上代表了忆旧的6 种不同功能(Webster, 2003)。随后,Hyman 和Faries (1992)从被试讲述的经常性忆旧中抽取了10 种功能: (1) 提供自身体验(MyExperience with X); (2)提供最新进展(Whats up);(3)缅怀(Reminiscing); (4)提供见证(Testifying); (5)描述自我(Self Description); (6)描述他人(OtherDescription); (7)娱乐(Entertainment); (8)问题讨论(Problem Discussion); (9) 观点解释/ 建议(PointIllustration/Advice); (10)白日梦/联想(Day Dreaming/Associative Thought)。显然, 这些多功能分类结构过于庞杂, 也缺乏条理性, 而且不同研究者提出的很多功能之间存在较大重叠。
基于上述研究, Webster (1993, 2003)编制了忆旧功能(The Reminiscence Functions Scale,RFS), 共43 个题目, 6 点计分。大样本施测后, 析出8 个功能因素, 可以解释总变异的59.8%。这些因素包括:(1)烦倦排解(Boredom Reduction, 打发无聊无趣); (2)死亡准备(Death Preparation, 用回忆应付人之将暮的念头); (3)同一性(Identity, 寻求自己生命的意义、价值和连贯性, 巩固自我感);(4)问题解决(Problem Solving, 确认先前能力与应对技巧, 应用于当前挑战); (5)交流对话(Conversation,作为一种社会参与形式交流个人记忆); (6)亲密维持(Intimacy Maintenance, 指对死者的缅怀); (7)苦难重历(Bitterness Revival, 反复念叨以往的苦难、失利和不幸); (8)教导告知(Teach/Inform, 传递生活经验教训, 共享个人观念)。Webster (2003)认为,这些因素相互独立, 基本能代表自传记忆的各方面功能。
后续研究仍在不断探索RFS 量表的结构。一些研究简化了RFS 量表, 如Robitaille, Cappeliez,Coulombe 和Webster (2010)将其修订为28 个题目,具有同样的8 个因素, 其数据表明, RFS 在老年人样本中是一个有力的工具。另一些研究试图揭示RFS 的层级结构, 如O`Rourke, Cappeliez 和Claxton (2011)把年龄扩展到老年前后两个阶段,根据实证研究提出了忆旧功能的四水平模型(Four-Level Model, 包括原RFS 量表的项目水平、8 个一阶因素、3 个二阶因素和1 个三阶因素), 二阶因素分别为:自我积极功能(同一性、问题解决和死亡准备)、自我消极功能(烦倦排解、苦难重历和亲密维持)及亲社会功能(交流对话和教导告知),三阶因素即整体上的忆旧功能。最近, Lou 和Choy(2014)更把RFS 量表简化为14 个题目, 包括烦倦排解、苦难重历、问题解决和同一性4 种功能。他们以中国老年人为被试, 结果表明简化的RFS量表包括4 个因素和1 个二阶因素, 同样显示了良好的结构效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
在临床领域, 人文关怀不仅体现在其功能划分和命名上, 更体现在对这些功能与其他前因后果变量的的考察中。比如人格特质差异研究发现, 开放性高者更多使用同一性、问题解决和死亡准备功能, 外向性高者更愿意与被人分享记忆,而神经质高者更多使用苦难重历功能。O`Rourke 等 (2011)发现在自我消极功能与心理感之间存在直接负向关联,而亲社会功能通过自我积极和消极功能与幸福感之间存在间接关联。此外, 性别、生活环境、家庭教养风格等都会影响自传记忆功能的选择和后果。在后来的研究中, O’Rourke, Carmel, Chaudhury,Polchenko 和Bachner (2013)又将检验范围扩大到其他文化中, 再次支持了RFS 的心理测量学特征及其高阶因素结构的跨文化一致性, 而且发现RFS 还能敏感的捕捉文化差异, 如在同一性对自我积极功能的相对贡献上, 以及在烦倦排解对自我消极功能的相对贡献上, 加拿大被试更高; 但在苦难重历对自我消极功能的相对贡献上, 以色列被试更高。此外, 以色列被试的自我消极功能更高, 整体上的忆旧功能也是以色列老年被试更高。
2、人格领域:叙事的功能
在早期心理学家的眼中, 生活故事和童话没什么两样, 对于理解行为科学价值不高。心理学对叙事的关注是从开始的, 但他关注的是病人的幻想和梦中故事, 与现在的叙事有很大差别; 随后Murray 用图片故事测验来评价个体动机差异, 则是研究虚构的叙事中投射的自我内容;Allport 在个案研究中使用真实生活故事, 而埃里克森发展了心理传记学(Psychobiography)。这些前期研究都是用个人故事获得另一种假设的东西,如个体的特质、动机、情结、冲突等等, 叙事本身的功能并未引起足够重视。从1980 年代开始,人们越来越发现叙事本身就承载着一个人生活的连贯性和意义, 即自我同一性。随着同一性的叙事理论的提出, 人格心理学的叙事范式已经形成。如今, 叙事和特质、动机研究一起, 并称人格研究的三大基本范式。其中, 特质是对人格倾向的分类描述, 动机是人格适应的动力机制, 而叙事则是人格建构的具体过程, 是生活事件的整合与解释, 直接涉及的就是个体的同一性。
在人格心理学的叙事理论中, 叙事的主要功能是发展并维持自我同一性。同一性是一种内化了的有关自我的整合性叙事, 它表现为具有背景、场合、角色、情节和主题的生活故事(Internalized Life Story), 人们以此重构过去、知觉当下并展望未来。这种生活故事是一种心理社会建构, 虽然基于传记性事实,但却超越了事实, 因为每个人都是按照自己的独特风格在建构事实。McAdams, Reynolds, Lewis,Patten 和Bowman (2001)把这种风格区分为两大类:救赎序列(Redemption Sequences)和污损序列(Contamination Sequences)。救赎序列是指经过重新建构, 坏事变成好事, 如看到自己从苦难中学到了经验, 看到自己从中如何成长, 如何加强了自己的社会关系等等; 污损序列指经过重新建构,好事变成了坏事, 原本积极的体验变得消极了,生活故事最终被这些消极后果所支配。救赎序列能给生活中的消极事件赋予意义, 因而与幸福感和健康存在正相关, 而污损序列最终将导致意义缺失, 与幸福感和健康存在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