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发布时间:2019-04-09 17:23:51   来源:《学习论》    
字号:
 

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概述

20世纪中叶,有一些心理学家感到,现有的心理学(主要是指行为主义心理学)没有恰当地探讨人类的思维能力、情感体验和主宰自己命运等问题。这种心理学往往过于关注“严格”的研究方法,以致忽视了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实质性的东西,因此把对白鼠、鸽子、猫和猴子的研究结果应用于人类学习。这些心理学家主张像精神分析学家那样采用个案研究方法,而不是用实验步骤来揭示人的本质。但他们批评精神分析学家只关注有情绪障碍的人,而不去研究心理健康的人。到了60年代,这些心理学家的观点已形成一种学派,并构成了一场对传统心理学挑战的运动,这就是所谓的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应该探讨的是完整的人,而不是把人的各个从属的方面(如行为表现、认知过程、情绪障碍)割裂开来加以分析。由于人本主义主要是在对新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学派的批判中形成和发展的,所以常常被人称为是第三势力心理学。用人本主义心理学奠基人之一马斯洛的话来说,人本主义者要在心理学中发生一场革命,就像当年伽利略、达尔文、爱因斯坦、弗洛伊德和马克思所引起的革命一样,也就是说,要形成知觉与思维的新方式、对人与社会的新形象、对伦理观与价值观的新看法,以及新的运动方向。

1962年成立的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协会第一任主席巴金托在1967年出版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挑战》一书中认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目标,“是要对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所涉及的方方面面进行全面的描述”。他认为,一种有效的心理学必须探讨人的情感、对经验的看法,以及在特定情境里的行为。

人本主义心理学,最初并不是从对学习和学习过程的研究中形成的,而是从一些从事心理学应用的工作者──临床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和心理咨询工作者──的研究中产生的。对人本主义心理学有显著贡献的代表人物,除了马斯洛和罗杰斯外,还有弗罗姆、库姆斯和奥尔波特等人。尽管这些理论家对问题的看法不尽相同,但他们对人类行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假设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在他们看来,“要理解人的行为,就必须理解行为者所知觉的世界,即要知道从行为者的角度来看待事物。在了解人的行为时,重要的不是外部事实,而是事实对行为者的意义。如果要改变一个人的行为,首先必须改变他的信念和知觉。当他看问题的方式不同时,他的行为也就不同了”。换言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试图从行为者,而不是从观察者的角度来解释和理解行为。他们所关注的是个人的感情、知觉、信念和意图──这些是使一个人不同于另一个人的内部行为。在他们看来,如果学习内容对学生没有什么个人意义的话,学习就不大可能发生。因此,他们感兴趣的是自我概念的发展、人际关系的训练,以及其他情感方面的内容。

由于大多数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并不是以研究学习为己任,因而并没有提出一种系统的学习理论。相比之下,罗杰斯对学习的论述较多,他的《自由学习》一书一版再版,专门探讨学习的问题。而且,他也参与了与其他学习理论的论战。因此,本章以罗杰斯对学习的论述为主要的分析对象。

罗杰斯的学习观

像奥苏贝尔一样,罗杰斯认为,可以把学习分为两类,它们分别处于意义连续体的两端。

一类学习类似于心理学上的无意义音节的学习。学习者要记住这些无意义音节是一项困难的任务,因为它们是没有生气、枯燥乏味、无关紧要、很快就会忘记的东西。所以,它们一方面不容易学习,另一方面又容易遗忘。在罗杰斯看来,我们常常没有看到,学生在课堂里学习的内容,有许多内容对学生来说也具有这种无意义的性质。几乎每个学生都会发现,他们课程中有很大一部分内容对自己是无个人意义的。因此,学校教育成了徒使学生学习没有个人意义的材料。这类学习只涉及心智,是一种“在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它不涉及感情或个人意义,与完整的人无关。在罗杰斯看来,“现代教育的悲剧之一,就是认为惟有认知学习是重要的”。

另一类是意义学习。所谓意义学习,不是指那种仅仅涉及事实累积的学习,而是指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这不仅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例如,当一个刚学步的小孩的手碰到取暖器时,他就学会了“烫”这个词的意义;他同时也学会了以后对所有类似的取暖器要当心;他会以一种不会马上就遗忘的、有意义的和投入的方式保留所学到的内容。又如,如果一个五岁小孩迁居到另一个国家,让他每天与新的小伙伴们一起自由地玩耍,完全不进行任何语言教学,他在几个月内就会掌握一种新的语言,而且还会习得当地的口音。因为他是用一种对自己有意义的方式学习的,所以学习速度极快。倘若请一个教师去教他,在教学中使用对教师有意义的材料,那么学习速度将会极其缓慢,甚至停滞不前。

