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里安·哈里斯的混沌发展理论
丁飞
《南京晓庄学院报》 2015
摘要:哈里斯是当代的主要代表人物,她吸收的思想,提出混沌心理发展理论。混沌理论主要强调非线性、多重性、复杂性,初始值的极小变化经由迭代作用能形成巨大的变化,吸引因子是混沌系统中的关键。哈里斯从混沌理论视角审视传统心理发展理论的缺陷即还原论、预设价值观以及忽视性别等问题。她的混沌心理发展理论强调自体状态的多重性、时间性,对性欲与性别做出明确的区分,性别是种"软性集合",是发展系统中最重要的吸引因子,也是影响个体的行为模式。
关键词:阿德里安·哈里斯 混沌理论 发展理论 多重性 性别
阿德里安·哈里斯(Adrienne Harris)是美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也是当今关系精神分析(Relation Psychoanalysis)的主要代表人物。她是纽约大学与精神分析博士后项目负责人之一,担任《关系视角丛书》(Relational Perspectives Book Series)的主编以及《精神分析对话》(Pychoalytic Dialogues),《性别与性欲研究》(Sudies in Genderand Sexuality)杂志副主编。她主要着眼于心理发展性别与性欲的主题,并提出混沌发展理论这一理论引入混沌理论的概念,以非线性与多重性为特征,强调性欲和性别在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她的混沌发展理论有别于以往的线性阶段发展理论,是当前关系精神分析的一个重要理论。
一、混沌理论及其适用于解释心理发展的原则
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混沌理论是一门旨在探索复杂性的理论,主要研究非线性系统演化过程的行为特征。混沌理论是对一般系统理论的超越所谓混沌 (chaos)是指在确定性系统中出现的类似随机现象的过程,是一种貌似无规则的运动,这里的确定性系统,是指其结构相对稳定,且各要素或子系统之间具有明确的内在关系,对于一个给定的初始值或初始状态,该系统给出一个确定性的解或过程,也就是说系统的长期动力学行为从理论上可以预测但对非线性系统而言,上述过程可能是具有规范性行为,也可能由于对初始值的极微小扰动,而引起结果或过程的巨大变化,即系统对初值的依赖性十分敏感,这就是通常说的“蝴蝶效应”。现代科学中的混沌,不同于通常人们想象的是“一片混乱”,“无次序”等,而是指那些不具备周期性和对称性特征的有序状态,是无序之中的有序(乐国安,管健, 2005)自20世纪80年代混沌理论被引入心理学研究后,在心理学的各主要领域受到广泛的重视,并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李小平, 2006)。
哈里斯将混沌理论运用到心理发展研究时,有几种可互换的别称,如复杂理论(complexity theory)非线性动力系统理论(nonlinear dynamic systemstheory),其立场都在于提倡一种开放系统、自组织性和改变与再平衡的动力观(Harris' 2009)她的混沌理论主要受塞伦(Esther Thelen)与史密斯(Lin-daSmith)的非线性动力系统理论的启发,不是把心理发展过程视为一组预先划分好的具体阶段,而是看作一系列不同的发展路径,每种发展路径的特征与优点都是随着相互作用过程而产生的,并非内置的。非线性动力系统强调不同步性(asynchrony)、分歧(gap)破裂(rupture)及其新的整合,在长期宏观的变化与短期微观的变化之间有着持续交织的相互作用,有一种持续前进的动力在这个系统中运作,巨大的行为变化的产生是来自于系统内部因出现能量失衡而进行自身重组(reorganization)的结果,并且这种系统自身重组是不可预测的(Thelen & Smith,1994)。这种心理发展模式理论不同于以往精神分析的自上而下的心理发展模式理论,即那种预测性演绎。因果关系逻辑的定时定点的个体发生学说。混沌理论的核心假设是,不对规则进行预测,只是将内在显现的结构视作产生于活动与相互作用的重组结果(Harris, 2009)。
哈里斯认为混沌系统的六个特征对于家最有借鉴意义,它们分别是:1)自由顺序;2)非线性;3)吸引因子;4)复杂性;5)关系背景中的发展;6)变型与发展变化(Harris' 2009)。
