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叶,有一些家认为有必要探讨人类的思维能力、情感体验和主宰自己命运等问题,而不能过分关注"严格"的研究方法,以致于忽视了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实质性的东西。这些心理学家反对把对白鼠、鸽子、猫和猴子的研究结果应用于人类学习,主张采用个案研究方法。20世纪60年代,这种观点逐渐形成了一种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
心理学家对行为的基本假设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要理解人的行为,就必须理解行为者所知觉的世界,即要知道从行为者的角度来看待事物。在了解人的行为时,重要的不是外部事实,而是事实对行为者的意义。如果要改变一个人的行为,首先必须改变他的信念和知觉。当他看问题的方式不同时,他的行为也就不同了。换言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试图从行为者,而不是从观察者的角度来解释和理解行为。
一、意义学习与无意义的学习
认为,可以把学习分成两类,一类学习类似于心理学上的无意义音节的学习。学习者要记住这些无意义音节是一项困难的任务,因为它们是没有生气、枯燥乏味、无关紧要、很快就会忘记的东西。所以,它们一方面不容易学习,另一方面又容易遗忘。罗杰斯认为这类学习只涉及心智,是一种"在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它不涉及感情或个人意义,与完整的人无关。
另一类是意义学习。所谓意义学习,不是指那种仅仅涉及事实累积的学习,而是指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这不仅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意义学习能把逻辑与直觉、理智与情感、概念与经验、观念与意义等结合在一起。当我们以这种方式学习时,我们就成了一个完整的人,即成了能够充分利用我们自己所有阳刚和阴柔方面的能力来学习的人。"(罗杰斯,1983)
判断是意义学习还是无意义学习的依据是学习对于个人来说是否是有意义的。只是与学习者的某个部分(如大脑)有关,而与完整的人无关,学习者是不会全身心地投入这种学习的。
请注意:罗杰斯的意义学习(significant learning)与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meaningful learning)的内涵不同。
罗杰斯批评传统的学校教育把儿童的身心劈开来了:儿童的心到了学校,躯体和四肢也跟着进来了,但他们的感情和只有在校外才能得到自由表达。在他看来,我们不仅完全可以使整个儿童(情感和理智)都进入学校,还可以借此增进学习。
二、意义学习的四个要素
罗杰斯认为,意义学习主要包括四个要素:
第一,学习具有个人参与(personal
involvement)的性质,即整个人(包括情感和两方面)都投入学习活动;
第二,学习是发起的(self_initiated)即便在推动力或刺激来自外界时,但要求发现、获得、掌握和领会的感觉是来自内部的;
第三,学习是渗透性的(
pervasive),也就是说,它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乃至个性都会发生变化;
第四,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evaluated by the
learner),因为学生最清楚这种学习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是否有助于导致他乡要知道的东西、是否明了自己原来不甚清楚的某些方面。自我评价是使学生自我发起的学习成为一直负责的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当学生必须对确定哪些准则是重要的,学习的目标是什么,以及在何种程度上达到了目标负起责任时,他也就真正学会了对自己及自己的发展方向负起责任来。
三、罗杰斯对行为主义的批评
罗杰斯对行为主义者只注重行为的结果,而不探讨行为的起因,提出了批评。他认为,人的行为是同自我概念联系在一起的,每个人都是按照一种与他的自我概念相吻合的方式行事的。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往往只看到与我们看待自己的方式相一致的那些事物。所以,罗杰斯认为,人是他自己行为的决定因素,人不从属于他的环境,而是可以对他生活的性质作出自由选择的。这是一种自由选择论,与行为主义的环境决定论产生了尖锐的冲突。
