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伦茨的现实感的发展阶段理论

www.nmgpsy.com内蒙古心理网

的的发展阶段理论学空间$A-J"{.x8CxztR
王健,司群英
SB8t5Rc+H;pOZ0《亚伯拉罕、费伦茨 和兰克研究》空间'V:\/{FTzj&k0`zr
内蒙古心理网3g{9H!?)g/\ ? Q&Rh

)JXLog,Ln[0内蒙古心理网)gE}"H qK r9~
内蒙古心理网M+h$I,BS$n

内蒙古心理网:d_ i0L7{2T%u`f

费伦茨在描述(ego)发展的时候是按照序列顺序进行的。他在所认为的自我发展建立在压抑机制、自我对现实的适应和判断的理论基础之上,在其著名的论文《现实感的发展阶段》(1913)中指出,强迫性是心理生活向阶段的退行,是个体不得不服从于不可抗拒的本能的结果,实质上是一种全能感的象征性表现。费伦茨进而从弗洛伊德所认为的在病人的全能幻觉中“一种古老夸张的儿童期妄想被明显地坦白了”这一点出发,试图揭示出强迫症病人的全能感幻觉的起源和命运。“……自我从快乐原则向现实原则发展……儿童通过对自然力量的确认而替代了夸大狂,构成了自我发展的本质内容”(1956)。

0bpTa;E|MP5`0内蒙古心理网}&yw3Hp4V~

他对幼儿的心理发展划分出了四个阶段:

P]Q2s iU!g5h Qw0

.{8CU,T$Wm$im0(period of unconditional omnipotence) 、(period of magical-hallucinatory omnipotence) 、(period of omnipotence by the help ofmagic gestures) 神奇思维与神奇言语期(period of magic thoughts and magic words) 。内蒙古心理网{x+f:N T'lN)q

内蒙古心理网3t8Y|n+Pzi}

一、无条件的全知全能期

F)f}'k-K n0

OMLi]0费伦茨从弗洛伊德所认为的存在能忽视外部世界的真实性进而会导致一种想象的、并服从于快乐原则的组织这一观点出发,认为人类处于子宫的时候就有了心理生活,尽管只是处于一种状态。费伦茨指出,人类在这种状态中就像一只寄生虫一样在母体中存在。内蒙古心理网xBA~KI_;?:E

内蒙古心理网"wh]7Q:U Z,F8V6G

在这种初期的存在中,“外部世界”仅仅存在于一种非常有限的程度中;胎儿对保护、温暖、营养的需要都被母亲所保证。事实上,它甚至不存在获得氧气和营养的困难,因为这些物质经过合适的安排,巳经直接进入到血管中。

?,ZZ*]%GEn'R)u0内蒙古心理网u&L4~)C)a!eZ

于是,费伦茨由此推断到,胎儿在这种类似于寄生的状态下会获得自身是全知全能的心理印象。因此,这一阶段被费伦茨成为无条件的全知全能期。内蒙古心理网$C^ p{%[5mx.j

内蒙古心理网o/sH]#Wa[9l

那么何谓“全知全能”(omnipotence) 呢?费伦茨认为,全知全能是指一个人能拥有他所想要的一切,并且不再有其他的愿望。因为胎儿在子宫中就可以满足他所想要的一切,胎儿所需要的所有温暖、保护、营养都会通过脐带得到满足,并且不存在其他的要求,所以胎儿期就可以做到这一点。费伦茨进而指出,全知全能的童年期夸大狂并不是空洞的想象,它的确有着心理事实上的依据。强迫症病人本身的童年期夸大狂只是要求曾经存在的无条件全能状态的回归,即他们曾经是全能的那些“美好的旧时光”心出生之后,随之而来的则是一个神奇幻觉的全知全能时期。

d J3D-J,Z0

JR!DvM)|0二、神奇幻觉的全知全能期内蒙古心理网9Is4aw.A R3XD*W3i

内蒙古心理网Z|6v%K wSg

费伦茨认为婴儿出生后并不会因周围环境的改变而迅速地与子宫内所形成的心理状态断裂。相反,儿童出生后的行为表现却暗含着这种心理过程的连续性。出生后的婴儿不但没有把其自身的所有需求与外界环境协调起来,而且还表现出了明显的不一致。内蒙古心理网k tV,P VwBx~

\U eK*U0婴儿出生后便迅速开始呼吸,以便于存储因断开的脐带而中断的氧气;在子宫生活中巳经形成并获得的呼吸机制,立刻促使婴儿去补充氧气的欠缺。然而,如果观察一下新生儿的残留行为,人们就会获得这样一种印象,即新生儿很不满于因一种粗鲁打扰而远离其在子官中所享受的宁静,事实上他渴望重新获得这种状态。

G$S e fe](m1G t5e E0

i'Q(j T:y } t0婴儿的无助的哭闹和挣扎很明显是对先前状态被打断的抗争反应。但是,婴儿的哭闹很快就会被母亲那温暖的怀抱和无微不至的关照所平息。费伦茨认为:

