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托·康伯格:一個結合

发布时间:2019-04-06 17:06:33   来源:陳登義 醫師譯    
字号:
www.nmgpsy.com内蒙古心理网

7sl:@Slu*M3T0

第八章 歐托·康伯格:一個結合

s)A&lp$uV Zp ]-o'Q0学空间-a:@-|r_4_A$k_

導論:

y!\2m d(k3i4?4{1{*_0内蒙古心理网 ^6Z!}Z;} U/a*X

歐托·康伯格1928年出生於奧地利,在智利受教育,在美國堪薩斯州,托匹卡的梅寧哲診所接受進一步的精神醫學訓練,而紐約地區則是他臨床與研究活動的根據地,而他也到世界各國演講。他很可能是美國客體關係理論最具影響力卻也頗受爭議的提倡者(cf. Brody,1982)。

6vP3O G&C0内蒙古心理网0h/L3{8y:E

康伯格所開始著手要完成的兩項理論上的目標是:(1) 把客理關係理論和本能理論整合,(2) 利用整合客體關係理論和本能理論所形成的概念模式來理解邊緣型個案狀況(以及邊緣型狀況的次型,自戀型)(,1975,p.3;1976,p.131)。

Rc B:b7t.B1|0

-O:yx'}0X0康伯格的第一個目標,即對古典弗洛依德衝動理論和客體關係理論做一深具野心的結合,是傳統重本能的,以原我、與超我三位一體為模式而和客體關係理論調和的一項企圖。有些評論家認為他的結合是修正主義者,並沒有完全成功(Calef & Weinshel,1979;Klein & Tribich,1981)。然而,大部分的理論家同意康伯格在他的第二個目標上是成功的。他提出對邊緣型個案病理學理解的一項重大頁獻。就如同弗洛依德從精神官能症的臨床經驗中孕育出理論及費爾邦從其對類分裂型人格所從事的工作般,康伯格的著作大部分圍繞著他對邊緣型病人所做的治療。這項臨床工作豐富了他的努力而建構出一套模式以整合並結合傳統精神分析與客體關係理論。

H)Bl@-gP9K-\ x0内蒙古心理网5J]B[Q.W*}D)@X

閱讀康伯格的著作有許多困難,他的三本主要著作(1975,1976,1980)都是論文集且彼此並不必然相關。他的文筆是很濃縮性及技術性,其用詞和本能模式中所用的一樣,但表達的意義卻經常不同於傳統。内蒙古心理网,WnkC$Z%k]0dq

FVd,j{-V}f \0本章摘要康伯格所結合的一些主要理念並指出他的貢獻及缺點。本章所提出的主題是康伯格的關鍵概念;心理結構的理論與發展階段;病理學的分析,特別是邊緣型病人;治療的使用;案例研究;以及對其著作的評價與批判。内蒙古心理网zd1GThp$H dm

内蒙古心理网i%c)f*[:N h

二 關鍵概念:

,u;^!Xb'B |zC0内蒙古心理网-[%[2A |+lfSoi{H

1.客體關係理論:内蒙古心理网J$W r5h9N`&` {[E

内蒙古心理网u$\5z4nt2s \

康伯格非常普偏性地界定客體關係理論是人我關係的精神分析研究以及內在心理結構是如何從過去和他人關係經內化而形成的(1976,p.56)。他從廣泛到比較狹窄的方式來檢視這個普偏性定義。

3s ~4bzQ0

|ax-u d6Ig2s!n0從廣泛上來說,客體關係理論可以說指受人我經驗所影響的心靈其結構的一種普偏理論。在這麼廣泛的定義下,精神分析作為一普偏理論必構成一客體關係理論;因之,沒有必要有不同的客體關係理論。從較狹窄的觀點來看,客體關係理論是精神分析理論一個比較謹慎的取徑方式,它強調從內在客體結構的建構上;也就是說,自體再現和客體再現連結在一起。康伯格會把梅蘭尼.克萊茵,愛蒂.賈克生,瑪格麗.瑪勒,約翰.鮑比,艾力.艾力克生,費爾邦以及他自己放在這個較窄的取徑中。康伯格比較贊成這個具有部份限制的定義,因為它把焦點集中在客體關係理論在整個大的精神分析理論中所特定的意義上。這種取徑包括了一個共通的單元(即自體再現與客體再現的單元)使得不同作者所從事的工作得以有一比較。内蒙古心理网3o1TBSI-i0y

内蒙古心理网f+qv)h NDF

客體關係理論最狹窄的定義則專指英國學派,包括:克萊茵,費爾邦,溫尼可以及哈利.甘翠普。

6{Ci'h#Yb9K(Fa0

/f&d l8u)g[{0康伯格看重客體關係理論,因為它有助於說明了遠比精神官能症嚴重的病患。它將重點放在結構的課題上並提供新的見解給小團體及困境等臨床議題上。

JC:h7l c am 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