罗杰斯认为,这种情况值得我们深思。为什么让儿童自己去学习时,速度很快且不易遗忘,并具有高度的实际意义,而当用一种只涉及理智的方式“教”他们时,情况就糟了呢?关键在于后者不涉及个人意义,只是与学习者的某个部分(如大脑)有关,与完整的人无关,因而他不会全身心地投入这种学习。由此可见,罗杰斯的意义学习,与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的内涵是不同的,前者关注学习内容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而后者是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按照罗杰斯的观点,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只是一种在“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

罗杰斯指出,在教育史上,人们往往把学习看做是一种前后有序的认知活动,是一种左半脑的活动。左半脑一般是以逻辑的、线性的方式发挥功用的。它是按直线一步一步地思考问题,注重构成整体的部分和细节;它只接受确切的和清楚的内容;它处理的是观念和概念;它是与生活中的阳刚方面联系在一起的。使学生左半脑得到发展,几乎成了现在学校惟一公认的功能。

但在罗杰斯看来,倘若要使整个人都参与学习,就要充分利用右半脑。右半脑是以另一种方式发挥功用的。它是以直觉的方式思维的;它要在理解细节之前先掌握实质;它考虑到整个形式、整个完形;它是以隐喻方式运演的;它注重的是审美而不是逻辑;它能作出创造性的跳跃。艺术家与富有创造性的科学家即采用这种方式。它是与生活中的阴柔方面联系在一起的。

如何使学生的左右脑共同发挥功用呢?罗杰斯认为,意义学习是最好的办法。“意义学习把逻辑与直觉、理智与情感、概念与经验、观念与意义等结合在一起。当我们以这种方式学习时,我们就成了一个完整的人,即成了能够充分利用我们自己所有阳刚和阴柔方面的能力来学习的人”。

罗杰斯批评传统的学校教育把儿童的身心劈开来了:儿童的心到了学校,躯体和四肢也跟着进来了,但他们的感情和情绪只有在校外才能得到自由表达。在他看来,我们不仅完全可以使整个儿童(情感和理智)都进入学校,还可以借此增进学习。

罗杰斯认为,意义学习主要包括四个要素:第一,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即整个人(包括情感和认知两方面)都投入学习活动;第二,学习是自我发起的,即便在推动力或刺激来自外界时,但要求发现、获得、掌握和领会的感觉是来自内部的;第三,学习是渗透性的,也就是说,它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乃至个性都会发生变化;第四,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因为学生最清楚这种学习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是否有助于导致他想要知道的东西、是否明了自己原来不甚清楚的某些方面。

在罗杰斯看来,自我评价是使学生自我发起的学习成为一种负责的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当学生必须对确定哪些准则是重要的、学习的目标什么,以及在何种程度上达到了目标负起责任时,他也就真正学会了对自己及自己发展方向负起责任来。

最后,罗杰斯对行为主义者只注重行为的结果,而不探讨行为的起因,提出了批评。他认为,人的行为是同自我概念联系在一起的,每个人都是按照一种与他自我概念相吻合的方式行事的。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往往只看到与我们看待自己的方式相一致的那些事物。因而,罗杰斯认为,人是他自己行为的决定因素,人不从属于他的环境,而是可以对他生活的性质作出自由选择的。这是一种自由选择论,与行为主义的环境决定论产生了尖锐的冲突。罗杰斯与斯金纳曾对此展开持久的论战。

罗杰斯论学习的原则

罗杰斯认为,人们一般都是从提出理论和普遍原理入手,然后提供在实践中贯彻这些原理的途径或方法。但他采取了与此相反的步骤。他首先致力于呈现大量的实际经验和对方法的描述,然后才提出从中概括出来的一般原理。在他看来,人本主义的、以个人为中心的和以过程为定向的学习方式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根据目前已有的经验和研究,可以归纳出以下十条学习原则。

一、人类生来就有学习的潜能

人生来就对世界充满好奇心,但这种好奇心往往因他们在学校教育中的经验而变得迟钝了。在罗杰斯看来,学习者总是怀着一种心理矛盾渴望发展和学习。之所以说心理矛盾,是因为任何一种意义学习都包含某种程度的痛苦:或者学习本身是痛苦的,或者是由于学习时不得不放弃某些已有观念而引起的苦恼。第一种矛盾心理可以用小孩学步为例。小孩摇摇晃晃,跌倒碰痛了。学步虽然是一个痛苦的过程,然而,小孩从发展自己行走潜能中获得的满足,远远超过了他因遇到挫折而引起的痛苦。所以,他还是会继续学走步。第二种矛盾心理可以以一个刚进名牌大学的学生为例。这个学生在城镇的一所中学里读书时,无疑是一个尖子学生,进入这所名牌大学后发现自己并不出众。承认这一点是一种痛苦的学习。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他确实能承认这一点,并由此而获得进展。

罗杰斯认为,在合适的条件下,每个人所具有的学习、发现、丰富知识与经验的潜能和愿望是能够释放出来的。这种心理倾向是可以信任的。事实上,人本主义对教育的全部探讨,都是建立在学生的这种渴望学习的天性上的。

