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宾斯万格在对人性的解释上受到了海德格尔的影响,认为人的本质就是其完整性,而体现的就是这种完整性。存在分析的人性假设就是: 人是充分自由的,能选择自己的生活,也因此对自己的选择负有责任。
关键词:宾斯万格; 存在分析; 在世之在; ; 人性假设
中图分类号:B84-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902(2012)01-0056-05
任何一种精神治疗或的流派都会有一个对人性的基本假设,这是该流派区别于其它流派的关键点,也是该流派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宾斯万格( Ludwig Binswanger,1881—1966) 十分重视人性问题,他写道: “对于学来说,关注人是什么的问题是多么的重要。”[1]基于这种对人的认识,宾斯万格在治疗中也是极为关注人的整体性的,并且将此作为治疗的基本前提。那么,宾斯万格的人性假设是如何形成的呢? 又包含哪些具体内容呢? 本文拟作初步探讨。
一、人性假设的哲学来源
自笛卡儿确立了主客二分的原则以来,哲学家和思想家把现有的一切知识与观念都“放在理性的尺度上校正”,形成了西方主体形而上学。此后,近代西方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不断探索、求证,把科学和理性推向高峰。科学和理性成为人们认识包括自身在内的世界的唯一方式,这种世界观实际上是近代二元论或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的体现。崇尚科学和理性原本是为了使人摆脱奴役和愚昧,彰显人的价值与尊严。但是,一旦科学与理性被机械化、神圣化,人的存在就成了一场深刻的精神与意义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强调人的内心体验和个人的哲学应运而生了。作为存在主义鼻祖的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特别关注人的“生存”。他所关切的“生存”很像现代哲学中讨论的“Dasein”。[2]他断言: 人的存在,首先表现为行动的存在,而人的行动是受非理性的主观性支配的,因而人的存在归根到底是主观的“非理性的内心体验”的存在。关于“存在的意义”问题,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作过明确讨论。[3]在他看来,要想寻找存在的意义,就必须把人和世界重新联系起来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这也就是把人理解为在世之在( being-in-theworld)。
而对人性的解释是生物还原论的。宾斯万格后来明显发现这种对人性解释的弊端,于是他对用精神分析的隐晦术语来理解人是持反对态度的。他指出,在弗洛伊德眼里,“现象的真实性、唯一性和独立性,已经被假设的力量、欲望和支配它们的规律所湮没。”[4]可见在传统精神分析理论中,人性是隐晦的、不完整的。
宾斯万格特别强调要保持人性的完整性。在他看来,人的存在就是在生成变化中的存在,应该具有多种存在样态。要保持存在样态的完整性,就要学会选择,真实地面对世界,做他自己; 否则,他的存在样态就变得单调和单维度,人的完整性就不复存在。
当然,为了真正理解人,就要区别存在与存在物之间的差异。宾斯万格已经意识到这种差异,他说:“人的存在的观点与存在物的观点并不完全一致,换句话说,存在和存在物是不可以互换使用的术语———为了采用这种否定性的表达转向———无论如何,这就是海德格尔存在论的基础性课题,也是我们的基础性课题。”[5]可见,宾斯万格明确提出人的存在不同于物的存在。他结合大量的临床案例,进一步指出人的存在就是生存,是在世之在。而在世之在是一个存在论问题,一般而言,是一个决定存在的重要条件的表述。[6]
那么,这种存在论对人的整体性是如何解释的呢? 宾斯万格认为,人作为一个整体,人的躯体和精神就不应该被分开。我们知道,人的存在必然要受到外界的影响,并进而影响人的选择倾向。“人之所以自由,是因为他碰到唯一的必然性,即人始终在选择; 他是注定了自由的。”[7]这标志着人的这种自由选择也是以人的完整性并通过在世之在反映出来的。