自由顺序(order for free)是指极小的差异会带来根本性的差异,或者说混沌系统对初始值的极度敏感。哈里斯首先区分了自相同(self-same)经验和自相似(self-similar)经验,前者是指每次获得的完全相同的经验,后者是指每次获得的大体类似但有微小差别的经验。在自由顺序中起作用的是自相似经验,几乎难以辨别的细微差异,就足够产生不同的发展模式。这是混沌理论中的一个悖论,不确定性与模式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两者互相成就彼此又互相排斥。无论在临床中还是生活中,刻板僵化(rigidity)都意味着病态,固定刻板的行为模式就是一种典型的自相同模式。自相似模式只需要微小的不同,谋求在经验中获取一种规律性(regularity)而非同一性(identity)(Harris, 2009)。只需要极小的差异,自相似的经验经由迭代作用(iteration)不断叠加,最终就有可能产生全新的经验、全新的行为模式。非线性(nonlinearitv)与自由顺序紧密相关,是指个体与环境之间进行持续的相互作用,经由不断的重组,个体呈非线性的发展过程。换言之,单个因素在发展过程中发生变化虽有模式可循,却是不可预测的,变化是极为剧烈的。在非线性的发展过程中,每一刻的发展目标是自然浮现的(emeren),而非事先预设的(preset)。因此根据非线性规则,的发展轨迹因人而异、千人千面,决不能一概而论,吸引因子(attractors)是混沌理论中的-一个关键概念,是指一种模式收敛点(point of convergence)它描述的是一种形态,有时表现为常态,有时为双峰态,有时则是不规则形态。它是动力性的一个非静态因子,用以表示非线性动力系统中的运动轨迹。同时,吸引因子并非系统的驱动力,而是处于扰动与移动中的系统的活动产物,因此通过追溯吸引因子可以有助于还原整个混沌系统的构成。在混沌理论中最著名的是奇异吸引因子(strange atractor),它具有自相似性与不规则的结构,是系统总稳定性与局部不稳定性的共同作用之产物。哈里斯认为,只有找出发展过程中的吸引因子,才能最有效地理解人类的心理发展过程。复杂性(complexiy)是指在一次次迭代作用下系统中初始的、简单的基元(priitive)变得越发复杂,几乎难以解释。因此,复杂性起源于初始的简单性,是层叠(cascade)现象的产物。关系背景中的发展(development in a relational context)是指环境中产生的现象。个体与环境进行持续的相互作用,进而不断地产生重组与变化。变型与发展变化(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alchange)是整个混沌系统的外显特征,整个系统总是处在一种动态之中,和自由顺序的规律一样,量变引起质变,通过互动与交流的积累,变化随之涌现,个体向着一个意义更复杂、叙事更丰富的方向移动。哈里斯运用混沌理论说明心理发展现象,更多的是指一种抽象的隐喻,而非一种具体的算法模型,采纳其“描述而非预测”的理论观点。混沌理论放弃以预测为目标的实证式、演绎式方法而转向以描述为主,这并不意味着相对主义与纯粹主观性,因为从混沌理论强调经验的可塑性与的组织性,主要研究外部器官、内部心理、社会、生活史的环境中所进行的复杂相互作用,个体心理发展结果是高度多样的,预测是既不现实也不准确的,所以,以描述为主才能精确地反映心理发展过程的本质。
二、从混沌理论审视传统心理发展理论的缺陷
哈里斯认为,尽管以往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理论赢得了不菲的名誉与大量的追随者,但这些理论大多具有米切尔(Stephen Mitchell) 所称的“发展倾斜”(developmental tilt)的弊病,受这些理论影响的分析师对来访者的分析变成了一种还原过程(Mitchell 1984)。这些理论都过于以成人为中心,以发展过程中的某些事件与能力的实现作为理想化与标准化的发展节点,而在对这些事件与能力的选择过程中又夹带理论家个人的文化观念与形态,很难实现中立性与客观性。以往的心理发展理论还表现为一种线性化与管状化(canalized) ,理论家们对个体发展线路做出整体预测,假定个体内部存在--种固定不变的动机,动机驱使个体沿着某条预设的发展路线前进。不论实际环境如何,遭遇何种经历,不同的个体却遵循着相同的发展线路,在分析实践过程中,这种预测往往难以证明且受分析师自身期望影响,说服力不足,这些理论因此显得优美而空洞(Harris' 2009)。
