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在西格蒙德·的五大中,“”案例(原名“出自一个幼儿的病史”)是弗洛伊德本人接触的最后一个案例,而且被认为是弗洛伊德记录最详尽的一个。这个案例历时最长,在弗洛伊德所记录的部分之外,患者还在弗洛伊德和他的学生那里接受了三个阶段的分析。由于患者本人的传记和研究者著述的存世,我们可以有机会从相对客观与实际的角度来审视弗洛伊德对这个案例的研究,来检验弗洛伊德所用方法的有效性,甚至拷问弗洛伊德本人的和研究他的思想发展过程。但是精神分析的发展已经远远超过了争论其的合理性与有效性的阶段,作为探究人类领域的一种实践方法和理论,它对整个现代文明已经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而作为精神分析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我们面临的任务之一,是批判地继承弗洛伊德所开创的方法,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来发展适合于我们的时代与社会的精神分析技术,为人们精神生活的健康和安宁服务。因此我选择弗洛伊德的这个经典案例,以阅读和翻译的方式来加以初步的研究,同时在这个基础上以一个后来人的眼光争取对这个案例的一些方面作一个重新的理解,并将弗洛伊德的思想与他之后最有影响和贡献的精神分析大师与克莱因的某些思想作一个比较,以期为精神分析的理论和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作一点贡献,并依靠一个活生生的案例来提供一个视角,将精神分析从文化意识的层面回归它实践的本质。
第一部分 关于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