M5S/Q xl0

;g,s!Ee5s!O;} X0护士本能地认识到了婴儿的这种愿望一一他会通过挣扎与哭闹迅速地发泄其不满,故意地把他带入到尽可能像其巳经离开的环境中。护士们让婴儿躺在了母亲温暖的怀抱中,或者温柔地把他们举起来,或有温暖的遮盖,这就明显是为让婴儿产生母亲般温暖的保护幻觉。护士保护婴儿的眼睛免受光的刺激,耳朵免收声音的刺激,给与婴儿在子官环境缺失的条件下尽可能的享受,或者通过摇晃婴儿,用单调却有节奏的声音低唱,重造单调和轻柔的刺激,甚至是婴儿在子官内所没有感受过的(母亲走动时的摇动,母亲的心跳,透过身体内部而逐渐缓和的无法控制的噪音)。内蒙古心理网 s7T|$e bG GX

内蒙古心理网Rj$l%a&x[|5N S~

于是,婴儿出生后的第一个愿望的实现就是因出生而失去的满足环境的重新获得。婴儿在这一阶段中就会以想象的方式紧紧抓住愿望目标并且不会改变外部世界中的任何事情,以便真正获得这种愿望的实现。由于婴儿还不具备理解原因和结果之间关系的知识,更不知道母亲或者是照看者的存在和活动对其愿望满足的重要意义,因此,他会觉得自身拥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即事实上只要通过简单的想象就能让其所有的愿望得以实现。内蒙古心理网9YC8i&D f8W(x2C

.f{g9G9{5j?0三、借助于神奇姿势的全知全能期内蒙古心理网3V4O1?zX'?3u

内蒙古心理网m g,C2fc(UHp

在这一阶段,费伦茨认为,婴儿的第一次入睡代表了子宫环境的另一种形式的重塑,而婴儿的每次“除了重复神奇幻觉的全知全能期别无其他……现在睡眠和梦看起来是这种安排的功能,也就是说,小孩子在走向成人生活时的幻觉全能的残留物。这种压抑的心理病理学的反面是的幻觉愿望的满足”。内蒙古心理网s*p,]&D!P;g1]bFh

内蒙古心理网7ZsP@+q0x h}N

费伦茨认为,婴儿对愿望满足的需要会周期性地出现,但是外部世界却对婴儿的这种需要的变化不甚敏感,这就导致了婴儿用幻觉或是想象去引发愿望满足的不充分。当婴儿的需要和自身不协调的简单表达不能充分满足需要的时候,婴儿便逐渐发展出了特殊的表达方式。因此,“一种新的条件被加人到了这种满足中:婴儿不得不给出确定的信号一一于是表现出动作上的努力,尽管是一种不充分的——以便使环境朝着其天性的方向改变”。于是,婴儿为了去除因前一时期未能满足的愿望而产生的不愉快感,挣扎、哭闹等一系列不协调的动作开始表现出来,愿望的满足就会因周围照料者的注意随之而来。

}Y$o$SU B]0

[Q?;[:y6Q2OBB0婴儿于是就会把这些动作或表现当作神奇信号来利用,婴儿主观上的感觉可能好像成为了一名真正的魔法师。他只要表现出一种既定的姿势就能在外部世界中获得他想要的东西。伴随着婴儿愿望的多样性的增加,这就对婴儿的外部表现和动作的数量及其丰富性提出了更多要求,于是婴儿就开始逐渐形成了一种规则的体态语言,即通过合适的动作组合,婴儿就能表达相当特殊的需要,于是就能经常得到满足。例如婴儿模仿吮吸的动作来表达饥饿的需要,逐渐学会伸手去抓他所想要的物体。在婴儿懂得哭泣以及其他表示需要的动作和表情能带来满足时,便进入了一个借助于神奇姿势的全知全能时期。

KJE @5}C8y_%n}.m0内蒙古心理网7qp5FbEo4at+X2K8ePl

费伦茨指出,这一时期的特点在病理学上也有相应的表现,即从思维世界向身体过程的转换。因此费伦茨认为,在分析师治疗癒症的时候,如果把它视为是向神奇姿势阶段的退行,那么将会对癒症转换这一现象变得更加容易理解。内蒙古心理网5P Y*[-Q-C7c

chk}D+t H"lV0在正常的心理生活中,无数的迷信姿势,或者诸如在一些其他领域被认为是有效的(诅咒,祝福,祈祷)方式中,是一种现实感的发展时期的残余,个体在其中仍然感觉可以于预宇宙的正常规则。预言家、占卜者、催眠师继续在对其姿势所具有的完全力量的确信中找到信念。内蒙古心理网^lT }q%JN$SB%C ^7U

内蒙古心理网qs(k!_(e

由此,费伦茨进而认为,是向人们揭示出了遭受癔症攻击的病人是借助于外部的姿势,从而“满足”了被压抑的愿望这一事实。内蒙古心理网?'G3x,Umw`E'G?