哈里斯还认为,对性欲与性别的解释不够明确也是精神分析理论长期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表现在理论、实践和文化三种水平上(Harris 2009)。大多数精神分析理论都将异性恋(heterosexual)与男性气质作为无庸置疑的理论本位,而将气质视为一种或取或弃的次等生活模式。它们重视性欲而轻视性别,性别成为一种无关痛痒的分类,是性欲的附属物。但从关系精神分析的视角看,关于被动性-主动性以及情结等传统观点已经成为精神分析理论发展的一个束缚,亟需加以修正。传统观点认为性别来自于身体,而哈里斯却认为,身体是性别渗透成为内心功能的场所,性别不仅仅是身体的产物,它还是文化、人际、内心的产物。随着运动的兴起和女性主义、酷儿理论的出现,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理论关于性别和性欲的理所当然的设定遭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与质疑。在一些国家与地区,同性恋已不再被视作一种心理病态,而是一种正常现象,因此关于性欲与性别在个体发展过程中的形成与变化,也亟需一种新的解释。
哈里斯认为,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确实存在驱动个体的动机,但这种动机不是一种事前现象,不是对行为的推动力,而是从幼儿能力中表现出来的事后现象,是与环境互动的产物。根据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理论似乎可以从幼儿行为追溯出内在动机的早期形式,但这只是一种解释性的建构,并不代表事实真相。哈里斯认为,从混沌理论视角来看,个体的心理发展过程是不可简化的,对所有发展过程进行总体预测与归纳不可避免将陷入困局,不应该将发展理论视为一种精确无误的理论模型,而应该将其看做是一种隐喻或叙事。个体心理发展的复杂性、一致性与结构都是相互作用的结果。她还提出,精神分析学家“只有放弃核心自体,(core self)或真实自体,(true self)的观念,我们才能尝试将内心、社交、人际编织在一起。"(Harris'2009)“个体不应该被理解成核心自体的不变连续体,而应理解为处于多种变化阶段的多重状态的复杂集合。"(Harnis,2009)这是关系精神分析对传统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理论的超越,只有破除以往心理发展理论的困局,关系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理论才能实现长足进步。从混沌理论来看,虽然精神分析的传统心理阶段理论也提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路径,但是,一方面,它们提出预设的价值观,假定个体发展的无偏性,存在着理想化的危险。它们以理性为标杆提前规定了常规行为与越轨行为,轻视在个体发展过程中非理性行为的重要性,因此尽管它们符合理性,但却不切实际另一方面,它们存在归纳简单化的倾向,将个体发展看作一种标准化生产过程,选择性忽视大量明显存在的“非常规”发展过程,这造成其解释适用度的限制。混沌理论不进行预测而重在描述,更能如实反映个体的心理发展过程。混沌理论允许发展过程存在多重线索与路径,这些线索与路径有时重叠,有时交叉,并考虑到个体嵌入于家庭与文化的背景,尤其是特定历史时期的语境,这些因素都为变化的产生提供了独特路径。
三、混沌心理发展观
哈里斯将混沌理论引入精神分析,提出她的混沌心理发展观。其理论强调个体是多重自体(multiple selves)的集合,在发展中存在着多重性与时间性(temporality)的特点,性别是个体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个体的性别不再单纯是一种生理性欲的属性,而是一种独立、可变化的自体状态。
(一)多重性
多重性是关系精神分析学家米切尔首次提出的概念,是指个体所具有的多种应对环境的认知模式与行为方式(Mitchell 1993)。在哈里斯看来,多重性首先表示的是自体状态的多重性即多重自体,其次表示的是发展线路的多重性,关系背景中的个体处于不同主体性与不同自体状态的交织之中,其中包含沿着多重时间线索的多个叙事重心,因此,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多重性,表现为发展可能性与个体状态的多种多样。再次,多重性还可表示关系模式的多重性,由于个体存在多重自体与多重发展线路,这就必然导致个体与他人的交往方式的多重性,多重性是贯穿于个体成长和发展各方面的一个显著特征。