二、当学生觉察到学习内容与他自己目的有关时,意义学习便发生了

在罗杰斯看来,一个人只会有意义地学习他认为与保持或增强自我有关的事情。例如,两个学生都选修统计学这门课。一个学生正在从事一个研究项目,他迫切需要掌握统计学课中的有关内容,以便完成这项研究,从而使自己的专业生涯上一个台阶。而另一个学生则只是为了获得学分而选修这门课,如果说选修这门课与他的目的或自我增强有何相干的话,那就是:为了呆在大学里,他必须修完这门课。由此而引起的学习上的差异是不言自明的,前者从事的是一种“实用的学习”,后者则是学会如何“熬过”这门课。

与这一学习原则相关的另一个要素是学习速度的问题。罗杰斯认为,当学习者具有某种目的,并认为学习有助于达到这一目的时,学习速度就会加快。我们只要看一看青少年学习驾驶汽车的速度就可以明白这一点了。据罗杰斯估计,当学生认为学习内容与达到自己目的有关时,学习各个科目的时间就会大大减少,也许只需目前所花时间的三分之一,甚至只要五分之一的时间就足够了。

三、涉及到改变自我组织(即改变对自己看法)的学习是有威胁性的,并往往受到抵制

自我概念是指一个人的信念、价值观和基本态度。当学生的自我概念遭到怀疑时,他往往会采取一种防御态势。罗杰斯指出,20世纪60年代以来,男青少年蓄着长发到学校里来,引起一些人的愤怒,甚至还有人提出诉讼。在他看来,头发的长度实际上并没有什么重大差别。人们反对男青少年留长发的理由是:作为一名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如果接受了这种不顺从的做法,就会威胁到自己的价值观──顺从社会的要求。如果允许这种矛盾存在,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就会发现自己也正在发生变化,因为这迫使他们重新评估自己的价值观。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以前对“服装奇特行为怪僻的人”和后来对“嬉皮士”的看法。如果容许这些人拒绝几乎所有中产阶级所持的价值观,那就会严重危及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把中产阶级价值观作为自己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大多数教师认为,不留长发的人是对的,而留长发是不对的。

罗杰斯指出,这种痛苦的、威胁到自己价值观的学习,有时与自己内部的矛盾有关。例如,一个人坚信“这个国家里的每一个公民都有同样的生存权利”。但他发现“自己不愿意与黑人为邻”。由于这种两难问题而引起的学习,是一种痛苦的、威胁到自己价值观的学习,因为这两种信念无法共存。罗杰斯认为,因这种矛盾而引起的任何学习,都涉及自我结构的显著变化。

四、当外部威胁降到最低限度时,就比较容易觉察和同化那些威胁到自我的学习内容

罗杰斯十分强调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影响。例如,阅读迟钝的儿童始终会由于自己这方面的缺陷而感到不适应或受到威胁。当他不得不面对全班同学大声朗读时;当他因朗读而受到嘲笑时;当他的成绩反映了这种失败时,他在以后几年的学校学习中,阅读能力肯定不会有长足的进步。但是,如果在一种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的环境里,在没有等级评分和鼓励自我评价的环境里,就可以消除上述这些外部威胁,同时也不会出现因恐惧引起的心理崩溃,从而使阅读取得进展。罗杰斯认为,这也许是教学机器(如果使用恰当的话)最大的好处之一。因为,在机器教学的情况下,阅读能力低下者,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水平,一小步一小步地练习,而且每一步之后都可以获得奖励,从而感受到自己的成功。

罗杰斯始终感到困惑不解的是,人们为什么往往总是忽视支持这一原则的证据。事实表明,不要因为学生成绩差而施加压力、鼓励学生自发参与学习活动、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时给予一些适当的建议,这要比正规教学活动有效得多。罗杰斯认为,许多教师之所以忽视这类研究,主要原因是由于这些研究结果对教师构成了威胁。倘若教师不用去教学生,而只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便能迅速提高学习成绩,这对许多教师来说似乎是剥夺了他们的职业,因而不愿意接受这类信息。

五、当对自我的威胁很小时,学生就会用一种辨别的方式来知觉经验,学习就会取得进展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原则是前面这个原则的进一步延伸或解释。例如,前面提及的阅读能力低的学生,当要他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时,心里就会感到恐惶,书本上的文字符号就会比他坐在自己座位上阅读更难辨认。而当他处在一种有安全感的环境里、并相信对他自我不构成任何威胁时,他就能以一种辨别的方式觉察书本上的文字符号、识别类似单词的不同要素、体验各部分的意义,并试图把它们组合起来。换言之,学习就会取得进展。

