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西方依恋理论研究的概述

发布时间:2019-04-06 16:04:58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字号:
www.nmgpsy.com内蒙古心理网学空间DPY5UA
作者: 主题类号:B4/心理学 【 文献号 】1-399
R'QqWa,gdA0【原文出处】《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内蒙古心理网*M-Py Ab-ZU v
【原刊期号】200008
^XS;ZE B L0【原刊页号】24~30内蒙古心理网5H@wvY0d
【分 类 号】B4内蒙古心理网H3KfO_3] U
【分 类 名】心理学
^5O)mZ B{y0【复印期号】200105内蒙古心理网 ^ W6c@0oYP.W
【 标 题 】90年代西方理论研究的概述内蒙古心理网]s4r$B9@/Qc`
【英文标题】The Western Studies on Theory of the Nighties in the 20th CenturyLIU Zhi-jun(Postgraduate,Psychology Department,Shanghai Normal Teacher University)内蒙古心理网r9r`N^)f7]E%Zp t
【作  者】刘志军内蒙古心理网C0pk1}TJb[
【作者简介】刘志军(1971.9-),男,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研究生。 上海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上海 200234内蒙古心理网}2v K0^'@u1Ec
【内容提要】西方90年代依恋理论研究的争论:单一与多重依恋,陌生情境中“气质”与“母婴关系”的作用,母亲、父亲依恋的效果。依恋具有跨代传递性。依恋存在于同伴关系之中,对友谊会发生影响。内蒙古心理网A'a7DA9D[y @V
【英文摘要】The debate on the western attachment theory of the nighties: single and multiple attachment, effect of temperament and mother-infant relationship in the strange situation, effect of mother attachment and father attachment. Attachment transmission across generation: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infant attachment and mother attachment, attachment transmission. Attachment and companionship: study dimension, attachment's influence on friendship.
4eI,eZ NO0【关 键 词】依恋/依恋类型/同伴关系Attachment/Attachment classification /Transmission/Companionship
\WU-PO)C5W1LW"Z0【 正 文 】
!mv$Ej\:t#lDwr0内蒙古心理网s;~m}-eK V}
  依恋(attachment)理论从60年代鲍比()创立以来,已成为西方和个性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根据鲍比的看法,依恋是指个人与亲密伙伴间强烈的情感关系。
a"@ wrh_a1t:V)J[a:G0内蒙古心理网b1E3H}U r&G)YV1i n
  早期依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照顾者对婴儿的依恋的原因,影响因素,依恋的特性和发展带来的一些影响。家认为母亲对婴儿的依恋是先于婴儿对母亲的依恋,并提出了婴儿形成依恋的“敏感期”假说。史克佛和艾默生(Schaffer & Emerson1964)针对苏格兰婴儿的研究指出了依恋的过程:非社会期(0~6周);无辨识性依恋期(6周~6、7个月);特定依恋期(约在7个月大时);多重依恋期。艾茵沃斯(Ainsworth1978)运用陌生情境测验提出了依恋的四种特质:安全依恋型(secure);抗拒型(resistant);逃避型(avoidant)和矛盾型(disorganized),其中后三者属于不安全依恋型。对依恋影响的研究集中在幼儿、学前期,他们发现安全依恋型在年幼时有良好的心理功能,是个有吸引力的伙伴和社会领袖;而不安全依恋型则会有不甚乐观的行为,如负面的反应或攻击、退缩行为、对学业没有兴趣。研究者们也指出安全依恋的经历并不保证以后一定会有好的适应,而不安全依恋也不一定以后不完满。内蒙古心理网XMM AOF+m#R V'D
内蒙古心理网V-Wvt1k0?buH
  本文主要介绍90年代以来西方依恋理论研究的三个问题:一是有关争论,二是依恋的跨代性,三是依恋对同伴关系的影响。内蒙古心理网+^(|Q#n4w@*W

