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每个人都需要永远准备好应对它们。这就是为什么各种形式的都认为理解冲突在研究精神疾病的起源和寻找解决方案时是如此的重要。
精神分析从诞生之日起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并揭示了冲突中在神经症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根据精神分析的理解,许多疾病源自未解决的内心冲突:障碍,伴随着的,惊恐发作和强迫性神经症、癔症、各种障碍。某些与冲突相关的疾病需要有已分化的发展水平,包含了已发展的功能。与之对应的是未发展的和低分化的自我功能的患者所展现的临床情形。在自我结构障碍的背景下,我们观察到不同的临床场景和局限性,如边缘型人格障碍。
冲突这个词来源于拉丁词“confligere”通常意味着冲突和矛盾的需要,动机、观念、价值或愿望。这些可能发生于个体内心,或是多人之间。在这次演讲中,我想聚焦于个体内心的冲突。神经症性的冲突属于这一类。一般说来,我们谈到了一种内在的冲突,指的是在在同一人中有着同样强烈的需求或内在动机,却分化出两个不同,相反的方向,每一个都想得到满足。
几个例子可能有助于说明这点。例如,享乐型的愿望指向享受美食但却与同时出于审美和健康的原因而希望保持体重控制的愿望发生冲突。此外,一种基本的想要被他人照顾的愿望和另一种基本的想要独立(和自主的行动)的愿望存在着直接的冲突。工作中的人可能会发现自己处于一个类似的冲突:他们应该接受那份在他乡异地,却有可能更具潜力的高工资和晋升的工作,或者他们应该申请留在目前的公司而不是另一份工作,这将是更安全的选择但伴随而来的是一切照旧。
这些内心的冲突是在层面的,原则上可以通过妥协机制来解决或减轻。为了这个效果,个体需要一种稳定的自我结构调节功能,以便提供足够的应对机制。相比之下,神经症的人只能部分调节他们的自我功能,因此在他们的生活中经历持续的冲突时,不能加以克服。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神经症性的冲突。在这里,压抑过程发挥核心作用。这种压抑过程当患者在面对冲动时发挥作用,但因为并不能充分地容纳他们心理内部的这种冲动,所以他们不能够把这些引向平衡。
为了理解这一点,我们首先要仔细看看在发展的历史和条件下,神经症的心理发展。我们需要审视一下,特别是压抑和压抑的后果。
精神分析学的关键核心假设是,一个未解决的冲突导致了大多数的心理或心身疾病。而这种冲突可以从神经症患者的心理发展历史中得到理解。根据精神分析的理解,神经症性的冲突是孩子在三岁左右压抑了自己的内心冲突而产生的。被压抑的东西,会带来满足和快乐,但这与其他人的需求和想法有冲突。例如,一个5岁的孩子可能会发现他的某种强迫性或运动攻击性的表达被深爱的父母拒绝了。这可能成为抑制他攻击性冲动的基础,因为这能减少与父母关系间的摩擦。否则,孩子将冒着被拒绝或是不再被爱的风险。在极端的情况下,他们可能会觉得家里不再安全了。然而,如果父母找到一种适当的方式来回应孩子的冲动性行为,压抑的动机就会自动消失了。
但是,压抑是如何建立的呢?起初,与父母的冲突带来了巨大的紧张,这可能会威胁到孩子的心理,如我们在之前的例子中所提到的那样。如果这种令人厌恶的紧张局势持续一段时间,这可以成为压抑的动机。然而,一种强迫性的攻击,或许是性或口头的冲动不能被就此放弃,也就是说,它永远不会被完全地压抑。相反,它只是压抑了指向那个冲动对象的感知。通过感知那个对象,我们能够意识到冲动的指向。
