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关于心智的模型
Wolfgang Kridger
1.1.1 引言:精神动力取向的理论与治疗
什么是精神动力取向的,“精神动力学”这个术语的含义是什么?为了回答这一问题,让我们追溯一下关于精神动力学理论科学的起源,这门科学源自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从1892或1893年开始进行的精神分析以及后来的发展。时代的精神医学诊断对于病人的划分,不外乎给予有限的那么几种诊断分类名称,譬如所谓的“心理病理性”,指的是哪些伴有歇斯底里、违反或者犯罪、或者成瘾倾向的人、(指的是精神分裂症、躁郁症),神经衰弱等等。当今我们使用的精神医学诊断系统与自19到20世纪一路发展过来的那些相比,在精确性、操作性和有效性方面提高了不少,我们已经有了ICD, DSM-4或CCMD-3这样一些精神医学诊断系统,尽管如此,就这些诊断系统的内容而言,与既往的时代一样,它们还是局限于描述性的症状学诊断,并不能为我们提供任何与病人的心理疾病有关的精神动力学方面的信息。 (因此,为了心理治疗的目的,对于症状学诊断还需要给予一种精神动力学诊断做为补充)。
弗洛伊德时代精神医学治疗方法主要是一种身体上的治疗,通过住院,精神类药物如镇静剂和刺激物等,弗洛伊德就曾试验过可卡因,电疗等.但是对于性疾病,这类躯体治疗被证明缺乏疗效.弗洛伊德发现如果想要帮助这些患者,就不能满足于对他们症状的描述,根据症状描述将其分类列表,以及单纯用药。这些患者所需要的是有一个治疗师能够帮助他们对以下这些方面获得理解:
— 为什么在他们生命中的某一个特别的时刻或者特别的情境里,这些病人会感到不适并发展出各种症状?
— 他们得病的原因是什么,他们的症状有什么功能和意义,也就是说:
— 如何理解病人的症状是某些内心“力量挣扎”的一种表达呈现,这些挣扎源自各种力量之间的冲突、尤其是源于患者的各种特殊的愿望、需要、和害怕之间的性的冲突。弗洛伊德发现那些处于内心最深处的渴望和恐惧通常对于患者自己来说是没能知晓的——,因此你无法只是通过简单的提问就可以获得答案。治疗师必须去了解那些非言语化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以及高度情绪化的“潜意识层面的心智语言”,这些内容不是在日常言语会话中表达,而是表现在病人的行为、他对待别人的关系形态、他的情绪符号、幻想、梦境中。通过对患者那些不仅通过言语而且通过这些非言语的方式所表达的最深层的动力以及掩饰的情绪的理解,我们帮助患者可以对他自己以及他人获得更好的理解,并且可以把握好他的各种困扰而不是因此生病。
这种方法——并非只是要对各种症状进行探索,而是要对那些被称为潜在的情绪力量,对它们所具有的功能和意义做进一步的理解—— 这是弗洛伊德最重要的发现,这就是他所说的精神动力学视角。dynamis 这个古希腊词语的含义是能量、力量或作用力。当然,我们这里所要谈论的并不是物理学意义上的各种能量,而是心理能量,.对这些能量我们用以下这些术语来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