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效果研究现状及展望
心理科学进展 2008,16(4):567~575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胡姝婧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湖北省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9)
摘 要心理咨询过程-效果研究考察咨询对咨询效果的影响。以人为中心流派、认知流派、行为 流派、流派等都为该研究领域提供了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内容有咨询师的反应方式、会谈中的当事 人行为、工作同盟、会谈中的重要内容等过程变量与效果的关系。该领域积累的成果还不多,这可能与过程 -效果关系本身的复杂性有关,同时研究方法尚有许多欠缺,如考察复杂关系时使用的研究设计过于简单、 不统一导致结果难以比较,有些测量工具不成熟信效度不高。未来的研究除了努力克服这些问题外, 还应多考虑理论构建、内隐变量的调节和中介作用、当事人变量,在研究方法上应更为综合和多样化。
关键词 心理咨询,过程-效果研究,过程变量,。
分类号 B849;R395
1 引言
国外对心理咨询的研究由来已久,理论研究由 心理咨询与的鼻祖开创,而用科学方 法进行实证研究约开始于 20世纪中期[1]。心理咨询 实证研究可以分为三类:过程研究、效果研究和过 程-效果研究[1]。Lambert和 Hill对心理咨询的“过 程”和“效果”做过界定 [1]:“过程”是指发生在咨 询会谈中的事情,具体包括咨询师的行为、当事人 的行为和咨询师与当事人的交互作用,这些行为可 以是外显的(如可观察的行为),也可以是内隐的(如 想法、体验);而“效果”是指作为咨询过程的结果 所发生的变化。过程研究专门研究咨询过程变量, 效果研究只对治疗效果进行测量和分析,而过程效 果研究将这二者相结合,考察咨询过程变量对效 果的影响。
在咨询实证研究早期,研究者在各自的理论流 派内部从事着验证本流派理论的研究,而且大部分 是过程研究[1],在 1952年艾森克对心理咨询与治疗 的有效性提出强烈质疑之后,研究者进行了大量效 果研究,并最终得出了一个一致的重要发现,即心 理咨询与治疗不仅有效,而且各理论流派的疗效几 乎相当[2]。在此之后实证研究的方向有所转移,并 表现出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研究类型向过程-效果 研究转移。Buboltz等(1999)对 1973~1998年的
26年间发表在《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上的研究论文类型进行过统计[3],发现过程-效果研 究所占比例最大,占全部研究的 25%,而过程研究 和效果研究分别占 13%和 6%,而且过程-效果研究 所占比例在这 26年间一直稳居第一,其近年来的研 究地位可见一斑。第二个特征是研究内容向咨询中 的共同因素转移,还有研究者开始尝试建立和验证 泛理论( pantheoretical)的,即不局限于某一理论 流派、对咨询普遍适用的过程-效果模型 [4,5]。现在 的咨询实证研究中仍然清晰可见这样两种类型:一 类是验证某一流派(尤其是新出现的流派)或比较 不同流派理论观点的研究;一类就是泛理论的研究。 本文是对泛理论的过程-效果研究进行综述,限于某 一理论流派的研究不在考察范围之内。
我国大陆对心理咨询的实证研究才刚刚起步, 零星可见几篇对国外效果研究的综述[6,7],对效果测 量的理论探讨[8,9]或过程研究[10],尚未见对过程-效 果研究的综述或实证研究发表。
本文拟对国外泛理论的咨询过程-效果研究现 状,包括理论基础、研究主题和结果、研究方法和 数据收集方法进行介绍,并分析总结存在的问题和 未来的发展方向,以供研究者参考借鉴。
2 理论基础