我们可以用一种简化的方式来想象一下。让我们设想一个孩子,他体会到一种攻击性的冲动,想要痛打自己的弟弟,或者他对母亲生气。母亲反过来也不会欣然接受这样的行为。因此,为了不危及母子关系,具有攻击性的孩子把作为冲动目标的弟弟和母亲的感知清空。这意味着他无法攻击的弟弟或母亲了。冲动已经失去了它的目标和对象,而运动和方面的冲动仍然停留在孩子的心灵上持续运作。临床上,这些可以表现为内在的不安或紧张。关于心理动力学,最有趣的是攻击性的冲动变得失去目标。这意味着弟弟和母亲的画面与冲动带来的行动和情感方面失去了联接,使得冲动不能直接指向真实的人了。通过这一过程,攻击性不能被有意识的体验到。这个孩子就不能用这种方式去进一步的处理那个对象。相一致的是,攻击性冲动的部分不能直接指向对象。一种譬如“我对我的哥哥生气”或者“我想主宰别人”的感觉是不可能再有了。在运动方面也是类似,情感部分在压抑下仍然存活,但指向随机的对象。在这种情况下,外部观察者,例如治疗师可以经常比患者自己更清楚感觉到这种情绪的影响。
重申: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来看,我们最关心的是这样一个压抑过程的后果,(a)情感和行动的冲动性方面仍继续存在,(b)这两方面无法作用在对真实的人来有意塑造关系。也就是说,对于那个所涉及的人,将无法在意识层面下按照意愿来规划和塑造彼此的关系。
例如,他们不能声称自己反对某人更多了。这是因为强迫性和情感性部分的冲动,例如攻击性仍然存在,但他们不能被以一种与对象相关的方式鲜活地体验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说的是一种神经症性的冲突。这种冲突被定义为一个过程,从原始的冲突中进化而来,只有当另一部分,例如攻击性,被压抑和排除在意识感知之外,剩下的部分冲突性影响才会被感知。在我们的例子中,这是孩子的攻击性,使得它面临失去被爱和安全源泉的母亲的风险。这种神经症性的冲突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因为一个解决方案需要完整且有意识的体验到冲突双方才有可能。
在早年的生活中,一个累积和不断重复的类似限制性的发展状况可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他们可能会失去在他们的家庭生活之外和与其他社会意义上重要的人一起生活的能力。家庭模式决定了个人关系在以后的生活中如何展开。这样,各种类型的关系蓝图在生命的早期就略显雏形。根据理论,这些蓝图内化为所谓的关系表征。这些表征在后来的关系中以相当固定的方式持续发挥着塑性的作用。这些模式被体验为一种与他人情感联接的方式,但在中已经失去了他们早年与主要依附对象生活所带来的这种后果的由来。
当然,这样的发展对以后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我想通过一个二至三岁开始的自主期发展阶段的例子来帮助说明这一点。在这一阶段的发展,孩子主要是要学会自己将自己的意志贯彻到社会可以接受的行为中去。为此,他必须学会做决定,坚持并加以实施。同时整合运用权力的感觉和施加适量的权威性到这一发展阶段中去。在较为乐观的情形下,在这一阶段结束时,孩子将获得在面对他人时,如何能够定位自己和自己愿望和需要的认识。
然而,正如上面提到的,孩子可能找不到适当的客体取向的方法来处理冲动而转而以压抑的机制来应对。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已经失去了目标和客体取向的冲突处理路径。在他们的进一步发展过程中,孩子在社会环境中只能以一种非常狭隘而并非多重多角度的视角来实现自我主张。他们所关注的仍然是未确定的,并且从广义上而言找不到方向。同时,他们的行动愿望和情绪仍然在其内心蠢蠢欲动并常常感到一种内在的紧张。
个体对于自己的冲动和持续的情感的压抑体验的心理动力学模型不仅是一个理论结构。相反,治疗师可以利用它来进行直接的临床工作,因为它有助于细致入微的了解患者的内心结构。在一个例子中,一个患者在与治疗师的会晤中似乎非常不自然和紧张。患者只能对自己的内心构成有一个模糊的画面。在这种情况下,治疗师可以利用自己对于心理动力学压抑机制的理解来描绘出下的神经症性的冲突如何影响到来访者。