对人及人的存在进行整体考察显得如此重要,那么,精神病学是否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呢? 在宾斯万格看来,海德格尔是“通过提出在世之在的此在的基本结构,为精神病学家提供了一把钥匙。借助这把钥匙,精神病学家就摆脱了任何科学理论的偏见,就能够在全部的现象学内涵和固有的情境中确定和描述他所研究的现象。”[8]不难看出,宾斯万格的人性假设深受海德格尔的影响,他基本抛弃了弗洛伊德的观点。在他看来,人的本质就是人的在世之在的这种完整性。
二、人性假设的具体内涵
( 一) 人是自由的
宾斯万格对自由的论述既有海德格尔存在论的观点,也有笛卡儿主客二分的观点,更多带有笛卡儿的观点。那么,究竟什么是自由的状态呢? 在宾斯万格看来,自由就是指拥有一个世界或融进这个世界的有限可能性。他说,人的“生存只能理解为在世之在,理解为对世界的投射和敞开。”[9]他接着指出,自由是指此在拥有某种世界的状态,自由被假定是人的一种固有属性,它不同于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自由。宾斯万格非常重视人的这种拥有某种世界状态的自由,这与海德格尔的观点类似。这里的“某种世界状态”就是宾斯万格极为关注的“世界设计( world-design) ”。一般来说,宾斯万格把“此在存在”就看作是“世界设计”。如果世界设计是展开的、多样的,那么此在存在就是自由的。反之,此在存在就是不自由的。可见,世界设计对人的自由起着十分重要的制约作用。宾斯万格指出: “让我们远离‘心理疾病’、使这些疾病与我们格格不入的想法不是单一的认识或观点,而是它们被束缚在受到极大限制的某种世界设计之中的事实,因为世界设计被一个或某些主题所支配。”[10]
按照宾斯万格的观点,人的自由是由此在在世的结构所决定的。因为人生来是处于“被抛”状态的,人的结构就是自由的。但事实上,这种自由是有限度的。他说: “尽管此在存在本质上是为了自身的目的,但它没有使自身建立在其生存的基础上。同样,作为一个人要‘成为生存’,他将一直处于被抛、被决定的状态,即,总是处于被包围、被占有、被存在物所强迫的状态。继而,此在在它的世界设计中也就不是‘完全的自由’。”[11]
在宾斯万格看来,只要人是在世之在,是生存于世的,那么,其先验结构就决定其将处于“被抛、被决定的状态。”这也就导致人的世界设计也有“被决定”的印记,不可能是“完全的自由”。正是这种不是“完全的自由”的情况下,人要选择,要承当由自己选择所带来的责任。可见,宾斯万格理解的“自由”是存在论意义上的自由。他解释道: “自由意味着此在具有延时反对严酷事实的能力,即此在把自己当作其过去的存在,当作是其过去的不可变更性和当作其过去的因果效应等事实。与此同时,自愿承担其自身被抛的责任; 通过理解,把自己筹划进入未来。处于精神疾病状态,此在完全屈从于一种世界设计,因而屈从于一种与自身没有主动关系也不承当责任的存在者的世界。……因而,和精神病患者被看作此在非本真存在的一种方式。”[12]
在宾斯万格看来,那些拥有自由的人,总能把自己的现在与过去、未来联系起来,并敢于承担责任;缺乏自由的人由于其世界设计的偏狭,总是处于一种非本真的存在状态,生活在时间与空间的错位当中,也不敢承担责任。他用大量临床案例分析了病人的非本真的存在方式,这些神经症和精神病的主要原因就是病人完全受一种世界设计的牵制。例如,宾斯万格在分析洛拉·福斯的案例时指出,洛拉患有迫害妄想和幻想症,这主要就是洛拉一直畏缩在单一而狭窄的世界设计之中,不能展开着把自己投向“未来”,总是生活在“过去”之中,生活在存在性之中。为了缓解这种挥之不去、缠绕不断的存在性焦虑,洛拉又只能生活在妄想和幻想之中,她不能承担起自身被抛和自身选择的责任,因而,她不可能是自由的。妄想虽然暂时消除了洛拉的存在性焦虑,但足以反映她的世界是多么的不自由。宾斯万格认为,人之所以会患神经症和精神疾病,就是因为人没有意识到自身被抛的必然性,没有展开生存的多样性,没有理解自由的有限性。所以,精神治疗师的任务就是帮助病人如何去获取自由的力量。这一点对精神治疗师来说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