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恐惧和在概念上不相同,但它们在大脑解剖结构中位于相同的位置。经过20多年的研究,我们已经可以描绘出它们潜在的神经回路,几乎细化到了单个。
(如上图)焦虑涉及的主要脑区是杏仁核。杏仁核形状类似杏仁,位于大脑的底部,在颞叶中。
为了更好地了解杏仁核位于什么地方,你可以想象一支箭直穿过你的眼睛,另一支箭穿过你的耳朵:它们的交叉点就是杏仁核的位置。杏仁核处于生活的核心,尤其是恐惧反应的核心。如果没有杏仁核,我们可能无所畏惧。杏仁核功能的损伤会使我们无法感知到情绪。双侧杏仁核受损的患者分辨不出别人脸上的恐惧表情(20)。尽管杏仁核很小,大约只有大拇指的指甲那么大,但它具有复杂的结构,包含不同的部分,每个部分都具有不同的功能。你可以先记住杏仁核有一个被称为中央杏仁核(CeA)的核心,还有比较靠外的部分,被称为基底外侧复合体。
来自外部的条件刺激,比如恐惧条件作用范式里的“嗡嗡”声,首先会到达丘脑,它是外部世界与我们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之间的整合中心。刺激从丘脑来到听觉和视觉皮层,在那里被加工。不过信号也可以走一条捷径,直接来到情绪中枢。丘脑与杏仁核之间存在直接的联系,具体来说就是基底外侧复合体。它位于杏仁核中,关于“嗡嗡”声或其他任何情绪触发器的都被储存在这里。危险信号从杏仁核继续传递到脑干,脑干能够激活你的焦虑反应。
揭示像焦虑这种复杂的情绪背后的大脑机制是一件令人着迷的事。我们可以从神经化学层面或不同脑区的神经放电角度来描述焦虑,这是富有灵感、专注投入的实验获得的成果,也是向着开发出对抗焦虑的诊断和治疗工具迈出的一步。
然而,很多动物实验只是分析了焦虑的一般构成,而渗透到人类生活深层的鲜活的焦虑体验依然未得到探索。
老鼠僵住不动的反应与人类被吓瘫了的反应很相似,但那种痛苦和无力感,可怕的无助感,认为未来不确定、无法预测的感觉很难从分子角度去理解,也很难在实验室里复制出来,更不用说理解和复制老鼠的恐惧和焦虑了。归根结底,焦虑是一种心照不宣的,意识到出事了、我们的价值观和抱负变得模糊了,或者我们正受到威胁。
科学研究与个人感受之间的对比是情绪研究的核心。科学从外部描绘了情绪的脚手架,它源自普遍的、可测量的、可复制的事实,而我们直接的情绪体验更像是在建筑物里的生活,它位于脚手架的后面,是意识的成果,或者被称为,科学无法对它进行彻底的研究。
www.nmgpsy.com内蒙古心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