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理论流派繁多,许多流派 都为过程-效果研究提供了资源,Hill曾对一些主要 理论流派的影响作过讨论[1],现结合其讨论对过程 效果研究的理论基础作简要介绍: (1)以人为中心流派。尽管并非本意, 但以人为中心理论仍然催生了许多咨询师培训系 统,出于培训咨询师的需要,研究者不得不考虑咨 询师的技术对效果的影响,当事人行为对效果的影 响,以及咨询师的技术对当事人行为的影响,等等, 因此启动了对咨询师的言语技术、非言语技术、当 事人行为等过程变量与效果关系的研究,出现了许 多测量工具,也得出了一些共同结论。另外,以人 为中心流派提出的“助长性条件”得到了研究者的 大量关注,该流派的研究结论是大量证据都支持助 长性条件对当事人改变的重要性,但是非以人为中 心流派的研究者却在这些研究中发现了很多方法问 题,因此对这些结论不以为然;在这场争论中,有 些研究者开始对一些含糊的概念进行澄清,或进行 方法上的修改,以期得到更可靠的结论。以人为中 心流派对开启和促进心理咨询的实证研究做出了巨 大贡献,许多问题在研究中逐渐清晰,结论逐渐明 朗,有些测量工具也成为咨询领域的共同财富。
(2)认知流派。作为认知革命的结果,研究者 开始考虑会谈中咨询师和当事人的思想,这一对内 隐经验的考察是对外显行为考察的重要补充,它对 于建构会谈过程的完整图景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这 一思路,Hill等提出了一个描述咨访双方的内隐和 外显行为之相互作用的认知调节模型 [4],这一模型 有四个主要成分:咨询师的意图( therapist intentions),咨询师的反应方式( therapist response modes),当事人的反应( client reactions)和当事人 的行为( client behaviors)。咨询师根据自己的理论 知识、对当事人的诊断和观察形成治疗意图;为了 实现治疗意图,咨询师使用各种干预方式,例如, 为了增强当事人的感受,咨询师可能会释意或采用 开放式提问;当事人对咨询师干预的反应决定了其 行为,例如,如果当事人感到被支持,他 /她可能会 向咨询师揭示更多。咨询师在知觉当事人反应的基 础上,形成下一个意图和反应方式来满足当事人改 变了的需要,这又引起了当事人新的反应和行为, 如此循环往复。一系列的相互作用最终使咨询产生 效果,详见图 1(引自文献[4])。这一泛理论的过程 -效果模型最早在 1985年提出,其后不但发展了测 量工具,而且进行了许多实证研究,至今这一套工 具已经比较完备,在研究中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 而这一模型也成为过程-效果研究领域中一个十分 重要而典型的描述过程变量和效果变量间关系的模 型。
当事人的行为
↗ ↘
当事人的反应 咨询师的意图
咨询师的反应方式
↓
即时效果
↓
治疗效果
图 1 Hill的过程-效果模型
(3)行为流派。行为理论对过程-效果研究的段的专门化上,它对干预的对象、问题的评估和干 影响主要体现在它对目标人群、评估方法和干预手预的方法通常都有清晰的描述,在研究中易于操作 的同时得到的结果也便于解释。在研究对攻击性、 社交的治疗和体重控制等问题时,该流派的影 响都比较突出。
(4)精神分析流派。精神分析对过程-效果研 究的影响最主要体现在对咨询关系的研究上。Gelso 等将咨询关系分为真实的关系、工作同盟和反 移情三部分[11],在过程-效果研究中得到广泛关注的 是其中的工作同盟,大量研究都已证实工作同盟是 所有已研究过的过程变量中对效果影响最大的一个 过程变量(详见下文)。而移情反移情尽管在精神分 析流派内部被认为十分重要,但是实证研究并不多, 主要原因可能是对这两个概念的操作化困难。 另外还有家庭系统理论、人际理论和社会影响 理论的影响,在此不一一赘述,感兴趣者请参见 Hill 的文章[1]。
由以上讨论可以看出,咨询过程的一些要素、 原理、机制或研究方法等刚开始是在某一理论体系 内部提出、研究和应用,但逐渐为其他流派和 接受,泛理论的过程-效果研究将它们纳入自身的体系中来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期得到不囿于某一 理论流派的对咨询更普适的理解。在过程-效果研究 的理论基础部分,还值得一提的是 Hill在总结前人 研究的基础上,于 2005年提出的一个新的泛理论过 程模型[5],该模型将咨询过程分为初步印象( Initial impression)、治疗开始( Beginning therapy)、治疗 任务( Tasks of therapy)和结束( Termination)四个 阶段,每个阶段都从咨询师的技术、当事人的卷入 和治疗关系来描述其特点,这三者间相互联系,咨 询师的技术促进了当事人卷入,二者的相互作用形 成了治疗关系,治疗关系为咨询师使用技术提供了 平台,咨询师的技术让当事人更深地卷入,从而更 强化了治疗关系,如此循环,将咨询从一个阶段推 向下一个阶段,详见图 2(引自文献 [5])。如果说 Hill的前一个过程-效果模型是于会谈中每一 轮咨询师与当事人的互动,那么这一模型则是将镜 头拉远,着眼于一个完整的咨询,而这些理论模型 的提出对于指导泛理论的过程-效果研究都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