到目前为止,我已经谈到了在早期自主发展阶段背景下的神经症性的冲突。我们看到一个孩子的行为能力受到了损害,他们的冲动和驱力的发展受到限制。当然,这也会对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带来影响。
然而,压抑机制也活跃在所有其他从二至三岁以后的发展阶段。当然,后期的压抑与早期自主发展阶段中所带来的的影响不同。可以想象压抑发生在随后的个体发展期或期或角色同一性建立期。例如,一个神经质癔病性人格结构的人往往无法完成他们的行为和诺言,而是代之以不断地重复再现。我曾经有过一个患者,他总是积极地投入新的运动项目,一旦开始接触到下一种运动时他就会扔下前一种。神经症性抑郁患者则呈现出不同的情形。这些人甚至不能开始一项活动,因为他们很快就开始贬低自己的原始意图,因此保持承诺很快显得毫无意义。所有这些患者都有一个特点,根本性的对于自己力量的感知受限和愉悦情感的缺失。在不同程度上,他们对于生活感觉的特点是悲伤,焦虑和自我怀疑。他们的情绪光谱偏向缺乏快感,而诸如快乐、好奇、喜爱、性欲、骄傲和满足等都处于次要位置。
到现在为止,我已经讨论了有关压抑的主题以及在神经症患者发展中的神经症性冲突和其带来的局限性。也就是说,一个神经质的人格并不代表实际上的疾病。相反,一个神经质的人格应该被理解为一种神经症性疾病的发展倾向:它是以具体的生活情境与神经质人格结构的特点之间的不相容而产生出症状,据此所定义的一种心理疾病。
在下面,我想从心理动力学理论的角度来讨论这当中的联系。然后,我会通过一个案例研究来进一步说明。
心理疾病的起病源自一种触发症状的情境,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会遭遇内心的冲突和焦虑。虽然客观上这并不是什么大事,但当事人往往内心充满冲突。人会试图通过躲在某种已知的防御机制后面来解决这种困难情境。在神经质的应对机制中,当前的冲突可以与未解决的幼儿冲突联系起来。这种早期的冲突被带回到了生活现实中,而当前的情境是在潜意识中再次经历了一次幼时的冲突,而当时那个孩子会觉得只能通过压抑来解决。也就是说,这个人采取了一种不适当的防御机制。
再次活化的幼儿时的冲突通常发生在一种潜意识的过程中。那个将患者带到当前冲突的人被相似地感知为当年那个在患者的童年时只能用压抑来处理的那个对象。比如说,如果那个原型是父亲,那我们谈到的就是一个对父亲的移情。
这种再次经历幼儿时期发生在潜意识层面被称之为退行。如果我们进一步沿着这个想法,我们可以看到那些意识不到自己的幼儿时神经症性冲突的患者经常会发现他们对于当前冲突的情感反应是不适切的。这是因为复苏的幼儿状态影响和限制患者对当前情况的有意识的感知,从而使他们无法做出适当的反应。更常见的是,无法作出适当的反应,还进一步阻碍了对于当前冲突的解决。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处境还会带来额外的挫折感。这可以看作是一种的受损,导致自卑感和无助感。这一切都将恶化当前的冲突局势。如果这些内在的紧张持续存在,他们可能会引发症状或全面的精神或心身疾病。
(此处为个案)
到目前为止,我已经根据我们目前对于压抑机制在人格发展中的理解,以及激活的儿时未解决的冲突对于当前疾病的影响讨论了神经症性的冲突过程。到目前为止,我已经介绍了一些从自主期发展而来的例子。基于这些明显的临床情形,我们可以运用精神分析性的理解,来回顾推断出压抑的心理动力学背景,神经症性的冲突和激活过程的演进。
在演进的最后部分我想提请注意的是神经症性冲突的分类,这已被命名为“操作性心理动力学诊断”。这种分类系统本质上是一个关于有经验的临床工作者和精神分析师常常在与之工作的患者间遇到的冲突的列表。根据日常各种典型冲突的情境下的各种体验和行为模式来进行描述。
下面的列表的区分了七种不同特征的重要心理冲突:
1. 依赖 vs. 个体化
2. 屈从 vs. 控制
3. 照顾 vs. 自给自足
4. 自体价值冲突
5. 内疚感冲突
6. 俄狄浦斯冲突
7. 身份冲突
依赖 vs. 个体化
