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恩:婴儿的第一年

发布时间:2019-04-06 16:04:35   来源:admin    
字号:
www.nmgpsy.com内蒙古心理网

:的第一年

4^i\,rd#Z.\$X-f0

aF8@au5b'{$w0精通学的师丹尼尔·斯特恩(1985)对婴儿第一年的发展提出不同的观点,他于《婴儿的人际世界》(The inter personal World of The Infant)一书中精彩地结合了这两个学门。他提出在不同阶段发展出来的四种“”(senses of self):出生至两个月时,萌发自我(emergent self)首先出现;二至六个月大时,核心我(core self)形成;七至十五个月大时,主体我(subjective self)渐渐成形;接着是语言我(verbal self)的发展。每个“自我”形成后,便持续一辈子。内蒙古心理网)qR$t@@

内蒙古心理网4PW+AOZE @

斯特恩主张婴儿一出生即具有“萌发自我”,有清楚的人我区别。从前一个阶段转换至下一个阶段时,皆有重大的改变。转换后出现的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人”。例如,当几周大的婴儿开始凝视着父母的眼睛微笑时,这时婴儿所营造的互动气氛,及拨动的是非常不同的。婴儿这些行为变化所蕴涵的主观经验,使父母对婴儿有不同的反应及想法。斯特恩进一步强调,婴儿的这些变化部分源自父母亲对婴儿有不同的诠释,并根据新的诠释回应婴儿。内蒙古心理网 IG+up3{\

内蒙古心理网2H;Q)ZO_Uh4|

二至六个月大“核心我”形成时,我们可以观察到婴儿知觉到自己是一个统整的个体,他们感受到身体的完整独特,并能控制自己的行动,拥有各种感觉及连续感。他们意识到自己与母亲是分开的两个人,分开的两个主体,有各自独特的情感经验,不同的历史背景。七至九个月大时,婴儿“发现有另一个心智世界存在于自己的心智世界之外”。

i:v8VxAu0

p#p;d,tU6h)m y0斯特恩也区别了“我与他是不同的两个个体”及“我与他同在一起”之间的差异。他强调,婴儿与"“另一个人”在一起时,会发生一些独处时绝不会发生的事. 例如,在躲猫猫的游戏里,“双方的互动在婴儿内在形成非常兴奋的自我经验,充满欢喜与悬疑,也许还带有一丝丝恐惧”(1985)。独自一人无法达到此种情感状态,此状态是两人共同营造出来的。“另外一个人调节着婴儿的自我经验。在这种情况下,这个人对婴儿来说,是‘调节自我的他者,’ (self-regulating other)。”内蒙古心理网[/\B*[r`

.nQ xFN0斯特恩还说明及依附是双向营造出来的经验,并认为这一发展与有关。“他者调节了婴儿对自身生理状态的经验……例如饥饿至饱足,从疲累的清醒状态进入睡眠。所有此类的调节中蕴涵着剧烈的神经生理状态的转化。”(1985)因此,根据斯特恩的说法,即使是婴儿自身状态的改变(如从瞌睡状态到入睡)另一个人也参与在此自我状态的“生理调节”中。所以,喂食、换尿布、把婴儿抱在怀里摇、把他放进婴儿床里(对婴儿而言, 这些过程皆是入睡的一部分)也是此他者行动中蕴涵的经验. 入睡一事实在是社交事件。

r.Fa9~)CPd0

-oC*Hw"uwW8]4H0我们已从克莱恩及其他学者的观点谈好经验能建立安全感、信任感,以及婴儿的自我经验会经由与他人的互动而改变,或甚至因而有了全新的经验。斯特恩(1985)说明重复的双向互动如何渐渐形成一种。例如,躲猫猫游戏每次玩都不一样。对此游戏的概略记忆是,它每次玩都不一样,但每次玩这游戏都会有的共同元素则构成此记忆的核心。再以对上床睡觉的记忆为例,记忆中似乎睡觉有其每天重复的公式,但其实每晚的对话、游戏、活动和感觉却又不相同,这些又都是构成记忆的核心。斯特恩接着说明协助婴儿调节其状态的人成为“唤起”某类经验的陪伴者(evoked companion),不管他人在或不在,都贮存在婴儿的记忆里。这与克莱恩所谈之已内化的“好”母亲是类同的概念。斯特恩主张“意识到自己能持续与真实而能唤起他某类经验的陪伴者同在”使婴儿产生足够的信任感,于是婴儿能放心探索其周遭的世界。与克莱恩持相同意见,斯特恩认为对过去的记忆创造了此种信任感。他强调,对婴儿来说,这样的陪伴不同于“我们一体”的经验,其感受是“我”和另外一个人在一起。核心我的完整性并不会因陪伴者的同在而中断。这是悬在父母心中某个问题的核心:婴儿如何获得独处的能力?斯特恩则说明父母的临在如何协助婴儿学会处理自己的状态。婴儿在父母的同在下处理其心理状态的能力不同于父母在调节婴儿状态时带给婴儿的感受。我们从佩妮(Penny) 的母亲质问自己的话“你为什么不干脆‘让’她睡,而不是想办法把她‘弄’睡?”来说明这两种不同的状况。父母的稳定有助于婴儿回想他们给予的支持,并于父母不在身边时还能感受到这些支持一直都在。