第 2阶段:治疗开始 探索的技术 更深的当事人卷入(讲述故事) 更深的工作关系
第 3阶段:治疗任务 依理论取向而异的技术 更深的当事人卷入(完成治疗任务) 更深的工作关系
第 4阶段:结束 结束的技术 更深的当事人卷入(处理关系和计划未来)真实的关系
图2 Hill的新过程模型
3 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
过程-效果研究中一般包括两类变量:过程变量 和效果变量。如果按照上述对咨询“过程”的界定, 从咨询过程参与者(咨询师和当事人)的角度对过 程变量进行划分,则这些变量包括咨询师行为变量、 当事人行为变量和咨询师与当事人的关系变量。如 果换一个角度看待咨询过程,忽略咨询中的人,而 着重咨询过程中发生的事和咨询的内部机制,则可 以看到过程-效果研究中经常涉及的过程变量有:会 谈中的重要内容、共同因素、针对某种心理疾病的 专门治疗方法,等等。
按照距离过程变量的亲疏远近的不同,效果变 量可以分为即时效果( immediate outcome)、会谈效 果( session outcome)和治疗效果( treatment outcome),这三种效果变量与过程变量的距离依次 增长。仍然按照上述对咨询“效果”的界定,则即 时效果是在咨询师的某一个或一些反应后当事人的 变化,通常以当事人对咨询师反应的帮助性评价 (helpfulness)、满意度( satisfaction)来表示,也有 的用当事人的动机、体验水平等来表示;会谈效果 是一次会谈结束后当事人的变化,通常以当事人对 会谈的评价和会谈结束后的体验来表示;治疗效果 是会谈全部结束后当事人的变化,通常以对当事人 某些症状或总体状况的前后测的差值来表示[1]。
以下对过程-效果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和 结论加以梳理和归纳:
3.1 咨询师的反应方式( response modes)与效果的 关系
3.1.1 咨询师的反应方式与即时效果
咨询师的反应方式是指独立于谈话主题和内容 之外的咨询师言语反应的语法结构 [4]。它在研究中 获得了大量关注,20世纪中叶开始就有大量研究探 讨咨询师的反应方式与其他过程变量以及与效果的 关系[12]。Elliott等(1982)对咨询师的反应方式与 即时效果的关系研究表明 [13],当事人认为解释和建 议最有帮助,而提问的帮助最小。 Elliott(1985)的 研究表明[14],一般性的建议,解释和提供信息都与 当事人评价的帮助性之间存在正相关。 Hill等[15,16] 的研究表明,咨询师的解释能够减少当事人对问题 的描述,而且能够增加体验和领悟。 Hill(1988)的 研究表明[12],反应方式对即时效果有显著影响,但 影响非常小,只占 1%;当事人认为咨询师的揭 示、解释、认同和释意最有帮助,开放式提问、质 对和提供信息中等,而直接指导和封闭式提问则没 有帮助。后在此基础上加入了咨询师的意图和当事 人的体验水平同时进行考察,结果对即时效果的解 释力显著提高。在当事人的体验水平和咨询师的反 应方式间存在交互作用,在当事人体验水平较低时 最有效的咨询师反应方式是感受探索、开放式提问 和提供信息;在中等体验水平时,几乎所有的干预 效力都相当;而较高的体验水平在非以人为中心的 治疗中一般很少达到,所以研究很少。研究者认为 这提示了将一些过程变量放在一起同时考虑的重要 性。
3.1.2 咨询师的反应方式与会谈效果和治疗效果