内蒙古心理网5@$@OGZ@YE%`.J8Z

一、有关的争论

内蒙古心理网a2iqU%k[ @M6F

  1.单一与多重依恋内蒙古心理网(B'{cUM a-E
  早期依恋理论认为儿童与不同成人建立的依恋关系具有相似性,而这一相似性是由母子依恋关系的特质来决定的,也就是说一个婴儿与母亲的依恋关系对其他依恋关系的建立具有决定性作用。如果他与母亲有较高的安全性,那么他与父亲,其他看护人也容易建立具有相同特质的依恋关系。内蒙古心理网/Z {3Jvq$qheI
  但近来西方的研究对这一理论提出了质疑,并提出了“多重依恋关系”。即儿童可以与不同环境中的成人建立不同的依恋关系,这些关系间不必具有一致性,因为依恋对象扮演角色的功能不同,依恋关系所产生的环境不同。如大部分的婴儿在伤心或惊叹时,会喜欢与母亲为伴,而父亲则经常被视为玩伴。后来研究者胡威斯和薛吉(Howes & sagi1992)又将它分为三种模式:层级的、独立的、统一的/一体的①。在层级模式中母子关系的特性能预测所有其他关系的特性。母亲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因为她们在儿童照顾上,情绪上的地位突出,且与他们有密切关系,因为她们倾向于管理和组织儿童社会生活(Parke1992)。卡西地(Cassidy1985)研究支持了这种观点,他比较母子和父子依恋的预测性,发现母子依恋特性是以后社会能力的强有力的预测因素。独立模式认为每种依恋关系特性是独立于其他的,且预示着不行的发展结果,在形成特别能力的照顾中最积极的成人被认为是最有影响性的。胡威斯(1994)比较教师—儿童依恋安全性、母子依恋安全性对儿童学前与同伴社会能力的预测性时,发现教师—儿童依恋关系是强有力的预测因素。统一模式则认为所有依恋关系被整合成一个单一关系的运作模式。儿童不是形成一种特别的依恋关系,而是产生一种对所有依恋关系概括性的模式。因此母亲和父亲两者依恋安全性被认为可预测儿童将来关系。伊几卓多(Ijzordoorn1992)在荷兰、以色列研究中发现以母亲、父亲和儿童其他照顾者依恋安全性为基础的依恋统一分数比母亲单独依恋可更好地解释儿童学前的社会变化。
U/l[ ]8r*o _0内蒙古心理网0f8D9B#S aC8^C:? J Tm
  2.陌生情境中“气质”与“母婴关系的作用”
N%j?X#T#]F)Y0内蒙古心理网 `2Q!?6L[x
  研究者对陌生情境中个体进行评估时大多采用行为范例。陌生情境中个体行为的差异引起了他们兴趣,他们对个体行为变化的影响源或相关因素展开了研究,得出了两个矛盾的观点:(1)陌生情境中的行为是对个体与照顾者依恋关系历史的反映;(2)行为反映“儿童的私有物”或个体的气质而不是关系的历史。
ys W.Px0