罗杰斯认为,任何一种学习都涉及到增强对经验场差异的辨别,并同化这些差异的意义。在他看来,这种差异在两种显然不同的条件下表现得最明显。这里,我们需要把对机体构成的威胁,与对自我的威胁区别开来,例如,士兵很快就会学会辨别正常的脚印与表层伪装过的脚印,后者可能是敌人埋下的地雷,因而会对这类严重威胁作出反应。这是一种对他机体的威胁,而不是对他自我的威胁。事实上,他学会这些辨别越快,他的自我就越有可能得到增强。当然,在通常的教育情景中,这类生死的威胁是很少的。但如果出现这种情景时,学生也会很好地处理。例如,儿童学习交通规则,就学得又快又好。然而,像羞辱、嘲笑、辱骂、蔑视或轻视等,会威胁到学生的自我,威胁到学生对自己的看法,从而会严重干扰学习。而当对自我的威胁降到最低程度时,学生就会利用各种机会学习,以便增强自我。

六、大多数意义学习是从做中学的

在罗杰斯看来,促进学习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是让学生直接体验到面临实际问题、社会问题、伦理和哲学问题、个人问题和研究的问题等。这可以通过设计各种场景,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以便让学生对各种角色有切身的体会;也可以通过安排一些短期强化课程,让他们到第一线去,直接面临教师、医生、农民和咨询人员所面临的问题。这些做法都是极为有效的,因为学生现在是在处理他们正在体验到的问题。

七、当学生负责任地参与学习过程时,就会促进学习

罗杰斯认为,当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方向、参与发现自己的学习资源、阐述自己的问题、决定自己的行动路线、自己承担选择的后果时,就能在最大程度上从事意义学习。证据表明,这类参与学习比消极被动的学习有效得多。

八、 涉及学习者整个人(包括情感与理智)的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刻的

罗杰斯反复强调,学习不应该只发生在“颈部以上”,只有全身心投入的学习,才会对学生发生深刻的影响。当学生尝试着发现自己得出的新观念、学习一种难度较高的技能,或从事艺术创作活动时,就会产生这类学习。在这些创造性的学习中,学生是不由自主地投入学习。在这些学习情境中的一个要素是,学习者认识到这是他自己的学习,他可以一直学下去,也可以中途而止,毋需权威人士来决定。

九、当学生以自我批判和自我评价为主要依据、把他人评价放在次要地位时,独立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就会得到促进

罗杰斯指出,工业界和学术界中最著名的研究机构都已认识到,创造性才能只有在自由的氛围中才会开花结果。如果以创造性研究为目标,那么,外部评价大多是无效的。明智的父母亲也认识到这一点。如果要使儿童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必须从小就给他机会,不仅让他有机会自己判断,允许他犯错误,而且还要让他自己评价这些选择和判断的结果。家长可以提供信息和行为方式,但必须让儿童或青少年评价自己的行为、得出自己的结论、决定适合他们自己的准则。在学校或家庭里依赖他人评价的学生,很可能要么是始终习惯于依赖他人而显得不成熟,要么是全然反抗所有外部的评价和判断。

十、在现代社会中最有用的学习是了解学习过程、对经验始终持开放态度,并把它们结合进自己的变化过程中去

罗杰斯指出,静止地学习信息,在以往的时代里可能是合适的,但如果我们要使当代文化得以生存下去,就必须使个体能够顺应变化,因为变化是我们当代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实。这也就是说,采用以往的学习方式,无法使学生面对当前的处境。我们现在可以预期,对于不断变化的社会来说,采用新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始终是必需的。

根据上述学习原则,罗杰斯认为,凡是可以教给别人的东西,相对来说都是无用的,即对人的行为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能够影响一个人行为的知识,只能是他自己发现并加以同化的知识。因此,教学的结果,如果不是毫无意义的,那就可能是有害的。因为每个人生来就有学习的动力,并能确定自己的学习需求。现在学生做不到这一点,是由于受到学校和社会的束缚。所以,“教师的基本任务是要允许学生学习,满足他们自己的好奇心”。换言之,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知识(这是行为主义所强调的),也不是教学生怎样学(这是认知学派所关注的),而是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手段,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基于上述理由,罗杰斯对传统的教育方式持激进的批判态度。因为传统教育的主要特征是: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是权力的拥有者,学生是服从者;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如讲演、考试、分数甚至嘲弄)支配学生的学习。从教育政治这个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壶杯”教育理论。教师(壶)拥有理智的和事实性的知识,学生(杯)是消极的容器,知识可以灌入其内。因此,罗杰斯提出要废除传统意义上教师的角色,以促进者取而代之。促进者的任务是:提供各种学习的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使学生知道如何学习。简言之,罗杰斯主张,废除教师中心,提倡学生中心;学生中心的关键,在于使学习具有个人意义。


促进自由学习的方法

罗杰斯对学习原则论述的一个核心,是要让学生自由学习。如果有些教师对罗杰斯上述学习原则感兴趣的话,可能会问:“我在我的课堂里能够做到吗?”罗杰斯认为,回答是肯定的。但关键的问题在于:你首先要信任学生,信任学生的学习潜能。只要抱有这种信任的态度,并愿意让学生自由学习,就会在与学生的交往中逐渐形成适应自己风格的、促进学习的最佳方法。然而,对于一般人来说,了解其他人已作过哪些尝试,以及业已证明哪些方法在为学生提供自由学习方面是卓有成效的,将会有助于他们树立这方面的信心。

