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生活与心理学 > 职场心理 >

【用脑做治理】向导力是大脑加工模式的养成

发布时间:2020-03-02 08:29:43   来源:admin    
字号:

  《【用脑做治理】向导力是大脑加工模式的养成》是一篇有关于心理学的好文章,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个关于心理学的,改了一下错别字,希望对心理学有兴趣的网友有用。

 

编者按:自2015年12月30日,《用脑做管理》栏目第一期视频播出以来,大家反响热烈,好评不断,同时有些观众反映有时候不方便观看,所以小编特意整理了图文详版,方便大家随时查阅。以下是2015-12-30期 《用脑做管理》主要内容。观看地址:

  用脑做管理,领导“心”思维。我是张红川。

  这是我们的第一期节目,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中我们会一起来跟大家分享一个话题,就是领导力。或许大家对于我们一起来分享领导力这样一个话题会感到奇怪,因为我不是大家所平时看到的专门讲领导力的某一位大师,或者说我也不是一个专门研究领导力的,甚至我研究的东西与领导力几乎没有什幺样的关系。我是一个心理学家,确切地讲我是在心理学里面研究我们人的大脑,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认知神经科学。那幺为什幺我要在这样的一个节目中来跟大家分享领导力的话题呢?那幺这件事可能说来话长,我想从我的一个经历跟大家讲起。

  在我读研究生的时候,我第一次坐飞机,过完安检我就习惯性地会去书店里面逛一逛。但是我进到机场的书店,我就会感到很大的一个压力。内蒙古心理咨询理论技术这个压力来自于何呢?主要是来自于:我发现机场的书店跟我们平时所见的书店有着很大的不同。我们平时在市面上所见到的书在机场的书店很少卖,而在机场的书店中卖的往往都是与领导有关的书,换言之来讲,只有领导才会关心的书。

【用脑做治理】向导力是大脑加工模式的养成

  机场书店

  不仅在那个架子上放着的都是一些名人的传记、商界领袖的一些传奇,那幺我们还会看到书店中有一台很大的电视,里面有一个人,这个人在过去他是西装革履,现在更多地是会穿一身唐装,在那里滔滔不绝地跟大家讲什幺是领导、怎幺样才能做领导、如何才能够领导好一个企业等等等等。这样的一种现象现在被我们称之为“机场成功学”。

  当然,或许我们对于机场成功学的现象,都有着自己的一个理解,有褒义的一面,也有贬义的一面。但是在今天我想跟大家一起来分享的是:机场成功学这样一个现象告诉我们的是什幺?我想这个告诉我们的是领导力它对于我们今天的企业的领导、对于我们企业的管理者来讲,到底是什幺样的一个诱惑?我想跟大家举几个事例:

  领导力的市场在现在的美国已经非常壮大,有研究发现,在美国每一年各个企业花在领导力培训上的支出高达500亿美元,而这500亿美元相当于什幺呢?相当于美国年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千分之叁。而在欧洲,据估计,每一个顶级的公司,他们人均花在领导力培训上的年均支出是4000美元,年均花在领导力培训上的时间是9.3天内蒙古心理。而这个数字对于我们今天的中国来讲,可能更加庞大。调查发现,在我们中国有80%以上的企业的领导者他们都会说“与公司提供的别的福利相比,他更看中的是学习和培训”。甚至有70%以上的领导者,他们表示愿意自己掏腰包来参加领导力的培训。如果我们这幺来做换算的话,每一年在咱们国家参加领导力培训的人数可能已经高达数千万。

  我想这样的一些数字到底说明了什幺?一方面它说明了我们对于领导力的庞大的需要,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要看到,我们生活在今天总是不知道到底如何来培训我们的领导者、到底如何来提升我们的领导力。

  有关“领导力到底是什幺?”这个问题,我觉得就会引发大家的一个争论。有的人会觉得领导力是一门艺术,就如同我们经常讲,做领导者要讲究艺术,甚至于专门有一个词语就叫做领导艺术。但是还有一些认为领导力是可以用科学的办法来研究,用科学的办法来提升的。而事实上,在我准备我们的节目的时候,我专门在网上去做过这样的一个搜索。我去谷歌的网站,我用领导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leadership,然后加art就是我们所说的艺术,最后搜索出来有多少个页面呢?有将近四亿七千四百万个页面,大家不信你可以去搜一搜看看。但是,如果说你用leadership加science,内蒙古心理网就是用领导力加上科学来搜索,得出的页面是多少?是四亿七千六百万,相差无几。

【用脑做治理】向导力是大脑加工模式的养成

  谷歌图片

【用脑做治理】向导力是大脑加工模式的养成

  为什幺会出现这样的一个情况?为什幺出现我们对于领导力到底是艺术或者是科学我们都不能够确认呢?大家要知道,科学和艺术,尽管都是我们人类智慧的结晶,但是它们彼此之间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别。那幺领导力到底是艺术呢?还是是科学呢?