${fj%zoX0  前者认为婴儿经历的反应的、敏感的早期照顾历史,在陌生情境中会以安全依恋表现出来,或作为行为模式的“安全基地”,用以让婴儿作自信的探索,热情地欢迎照顾者,悲伤时婴儿会倾向它寻求和获得爱的安慰②。相比之下,不理想照顾的历史会反映在缺少上述特征的行为的不安全模式中。尽管儿童情绪的个体特征可能与陌生情境中特殊的行为和结果有关,但反映安全与不安全依恋系统的整个组织被看作是主要来源于与照顾者关系的历史,因此研究者提出“母子关系的质量一般来说应该与年幼儿童的安全或不安全依恋的状况相联”的假设。但对它的验证比较混杂。高特史密斯(Goldsmith1987)发现这种联系是低水平的,汤普森(Thompson1998),迪沃夫(Dewolff1997)研究表明尽管这种关系表现了可信性,但它是不牢固的。一些研究则表现了中等相关。近来研究也表明是母子相互作用的方面而不是母亲的反应性有重要意义,特别是积极的富有情感的气氛,相互分物品的历史(Dix91)。科克斯卡(Kockanska1997)表明了母亲与儿童包含共享的积极情绪的相互作用会促进适应性的社会化。内蒙古心理网A1e2b Sx
内蒙古心理网|.dK6S$z(s8P0fGYJ
  后者相信儿童气质(特别是易于害怕,易于悲伤)的重要性。他们论证了早期个体特质能解释在陌生情境中儿童行为的显著不同(Kagan1982)。特别是面对陌生情境、陌生人易于害怕时、个体特质可能与安全、不安全的分类没关系,但可能对不安全的表达产生作用。害怕的儿童更易表现高度悲伤、犹豫或缺乏探索,依赖性重的行为、紧张即反抗模式;相反,不害怕的儿童易于与玩具、陌生人玩耍,可能盼望探索和对分离没有不安即回避模式。高特史密斯和艾兰斯克(Goldsmith & Alansky1987)证明了易于悲伤和反抗型有中等的联系。柯肯斯(Calkins1992)发现在14个月的婴儿中,早期测得的害怕与依恋分类没有关系,但10个月时高度害怕是与反抗相联,低度恐惧与回避相关。克雷治娜(Crazyna & Kochanska1998)针对关系和历史进行了综合研究,发现13~15个月婴儿的母亲关系预测儿童安全与不安全,但不是不安全的类型。相反,儿童的害怕与安全和不安全分类没关系,但能预测陌生情境中的不安全类型与觉醒。③
9S4y&g)Ml0内蒙古心理网F3C6D R)fnH Co
  近来这个争论很少采用两极化的观点,不断趋向一致的意见是,两者复杂交织对儿童早期工作作出贡献,在陌生情境中的行为也反映了两者的相互作用。内蒙古心理网 r z!j p}7Eu
内蒙古心理网%vI7LkRW1YXW
  3.母亲、父亲依恋的效果
(M b/j H;g6d*~0
9bt&w@0MrI0  针对母亲父亲依恋的效果,研究者们提出了三种不同的观点:(1)以前许多人提出与母亲关系是主依恋,与母亲关系的运作模式在影响儿童自我估计和能力上起主导作用。梅恩(Main1985)发现幼儿讲述依恋任务的反应可更好地由早期与母亲和谐的依恋来预测,而不是与父亲的依恋。(2)母亲和父亲的依恋运作模式可能是“平均的”。研究者发现有不一致依恋关系的儿童在社会稳定性的得分要比有两个不安全依恋的儿童得分高,但和有两个安全依恋的分数不一样。(3)两种运作模式可能没有统一起来,各自影响儿童生活的不同方面和关系。内蒙古心理网_"F I4l Z^)_j6L~9i