罗杰斯列举了10种在他看来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方法。其中有些方法是直接从人本主义的观点中派生出来的,有些则是从其他学习理论中借鉴而来的。它们是:

一、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

在罗杰斯看来,倘若要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那就必须让学生面临对他们个人有意义的或有关的问题。但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正在力图把学生与生活中所有的现实问题隔绝开来,这种隔绝对意义学习构成了一种障碍。然而,如果我们希望让学生成为一个自由的和负责的个体的话,就得让他们直接面对各种现实问题。

对任何教师来说,明智的做法是要发现那些对学生来说是现实的、同时又与所教课程相干的问题。由于学生太脱离实际问题了,所以必须让他们经历将来会成为他们真正问题的情境。罗杰斯坚信,构建一种让每个学生都面临非常真实的问题情境是可能的。

罗杰斯认为,儿童在相当程度上是受本能驱动的。环境中的许多因素都在向他们挑战。他们对此感到好奇,并渴望发现、渴望认识、渴望解决问题。可悲的是,儿童在学校里学习了若干年后,这种本能的动机在很大程度上被抑制了。然而,动机还是存在的。引出这种动机,发现那些对年轻人真实的挑战,为他们提供应付这些挑战的机会,这是学习促进者的任务。

二、提供学习的资源

罗杰斯认为,关注促进学习而不是教学功能的教师,在组织安排自己的时间、精力方面,相当不同于传统的教师所采用的方式。学习促进者不是把大量时间放在组织教案和讲解上,而是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把精力集中在简化学生在利用资源时必需经历的实际步骤上。罗杰斯认为,仅仅告诉学生在图书馆可以借到某一本书是不够的。如果学生通过分类目录查到这本书,结果却已被人借走了,许多学生不会有耐心或兴趣等到这本书还来时再去借。如果教师在教室里搞一个出借书籍和材料的书架,那么,学生的阅读量,以及他们为解决个人需要而利用图书馆的时量,就会迅速增加。

在提及学习资源时,有些人往往只想到书籍、杂志和实验室设备等。罗杰斯认为,我们还应该想到人力资源──即可能有助于学生学习和学生感兴趣的人。社区中常常有一些人,可以来解答学生关心的某些问题。当然,教师是最重要的资源。教师可以在不施加任何压力的情况给学生以帮助,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自己所拥有的知识、经验、特定的技能和能力,以便学生在需要时可以求得帮助。

在罗杰斯看来,如果我们不是把时间花在计划规定的课程、讲解和考试上,而是放在富有想象地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上,那就能提供各种新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处于一种他们可以选择的、最能满足他们需求的学习环境。

三、使用合约

罗杰斯认为,一种有助于学生在自由学习气氛内保证学有所得、并对学习承担责任的方式,是使用学生合约。合约允许学生在课程规定的范围内制定目标、计划他们自己想做的事情,并确定最终评价的准则。

合约有助于解决教师和学生双方可能存在心里的疑问,如果教师对学生是否会成为负责任的学习者犹豫不决,如果一些学生难以相信自己不受推动也能学习,那么制定合约所花的时间,对双方将都很有帮助。事实上,每门课程的最初若干节课,可用来制定合约。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习成绩的标准是由教师单方面决定的,学生对此无发言权。而在使用学生合约时,学生有机会参与确定评价的准则。想要得到较高等第的学生,需要为自己制定能表明得A是合理的个人工作计划,一旦工作完成后,就可以得到合约上的等第。所以,合约可用来提供有助于学生达到认知目标的各种活动、动机和强化。罗杰斯认为,在任何学科、任何年级都可以使用合约。然而,与其他许多课堂教学方法一样,合约是学习的一种辅助手段,而不是惟一的教学方法。

就一般而言,合约包括这样六个要素:(1)决定合约的期限;(2)为合约拟定一个一般的格式;(3)收集资料和信息;(4)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给学生一定的反馈;(5)在合约中表明将如何评价学生;(6)从一个学生开始,如果成功的话,再推广到其他学生身上去。表14-1是一份典型的学生合约。

表14-1学生合约的一个例子


独立研究合约

(学生)辛西娅

(教师)弗赖伯格先生

问题:如果非洲很热,而且没有足够的食物,人们如何才能生存?