哈里斯援引哲学家丹尼特(Daniel Dennett)的观点作为支柱。丹尼特将意识描述为处于多种变化与交织阶段中的多重叙事线索,他不认为心理是种自上而下的结构,而认为所有的想法或心理活动在大脑中都是平行运作的,是一种解释与加工的多轨进程,心理的信息处理过程不断地进行着修正和变化,不可能存在一种单一叙事或标准经验类型(Dennett 1991)。因此“分析工作实际是一种穿越复杂的多因决定的危险区域来协商多重潜能路径的事宜。”(Harris, 2009)因为行为的复杂性、个体状态的多重性,分析师不应该只探究某个特定行为的起因,而应该转而研究全部行为的理由。
哈里斯认为,经验的多重性起源于早期的亲子二元生活与家庭生活,成长中的儿童是在随着背景(contex)、共同参与者、情境设定而变化的复杂完型(gestalts)中的一名参与者,能够起到建构与变型的作用。关系模式对背景十分敏感,背景处在不断破裂又不断修复的循环前进过程中。背景是一种多层次的现象,包括家长性格、家庭关系和文化环境等。伴随着多重性而来的是解离(dissciaion)现象与表演(performance)的问题。解离既是个体应对多重自体时所采取的一种适应性机制,又是个体面对特定情形时进入的一种状态,解离基本上是一种负性被动的。虽然个体具有多重自体,但并非每个自体状态都伴随着美好的经历,也不是每个个体都能承受多重自体带来的纷扰。并非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都是一帆风顺,或大或小的经验散布于个体的成长过程中,这使得个体对于多重自体的处理经常会出现解离哈里斯所用的“解离”,其意是个体的心理存在经验的多种认识方式(muliple modes of knowing),包括“相互矛盾”的悖论式经验(paradoxical experience),个体体验到一种多重或破碎观点的主观感受,这些感受之间互不联系,是一种经验的“罗生门”(Haris, 2009)。因为认识某事并不是一种全有全无的事宜,在多重性的概念体系中,个体对事物的认识通常是一种部分认识(partial knowing),经验可以从多种方式加以认识,而个体只以某些方式认识到其某些部分内容。解离是一种奇特的状态,对于某个特定的经验,个体处于同时知道又不知道的状态,其反思能力受阻,主体性减弱。
伴随自体状态的多重性而来的还有一个真实性问题,哈里斯称其为“表演”问题传统精神分析理论存在一个悖论:一方面,理论通常将重点放在“真实性”方面,把“真实自体”看作是儿童的最为基本的舒适与安全的状态。“相异自体”(alien selves) 或“虚假自体”(false self)是因忽视、扭曲与父母的投射等人际过程造成的结果,它们损害儿童的心理与存在(being);另一方面,离开了想象的心理化(mentalization)与父母的幻想,儿童的想象潜能、反思潜能又会因此受损。儿童的发展过程清 楚地显示了儿童的幻想与假装(pretend)的原始形式,并且儿童经历过学步期之后也逐渐开始获得理解假装的能力,那么何以判断自体状态为真或假呢?(Haris,2009)哈里斯认为,在这个问题上传统精神分析理论又陷入了笛卡尔式的二分法,人为地划分出真实与虚假的类别。所定义的“虚假自体”虽然准确说明了个体沦为他人工具的适应性服从,但却也促进分析师们将的社交浮现(socially emergent)面与个人真实(personally authentic)面分裂为二。这种观点所暗含的是实证主义的认识论,分析师判断出真实自体与虚假自体,认定前者是自然执行的,后者是以表演的形式呈现的。所以依照这种理论,个体只具有一种真实自体状态,其他自体状态都是虚假的表演。这种理论直接堵死了同性恋合理化的空间,因为根据该理论,同性恋者一生都在以绝佳的演技表演虚假的性别(Harris,2009)。哈里斯不同意这种二分法,认为自体状态都是现实与真实的。
(二)时间性
时间性是哈里斯心理发展理论的另一要素,它与多重性相互依存。因为心理发展具有多重性,多重性包括在时间线索上的不同发展路线与速度,时间由此从线性框架中解放出来,并由于发展的复杂性,哈里斯所强调的时间性,一是自体状态与发展线路的多重性和复杂性影响个体的时间知觉,二是关注个体处于某时某事时的时间知觉。
