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4年4月22日,兰克出生在维也纳一个败落的中下层珠宝商家庭。他的父亲在这个家庭中并没有什么地位,并且酗酒。兰克还是个小时,他就在理查德·瓦格纳的音乐中寻找慰藉;他阅读易卜生、叔本华、尼采的作品作为营养。再后来他发现了弗洛伊德的早期著作。这些作品都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启示。
由于家庭的贫困,只能给一个人提供高等教育。这样,兰克的哥哥进入大学学习法律,而兰克则进入职业技术学校,并成为一名锁匠,其间他还感染了风湿热。1904年,他遭受了严重的,有过自杀念头,但后来获得了精神上的重生。
20岁时,他读到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后,写了一篇论文《艺术家》(The Artist),应用弗洛伊德关于梦的理论来解释艺术家的创造性。弗洛伊德见到这篇文章,十分惊讶和赞赏。1906年,弗洛伊德雇佣兰克作为“周三精神分析讨论会”的秘书,负责记录聚会的讨论内容。这样他就成了弗氏的内部圈子里一员。在弗氏的鼓励和资助下,1912年兰克以一篇关于精神分析的论文,在维也纳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他是第一个没有医学学位的精神分析学家。
1907年在弗洛伊德的批评与建议下,兰克增订重写了《艺术和艺术家》(Art and Artist),这本书很受读者欢迎。1909年他接着又出版了《英雄诞生的神话》(The Myth of the Birth of the Hero),也是在弗的影响下完成的。1912年他完成了《诗歌和神话中的乱伦主题》(The Incest Motif in Poetry and Legend)一书,兰克从神话和诗歌中确定了许多与情结有关的主题。1912—1924年间,兰克一直是欧洲最先研究精神分析的两家杂志《意象》(Imago)和《国际精神分析学报》的编辑。一战期间,兰克参加了奥地利的服兵役,战争使他由一个害羞恭谨的人转变成一个“结实而果断的男人”。1918年,他在波兰与后来成为精神分析学家的贝娅塔结婚,并有了一个女儿——海琳。1919年,他和弗洛伊德等人创立了国际精神分析学出版社,1924年以前他一直担任社长。大约1920年左右,他开始在维也纳担任精神分析临床医生。他还与桑德尔·费伦茨成了朋友,1924年他们一起出版了《精神分析的发展史》(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analysis)。同年,兰克还出版了他的代表作《出生创伤》(The Trauma of Birth,1929年英文出版),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理论,他认为所有患者的焦虑都是来自第一次与母亲分离时的冲击,母体在生产时的震荡对婴儿的心灵造成了恐惧及痛苦。这些从分娩过程中造成的恐惧令人类有着回归母体的愿望。这关于出生创伤的学说也是他后来意志疗法创立的基础。
在《出生创伤》一书中,兰克还探讨了怎样用“前俄狄浦斯情结阶段”的分离焦虑来解释艺术、神话、宗教、哲学以及治疗。但是,在弗洛伊德的理论里并没有这样一个阶段。弗洛伊德曾不厌其烦地解释俄狄浦斯情结是神经质和所有艺术、神话、宗教、哲学以及治疗的核心,实质上他也认为俄狄浦斯情结是所有人类文化和文明的根本源泉。兰克是弗洛伊德内部圈子中胆敢提出俄狄浦斯情结可能不是精神分析中至上解释的第一人,这也是内部圈子中第一次有人提出“前俄狄浦斯情结”一词,当时精神分析中并不存在这个词。尽管弗洛伊德起先赞扬兰克的创新,但他很快又开始攻击兰克。随即,兰克被开除出精神分析的圈子。1926年,他和弗洛伊德断裂了关系。因为弗洛伊德曾是他心中父亲形象的象征,所以初离开弗洛伊德时,兰克内心遭受了恐惧和冲突,并生病了一段时间。
1924年,兰克离开了维也纳。在1924年—1936年间,他一直在纽约和巴黎从事心理治疗的教学和实践活动。在巴黎,兰克成了艺术家如亨利·米勒[1](Henry Miller)和阿纳依斯·宁[2](Anaïs Nin)的分析师,还在索邦神学院(巴黎大学的前身)举行他的演讲。在法国和以及后来在美国,兰克作为治疗师和作家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在法国和美国间频繁来回,在哈佛、耶鲁、斯坦福和宾夕法尼亚等大学举行了关于(object-relation)、经验(experiential)和此时此地(here-and-now)的心理治疗,以及艺术、创造性意志和“神经质乃是一个失败的创造者”等主题的一系列演讲。