\BJU,?N^UM0  卡雷和莫科恩(Karine & Marcoen1999)对自我描绘的研究支持第三个观点④。描绘与父亲有安全关系的年幼儿童比不安全的在同伴相互作用中更能胜任,很少表现焦虑和退缩行为,能较好地调节学校的压力,这表明幼儿对父亲的依恋和他们在学校的社会情绪能力具有一致性。至于与母亲依恋方面虽然存在不同,但并不明显。描绘与母亲有安全依恋的年幼儿童比不安全的一般来说有较积极的自我描绘。他们也发现了描述与父亲有安全依恋的儿童要比不安全的表现出对世界更多的自信、主动和独立,而与母亲关系在这方面并不显著。卡雷发现对于儿童自我积极性上,母子依恋的效果比父子的效果要明显和强大;但儿童焦虑、退缩行为表现程度可由父子依恋特质而不是母子特质来预测。这可能是因为母亲较多地扮演照顾者角色,较多地满足儿童安慰、养育和情感需要,也就是说内部价值的感觉大多与母亲特质有关。父亲较多扮演玩伴角色,满足儿童对刺激、兴奋活动和探索外部世界的需要,而焦虑是缺乏探索和独立,因此这两者联在一起也就不奇怪了。
+@|&@ j2}'p)w?%i}P0内蒙古心理网%^'Q&JVT:xolL?Q
  他们的研究结果也支持“父母两种依恋模式是平均的”观点。有两种安全依恋形式的儿童比有两个不安全的儿童表现出更好的同伴社交能力,较少焦虑和退缩行为,能较好地调节学校压力;而有不一致依恋形式的儿童得分在两者之间,他们要比有两个不安全依恋的有较高的社会情绪能力和较积极的自我评价,但没有达到有两个安全依恋的水平,这与“缓冲理论”相一致,但这种缓冲效果的补偿不是十分完美的。这表明了不能笼统地说哪个依恋预测效果好,而应视具体行为、具体对象、具体环境而言。内蒙古心理网"rf7G!S-cRM.C,m-rl