四、罗杰斯论学习的原则
1.人类生来就有学习的潜能--罗杰斯学习原则的基本假设。
人生来就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学习者总是怀着一种心理矛盾渴望发展和学习。这里的心理矛盾是说任何一种意义学习都包含着某种程度的痛苦。比如,学习本身就是痛苦的。小孩学走路总要摔跤跌倒,只是小孩从发展自己行走潜能中获得的满足远远超过了因遭遇挫折而引起的痛苦。又比如,由于学习时不得不放弃某些已有的观念而引起的苦恼。刚考入名牌大学的尖子生发现自己并不出众了,如果在心理上承认这一点无疑是痛苦的,但由此却能获得进展。在合适的条件下,每个人所具有的学习、发现、丰富知识与经验的潜能和愿望是能够释放出来的。
2.当学生觉察到学习内容与他自己目的有关时,意义学习就发生了。
在罗杰斯看来,一个人只会有意义地学习他认为与保持或增强自我有关的事情。同时,当学习者具有某种目的,并认为学习有助于达到这一目的时,学习速度就会加快。
3.涉及到改变自我组织(即改变对自己看法)的学习是有威胁性的,并往往受到抵制。
自我概念是指一个人的信念、价值观和基本态度。当学生自我概念遭到怀疑时,他往往会采取一种防御态势。罗杰斯举了一个例子:20世纪60年代的人们反对男青年蓄长发,是因为如果接受了这种不顺从社会要求的做法,就会直接威胁自己的价值观--顺从社会的要求。
4.当外部威胁降到最低限度时,就比较容易觉察和同化那些威胁到自我的学习内容。
罗杰斯十分强调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影响。比如一个阅读能力不强的学习者会因为嘲笑而停滞不前。但是如果在一种相互理解和支持的环境里,没有等级评分和鼓励自我评价的环境里,就可以消除上述外部威胁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崩溃,从而获得进展。
罗杰斯认为教学机器的最大好处之一,就是让学习能力低下者根据自己实际水平,小步子学习,并随时获得鼓励,降低了外部的威胁。
5.当对自我的威胁很小时,学生就会用一种辨别的方式来知觉经验,学习就会取得进展。
比如说,阅读能力不强的学生在一种有安全感的环境里,并相信对他自我不构成任何威胁时,他就能以一种辨别的方式觉察书本上的文字符号、识别类似单词的不同要素、体验各部分的意义,并试图把它们组合起来,这样学习就会取得进展。但是,一个士兵通常会很快学会辨别正常的脚印与表层伪装过的可能埋下地雷的脚印,这种现象如何用罗杰斯的这一学习原则来解释呢?
罗杰斯认为致命的地雷这种严重威胁只是一种对他机体的威胁,而不是对他自我的威胁。
6.大多数意义学习是从做中学的。
罗杰斯认为,促进学习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让学生直接体验到面临的实际问题、社会问题、伦理和哲学问题、个人问题和研究的问题等。这可以通过设计各种场景,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以便让学生对各种角色有切身的体会;也可以安排学生上去亲身实践体会。
7.当学生负责任地参与学习过程时,就会促进学习。
所谓负责任地参与学习,是指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方向、参与发现自己的学习资源、阐述自己的问题、决定自己的行动路线、自己承担选择的后果。
8.涉及学习者整个人(包括情感与理智)的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刻的。
学习者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时,才会对学生发生深刻的影响。当学生尝试着发现自己得出的新观念、学习一种难度较高的技能,或从事艺术创作活动时,就会产生这种全身心投入的学习。但是罗杰斯提醒我们,学习者必须认识到这是他自己的学习,他可以一直学下去,也可以中途而止,无需权威人士来决定。
9.当学生以自我批判和自我评价为主要依据,把他人评价放在次要地位时,独立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就会得到促进。
罗杰斯指出,外部评价对于创造性培养目标的实现大多是无效的。学生需要有机会自己判断、允许犯错、自己评价自己所作选择和判断的结果,这样,创造性、自主性和独立性才能开花结果。
10.在现代社会中最有用的学习是了解学习过程,对经验始终持开放态度,并把它们结合进自己的变化过程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