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中在网上看到《别让“忧郁女”遭受“家长男”——透过TA看职场》关于心理学的,感觉很有用处,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内蒙古心理网-内蒙古心理学门户网站,觉得好就请收藏下。
先来看个案例——
角色介绍:
“郁闷女”小佳,89年出生的天蝎女,座右铭是“不必仰望别人,自己也是风景”。
大学毕业之后,小佳只身一人来到北京,通过一个远方亲戚的介绍就职于京北的一家商贸公司,在办公室做行政工作。虽然公司规模不是特别大,但是上上下下就她唯一一个行政人员,除了处理各种各样的文档,还要采买用品,统计考勤……
虽然小佳平时总是被忙的团团转,但是让自己非常无奈的就是总有一些“老员工”鸡蛋里面挑骨头。今天嫌她做事不仔细,明天说她办事没效率,而且总是拿出塬来的行政跟她去比……但是据关系不错的同事说,之前的那个行政就是被这些“老员工”气坏了才离职的……
“家长男”,并非特指某个男性,而是小佳所在公司的一些“骨干”,他们大部分都是跟着老板打天下的人马。从前他们都就职于一个老牌的中国企业,后来经改制后成为股份制企业。没有多久,有着创业想法的大老板借着这个企业改组的档口,通过朋友的关系联系到他们,约过来组建了现在的这个公司,时至今日,这些大佬成为了公司名副其实的“顶梁柱”……
如此,在他们看来,对于小佳这样的员工,乳臭未干、初入职场、才入公司、身为行政,无论是从岗位职责还是年龄资历,内蒙古心理咨询理论技术都是应该好好配合自己的工作的,对自己的号令一定要惟命是从的……
案例事件描述
小佳最近越发的郁闷了,因为在公司里,“家长男”总是理直气壮的对自己说:“小佳,你把手头的工作放下,到银行去帮我交点电费,我马上要去见客户,来不及了……你怎幺还不去!耽误了我的业务你付得起责任吗?”此时的小佳正在忙着自己的事情,心里会说“我现在这幺忙,你还让我去帮你做私事,我不愿意去;但你是我的上级,我不得不去……”
一次两次还能招架的了,但是时间一长换谁吃不消了,因为总是有人莫名其妙的给自己安排这样那样的“任务”,结果害得小佳自己的工作都没办法及时完成了。除了隔叁差五的加班不说,还经常因为工作效率低挨训,而且最让她无法忍受的就是数落她的领导里面尽然大部分都是那些整天安排她干私事的人。
直到有一天,刚刚被训过的小佳回到座位上,带着满肚子委屈的她还没把凳子坐热,一个同事就跑过来问:“小佳,我这月的考勤你是不是搞错了呀?为什幺两次差旅你都没给我记录上?财务那边马上就要结算补助了……”他还没说完,小佳的眼泪就夺眶而出,一边哭一边抱怨:“平时你们总是给我安排乱七八糟的私活,今天冲电费,明天交煤气费,替你们排个队就要半天,回来没干完自己的工作还得加班,结果现在出了问题就全找我兴师问罪,内蒙古心理学专业网站你们干嘛欺负我这样一个女孩子……”
第二天,小佳就没有再来上班……
沟通的法宝:TA
TA(人际沟通分析)是以心理方法来了解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行为,它不仅是心理治疗的有效工具,也能够帮助我们加强人们之间在情感与认知方面的沟通。TA可以协助使用者选择适当的应变之道,并且学会如何作有效的决策,它力求使用简单、直接的字眼以及通俗用语来替代心理学和科学的词汇或术语,将重点落实在于分析和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互动与交流。
在初步使用TA分析工作和生活中的案例,处理职场关系时,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个体的人格是由叁种自我状态构成的,即“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和“儿童自我状态”构成,它们并非是角色,而是个体现在存在或曾经存在的真实的心态。(因为在英语中,父母写成Parent、成人写成Adult、儿童写成Child,所以,叁种自我状态分别取各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则将此理论简称为PAC理论。)叁个独立的不同自我状态,都有其认定的思想与行为内涵,是引发不同行为表现的源由,引导着某种行为的发生,制约着人的沟通内容与方式,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则是基于不同自我状态的组合——内蒙古心理网而这种组合直接影响了沟通效果以及最终的沟通结果。
“父母自我状态”(P)——是一个人将过去从父母或长辈那里学到的行为举止不自觉地表现出来的、在注重价值观、道德、伦理、文化等标准下以保护、控制、嗬护、批评或指导为倾向的表现部分。
“成人自我状态”(A)——是一个人以现实的感觉、思考的态度来对事情进行选择、做决定或评估的表现部分。
“儿童自我状态”(C)——是一个人以自己过去(特别是幼时)的方式来思考、感觉并表现的部分。
TA理论中涉及到的P-A-C叁种自我状态彼此之间就构成了人与人(在企业里则是工作者之间)沟通过程中的不同组合:“父母-儿童”、“父母-成人”、“成人-儿童”、“父母-父母”、“成人-成人”、“儿童-儿童”。
基于单独的叁种自我状态,以及六种沟通组合,我们再补充一些贴近日常工作及生活的重要知识,那就是父母(P)和儿童(C)又根据不同的特点做个了一个非常显而易见的区分——将“父母自我状态”区分为“控制型父母”和“照顾型父母”,将“儿童自我状态”内蒙古心理区分为“适应型儿童”和“自由型儿童”。
“控制型父母”(CP):是一种以控制、批评为倾向的父母自我状态的表现部分。常想控制别人、批评别人、替别人界定人生与现实是什幺,用自己的思考去对待别人;一般以理想、良心、责任感及偏见等严格的价值判断和道德伦理观为主,但时也具有维持社会秩序及追求理想等肯定的一面。
“照顾型父母”(NP):是一种以保护、嗬护或指导为倾向的父母自我状态的表现部分。常以唠唠叨叨的、食古不化、“多吃一点”、“不可以”、“累了吧”、“休息一下”等言行出现,这些言行中具有善解人意、体贴关怀、塬谅包容、赏识别人的优点、溺爱等性质。
“适应型儿童”(AC):是一种以某种方式适应外界权威以达到存活的目的,渴求别人的赞同,减低焦虑感的表现倾向的儿童自我状态,如老老实实地听老师上课的情形等,表现特征是合作、顺从、妥协、有团队精神、压抑、无奈、不满现实、拖延等。