二、依恋跨代性

&r3c c^$vm QnY'_0  依恋研究始于母婴依恋的研究,这些研究集中在依恋的经历和婴儿安全、不安全依恋模式所带来的结果。但近10年来,许多依恋研究者已把他们的注意力从研究依恋行为转到研究依恋描绘上。鲍比(1982)提出“内部运作模式是高级的整合过程,控制着行为系统”的观点,从而开始这种转变,也即依恋行为,最初的本能驱动是在内部描述的认知水平或内部运作模式指引下进行的。安全性依恋是“内部运作模式”结构的中心,该模式是关于依恋的心理状态的描述⑤。正是这个假设促使梅恩和卡普兰(Main & Kaplan)去检验成人对早年自己依恋经历的心理描绘与他们孩子的依恋安全性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孩子依恋过程有意义地反映着成人“描绘水平”。尽管在关于怎样更好地理解成人依恋描述和儿童依恋安全性间的支持性联系上存在着争论,但强调描述过程在发展研究领域上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w;tc s!W0
4hN$Ff&Z{v0  1.婴儿、母亲依恋的对应

*^N2Tr k%M U0

h o&]H(sM9VQ5X!W"zK0  心理学家们为研究成人依恋的内部运作模式编制了一个新的量表,即AAI(the 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他们运用AAI研究发现儿童与母亲依恋关系特性的行为指标反映着母亲的认知描绘或内部自我运作模式。正是这内部运作模式部分地引导儿童与其他人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当儿童成熟时,内部运作模式在抚养环境下被认为继续有效,因此它变得更深刻、更稳定⑥。另外它可能变得自我强化了(Cassidy1994)。他们也发现成人的依恋模式描述预测地对应着婴儿依恋的四种形式。自治型(Autonomous简称A)有平衡依恋重要性的认知和评价客观经验的能力。它像婴儿时的安全型在依恋和探索间表现出平衡,这些母亲不管经历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会对与父母关系的特性和结果提供一致的描述。三种非自治的个体对依恋的表述在亲密性和客观性上缺乏平衡。拒绝型(Dismissing简称B)把依恋排除在外,像回避型婴儿采用一种把自己与依恋线索切断的策略。迷茫型(Preoccupied简称E)对早期经历的记忆是被动的,不客观的,像反抗型婴儿易于为新奇事物所征服。没解决型(unsolving简称U)对早期的损失或虐待是害怕的,不理性的,这与无组织型婴儿的害怕、古怪或矛盾行为相像。艾茵沃斯和埃科伯克( & Eichberg)在美国中产阶级家庭中发现安全依恋婴儿的母亲最可能被认为自治的,婴儿依恋焦虑模式像上述预测一样与成人的非自治模式相联:回避型对成人拒绝型,反抗型对成人迷茫型,无组织型对没解决型。芙娜吉斯特娜(Fonagyisteele1991)在英国中产阶级母亲产前的AAI和产后陌生情境的测验的研究发现,在婴儿A/B/C和成人D/E/F间的一致性高达66%,瓦德和卡尔森(ward & carlson1995)对青春期怀孕的研究,发现母亲依恋(F,D,E,U)和婴儿依恋(B,A,C,D)的对应性达78%。⑦
_.I }k}${o M+U(C0
/\\ sLL @X"x0  2.依恋的传递
+V)XBO&p\$LT2[0
)}-t g&J&f0  鲍比将依恋构思为一生的建构,儿童会带着对父母依恋的情结跨过童年,进入成人期。伊几卓多(Ijzendoorn1995)指出依恋存在着跨代间的传递,也即成人对依恋的理解会表现出对他们后代的敏感性和对后代依恋安全性的影响⑧。发展是具有连贯性的,母子关系的特性被认为在发展过程中保持稳定。依恋理论家强调早期关系的描绘限制以后的描绘,也就是说关系运作模式随年龄增长变得较少受影响和较难以改变,这是因为儿童以和他关系运作模式一致的方式行动。母亲在婴儿期依恋的安全性可预测在学前、学龄和期母子依恋的安全性。史雷德和伯尔斯克(Slade & Belsky1999)研究表明,成人依恋特性与母亲对她与孩子关系描绘的特性相联⑨。梅恩(1994)提出依恋传递的完整模型有两个方面:(1)儿童依恋安全性是随母亲对他们信号和需要的敏感的反应而定。(2)这样的反应性的照顾为母亲内部运作模式所支配。内蒙古心理网|1WZ A%|2M;~NY
内蒙古心理网*G0t%] Zid1qH
  依恋具有跨代性,但依恋的传递不是自由的。双方经验的相互影响过程会根据干扰他们的社会环境而被修改,因此也改变着依恋的过程。父母对与儿童关系的描绘不必等同于以前对依恋关系的描绘(Aviezer1999)。因此彼德森(Pedeson1995)提出的“根据二者的传递过程来概括安全依恋的原因,而不是根据抚养的不同成分”是有用的。现在许多发展心理学家都集中在对传递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特别是敏感性方面,依恋是通过母亲的敏感性从一代传到下一代。科罗斯恩(Crossmain1988)在德国样本发现认为,依恋有价值的母亲比贬低依恋的母亲对她们的年幼婴儿表现出更高的敏感性。瓦德(Ward1995)通过陌生情境和AAI研究发现了母亲关于自己依恋的心理状态与她们照看的敏感性之间的联系的有效性。薛吉(1997)的研究表明母亲敏感性分数稳定性可超过6个月,婴儿6个月大时,母亲敏感性分数能预示12个月大时依恋安全性。威斯和恩格尔斯(Beckwith & Angeles1999)研究中发现,婴儿期和青少年期母亲高敏感性更加显著地与多安全性、少拒绝性的个体相联,而低敏感性的母亲则与更加拒绝、较少安全性的个体相联⑩。但有的研究没有发现这样的联系,母亲的敏感性在依恋分类上只有小部分的作用。沃夫(Wolf1997)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母亲敏感性对发展依恋安全性是一个重要条件,但不是影响婴儿依恋仅有的父母因素。研究者又提出情绪的有效性是影响婴儿情绪调整、爱的分享和安全依恋确立的敏感性照顾的一个特征。琼尔斯(Joels1996)在以色列婴儿中验证了情绪有效性和依恋安全性间的一致联系。