在这种类型的冲突中,一方面需要广泛的依赖性和亲密性,另一方面也需要情感的独立和自主性,这二者发生了碰撞。如果这些需求中的一个被另一个完全压制,那么就会产生神经症性的冲突,这样一来,关系就只能以要么需要一直生活在一起,要么独自生活这二者中选一。这会从根本上影响患者形成关系的能力:太高的自主性会使得合作伙伴冒着被排除在关系之外的风险;而太高程度的亲密和则会让合作伙伴感觉空间太紧密而想要结束关系。
屈从 vs. 控制
核心的基调是由两种对立的欲望构成,支配对方或是向对方屈从。临床表现的特点是要么过分地追求掌控欲要么服从或自我屈服。这些发生在各种日常场景中。
照顾 vs. 自给自足
那些发现自己陷入此种冲突中的人基本上能够维持长期的关系。这种冲突的特点是一方面有着明显的被照顾和情绪安全的欲望,有一种依赖的倾向。另一方面,与此相对的是一种利他无私的态度,伴随着高度的无所需求。
每个人都热衷于看到自己的价值被尊重和满足。自我价值的冲突发生在一方面完全被通过付出获得赞赏所占据,而另一方面持续地感觉自己很失败。
内疚感冲突
有内疚感冲突的人容易很快地自责并且会出现在他们面前的困难负责。这种人要么倾向于夸大的自我责备,并试图通过自我施加惩罚来弥补自己的罪恶感。要么当任何可能的困难出现时,他们外化自己的内疚来责备他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还没有准备好哪怕是远远地看一下自己身上的那部分内疚感。
这是一个人类为体验自己具有特别的吸引力和对他人的欲求以获得关注和欣赏而反复出现的主题。他们也经常试图通过情色或敏感的关系来和他人打交道。因此,人类维持其或男性的身份认同感。神经症性的冲突发生在当自己的性别身份被严格地强调或掩盖时。临床表现中常见占主导的是羞怯,性欲化,戏剧化或竞争。
拥有稳定的身份感是与自己和谐相处的前提。要做到这一点,一个人需要确定自己的性别,社会角色,以及他们对自己的、文化和民族立场的感受。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一个不和谐的身份可能在性别、世代、社会角色和文化身份上有所体现。
我的演讲临近尾声。总之,我试图向你们展示根据精神分析的理解人类生活是如何被内在冲突的应对方式所影响的。我们已经看到了压抑过程在这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它对于个性发展所造成的影响和激活时引发精神障碍。我也强调了“操作性心理动力学诊断”模型,它描述了心理动力学的视角下不同形式的行为。对于我们的临床工作,这可能是一种用于诊断疾病和制定治疗计划的有效工具。我的目的是给你们一个对于神经症性冲突的精神动力学观点,并强调了其作为理解疾病起源的重要性。每天的临床实际情况当然是太过复杂以致于很难被某种单一模式所完全解读。
疾病的精神动力学模型是对于结构性障碍的一种补充,主要是自我功能受到儿童早期困扰关系的影响。此外,还需要考虑到个体所遭受的性干扰,这可能从某个单一的或多重的创伤性经验发展而来。
【主持人】:感谢大家来参加我的演讲,大家围绕主题有什么样的问题可以提问。
【提问】:如果你跟来访者一个工作,发现走到了那一步,让你感觉,呈现他所谓神经症性冲突的模式,之后还要做什么?
【主持人】:你的问题是什么?
【提问】:做了很多工作,神经症性冲突模式已经呈现出来,我们后来要做一些什么?
【主持人】:我认为进展这一步,工作才刚刚开始,接下来可以做什么?我们可以抓住一些具体例子,他把具体的冲突带到生活中,你对他有一些了解,可以告诉他,这个工作需要很长,或者反复的过程,才能真正使得冲突在生活中被他理解,运用到广泛生活中,其他的冲突也有,让他意识到,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
另外点,取决于没有足够的时间,或者多长,或者有一个限定性,如果有一个充分的时间,有很多的机会慢慢去展开做类似的工作,如果涉及到具体的内容,要涉及到案例报告对你的情况做一个具体的阐释。谢谢!
【提问】:如果呈现的冲突是第一个冲突,依赖与个体化的冲突,假设对象是一个,他的模型已经发生了很多改变,我们后续要不要增加自我意识呢?