许多研究者对该问题进行过研究,常用的研究 方法是考察反应方式的频次与会谈效果和治疗效果 的相关,但是由此得出的结论却很不一致,有些结 果相互冲突,而有些没有得出显著相关 [12]。在分析 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的过程中,研究者逐渐认识到, 以往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可能存在问题,频次与效果 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关系,并不一定某种反应方式越 多,效果就越好,还可能受到其他许多因素,如当 事人的需要、准备状态、咨询师反应质量等的影响 [12],Stiles等(1994)认为:“在极端情况下,当咨 询师对当事人的反应性十分完美时,预期的咨询师 的干预与疗效间的相关应为 0”[17]。因此,有研究 者建议摈弃使用相关设计考察咨询师反应方式的频 次与疗效关系的思路和方法,而考察与反应方式距 离较近的效果,如即时效果,或者发展出新的研究 方法来考察这一问题 [12]。目前,有研究者尝试采用 序列分析( sequential analysis)[18]和质的研究方法 [19] 来进行研究,序列分析将咨询师的反应方式与紧随 其后的当事人行为放在一起考察以检验其效果,而 质的研究对当事人进行访谈,用语言而非数字来考 察咨询师反应方式的效果。
3.1.3 咨询师的自我揭示与效果
咨询师的自我揭示是获得较多关注的一类咨询 师反应方式。在 Hill(1988)[12]的研究中,当事人 评价咨询师的自我揭示最有帮助,而且当咨询师运 用此技术时其体验水平最高,然而咨询师却对该技 术的帮助性评价最低。Hill(1989)将自我揭示分成 若干类型进行细致的研究发现 [20],当事人认为咨询 师安慰性的自我揭示比挑战性的自我揭示更有帮 助,而且咨询师此时此地( here and now)的自我揭 示和彼时彼地(there and then)的自我揭示似乎并 没有差异。Barrett等(2001)对咨询师的自我揭示 所做的质的研究表明 [19],咨询师的自我揭示能导致 当事人的领悟,而且让咨询师看起来更真实和人性 化,这会强化咨询关系,并且让当事人感到安慰和 自然,而这会让当事人感觉更好,朝着积极的方向 转变,并且在咨询中更加开放和诚实,由此看来, 咨询师的自我揭示对即时效果和治疗效果都有影 响,它和效果之间的联结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咨询师的自我揭示与会谈效果或治疗效果的关 系如何并不清楚,研究结果很不一致,有的研究结 果是零相关,有的是负相关,有的是正相关 [21],这 类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自我揭示的操作化定义 模糊,评估的方法各不相同,而且同样存在上述问 题,即用相关的方法来考察咨询师自我揭示的频次 与会谈效果或治疗效果的关系并不合适。因此,从 现有研究结论来看,咨询师的自我揭示对即时效果 有促进作用,但与会谈效果和治疗效果的关系尚不 明晰。
3.2 会谈中的当事人行为与效果的关系
如上所述,会谈中的当事人行为包括外显行为 和内隐行为。外显行为包括言语和非言语行为,而 内隐行为中研究较多的是体验。对外显行为的研究 经常使用的工具是 Hill编制的《当事人行为系统》 (Client Behavior System)[ 22], 这一系统将当事人行 为分成相互独立的8类:认知 -行为探索、探索、 领悟、阻抗、同意、合适的请求、描述和治疗性改 变,对每一类行为都有一个界定,观察员按照这些 界定对当事人的每一个反应单位进行归类,这样可 以得到当事人的每一类行为在会谈中出现的频次。 在实证研究中被广泛采用的测量当事人体验水平的 工具是Klein等编制的《体验量表》(Experiencing Scale)[1]。它最早在 70年代由罗杰斯学派的研究者 设计和使用,后来由于其测量内容对大多数流派的 普适性和良好的测量效力,在研究中被广泛运用 [1]。
该量表测量的是当事人明确和符号化内心体验以及 利用这些信息解决自身问题的程度,在较低的水平, 自我揭示是非个人化和肤浅的;在较高的水平时, 感受被探索,而且体验成为自我了解和问题解决的 基础[23]。它是由受过训练的观察员根据每一个分析 单位内当事人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来评估当事人的 体验程度。
3.2.1 外显行为与效果