假设:

1)非洲很热

2)没有食物

独立研究的时间:每星期二;如果需要的话,辛西娅可以去图书馆

研究项目持续时间:2~3周

弗赖伯格先生与辛西娅碰头的时间:每星期二;如有必要,再另加。

活动:辛西娅将要发现上述问题的答案,并以下列形式表达她的研究结果:

1)天气下雨量地图。

2)与爱华特先生和希康戈先生交谈,交谈时列出10个问题。

3)对有关非洲的电影和幻灯片作出记录。

4)辛西娅将向全班发表这个问题的研究结果。

5)辛西娅将回答弗赖伯格先生和班上同学有关这个课题的问题。

评价:辛西娅得A,如果她做了上述5项工作的话。

可以得到的资源:历书

地图册

图书馆里的电影和幻灯

与爱华特先生和希康戈先生交谈

图书馆里有关的书籍

签名:辛西娅

弗赖伯格先生


四、利用社区

利用社区的学习资源,是自由学习这种方法的另一条途径。假定一个学生选择社区中10个(或20个)黑人(或其他少数民族)和同等数量的白人进行交谈,以了解他们对种族问题的态度。他要从事背景研究;学习怎样接触人以及如何倾听别人的观点;分析自己的笔记,以便发现社区中种族冲突的关键所在。罗杰斯认为,这远比任何课堂学习更有价值。而且,如果交谈是在黑人与白人混合组中进行的,那就非常有价值,可以用某种方式在社区中发表。

社区研究项目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有几个学生决定研究洛杉矶的烟雾问题,最终他们制定了一个非常好的计划,以致得到了联邦政府的资助。如果有的学生对与人打交道感兴趣,那么,他们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去当在社区中工作的心理学家、心理治疗家或社会工作者的徒弟,或加入交朋友小组和同伴小组。这样,他们就可以体验性地学习心理学。

所有这些方式都表明:如果真正给予学生以自由的话,他们常常能得到由他们自己设计的、令人兴奋的学习经验,并能从中大有收获。他们可以成为知识的探索者,而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他们可能会深入学习的过程,发现只有探险者才会发现的东西。

五、同伴教学

罗杰斯认为,同伴教学是促进学习的一种有效的方式,而且,它对双方学生都有好处。他的这种观点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的。

在一项实验中,教师仔细挑选了76个六年级学生作为同样数目的二、三年级学生的个别指导者。他们是根据个性、成绩、责任心和热情来选择六年级学生的。学生来自市内、郊区和农村的学校,科目是数学。在实验前,先对六年级学生进行3次30分钟的训练,使他们对如何促进被指导者的学习有所准备。同时还分别给个别指导者和被指导者的家长寄去一封信,解释这个研究项目,以求得他们的支持。然后根据观察和教师的建议,让指导者与被指导者一一配对,进行为期两周、共有6个30分钟的指导课。

这项非常简洁的实验结果表明,大多数被指导者的数学技能有所提高,只有约12%的人没有表现出或只表现出极小的进展。更为重要的结果是,被指导者“表现出更强的自信、更强的学习动机,以及改善了对数学的态度”。与此同时,个别指导者主要抱怨的是没有足够的时间从事指导工作。“他们在自我确信和承担责任的意愿方面有所增强。”他们中的一些人学习更努力了,以期扩大和提高自己的数学知识(Good,1979)。

罗杰斯认为,在削减教育经费和采用大班形式的时候,同伴之间的个别指导的方式,不失为是一种可以推广的、对所有人都有益的学习方法。

六、分组学习

尽管罗杰斯竭力推崇自由学习,但他也认识到,如果把自由强加给那些不想要这种自由的人,同样是不合情理的。因此,当我们让学生自由学习,并对此承担起责任来时,也应该为那些不想要这种自由、宁可要得到指教或指导的学生作出安排。一个简单而又有效的办法,是把学生分成两组:自我指导组和传统学习组;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自由地进出。

罗杰斯承认,这种简单的解决办法不是始终可行的。但他坚持认为,如果学生是自由的,那他们就应该有被动学习的自由,以及自我发起学习的自由。他认为,也许程序教学可以作为一种备择方案。那些喜欢根据事先仔细设计好的步骤学习的学生,可以采用程序学习的方式,而那些喜欢自己确定方向、自我发起学习的学生,可以采用自由学习的方式。

在一个大班内,可以采用促进者学习小组的形式,小组人数可以从7至10人不等。组长由大家推选,一星期换一次。教师惟一的职责是让学生自己来承担学习的责任。教师随时准备接受各小组的邀请,作为小组的一员参加小组会议。当然,把大班分成自我驱动的小组,可以采用许多其他方式,如可根据学生的兴趣或特定的课题来分组。罗杰斯要强调的是:如果教师愿意把通常用于讲解的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放在规划促进学习上,那就可以解决许多看上去似乎无法克服的问题。

七、探究训练

罗杰斯认为,近年来已引起人们日益重视的一种参与性和体验性学习是科学探究。许多学者和全国性学术团体都在努力帮助学生成为探究者,使学生在科学领域里有所发现。这已成为一场运动。这场运动的动力来自一种紧迫的需要:使学生体验到科学是一个不断变化的领域,而不是存在于封闭的、只包括已发现的事实的书籍之中的。变化是当代社会的特征。因此,只是拥有有关科学的知识体系对学生来说已经不是学习目的,当今的目的是要使学生不再把科学看做是绝对的、完全的和永久的东西。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许多教师为学生制定了探究的步骤、形成了探究的环境,为学生探究活动提供方便,尽可能使学生达到自主的发现,从而使学生在简单层次上成了科学家:寻找真正的问题答案,自己品尝科学家研究的艰辛和欢乐。罗杰斯承认,学生可能学不到许多科学的“事实”,但他们会形成一种“科学是永无止境”的探究精神,并认识到在任何真正科学里都没有封闭性的结论。