【主持人】:那么我觉得对于,青少年的儿童来说,当然我们的工作就像你所说的一样,依赖于自己,但是青少年还没有完整的形成,所以这个当中,他的自我功能有作用,但是他的自我潜意识层面仍然会时不时的感受到。
我:
【提问】:不好意思,刚才翻页的第一句俄狄浦斯冲突我们比较难以理解,可以不可以让老师解释一下?
【主持人】:如果用比较简单的话来介绍,第一句话的意思,所有人都是有一种内在的愿望被别人欣赏,被看见,希望是有吸引力,或者对他人来说我们是有欲望的。
【主持人】:如果用比较简单的话来介绍,第一句话的意思,所有人都是有一种内在的愿望被别人欣赏,被看见,希望是有吸引力,或者对他人来说我们是有欲望的。
这个冲突反应在什么地方。一方面让自己的有吸引力,展现男性和女性的魅力,很强壮 ,很MAN。另外一方面,我们隐藏自己,看不见,不被吸引,默默无闻,这两者之间是一个冲突,是一个相反的两面。对神经症性冲突来说,我们的理解一直都是这样,我们只看到一部分,或者另一部分缺失了。
【提问】:这里面提了7个神经症性冲突,我发现前五种都很相似,在一个人身上都可以看到前5种,在一个患者上很容易看到,同时并存。我想问神经症性冲突7种冲突的区分是根据什么来区分的?我们在临床上怎么去辨识到它的主要冲突?
【主持人】:简单说一下,因为神经症性冲突操作系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今天其实不是讲神经症性冲突具体怎么样,我比较难比较具体讲,如果有兴趣可以买一个操作手册,如何来区分神经症性冲突。我们可以看到患者积极的一面是什么,消极一面是什么,我们把这个东西明确了,可以理解具体是什么冲突,冲突的两端是什么,但是具体的话就要看书。
【提问】:我想知道神经症性冲突发生具体的阶段,因为在开头的时候老师说到好象神经症性冲突发生在2到3岁,似乎缸欲期的时候,在我的印象里通常是发生在俄狄浦斯期的。到后边7个冲突,好象又说到俄狄浦斯期。我想问神经症性冲突发生在大概多少岁的时候?
【主持人】:我纠正一下,神经症性冲突并不是发生在什么时期,就像一开始说的,整个人生都存在这种冲突,这些冲突都可以称之为神经症性的冲突。
补充一点,我们强调佛洛依德的那个冲突,可能会讲到在什么时期发生,但是实际上如果整个其他的冲突并不局限什么时期。
可能的冲突比如,一个小孩从母亲获得更多的满足,但是当母亲拒绝他的时候,他会感觉难过,他的要求不能被获得,这个就是神经症性的一种冲突。比如说对于小孩的哺乳来说,当他长出牙齿的时候,会咬妈妈的乳头,对他自己来说有一种快感和满足,但是妈妈会抗拒这个,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就构成了一种冲突。如果这样来定义,理解神经症性的冲突,在1岁的时候有类似冲突,在生命其他阶段也有其他的冲突。其实随着我们的发展,我们自我功能,或者自我结构不断变化,不同阶段自我结构,只要他们之间发生冲突,这就是一种神经症性的冲突。
【提问】:第二个问题,老师讲形成冲突的机制,那个机制说虽然攻击指向的课题可能被压抑,但是这个情绪仍然在,后面那7个冲突的机制我看是不是不能解释这7种冲突,可以不可以稍微解释一下。
【主持人】:这其实是两个不同的系统,不同的部分,前面讲的压抑缓解机制从心理发展、,更多在潜意识方面的防御机制。后面讲的OPT是一个临床操作系统,后一种是临床操作意识层面,两个不一样,不能放在一个方式当中。
【提问】:老师刚才讲的时候,神经症性冲突3岁以后,也许是我没有听清楚,现在有一点混淆的感觉。
【主持人】:我觉得神经症性冲突可以发生在各个阶段。
【提问】:前面那个年龄界限不就混淆了吗?