rO,uyT&MRn{{Aj0

三、依恋与同伴关系

内蒙古心理网K$Ajb Rmg:`R-t

  同伴关系是儿童社会化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依恋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面,特别在青少年期其强度显著地增加了,在某些条件下它们本身可成为依恋关系(Ainsworth1995)。依恋关系(基本上与母亲)的特质应该能预测同伴关系的特质,安全依恋应是积极同伴关系的一个预测因素。因为由与母亲基本关系中长大的儿童不仅学会了反应的模式,而且形成了一种两者相互作用的模式。
3H R7r([!e k0
Ni#Y#HbYkuy,}0  依恋与同伴关系一般从认知、行为和情感三维度进行思考。从认知角度看,内部运作模式会形成关于别人怎么行动和自己应该怎样行动的预期。安全型儿童被认为有关于自身的积极的观点和别人对他们需要会反应的期望,因此安全型的儿童可以协调和合作的方式行动,从而引起同伴的积极反应。而不安全型的儿童可能对自己有消极看法,认为别人对其需要不会反应,因此他们可能期望进一步的拒绝。从行为观点出发,卡恩斯(Kerns1996)指出父母作为“安全堡垒”继续发挥作用。儿童凭借它能探索社会环境,发展社会技能,增加对同伴榜样的接触。安全型儿童在父母与儿童关系中学会用合作的一致的方式相互作用,以后又将它推广到与同伴的关系中。从情感水平上看,柯伯克(Kobak1988)阐明了通过父母与儿童的依恋关系,安全型儿童会建设性地发展控制消极情感的能力,使他们表现有益于同伴相互交往的积极情绪。相反,不安全型儿童则以一种不恰当的方式表现情感,较少产生积极同伴关系,因此依恋关系在协调儿童与同伴关系中起重要作用。一项从婴儿到儿童中期的纵向研究发现,婴儿期被认为是安全型依恋的儿童要比不安全型儿童更可能被评为受同伴欢迎,发展互惠互利的友谊,有更多的朋友。而不安全型儿童陈述与同伴幼教多问题,如被小组活动拒斥或被嘲笑。柯瑞特恩(Critterden1992)提出,婴儿期反抗型的儿童在学前可能发展强制的相互作用模式,而回避型的儿童则表现出保护行为或继续回避。他在1997年又进一步发现,回避型可能发展一种令人愉快的积极的公众形象,或仍保持退缩。反抗型儿童可能学会许多同伴的策略,但他们的策略在获得和保持同伴关系上常常不成功。罗森斯坦(Rosenstein1996)发现,茫然型要比其他不安全型有更多的情绪上的失常。也有的验证了不同的不安全类型与不同的外化行为有关,茫然型青少年要求帮助的形式是犯过行为,拒绝型的则表现出行为失常。伯威利(Beverly1997)也发现,不同依恋分类的儿童有与同伴不同的社会相互作用。(11)内蒙古心理网-l`I7Wl u4Y
内蒙古心理网*HeU9^ I$P8r
  依恋理论认为友谊特性直接起源于基本依恋关系(与母亲)的特性,并与它相一致。艾利克(Elicker1992)发现,安全依恋与友谊有着积极联系,但夏尔蒙(Shulman1994)没有验证它,有安全依恋或不安全依恋历史的青少年在汇报他们亲密友谊程度上没有差别。布斯和鲁宾(Booth & Rubin1998)的研究阐述了安全性与友谊并没多大相关,与友谊“补偿作用”相反,友谊对拒绝型的儿童较少情绪支持而较多消极性(12)。莱伯蒙和多勒(Lieberman & Doyle1999)发现,往复式的友谊与父母亲的安全依恋没有关系,受欢迎性不十分显著地与对父母的安全依恋拒关,但积极友谊特性(帮助、亲密)显著与对父母的总的安全依恋相关,较好的安全依恋与友谊关系中较少的冲突有关,其中父亲对较少冲突更为重要。