很显然,如果教师要鼓励学生从事这种科学探究的话,他们自己必须有这方面的体验。因此,有必要首先为教师提供这方面的学习体验。这就对当今的师范教育提出了挑战。在罗杰斯看来,我们继续在要求教师用19世纪的工具去处理21世纪的教育。用他的话来说:“我们并不期望一位木工用锤子建造一幢房子,为什么我们期望教师用惟一的一种方式去教儿童呢?”。

八、程序教学

尽管罗杰斯与斯金纳经历了多年的论战,而且对程序教学所依赖的基础──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原理──持否定态度,但他还是认为,程序教学是促进学习的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

罗杰斯认为,我们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使用程序教学,以便充分发挥它的潜在效用。在程序教学的发展过程中,有一种倾向是编制较短小的程序,而不是编制涵盖整个知识领域的教程。在罗杰斯看来,编制这些较短小的程序,可能是学生采用教学机器时最有成效的方式。因为在学习时,学生常常会碰到一些知识间隙需弥补,这时,程序教学灵活性的优点就很明显地表现出来了。一个需要知道怎样使用显微镜的学生,可以找到一种涵盖这种知识的程序。一个打算花几个月时间学习法语的学生,可以用程序教学的方法学习语言。需要代数知识的学生,无论是为了解决有趣的问题还是为了应付考试,都可以发现适合于自己的代数教学的程序。

罗杰斯认为,一种编制合理、使用恰当的程序,可以有助于学生直接体验到满足感、掌握知识内容、理解学习过程,以及增强自信心,感到任何内容都是可以学会的。在罗杰斯看来,强调即时强化和奖励,而不是惩罚和评价,这是程序教学的有利因素。但是,罗杰斯反复强调,程序教学如果使用不当,有很大的潜在危险。例如,倘若它成了思维的替代物,或成了强调事实性知识比创造性更重要的例子,那就会构成真正的危险。

九、交朋友小组

交朋友小组是形成一种有利于意义学习气氛的重要方式。这种小组活动的目的,是要使每个参与者面临一种与人坦诚交流的情境,从而有助于解除各种戒备心理,以便在人与人之间形成一种自由的、直接的和自发的沟通。交朋友小组,常与T·小组、实验室小组、敏感性训练课等作为同义词。这种方法在培养专业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和政府行政人员的过程中已经大量使用,但相对来说,只有少数教师有这方面的体验。而这种方法有助于使教育达到较新的目的。

罗杰斯对交朋友小组有较深入的研究,并出版过专门的论著。但他承认,很难对这类小组经验的性质作出简洁的描述,因为各小组之间、各小组领导组织方式之间有很大的不同。就一般而言,交朋友小组在开始时很少有一种他人强加的结构;交流的情境和目的要由小组成员来决定。组织者的职能是要促进大家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刚开始时,大家可能会由于不习惯而感到有些别扭。但随之而来,小组成员自由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相互自发沟通会日趋增多。当个体不再戒备他人时,“伪装”就不再必要了,个体就会揭示迄今为止一直隐藏在自己内心的各种感情和想法,并接受小组其他成员即时反馈──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这时基本的“遭遇”就发生了,或者说,大家交上了朋友了。这种人际关系会进一步促进每个个体更自由地表达自己。

罗杰斯认为,这是一种给人以深刻印象的个人经验,它会导致人与人之间更直接的交往、大大增加对自我的理解、使个体更真实和更独立,以及增加对他人的理解和接受的程度。

十、自我评价

学习者的自我评价,是使自我发起的学习成为一种负责的学习的主要手段之一。罗杰斯认为,只有当学习者自己决定评价的准则、学习的目的,以及达到目的的程度等负起责任来时,他才是在真正地学习,才会对自己学习的方向真正地负责。所以,自我评价在促进学习中是极为重要的。

当然,自我评价的方式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在罗杰斯看来,用何种方式自我评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习者感觉到自己有责任去追求特定的学习目标。例如,一个学生可能选择了一种非常刻板的目标,诸如只是收集一定数量的、可测试的信息;另一个学生则可能想通过学习一门课程,对各种刺激形成一种更加开放的态度,以便自己能更自由地对现有的各种资源作出反应。显然,这两个学生的准则是非常不同的,但在罗杰斯看来,他俩都是在负责地学习。因为各人的情况不同,应该允许他们有选择的自由,只要他们能对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来就行了。

基于上述观点,罗杰斯对传统的、封闭的教育方法持激进的批判态度,主张采用开放的、以个人为中心的教育方法。他的这一立场也得到了一些实验研究的支持。有人曾对102项这类研究作了分析,结论是:“开放教育,如果实施恰当的话,始终有助于达到创造性、自我概念、对学校的态度、好奇心和独立性等方面的目标”。这从表14-2中可以清楚看到。