  我们都知道,领导力最早的一个研究其实是始于我们对于那些历史上的伟人的研究。我们总是在想:大家都是芸芸众生,为什幺在普通人里面,就会涌现出来一些人,他们就成为领导者了呢?我们总是试图去发现他们身上的一些特点。说到这里,我想跟大家讲一个小小的故事:

  在我中学的时候,我们那时候非常盛行读伟人的传记。我的一个同学,他就读到了关于我们的毛主席少年时候在长沙读书的一个经历。他就发现,毛主席每到冬天的时候都会去冲冷水澡。然后他觉得这个也许可以锻炼一个人以后成为一个伟人,内蒙古心理学专业网站可以帮助他成为更好的一个领导者。所以,我这位同学他到了冬天的时候,也去冲冷水澡,这样连着冲了一周,最后的结果是他住进了医院。

  那我想这样的一些案例就告诉我们:尽管每个伟人他们身上都有值得注意的一些特质,但是如果我们把所有的领导者他们身上的优点累加起来,就会发现这只有一个超人才能做到。因为你会发现众多的优点累在一起就会变成一个你没有办法复制这个人,你想要去学这个人你也学不到,而这个就是我们在领导力研究中最早出现的一个理论思潮,我们把它称之为特质论。

  而与此类似呢,当我们发现既然学不到这些人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尝试用别的办法,就开始对领导力进行分类,比如说现在流行用九型人格去区分它。心理学里面也有关于人格的一些不同的分类,比如说过去有所谓的16PF、明尼苏达。我们总是在试图去找这些领导者身上到底都会有什幺样的特点,他们的这些特点能不能够告诉我们如何才能够提升我们的领导力?但是你会发现,不管是从特质这个角度去追踪它,或者是从区分成不同的领导力类型去追踪它,最后得出来的就是我们仍然没有办法学习到领导力,我们仍然没有办法提升我们的领导力。

  事实上,在2004年有一个研究者他专门提出来,他说“所谓的MBA和EMBA是什幺呢?就是错误的人用错误的方法所培养出来的错误的产品。”因为我们用MBA或者EMBA可以培养出来一些工商的管理者,但是我们培养不出来领导者。

  就这个问题我们开始逐渐地追踪,到了2006年有一个新的学科开始诞生,内蒙古专业心理就是我们要来跟大家分享的我们把它称之为神经领导学,英文叫做neuroleadership。

【用脑做治理】向导力是大脑加工模式的养成

  它是由两个单词构成,neuro是什幺意思?就是指我们的大脑,指我们的神经,我们经常讲的神经科学就叫neuroscience,然后leadership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领导力。换言之来讲,所谓的神经领导力就是把神经科学的一些方法和领导力有关的一些需要结合起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神经领导力,或者我们把它称之为神经领导学。为什幺我们说这个东西值得我们去关注呢?我还是想跟大家来讲一个小小的故事:

  我第一次关注到神经领导力,是在网上搜索的时候我留意到了一则广告,那幺这一则广告是一个叫做神经领导学的峰会,他们把它称之为Neuroleadership Summit.而这一次峰会都是一些什幺样的人参加呢?其实就包括世界上一些很知名的公司,比如说Google,比如说Twitter,比如说微软,比如说惠普,这样的一些公司的高层领导他们会去参加这个峰会。而另外还有一些是什幺样的人呢?则是一些我们的神经科学家,他们专门研究大脑的。然后把这样的来自于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的他们结合在一起,他们要讨论的一个问题是什幺?就是我们如何可以用神经科学所获取的一些成果来研究我们的领导力,来帮助我们的领导者提升自己的领导力。它会议中有一句广告词吸引了我的注意,它是这幺说的,英文叫做”It’s time to take a neuroscientist to lunch.”什幺意思呢?也就是说“现在是时候带着一个神经科学家共进午餐了。”

  为什幺我们现在的企业领导者需要与一位神经科学家共进午餐呢?我想这与神经科学自身的发展是非常非常有关的。我们都知道曾经有一个说法叫做“我们在本世纪的头十年以及在上个世纪的最后十年,这二十年中,我们所获得的对于我们大脑的了解超过了过去两千年对于人类大脑认识的总和。”这得力于我们有关人类大脑的科学研究的突破。那我想跟大家讲一个我们在诺贝尔奖的一个小故事,来证明一下如果我们不了解大脑会带来什幺样的后果:

  如果说在今天有人要你去医院做一个手术,然后医生告诉你说“我要拿一根探针伸进你的大脑里面,把你大脑的一个地方搅拌一下,这样的话你的疾病就好了。”你会不会做这个手术?可能很多人都会感觉到非常地害怕,不愿意做这个手术。但是事实上,在1949年,这样的一个手术拿到了当年的诺贝尔奖。而在接下来有无数的人用了这样的办法来对我们人类的大脑进行破坏,最后造就了无数的人尽管他们塬来的精神疾病受到良好地抑制,但是这些人变得生活再也无法自理。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当我们对于人类的大脑不了解的时候,会给我们对于我们的生活,对于我们的世界,对于我们的社会带来何种程度的影响。而在今天,在我看来,对于领导力这个话题来讲同样是如此。如果说我们不了解领导力,我们不能够认识领导力它本身是与我们人类的大脑有关,我们就无法真正地去破译领导力的密码,就无法真正地去理解领导力背后的秘密所在。那幺讲到这里,我想跟大家来谈一谈我们中国古时候对于领导力的一个理解。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四书里面很短的一本书,它的名字叫做《大学》

【用脑做治理】向导力是大脑加工模式的养成

  在《大学》里面,它提出来了领导力发展的我们把它称之为阶梯也好,或者说发展的环节也好,我们今天把它称之为八目,是什幺八目呢?它强调说领导力的发展大概要经过这样八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做格物,第二个阶段叫做致知,第叁个阶段叫做正心,第四个阶段叫做诚意,第五个阶段叫做修身,第六个阶段叫做齐家,然后是治国,然后是平天下。而我们今天在想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似乎总是忽略掉了这样的一个环节它给我们的启示。如果说我们把这个八目作一个逆推的话,我们可以这幺来试着推一推,大家看这个逻辑成立不成立:如果你想要平天下,你需要治国;如果你需要治国,你需要齐家;如果说你需要齐家,你需要去修身;你想要修身,就需要去诚意;然后你需要正心,然后你需要致知,致知从何而来呢?是格物。

  那我想这样的一个八目我把它称之为我们国家提出来的领导力发展的一个漏斗的模型。什幺叫做漏斗的模型呢?意思是如果我们想要达到平天下这个目的,我们不能够在平天下这个层面上来讨论平天下,而是要往后推。当我们不断地往后推的时候,我们就会把它推到格物,就是我们如何认识这个世界,我们如何加工这个世界,我们如何理解这个世界。而我今天如果用认知神经科学的办法来讲,我觉得这个漏斗模型同样适用于我们所说的神经领导力。什幺意思呢?如果我们想要提升我们的领导力,如果我们想要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我们必须往后逆推,一直推到我们大脑的加工模式,一直推到我们大脑的思维模式,这就是我所说的一个漏斗的模型。

  尽管我们中国古代的领导智慧已经提出来了这样的发展路径,但是事实上,我们会发现它非常难学,可能到今天来讲,我唯一能够想出来的两个人,如果大家知道还有别的人,我们可以一起来交流一下,我知道有两个,第一位呢?是我们明朝的一位大儒王阳明。

【用脑做治理】向导力是大脑加工模式的养成

  王阳明

  他是在贵州的龙场,在那个地方悟道,然后他最后被朝廷封为伯爵(新建伯爵位),还平定了所谓的一场叛乱,这是我知道的王阳明。

  而另外我了解的可能沿着这个发展路径最后成功的人是清朝的曾国藩。

【用脑做治理】向导力是大脑加工模式的养成

  曾国藩

  他也是同样如此,他是通过走了这八步,从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然后依次依次往上走,最后他也能够组建了湘军,平定了太平天国判乱。

  但是你想我们中国古时候的读书人有多少?为什幺最后成功的就只有这两位呢?我的一个理解就是尽管我们发现了这样的一个漏斗模型的存在,但如果我们想要真正地提升领导力,我们必须从改善自己的思维模式的角度去入手,但是我们却没有科学的方法,因为在古时候我们没有办法理解我们人类大脑的运作。

  而今天我们来讨论神经领导学的时候,其实就是把我们古时候的一些领导智慧用现代科学的发现来进行一个填充。从我的一个角度来讲,所谓的神经领导学,它主要就包括四个方面:我们要理解我们领导者的大脑,我们要让领导者的行为适应领导者的大脑,同时我们还需要去促进我们的大脑,最后我们还要学会去管理我们的大脑。我想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一步,或许我们的领导者就能够真正得到一个提升,就能够真正地从“修炼”领导力变为“训练”领导力。那幺我们到底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想我们可以在接下来的节目中,依次来跟大家分享,包括我们如何去认识神经领导学,关于什幺是领导者,关于什幺是领导力,关于如何才能够提升领导力,我们会在以下的节目中依次来跟大家分享。

本期视频栏目地址:

 

 

  以上就是《【用脑做治理】向导力是大脑加工模式的养成》的全部内容,讲的是关于我们、领导力、一个、这个、大家、我们的、神经、如果等关于心理学的方面的内容,觉得学习心理学有帮助就按CTRL+D收藏下。,声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学习研究之用,不代表本站赞同局部或全部同意、支持或者反对该文章观点。 塬文版权仍属塬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指出,本站立即改正。邮件联系nmgpsy@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