迭代作用产生复杂性,连续动态的变化反馈使个体产生了相当个体化的时间观念。人们在不同时期应对不同事物时有着不同的行为模式,不同的自体状态涉及不同的时间模式,个体的时间敏感性既是给定的又是创造的,它是我们面对客观经验时内心与人际两方面共同的建构物。个体对时间的态度可以反映出个体的心理状态。例如,一个无视时间的人有可能是一个的人,因为忽略时间意味着对现实时间流逝的拒斥与盲目,是对规则的拒绝,是一种自体夸大的表现。同时,无视时间还可能与创伤有关,忽视时间的流逝意味着个体在主观,上永远处在创伤发生的那个时间段,时间停止向前移动,例如个体拒绝承受丧亲的痛苦,这也是一种解离状态。时间悬停意味着关系悬停,不用面对接下来的关系剧烈变化,这也是一种哀悼形式(Harris 2009)。人对时间的感知是一种多重嵌入性的经验,个体在某时所体验到的有时是可重复的,有时是不可重复的。当个体在事后回忆起过往的一件事时,所体验到的感受与事发当时所感经常不尽相同,因此,当分析师在讨论或解释某个事件时,不可能复原过往的事件,而是在与来访者进行一种建构。在不同时间段,个体的情感、认知都不同,个体经过与环境的不断相互作用,经验已经发生了变化。因此,只有在时间性的基础上谈经验,才能避免陷入还原论解释的通病。
(三)性别与性欲
性别是哈里斯混沌心理发展理论的最重要因素,用她的话说,性别是一种“软性集合”(soft assembly) ,是多成分、多通道、多变化且影响广泛的一系列行为模式。用混沌理论的术语来说明,性别是发展系统中的一个奇异吸引因子。性欲是与性别密切相关但又有所区分的一个概念,在哈里斯看来,性欲的发展同样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以往的精神分析理论重视性欲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忽视性别在其中的作用,而关系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理论则相反,重点关注性别而弱化性欲。
1. 关于性欲
哈里斯认为,性别与性欲彼此之间不存在决定关系,性别不决定性欲,性欲也不决定性别,二者只是相关关系,性别与性欲只有在特定背景中才会表现出它们的独特形式,它们是与个体所处的人际场域密不可分的,不能脱离特定的环境谈性别和性欲。在哈里斯看来,性欲并非指向生殖的驱力而是各种人际功能的集合。性欲包含着多重的功能:自我调节、人际调节、获得或降低、追求或回避兴奋。这些功能与性别并没有直接关系,在性生活中的性别化经验取决于背景,是涌现形成而非预先设定的。性别与性欲最大的不同在于,决定性别类型的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之间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而决定性欲类型的同性恋与异性恋则并不排斥。例如我们称多男性气质的女人为“假小子”,多女性气质的男人为“娘娘腔”,但他们和一般类型的男人与女人一样,既可以是同性恋,也可以是异性恋。因此诸如主动性与被动性的特质不应该被预设为某种性别或性欲形式的默认属性,它们只是在某种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征。
性别的多重性使得理论家们认为有必要考虑性欲的多重性,即关于双性性欲(bisexualitv)的发展问题、哈里斯赞同乔多罗的观点,后者认为俄狄浦斯期之后形成的异性恋取向实际上是一种妥协作用(Chodorow 1992)。哈里斯认为应该将双性性欲看作是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可能选择的多种路径的一条,而不是一种固定不变的备择路径。双性性欲不是-种先天的组织或者先天预示的潜能。心理发展理论应该包含对双性性欲的关注。
2. 关于性别
性别是一种自体状态,性别自体影响个体感知世界的方式,它既可以是稳定的,也可以是不稳定的;既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多样化的。同时,性别还是个体心理发展系统的一个奇异吸引因子,包含一系列子系统,与背景高度相关并与其进行持续的相互作用,自身既有短期变化又有长期改变,涉及到并组织个体应对世界的各个方面。性别吸引因子或性别自体,在心理发展系统中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普遍性,它普遍存在于每个个体中,且形成时间早;二是功能性,它不仅是一种结构或属性,而且还具有多种功能,影响个体的行为模式与关系模式;三是变化性,它处于动态之中,并非一成不变。
性别是一种以身体为基础的心理状态,其形成过程,即性别化过程本身就充满许多情感经验。性别产生于背景,既包括大的文化社会环境,又包括小的个人家庭生活环境。性别吸引因子的产生源自于亲子二元过程与主体之间过程,起最大影响作用的是父母对于性别的观念与幻想。儿童性别自体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对父母性别自体的内化过程的基础上形成的。在这一点上,关系精神分析理论家哈里斯与许多理论家的观点一致,儿童的自体受父母的直接影响。
