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依恋关系?
在依恋理论的定义,依恋和依赖是有区别的。依恋是一种普遍的关系,是不管你是否正常或者是谁。你都有的一种人际关系的心理基础模型,它影响一个人整个一生的人际处理方式,是人的本质。人与人的不同、生活及社会交往的差异可能只是在于依恋关系方式的差异。它不是仅仅指对于某一个个体的依恋关系。
在当代精神分析治疗中,作为人的本质被定义为对于关系满足的追求,而精神分析实践所关注的是一个人内心的人际关系满足方式的治疗。这和早期精神分析中定义人的本质是性驱力的满足是不同的。这也是作为当代精神分析学强有力分支的依恋理论所关心的内容。
2.
依恋对象、安全基地、依恋系统的启动目标:依恋对象对人类来说,最重要的是养育者——母亲,当然在某种特殊情况下上也包括父亲或者别的养育者。这在婴儿的0——36月的早期养育中作为一个特别重要的,当一个有足够以婴儿为中心的母亲能够以足够同理的神情关心婴儿,并且以足够的养育满足满足婴儿随时到来的需要时,这时候婴儿就足够体验到一种安全感。温尼科特在此母亲未必需要最好的或者完美无缺的,但可能需要足够好的。一个足够好的母亲有足够的同理心和养育方式使婴儿能够基本的感受到安全和舒适,这一安全和舒适使婴儿将来成人后个性中自信、信任他人、具有安全感的基本成功保证。安全基地能够提供一个被养育者足够发展自己的环境基础。
在个案研究中,那些母亲如果整天板着脸,根据自己需要来养育婴儿,而并不理解婴儿的真正需要和对于婴儿具有同理心,这样的婴儿以后往往具有不安全性、不容易信任别人等等问题。严重的就容易引发一系列精神障碍。
在婴儿来说,安全基地来自于那个养育者,那个与之形成依恋关系的个体。那个个体提供一般提供三个方面的内容:A。对于依恋者寻求亲近的企图有反应;B。为依恋者提供一个足够好的生理、情感安全基地;C。依恋对象作为依恋者探索了解世界,发展自己能力和人格的安全保证。这三种基础也是依恋系统的启动目标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