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体作为一种人类的感觉体验,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过去人们把它看作是大脑对抗无法承受的打击或压力时的自然反应,也是应对风刀霜剑的生存环境——比如集中营等——的防御措施。在这些情况下,为了幸存,大脑会自动将自己与外界环境隔绝开来。然而奇怪的是,人格解体也可能没有任何明显诱因地出现。尽管近一个世纪以来,相关理论层数不穷,但对病因的真正深度研究却是最近几年才开始。(我们将在下文详细探讨病因。)有些人能回忆起具体是什么时候,是如何患上了解体,以及解体是否与某个特殊事件有关系。也有一些人可能从记事起就已经解体,他们会以为世界和生活本来就是解体以后的样子。对他们来说,人格解体创造了一个绝对安全的内心世界,没有任何事物能对他们的心绪产生影响,然而代价也极高:感觉不到。他们成了罗恩和其他人口中的“活死人”。
“人格解体”这个词本身,从诊断的意义上说,指明了症状,是个独立的精神疾病。卢多维克·杜加斯是一位学家和哲学家,写了许多关于和记忆幻觉题材的著作。通常人们认为他是第一个这样使用“人格解体”这个词的人,时间大约是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但是,实际上杜加斯是在当年的一本文学作品——亨利·弗里德里克·埃米尔的《The Journal Intime》——上首次看到这个词。该书囊括了这位低调而鲜为人知的教授的大量日记,在他去世后得以出版。其中有一句话尤其精确的描述了人格解体的本质:“我发现自己存在于死亡的另一端,或者说来自另一个世界。所有的一切对我来说都很陌生;我独立于自己的身体和个人而存在;我被解构、被隔绝、随波逐流。难道这就疯狂?“
另外,近年来也有一些权威人士认为人格解体和现实感丧失是一种具象的体验。西格蒙德·佛洛依德于1904年游览雅典卫城时也遭遇了一次现实感丧失。三十多年后,他在给罗曼·罗兰的公开信里这么写道:“原来所有这些真的存在着,跟我们在学校里学的一样!”在这封信里,佛洛依德解释说那天他被“转瞬即逝的现实感丧失”击中。即使多年前早已从书中了解了雅典卫城,也知道这座废墟的确存在,但是亲眼看到实物的感觉还是具有极度冲击力。他能意识到自己实际上是存在于那个场所,却无法确认那一切都是真实的。
从那以后,各个国家不少知名心理学家开始在著述或者在长篇论文中涉及人格解体这个主题。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一本名为《现代临床》的医学教科书首次将人格解体纳入教学内容。经过多年的修订改版,这本书给人格解体作出了相当深刻的描述:
人格解体是一种无法逃避且令人痛苦难熬的违和感,有时被称之为人格解体综合征。准确定义应该是一种感知失常,主要症状包括不现实感、丧失个人身份的确认感与对控制自己身体的认同感。不现实感的症状有两种类型:人格改变的感觉和世界不现实的感觉。患者觉得他们再也不是自己,但同时也没有成为另外一个人,因此这种情况不属于所谓的人格转换。缺失的体验意味着陌生感与不现实感,且情感缺失也会被后者所加强。人格解体可能开始于某一次特定的严重的情感冲击,也可能由于长期的生理或心理压力而逐渐形成。聪明、敏感、情感丰富、内向以及充满想象力的人更容易解体。有些患者形容他们的感觉像“被冻结”了,思维也变得陌生;似乎自己是一台机械或机器人,想法与行为也盲目呆板;人与物体都显得不真实而遥远,缺乏原本应有的色彩和生动。也有患者声称他像在梦里一样精神恍惚,不真实的感觉让他非常困惑;他无法集中注意力,大脑仿佛“死”了或“停止工作”了。
就今天所得到的资料而言,对人格解体的定义到这里为止已经非常完整准确。但为了与过去的理论一致,这本教材假定人格解体不是独立于其他神经或心理疾病,更多见于和少年,并且建议电击疗法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现在我们认为任何年龄阶段的男性和女性患人格解体的几率都一样。慢性人格解体被确认为一种独立的疾病,而不再是症、或其他精神疾病的附属症状。
与早期人们对大脑的研究方法不同的是,现在领域有一部参考书——《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指南》(简称《DSM》),该书定期修订出版,以保持数据资料的准确性。这些修订版为了对任何心理疾病作出更精确的诊断,以近期收集的研究数据为基础整理出了最新的判断标准。从1950年到1960年的《DSM》只是在对解离症的定义中提及人格解体,将之归为精神类。直到1980年,《DSM》都没有这种疾病的详细资料。然而,现在情况已经变了,根据最新的版本《DSM-IV》,人格解体被列在解离症之后,是这样定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