表14-2开放教育与传统教育结果概观

研究的变量和

研究的数目

结果(研究的百分比)

开放教育更好些

传统教育更好些

混合的结果

没有显著差异

学术成绩(102)

14%

12%

28%

46%

自我概念(61)

25%

3%

25%

47%

对学校的态度(57)

40%

4%

25%

32%

创造性(33)

36%

0%

30%

33%

独立性与顺从(23)

78%

4%

9%

9%

好奇心(14)

43%

0%

36%

21%

焦虑与适应(39)

26%

13%

31%

31%

控制的位置(24)

25%

4%

17%

54%

合作(9)

67%

0%

11%

22%

总平均

39%

4%

24%

33%

评论

与倾向于实验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不同,注重于经验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一般不专门探讨传统学习理论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他们对学习的看法,大多是从人的自我实现和个人意义这类角度提出来的。在这方面,要数罗杰斯的论点最突出。

罗杰斯学习理论的哲学基础是存在主义。存在主义者主张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不存在于事物本身,而是由个体按个人的知觉赋予其意义的。在他看来,现实世界“显然不存在于我们能看到的、能感受到的和能把握到的物体之中。……甚至不存在于我们自己已知的个人世界之中”。事实上,“每个人都存在于一种以他自己为中心的、不断变化着的经验世界中”。因此,罗杰斯认为:“对我来说,经验是最高的权威。正确与谬误的试金石,是我自己的经验。……真理处于我内心的形成过程之中”。这显然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因为他只强调个体此时此刻个人意识到的经验。

罗杰斯正是基于上述观点,认为生长和发展是一种不断趋向自主、不断摆脱外部控制的过程。因此,惟有当学生得到尊重时,他们才能更好地朝向自我实现,从而能比较自觉地获得与现实相一致的经验。这就与自20世纪初以来一直占统治地位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发生了尖锐的冲突。为此,罗杰斯与斯金纳就学与教的问题争论了几十年。斯金纳关心的是外部控制,而罗杰斯是要寻找摆脱外部控制的途径;斯金纳的理想的学习环境是一种能提供精确控制和可预测结果的环境,而罗杰斯所追求的是一种最大限度地允许学生作出个人选择的学习环境;斯金纳强调通过课程内容的改革、教学技术的提炼和精确的评定方法来解决教育问题,而罗杰斯则提倡把开放学校,不分级教室和“自由”学校作为教育改革的基础。而在斯金纳看来,“自由学校根本就不是学校。自由学校的哲学是要教师放弃职责”。罗杰斯与斯金纳的争论无疑有助于我们对学习问题的探讨,但我们应该看到,“斯金纳和罗杰斯都忽视了学生不是真正孤立的这一事实:他是经常处于社会情境之中的,他是社会情境的一部分,同时社会情境也是他的一部分。学生所做的和所不做的,大都是对社会准则和其他人所期望的反应”(林格伦,1983年)。

罗杰斯的有些陈述是有启迪意义的。例如,人们往往认为,只要把教材编好、教学方法得当,学生就会很好地学习。但在罗杰斯看来,意义不是内在于教材之中的,而是个人赋予教材以意义的。所以,怎样呈现教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从教材中获取个人意义。诚然,中小学生在作文中常常使用“光阴似箭”这类成语,而他们的理解与阅历丰富的老年人对这类成语意义的理解是很不相同的。又如,罗杰斯认为,要理解学生的行为,就必须识别学生看待自己行为的方式。在教师看来是奇怪的或不寻常的行为,从行为者(学生)的角度来看并不奇怪。当教师抱怨学生没有动机时,这实际上是说,学生没有动机做教师要他们做的事情。因此,如果教师改变一下活动,事情也许就会大不一样。再如,罗杰斯认为,信息对学习者是否具有个人意义,是信息保持的决定因素。学生学习的那么多信息为什么很快就被遗忘了,因为它们与学生的自我无关。因此,教师与其让学生花那么多时间去死记硬背,还不如让学生花些时间去寻找知识的个人意义,这样的知识会成为他个人经验的一部分,令他终生不忘。

罗杰斯学习理论的特点,在于他试图把认知与情感合二为一,以便培养出完整的人。他使人们重新认识到情感在教育中的重要性。然而,罗杰斯本人却很少触及认知的问题,这也许是因为心理学家们已对认知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所以罗杰斯想以情感问题作为研究的突破口。但不管怎么说,偏重情感问题,使他走到另一个极端上去了。这是与他的初衷相悖的。

最后,由于罗杰斯学与教的思想源于他的心理治疗理论和实践,是以他的“患者中心”作为学习的基础提出“学生中心”的。因此我们有理由怀疑在教学与治疗、学生与患者、教师与治疗者作简单类推,能否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至于说人们常常批评罗杰斯的研究方法缺乏科学性的问题,也是需要我们引起关注的。

0s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