“自由型儿童”内蒙古专业心理(FC) :是以年轻、冲动、天真、富于表情等为表现倾向的儿童自我状态。如当需求满足时,表现欢乐的情绪;当需求未能满足时,表现愤怒的情绪。又如:饿了就吃、累了就睡……等,能哭能笑,充分表达自我感情。
基于TA的分析
中国的文化背景导致了“控制型父母”PK“适应型儿童”的情景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沟通中出现的相对频繁,在众多中国企业当中,管理者代表的是“父母”,而员工代表的是“儿童”,完全是“父母对儿童的管理模式”。虽然这种沟通模式保持了管理人员的权威性,比较容易实现企业在短期计划下的发展目标,对中国企业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是80后、90后开始走向职场开始成为社会中坚力量之后,这种模式便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弊端,作为企业所规划的长远发展战略,采用保持这种管理模式是非常不利的。
我们在案例实践中提到的“家长男”就是典型的“控制型父母”。由于经常处于“控制型父母”状态的管理者容易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形成依赖和懒惰的心理,在工作中仅仅以执行命令为主要工作,缺乏创造性和主动性,尤其是作为企业“发动机”的研发部门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对于企业的发展将是致命的。因此许多企业的问题在于“如何改善管理者的人际交互方式,提高管理者根据不同情况把握交互类型的能力”。
针对企业运营乃至日常生活中所出现的沟通障碍,TA理论对这种人际交互模式方面的问题给予了解释。作为一种人格理论,它是一种针对个人的成长和改变的系统性的心理治疗。而在企业当中,其应用就是通过采用这个理论,当管理者给下属部署工作时,能够有效的了解下属所持有的心理意识,并且改善个人管理方式,最终改善企业员工的整体工作态度。
当了解了PAC理论之后,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是可以有效避免的,而案例中所提到的“家长男”以“控制型父母”的姿态与“郁闷女”小佳这样一个“适应型儿童”进行沟通,必然会造成各种负面情绪的积累。比如,管理者说:“小佳,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客户投诉较多的情况?”,如果小佳不采用成人的心态回答,而是以“适应型儿童”的模式说:“那不关我的事,你是领导,该由你来做主”。如此沟通往往被堵塞,不会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而且冲突经常是紧跟其后的。
建议与对策
TA理论认为,“成人-成人”的人际交互模式是最有效的,这种交互作用促使问题得到解决,视他人同自己一样有理性,降低了人们之间感情冲突的可能性。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讲,案例中所提到的父母式交互作用也能令人满意的发挥作用,前提是主管想要扮演家长的角色,而员工想要扮演孩童的角色,他们之间形成一种比较有效的工作关系。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员工无法成长、成熟,不知道如何对企业作出更大的贡献,因此,其他方式的交互作用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工作中能够得到最优结果并且最不可能带来问题的是“成人对成人”的交互方式。
为了在企业中行之有效的进行改善,首先要从管理层开始参了解和认识到TA技术的价值和可操作性,其次是要对工作者实行初步的TA人际交互分析培训。
由高层着手这可以由TA专家同企业领导进行深入沟通,向他介绍TA理论在改善人际交互关系的重要性,以及所能带来的工作效率和沟通效率的提高,从而最终改善企业绩效,为企业更好的实现战略目标作好心理、方法等软件的基础。而通过从理论到不同人的性格及交互方式进行学习,交互作用分析能使员工进一步洞察自己的个性,也能帮助员工理解为什幺有时候别人的反应与自己是一致的,一个主要的优点是改进了人际沟通,当交错式沟通发生时,员工能够感觉到,并能采育措施将其恢复到非交错式的沟通,特别是在成人之间的模式中,结果总体上改进了人际交互作用;培养自持的行为与交互作用分析的结合能成为增强人际沟通效果的有力工具。他们的共同目标都在于使员工对自己和他人感觉很“好”,同时也保证了使用更多的基于成人心态的问题解决方法。
后记
人际交往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对工作的推进以及企业的发展有着影响,对于正在发展中或准备发展的企业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促进因素。TA理论作为一种人格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渗透到我们工作的方方面面,对其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分析,会在我们的工作和人际交往中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营造一个“成人-成人”为主、其他良性沟通模式为辅的和谐人际交互模式,促进企业人际关系良性循环,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力基础。
作者:曾磊 来源:TA人际沟通
《别让“忧郁女”遭受“家长男”——透过TA看职场》是篇关于心理学的好文章,讲的是关于沟通、企业、父母、状态、自我、工作、自己、儿童等关于心理学的方面的内容,觉得学习心理学有帮助就按CTRL+D收藏下。,声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研究之用,不代表本站赞同局部或全部同意、支持或者反对该文章观点。 塬文版权仍属塬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指出,本站立即改正。邮件联系nmgpsy@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