这段时间内,他还修正了从维也纳那种传统的社会条件之下发展出来的弗洛伊德学说,使之适应于当代美国这样一个工业社会的需要,准备用花费几个星期或几个月的短期治疗取代要数年时间才能完成的精神分析。他的治疗(他称之为心理治疗而不是精神分析)主要是让病人重新体验出生创伤——婴儿从母亲子宫分离的心理结果。这种创伤又导致了“分离焦虑”,神经质就这样产生了。兰克解释说,人类的大多数活动,如果不是所有的活动的话,从吸吮到做爱,都是在母亲子宫里原始快乐享受的替代。同时,他还认为传统的精神分析中,患者不愿意结束分析、中止治疗,这类似于一种分离经验(象征着自子宫的出生)。因此,心理治疗师必须使患者像断奶一样逐步脱离这种治疗关系,而不是弗洛伊德式的漫长无期的精神分析。1936年,兰克在纽约定居下来,在那里他已经是一位颇有影响的社会工作者。他的治疗理论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受到了极大的欢迎,在那里他有一个绰号,“哈克”,来自于他最喜欢的马克·吐温的小说《哈克贝利·弗恩历险记》。
可是,由于弗洛伊德的攻击,兰克在精神分析和心理治疗领域从来没有接受过他所应得到的荣誉。尽管兰克憎恨纳粹,在1939年心理学家弗洛姆却说兰克的“意志疗法”是纳粹式的哲学。兰克的工作一直被忽视了数十年,所幸的是,后来被罗洛·梅(Rollo May)和卡尔·(Carl Rogers)以及一些作家如阿纳依斯·宁和保罗·古德曼(Pual Goodman)重新发掘。
美国心理治疗的倡导者,罗洛·梅,深受兰克的后弗洛伊德主义式演讲和著作影响。他一直认为兰克是最重要的存在主义治疗的先驱。罗洛·梅垂暮之年,曾为罗伯特·克瑞莫(Robert Kramer)编辑的兰克美国演讲集作序,他写道:“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奥托·兰克是弗洛伊德圈子里最未被发现的天才。”
众所周知,罗杰斯是美国继威廉·詹姆斯后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1936年,他拜访了奥托·兰克并邀请他在纽约做了一系列演讲,主题涉及了兰克的后弗洛伊德主义式的经验和客体的心理治疗。这些演讲改变了罗杰斯,他一直感激兰克,认为他对“来访者中心”疗法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罗杰斯说:“我被兰克的思想所感染了。”
保罗·古德曼,纽约作家,后来与弗雷德滋·皮尔斯 (Fritz Perls)一起创立了格式塔疗法——当今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心理疗法之一。他们在这种疗法里应用了兰克“此时此地”的方法,并称兰克关于艺术和创造性的后弗洛伊德主义思想是超越赞扬的。斯坦里斯拉夫·哥瑞夫(Stanislav Grof),超个人心理学的创立者之一。他的很多关于孕期的(prenatal)和产期的(perinatal)的心理学工作也是以兰克的出生创伤为基础的。还有美国社会学家欧内斯特·贝克(Ernest Becker),1974年因《拒斥死亡》一书获得普利策奖,这本书讨论的基础便是兰克的后弗洛伊德主义式的思想和著作,特别是《意志疗法》、《心理和灵魂》(Psychology and the Soul)和《艺术和艺术家》这几本书 。
今天,兰克完全可以被看作是人本心理学、存在主义心理治疗、格式塔疗法和超个人心理学这些领域的伟大先驱之一。在兰克生命的晚年,他认识到知识并不能根本地治愈疾病。他坦言道:“治愈是个幻觉,但是,患者首先要学会生存,这样做他就必须有幻觉。”心理治疗,并不是去消除这些幻觉,而是帮助患者维持这些幻觉。
1939年10月31日,弗洛伊德在伦敦死后的五个星期,由于磺胺类药剂的副作用导致的肾感染,兰克死于纽约。在去世的前三个月, 他与爱丝忒尔·布伊尔再婚。当然,1934年他与妻子贝娅塔离婚了。
[1] 20世纪美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同时也是最富有个性又极具争议的文学大师和业余画家。其代表作《北回归线》是一部颇引人争议的小说。
[2]阿纳依斯·宁(1903—1977):美国作家、精神分析学家。她生于法国巴黎,后入美国籍,1930—1940年居留巴黎期间同亨利·米勒过从甚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