~H$i.Ir!`*FzTf0

%Q`WN*W+E!xWH0当婴儿七个月至九个月大,主体我形成时,他开始体会到不只他自己拥有意志,别人也各有其意志;此外,斯特恩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情感和鸣”(affectattunement) 也在这个时期出现。读者可从本书中许多案例发现,亲子之间是否能成功达到这个状态,影响到婴儿的入睡能力。内蒙古心理网,LF!M-u] ro'cb

内蒙古心理网 t.QQrUot

斯特恩描述情感状态共享的重要性:“让他人了解到你能感其所感,这个过程的内涵为何?”(1985)他认为模仿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倘若母亲模仿婴儿的脸都表情,他只能从她的脸得知她接收到他正在做的;在此情况下,她不必然与他有同样的感受。模仿并不能真正达到“互为主体性的情感交流”。

5yY-pu1Shb EQ0
内蒙古心理网8{ M:t?&t%x id M

首先,父母必须能从婴儿的外在行为读出他的情感状态。其次,父母必须能表现出一些行为,不只是一模一样的仿造,而是能与婴儿外在行为共鸣的反应。第三,婴儿必须能够读懂父母针对其原初情感经验所傲的共鸣反应,而不只是模仿婴儿的行为。只有在这三个条件同时存在的情况下,个人内在的情感状态才能为另一人所知,他们不需语言便能感受到这样的交流已然产生。(1985)内蒙古心理网"z iy;qs5[

1A$Na1@!]N/?0斯特恩生动地说明父母如何以模仿开始,再加上不同的行为来达成与婴儿情感和鸣的状态。例如,婴儿有节奏地拍打着他的玩具,父母可能开始随其节拍唱起歌来,或是随着婴儿哼唱的歌而摇摆着身体。“此时,情感共鸣以一种表现彼此共事情感状态的行为呈现,它不必然是对表达内在状态的行为做精准的模仿”,其目的在于让婴儿知道父母了解他的感受。根据斯特恩的说法,这个新发展约在婴儿九个月大时,在母亲的协助下达成;而且这是“父母天生直觉”的一部分——知道什么时候婴儿已完成此种状态。

J*x8CL_e6W'W0内蒙古心理网Dc2h u{)I#@bYb

情感共鸣可以用来说明人类深度彼此了解的历程。若将焦点放在我们感兴趣的主题——睡眠上,它则包含了婴儿整个入睡程序内蕴的意涵。除了喂奶之外,洗澡、说故事、玩个小游戏,皆有助于父母与婴儿达成情感上的共鸣,此状态会持续得比实际互动所带来的兴奋感还久。这种与另一人的存在有联系的感受,是主要协助婴儿放心入睡的原因。睡前所玩的各种不同的游戏各有其微妙的功能,例如与婴儿协商转换至另一个状态,或是安抚他的恐惧。克莱恩则认为婴儿感受到母亲的了解有助于他承受夜里发生的种种变化。内蒙古心理网 C/Zx8[+Zf2z6g4Z-u%z

as&}h DC0斯特恩提到“语言我”于第二年开始发展。他谈到有了语言后,使孩子能与人分享他的经验,并“使孩子得以开始述说其生命故事”(1985)。然而,斯特恩也强调语言可以是一把双刃剑,它可能让某些经验难以分享,当经验无法言说时,可能造成自我内在的分裂。父母与婴儿会发现当婴儿开始使用语言之初,几乎造成双方沟通上的障碍,他们得度过这段困难时期,才能开始享受用语言沟通的美好。这个时期所遭受的挫折可能使婴儿处于某种紧张状态,变得更难以入睡。

#t(uA4}AfJ0

)s!H+xyy4l Z0随着婴儿的发展,攻击的情绪变得更复杂而清晰,这会导致婴儿开始忧虑自己的攻击冲动不知会对父母做出什么样的事,且开始害怕被报复,这也说明了婴儿怕黑背后的,以及随之而来的睡眠不安稳。

N~`w4_.F(R5G#[0www.nmgpsy.com内蒙古心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