内蒙古心理网fm!Af?A.H z5O8l!u

四、内蒙古心理网2P/F4{ ^l0EU~9O$O

UCV4YMAt0随着需要本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增加,幼儿在借助于姿势满足需要时往往会体验到一种痛苦的不和谐。幼儿向外伸出去的手常常会一无所获,他所渴望的客体并没有紧跟着神奇的姿势的出现而出现。尽管如此,费伦茨认为幼儿却从中获得了利用身体器官去表征世界的多样性意义。随着幼儿的成长,“于是,一种特殊的重要性获得了,一种在范围上超越了其他方式的表征——也就是言语器官”。所具有的能力可以使外部世界中更具多样性和复杂性的客体得以表达,费伦茨由此便推论到,幼儿先前的姿势象征主义便被言语象征主义所取代。

"H Q6p j5Dc5N0内蒙古心理网WJZsn6D!UL6dn

幼儿的象征性姿势加速了有意识思考和动力释放的能力。这一时期幼儿的愿望比较少而且相对简单,照看人由于和幼儿接触密切,所以很快就能懂得这些愿望中的大部分要求并急于使其满足。这样,当幼儿实际上用言语象征性地表达出了愿望,幼儿身边的成人积极配合使得这些愿望得以很快实现,这就让幼儿倾向于认为自己本身就具有一种神奇的能力,只依靠思维和言语就能使愿望满足。幼儿从此便进入了神奇思维和神奇言语期。儿童终于明白,是想法和言语让他的愿望得以满足。费伦茨认为,退行到幼儿发展的这一阶段上的强迫症病人,似乎是沉浸在了思维和言语公式的全能感中而无法自拔,结果是用思维取代了行动的地位。这些对神奇的想法和言语的信念存在于迷信活动中的仪式、巫术中的诅咒、中的膜拜祷告等这些不可抗拒的力量之中。这一时期是迷信、巫术以及某些宗教崇拜的基础,也是那些着迷的父母寻求归宿的时期。

{(cx3[ ?0

[4hY*m J0此外,费伦茨根据这种发展观点还提出了其他看法。他认为可以从两方面来解读瘤症和强迫性神经症:

;?C_eT K{;_)@0

[ ^)jn!]5YI$k0一方面是力比多向着早期的发展阶段的退行(自体性欲,);另一方面则是处于他们的现实感向神奇姿势或是神奇思维的(思维的全能)阶段的回归(转换)的机制中。

C"e.Y,j%JMF6V0

:IUUzl0费伦茨同时指出,现实感的发展是通过对一种压抑机制的继承来表现的。人类在这种发展过程中被迫要放弃先前的一些要求,还要从这种不断的放弃中学会适应。

dG#\-yj R|0

0?W e/O1y4O(d0第一种巨大的压抑是由出生的过程所带来的……胎儿宁愿受打扰也愿永远呆在子宫中,但是对于进入世界则是残忍的,然而胎儿不得不忘记(压抑)他所喜爱的各种满足,并要让自已适应新世界。同样残酷的游戏在每个新的发展阶段都要被重复。内蒙古心理网5Eu3W+IW1?a8` @a

`(]|,G[8ogX#Q1J0费伦茨还指出,全能感的幻觉在童话故事中仍占主导:

!~RG Z8N0A.nwE&w4m2JnY0内蒙古心理网,KG_k!n u

我们在现实中是柔弱的,于是童话故事中的英雄则是强大和不可战胜的;在我们的活动和知识中,我们是被时间和空间所束缚和阻止的,于是个体在童话故事中则是不死的并可以同时存在多个地方,能预知将来井了解过去。事件的冗长、艰难、费解每时每刻都在阻碍我们的道路:但是在童话故事中,人有了翅膀,他的眼睛可以看穿墙壁,他的神奇的魔杖能打开所有的门。现实对存在而言是一种艰苦的斗争;在童话故事中的“小桌子,能伸展”则是充分表达……在现实中获得能满足我们所有的爱是多么的艰难,但在童话中,英雄则是不可抗拒的,或者他能用一种神奇姿势施行魔法。

)M5O:e"@+]0

uSuy9IfN hG0费伦茨进而认为,成年人喜欢有关于他们自已孩子的童话,实质上是满足了他们自身的未完成的和被压抑的愿望,从而把已失去的全能的环境带进了一种持久的、艺术般的描述上。内蒙古心理网6d c#b:|0y\,t|T

Xx:c!J+B Y}-z0弗洛伊德曾把费伦茨的这篇文章称为是“对精神分析最好和最重要的贡献”,美国的自我心理学的许多发展都可以在这篇文章中找到来源。这篇文章也暗含了诸如够好的母亲(good-enough mother)和抱持(holding) 等式的概念。内蒙古心理网]O*Ev8w Q_3N

www.nmgpsy.com内蒙古心理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