L U C l2OEHu0

四、简评

内蒙古心理网VLE3zOY)_

  近来研究者提出依恋存在跨代传递,从婴儿期开始的依恋,经过幼儿期、童年期、青少年期到成年期的依恋之间都有显著相关,成人依恋描绘又与其婴儿、幼儿、儿童的依恋存在显著联系。但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依恋发展的连续性上,强调依恋的稳定性,依恋的变化只是量上的改变,承认依恋在各个阶段的共同性,而忽视了其在每个阶段的差异性,这是值得我们研究的地方。因为人的婴儿、幼儿、童年、成人期虽说存在相同之处,但毕竟是人的不同阶段,这是人逐步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人的每一种特质在发展不同的阶段必然存在不同。
Q O/qr{(Pf XcCq0内蒙古心理网@&m)Z\CF7i
  依恋研究者为了研究依恋传递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婴儿期的陌生情境法,幼儿期的Q-SET和KSS,成人期的AAI,这些方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他们运用上述方法将依恋领域拓展了,即由婴儿依恋发展到成人依恋的描绘,使人们由纯粹的外部行为观察深入到人的内心,采用内省自陈的方式反映内部心理结构,这可以说是依恋研究得以存在并日益受到关注的地方,也是依恋研究的一个转折。但他们注意较多的只是母亲的方面,而忽视了与父亲,与其他照顾者的关系。而父亲在子女发展上的功能并不逊于母亲,父子依恋在某些研究中虽然随年龄增长有所变化,但并不能说明父子依恋不存在传递性和传递的不重要。因为父亲的功能领域不同于母亲,在这方面就应该采用不同的研究途径,而目前却很少这么做。内蒙古心理网8}k:\g]"]5@(\

v'cm,Kd$@ N @4W"u p0  依恋与同伴关系的研究可以说是比较成熟的,无论从认知、情感,还是行为上都有了大量的研究资料。但我们在利用这些资料时要注意文化的影响,其次某些方面值得我们再论证,如友谊与依恋结论的不一致性,这可能是因为友谊概念比较模糊,友谊的接纳性是不同于受欢迎性的,另外它还包括帮助、亲密等多个方面。以后这方面的研究可以具体到某一维度上。内蒙古心理网;wdplt E!}

【参考文献】

W,n-y3F9DZkz/o0  [1]Howes & Philipson(98) Stability and continuity of child-caregiver and child-peer relationships Child Development 2.
5Z;j2Bo:~s2a!^3y0  [2]Boom(94)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ment and mothering on attachment and exploration:An experimental manipulation of sensitive responsiveness among lower-class mothers and irritable infants Child Development 4.
A f1{0~'lZ0  [3]Crazyna&Kochanska(98) Mother-child relationship,child,fearfulness,and emerging attachment:A-short term longitudinal study Development Psychology 3.
,U6@7O)zB7k*Z0  [4]Karine&Marcoen(99) Representation of self and socioemotional competence in kindergartners:differential and combined effects of attachment to mother and father Child Development 1.内蒙古心理网 ^,FVc:T}B `
  [5]Cohn,D(92) Mothers' and fathers' working models of childhood attachment relationships,parenting styles and child behavior.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4.
jl,O#@9i[;M s/g0  [6]Eiden&Teti (95) Maternal working models of attachment,marital adjustment and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Child Development 2.
!eSii*x#Rl(z0  [7]Ward&Carlson (95) Associations among adult attachment representations maternal sensitivity,and infant-mother attachment in a sample of adolescent mothers Child Development 1.内蒙古心理网A#A0Gh+a.IB)Z6~d
  [8]Ijzendoorn(96) attachment representations in mothers,fathers,adolecents,and clinical groups:A Meta-analytic search for normative data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1.内蒙古心理网3?0?1Pw"o
  [9]Slade&belsky(99) Mother representations of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ir toddlers:Links to adult attachment and observed mothering Development Psychology 3.内蒙古心理网jyr&\:K!^5x+V]
  [10]Beckwith&Angles(99) Maternal sensitivity during infancy and subsequent life events relate to attachment representation at early adulthood Development Psychology 3.内蒙古心理网N'wU1M8w1ZO
  [11]Beverly(97)Attachment,parenting,and peer interactions of toddler children Development Psychology 3.[12]Booth&Rubin(98) Perception of emotional support from mother and friend in middle childhood:links with social-cmotional adaptation and preschool attachment security Child Development 2.内蒙古心理网bCN*f(H

www.nmgpsy.com内蒙古心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