【主持人】:首先这个可能是一个误会,这句话的理解对它的表述。就像前面说的神经症性冲突跟自我功能发展相一致。自我功能从18个月开始可以感受到,这样说来神经症性冲突 从18个月的时候开始就可以感受。
【提问】:那刚刚提到的口欲期冲突该怎么解释?
【主持人】:其实我们说到口欲期,当我们面对成人病人的时候可以这样理解。当然去观察的时候,可以观察到自我的功能,我们现在认为对婴儿来说,他在18个月的时候是有记忆,从那个时候开始。如果这样来说的话就不冲突了。
【提问】:我想问一下,口欲期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阶段?这里面我感觉说到在1岁以后,但是老师演讲时说到18个月自我产生的时候,这个就有点混乱的。
【主持人】:神经症性冲突会发生在各个阶段,神经症性冲突跟口欲期的冲突连接,你的意思是什么?
【主持人】:以我的理解来说,这其实是两种不同的理论趋向,当我们说到口欲期冲突的时候,以弗洛依德来解释这个东西,你提的是个口欲期的问题,或者是口欲化的冲突,这个是一个弗洛依德理论来说的。但是我们刚才讲到自我功能,其实自我功能一些概念,随着自我功能18个月有了自我功能,有一些冲突,其实是从婴儿观察来说,但是自我功能跟弗洛依德是不同的结构,虽然是用同一个词儿,但是是不同的意思。
【提问】:我想问一下老师,关于刚刚的案例,有一个男性在公司里面跟上司发生了一些矛盾,很愤怒,但是用一种成熟方式来表现出来,他后面讲到这个案例明白了上司的情况,是因为他以前幼年时期跟父亲的冲突受到的压抑。我想问一下,这个案例的后面,做了什么样的改变,用什么样的方法建议他?用什么方法来知道神经症性冲突。
【托马斯】:我们想知道对这个病人后续做了什么是吗?
【提问】:对的。
【主持人】:后面的工作是根据病人的强迫性方面进行了工作,对自己整个生命的发展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他能够在现实生活意识到此刻的困境,或者一些表现,其实是跟幼儿时期没有解决的冲突有关,然后在现实行为方式中开始有一些改变。他那种压抑,或者原来那种愤怒完全不能表达,其实慢慢都改变了。
我:
【主持人】:我的意思这个工作将来访者一些潜意识的冲突上升到意识层面,对于来访者来说,如果意识到内心有两种冲突,两种冲突的混合,要么去吵架,要么去回避一下,如果冲突从潜意识到意识层面,这个治疗进入到了一个尾声,或者大功告成。当来访者在日常时候中,比如说有一些限制,他可以意识到早年内心未解决的冲突,他意识到这点,在现实生活有意识去做跟过去不一样的尝试,其实这个问题就开始慢慢解决了。
【提问】:我的疑问是今天老师的神经症性冲突跟弗洛依德的冲突是不一样的。好像今天讲的神经症性冲突是一个为临床工作提供了一个视角,还是老师讲的是一个新的理论学习?
【主持人】:当讲到神经症三个字的时候跟弗洛依德理论结构还是不一样的。我讲的更多是更加广泛来讲,比如说自我功能的冲突,以这样一个角度来体现的。当弗洛依德用到神经症三个字的时候,其实精神分析的应用还是局限,现在有了一些新的理论,新的应用,当我们讲到神经症性冲突,可能超越了弗洛依德那个年代所涵盖的范围。
【提问】:我可以不可以这样理解这句话跟后面7个点的关系,神经症性冲突是压抑自己内心冲突而产生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这个孩子3岁以前发展比较好,但是3岁左右发展不那么好,他可能是一个神经症性冲突的个体,后面的神经症在个体身上都可以发现,任何一个神经症的个体可能都会存在3岁以前的冲突,或者是控制这样一些问题,但是并不意味着是神经症之前的口欲期。我可以不可以这样理解。
【主持人】:是的,一个神经症性冲突的人,用OPT系统去评估的时候,的确有一个,或者有好几个都符合,有可能一个符合四个冲突,还有一些不冲突,或者只有两个冲突,这个也有可能的。
比如说我报的个案里面,他有一个自我的价值,但是那个是次要的冲突。
【主持人】:今天的会议就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