尽管从理论上来讲,会谈中的当事人外显行为 十分重要,但是对它的研究却十分有限,而且为数 不多的研究中大部分是过程研究。 Hill在编制《当 事人行为系统》时 [22],曾请 16位咨询与临床心理学 家对其中的各类行为所表明的当事人卷入程度和对 治疗的有益性进行评价,结果把 8类行为分成了两 部分,一部分是阻抗、同意、合适的请求和描述, 另一部分是认知-行为探索、情感探索、领悟和治疗 性改变,对这两部分的评价存在显著差异,后者与 前者相比是更有益的行为,当事人卷入程度更高。 另外,该研究让 8位当事人对其所参与的一次会谈 中的每一个咨询师干预的帮助性作评价,结果表明, 出现在当事人的阻抗和认知 -行为探索之前的咨询 师干预被认为是最有帮助的,也就是说,当事人感 到咨询师的干预有帮助时,他们的反应最有可能是 阻抗和探索。
Shechtman(2004)用《当事人行为系统》比较 了对强攻击性男孩的一个团体咨询( 26人)和个体 咨询( 25人)中当事人外显行为的差异 [24],结果表 明,两种治疗方式中当事人外显行为出现的比例十 分相似,简单反应(包括同意、合适的请求、描述) 出现的比例最高,其次是认知探索和阻抗,其他外 显行为很少出现。该研究还考察了随着咨询进行当 事人外显行为的变化,结果表明,阻抗出现的比例 下降,而领悟和改变的比例升高。此外,对咨询师 的干预方式与当事人外显行为关系的分析表明:在 个体咨询中,咨询师提问的技术与许多当事人外显 行为相关,它减少了阻抗而且增加了认知和情感探 索,但在团体咨询中,这种关系并不存在;咨询师 的指导除了在团体咨询中导致情感探索的减少外, 与其他外显行为都没有相关。
Porter等(1996)用《当事人行为系统》研究 了遭受过性虐待的女孩在会谈中的表现 [25],结果表 明,当事人外显行为受咨询师干预的影响要大于咨 询师性别的影响,当咨询师询问关于性虐待的问题 时,当事人会出现更多的关于认知、情感和行为的 探索,而不论咨询师是男是女,这一结果十分重要, 因为在开始咨询之前,所有当事人都认为更倾向于 咨询师为自己咨询。关于性虐待的话题最常出 现的当事人外显行为是认知-行为探索,而与性虐待 无关的话题最常出现的当事人外显行为是描述和认 知-行为探索。Lee等(2006)采用序列分析(sequential analysis)的方法研究了 32例会谈中当事人外显行 为和其出现之前的咨询师干预之间的关系 [18],结果 表明,咨询师的干预对当事人外显行为起着促进或 阻碍的作用,如当事人的描述行为通常出现在咨询 师的封闭式提问之后;感受反映能够促进情感探索, 而重述和开放式提问能够促进认知-行为探索;领悟 通常在解释、主观信息、认同-安慰之后发生。
关于当事人外显行为与效果关系的研究十分缺 乏,曾有研究者提出过该问题,但似乎并未引起重 视[18]。2006年 Lee等探讨了当事人外显行为与会谈 效果的关系 [18],结果表明,当事人对会谈帮助性和 满意度评价更高时,其描述行为的比例较低,而认 知-行为探索、情感探索、领悟行为的比例较高。
3.2.2 内隐行为之体验与效果
当事人在会谈中的体验与效果的关系获得了大 量研究,而且研究结果几乎一致表明,当事人的体 验水平与效果间存在正相关。Klein等对采用《体验 量表》进行的研究的回顾表明,在《体验量表》上 得分越高时治疗效果越好,这一结果在对许多流派 的研究中都被证实[1]。Hendricks对 1957~1997年的 27篇采用《体验量表》研究的当事人体验与效果关 系的论文进行了总结 [26],结果表明体验水平与效果 间存在正相关,无论是整个咨询的平均体验水平、 还是咨询早期、中期、晚期的体验水平,与效果间 均存在这一相关,而且在不同的理论取向和不同障 碍类型的治疗中均发现了这一相关。因此,当事人 的体验水平是一个对效果有影响的重要过程变量。
3.3 工作同盟与效果的关系
工作同盟一般被定义为咨询师与当事人之间合 作的和情感的联结 [27]。尽管它最早在精神分析流派 中提出,但已被各理论流派接受为咨询过程中的一 个重要成分,研究发现都一致证实了它与治疗效果 的关系。Martin等(2000)对 79个工作同盟与效果 关系的研究进行了元分析 [27],结果表明,工作同盟 与效果间的相关为 0.22,这一关系十分稳定,不受 其他变量,如治疗类型、效果测量方法、评分者(当 事人、咨询师、观察员)、评分点(咨询的早期、中 期、晚期或平均)、工作同盟测量方法等的影响。对 过程研究的综合性回顾表明 [27],工作同盟对咨询获 益的预测力无论在强度上还是一致性上都要超过其 他任何已经广泛研究过的过程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