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psychspace.com6V]8YO]3[
在领域的主要成就是提出了人际交往的认知均衡理论、人际吸引相似性原则,并在完善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厘清社会心理学研究主题、丰富社会心理学内容等方面做了大量学科奠基性工作。心理学书籍 psychspace.com[?D
i8r0ece
纽科姆思想解析
心理学书籍 psychspace.com6{S r,h,^$KzA作者:[日]辛志勇
T*c,V(hh,}|-a6e0出版: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 2019-9心理学书籍 psychspace.com'gts5wv*VY)g
平装:32开407页心理学书籍 psychspace.comeb9MTK(dt$CW
ISBN:9787107336621心理学书籍 psychspace.comk
hi'Rf
定价:43.50
3OMbH*j@7Y5eW0丛书:
vJ
l+m.w
z!V {0心理学书籍 psychspace.com%F;jJ-@ kf
内容简介
心理学书籍 psychspace.com;iS&Iyq#R"w西奥多·纽科姆,美国社会心理学家。1924年在奥伯林学院获学士学位,后进入纽约联合神学院攻读硕士学位,1929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先后在利哈伊大学、西储大学克利夫兰学院、本宁顿学院、密歇根大学担任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人际交往、人际知觉、人际吸引和群体过程等社会心理学的核心主题,并创造性地采用纵向追踪设计方法研究了态度的形成和改变问题。1957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1974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76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纽科姆在社会心理学领域的主要成就是提出了人际交往的认知均衡理论、人际吸引相似性原则,并在完善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厘清社会心理学研究主题、丰富社会心理学内容等方面做了大量学科奠基性工作。本书通过经典著作选译、应用案例分析,全面展现了认知均衡理论和相似性原则的内涵、验证与实践应用,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评价,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纽科姆在人际关系领域的突出贡献。
^+IT
_.V1W{M0心理学书籍 psychspace.com,w_`"H8cmSP
作者简介
心理学书籍 psychspace.comzN;{sJ9CjS!G
bgdVz0辛志勇,1967年,山西陵川人。现任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企业与社会心理应用研究所副所长。兼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心理服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秘书长。1985-1992年在山西大学教育系学习,先后获得教育学学士学位和发展与硕士学位,2002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获得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学位;2003-2006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17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心理和社会行为学系做访问学者。长期从事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理论与应用、文化心理学的教学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价值观和价值观教育、社会规则与社会规则意识教育。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等项目有关课题的研究工作,出版学术著作和译作4部,发表论文50余篇。
ky-yzbX0
3iJ^+r
@Q\k0目录
心理学书籍 psychspace.com(E5i)dCu5GOW心理学书籍 psychspace.comS-E+Uz"DhSTz+Ds9r
第一章 引言
6X-p1\L3b,N*dc0第一节 思想背景及其影响
u
uq
k6O
EB5y1Q0第二节 经济、政治背景及其影响心理学书籍 psychspace.compg4\W$^K^}(h
第三节 20世纪早期的心理学思潮对纽科姆的影响
A6R8d${*k,`*Q0心理学书籍 psychspace.com
r
q9Vw4K'm心理学书籍 psychspace.comU`t],^8G3_
GOi4YZg0G P0心理学书籍 psychspace.com_7F;OC2v'k8{第二章 纽科姆生平简介心理学书籍 psychspace.com+\G3w4W2Z^
第一节 出生家庭与求学生涯(1903年)
)n(N6g#cD5~0第二节 工作生涯——本宁顿学院时期(1934-1941年)
n-xjde0第三节 工作生涯——密歇根大学时期(1941年之后)心理学书籍 psychspace.com?tI!m7ovg
第四节 纽科姆本人
|[-fq
|{
^0附录一纽科姆生平年表心理学书籍 psychspace.com,Wp$d zA\
附录二纽科姆主要著作和研究成果
KBt?)qy02U bgnOG
OH0
J/RC&k)`$~
Qq0
gh A}'m!LyH0&C9izM*L.h0第三章 纽科姆人际关系经典名篇选译
\ZUsI0第一节 《研究交往行动的一种方法》选译心理学书籍 psychspace.commpt_v"SrL^
第二节 《人际吸引的预测》选译心理学书籍 psychspace.comYy_!~$Qp/FG,{o
,mc{"[.|F!M0
J-uaz3Afnz!|0心理学书籍 psychspace.comx:} o6Y'a
心理学书籍 psychspace.com*d'Y[?JD第四章 纽科姆人际关系经典名著解读
M7k(F1QT1^
J'Y#n0第一节 《大学对学生的影响》解读
$U_?:H c;Mn%E0第二节 《与社会变化:一个学生群体中的态度形成》解读心理学书籍 psychspace.com/f bV|z t7d3@
心理学书籍 psychspace.com
e2lNXc Z7G&E心理学书籍 psychspace.comV1M3@H"?
d3kP
QY?-NDl'v0"vYt5L$Kw2v"h,h0第五章 纽科姆人际关系思想评述心理学书籍 psychspace.comH
e
PI/E%j};r+NL7u
第一节 纽科姆人际交往理论的研究对象及基本概念心理学书籍 psychspace.com8f$ka%h6Xs&u
第二节 纽科姆早期人际交往理论模型心理学书籍 psychspace.com*kh.z+rxCX
X:ZQr
第三节 纽科姆后期人际交往理论模型心理学书籍 psychspace.com7H2DE:X+SqK6^
第四节 纽科姆的其他人际关系思想
"M2kOf&q%F]*q.^0.W3g(?I!_'JB|0
*r)mPU/d_!b^0心理学书籍 psychspace.com/N,M3d1X#Pq
0V){1^X]$vr
X0心理学书籍 psychspace.comj2Ow G!l/r
vS1V8Y(Vi[T0心理学书籍 psychspace.com^jcGg第六章 纽科姆人际关系思想应用案例分析
}.XZ4s-DHv0第一节 人际吸引变化背后的稳定性
F:N@^GY
qnSe;_%rB0第二节 消极人际态度情境中的心理平衡心理学书籍 psychspace.come@l kM
第三节 纽科姆A-B-X系统与友谊关系心理学书籍 psychspace.comtZ!K!C%T"g\
第四节 纽科姆A-B-X系统与关系心理学书籍 psychspace.comj)[l5Y_d
心理学书籍 psychspace.comqh2mt8d&R}
MV心理学书籍 psychspace.com
Z_C"Bhv9y
Y
%Bd+M3|$p Z0心理学书籍 psychspace.com
qm;aa*r.[_3n\_b第七章 纽科姆人际关系思想的历史沿革心理学书籍 psychspace.com-e{O)dG]
第一节 社会认知理论的发展历程
me9xc?4P F0第二节 海德的认知平衡理论及其对纽科姆人际关系思想的影响心理学书籍 psychspace.com }5MI6@7M+RJi
第三节 纽科姆对社会认知理论的贡献及其他贡献心理学书籍 psychspace.comF0X3?|S6_;w
d&j
心理学书籍 psychspace.comL4h4D\']
"xx9^yOA]0
0I,K$E0Gq9geSL0心理学书籍 psychspace.comnW0z;z0f's^/a第八章 结语心理学书籍 psychspace.comF9P,_i*i
第一节 当今时代及中国社会的特点和问题
2`#^"a/y,p/O;|a0第二节 纽科姆人际关系思想的启示与应用前景
iAUzdZ0anb*}_s1y0
k
tg1x*uV0
~I-oE7Z
QR00Jc[)ziw
tu0参考文献
H*M'k[!sWEn0术语索引
;@lf%OM0后记心理学书籍 psychspace.comU5[M3J^2@!P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