哈里斯认为性别具有多种属性,这也是她将性别称为“软性集合”的原因。在她看来,性别和其他因素-样,也是主体之间共同建构的,具有很大的复杂性。性别不应仅仅被看作是一种结构,更应该被视为-种功能,它作为一种以特定方式处理不同内心目标与关系事宜的方式发生作用。确立性别自体还可以使个体与他人之间形成稳固的相互作用,并获得内部稳定性性别是一种模式化的复杂自体状态,根据条件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将性别看作是“软性集合”并不意味着性别自体一定是流动性的,它所描述的是一种发展过程,而非一种特定的心理结构特点。性别自体的形成与发展不是一种一劳永逸的事情,遵循混沌系统的规律,它总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它会随着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自相似经验的不断迭代,再进行不断的发展变化乃至变型。
四、结语
混沌理论给现代科学界带来了极大改变,精神分析也积极吸取其理论观点来扩大与提升自身理论的影响力与时代性。作为当代关系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哈里斯针对以往精神分析心理发展理论存在还原论、成人中心、预设价值观重性欲而轻性别等问题,将混沌理论作为一种隐喻,提出心理发展理论要打破以往单维线性式发展阶段论的套路,放弃预测而转向描述,提倡发展路线的多维性非线性与复杂性,更加接近人类心理发展的真实性她的混沌心理发展理论认为,个体是多重自体的集合,是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强调自体状态的多重性与时间性,个体通过解离与表演的机制对多重自体进行调节。性别与性欲是彼此独立又密切相关的两个自体,性取向与性别特质并不是默认捆绑在一起的。性别是发展系统中的一个奇异吸引因子,起源于家长的性别观念对儿童造成的影响,之后主要受环境的影响,它影响个体看待世界的方式,是最重要的自体状态。
参考文献:
乐国安,管健. 混沌理论研究对心理学研究的介入[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1):106-110
李小平. 混沌理论的心理治疗观[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03-106
Chodorow,N.Heterosexuality as a compromise formation:Relections on the psychoanalytic theory of sexual development. Psychoanalysis and Contemporary Thought . 1992
D.Dennett.Consciousness Explained. Journal of Women s Health . 1991
Adrienne Harris.Gender as contradiction[J]. Psychoanalytic Dialogues . 1991
Adrienne Harris.Gender as a Sort Assembly Tomboys’ Stories. Studies in Gender and Sexuality . 2000
Harris,A.Gender as Soft Assembly. Journal of Women s Health . 2009
AdrienneE. Harris.Gender as a Strange Attractor: Discussion of the Transgender Symposium[J]. Psychoanalytic Dialogues . 2011
Mitchell,S.Hope and Dread in Psychoanalysis. . 1993
Mitchell,S."Object Relations Theories and the Developmental Tilt". Contemporary Psychoanalysis . 1984
Thelen,E,Smith,L.A Dynamic Systems Approachto Development and Action. . 1994
www.nmgpsy.com内蒙古心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