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体之与知之:从情绪焦点法 (Emotion-Focused Therapy)谈起
温锦真 (慈济大学通识中心讲师)
一、你认识哪些情绪?
“快乐、愉悦、愉快、惊讶、惊奇、害怕、恐惧、沮丧、悲伤、痛苦、忧郁、生气、愤怒、厌恶、、怀疑、不安、镇静、平静、兴趣、害羞、舒服、祥和、羞愧、烦闷、乏味、恼火、彷徨、痛苦、不甘心、嫉妒……”等这些形容情绪的字眼相信每一个人几乎都经历过,如果再将这些情绪加以分类,可以归类成“正向情绪”,如愉快;“负向情绪”,如悲伤;“强的情绪”,如愤怒;以及“弱的情绪”,如乏味。也可以归类成“正向且强的情绪”,如快乐;或“负向且弱的情绪”,如烦闷。
如果吾人为自己设计一张“一周情绪觉察表”记录自己在这段期间的情绪波动,仔细体察下将可以发现自身情绪的多元面貌。那么,觉察自己的情绪有什么好处?有没有什么方法让自己的情绪都维持在正向情绪,丢开令人不舒服的负向情绪?为什么自己那么有情绪,可不可以不要有情绪让自己维持平静安稳?怎么理解自己的情绪?
本文主要将透过以近代心理学研究与加拿大约克大学(York University)心理系Leslie S.Greenberg教授所提倡的“情绪焦点治疗法”(Emotion-Focused Therapy,简称)来简短地分析情绪,回答以上的疑惑,增进个人对情绪的理解与管理能力。
二、情绪的初始面貌
情绪(emotion)是一种心理感受,通常伴随生理(心跳、血压)与行为反应(表情、接近或远离)一起出现(陈亿贞编译,民91)。情绪也像是一种回馈、一种讯号,告诉自己对外在情境的反应。
研究指出超过半数拥有一个月大的母亲表示,他们的婴儿能表现五种基本不同的情绪:兴趣、惊讶、喜悦、生气和害怕,即成人可以透过婴儿表情辨别其情绪。也有研究指出两个半月到六个月大之间出现“原始情绪”(primary or basicemotions),如生气、哀伤、喜悦、惊讶及害怕;这些原始情绪几乎是天生的,所有正常婴儿在相同时间出现这些情绪,所有文化对这些情绪的解释也大多一致。接下来,婴儿两岁时开始表现出尴尬、害羞、内疚、嫉妒和骄傲等“衍生(或复杂)情绪”(secondary or complex emotions),这些情绪又称自觉情绪,是随着婴儿开始认识,能够认识与评估行为之规矩而产生自我评价所产生的情绪(林翠湄等译,民91)。因此,情绪的初始面貌即是复杂多样。
另外,近代神经心理的观点,认为情绪有神经化学的生理基础,其中大脑里的杏仁核(amygdala)扮演主要促发情绪的角色。以“害怕”情绪为例,当人看到一条蛇,使人引发害怕情绪或逃离行为反应的生理路径有二:其一为低层次路径(lowroad),即是蛇的视觉讯息经视神经传送到大脑的视丘(thalamus)后,再传送到杏仁核引发情绪反应。其二为高层次路径(highroad),即蛇的视觉讯息传送至视丘(thalamus)后,另一部分转送到脑的感觉皮质(neocortex),再送往杏仁核,引发情绪反应。而这个高层次的脑皮质是储存有过去累积的情绪经验与概念,具有分析、思考及判断情绪的能力。
为什么产生“害怕”的情绪需要有两条生理路径?
原因之一,是低层次路径使人可以在即短时间里,对外在的威胁刺激产生即刻的情绪反应,这种立即性的反应有助于生物即刻注意警觉以免于威胁而继续生存的效果。之二,是刺激透过低层次路径除了让杏仁核产生情绪反应后,并进一步让杏仁核有所预备以接下来整合评估来自于高层次脑皮质的讯息。例如,远方传来大声紧急煞车声,此声音经低层次路径到达杏仁核,只能让杏仁核引发“感受到有危险”反应,但是进一步的“防卫行动”(如紧急煞车),必须等到高层次的大脑皮质分析“出车祸的距离”、“车祸严重程度”等传送杏仁核后才能有所反应。原因之三,有时候低层次路径引发的杏仁核反应,甚至可以主动修正或引起高层次路径的大脑皮质作进一步分析与反应(Le Doux, JE, & Phelips, EA,2000)。
所以大脑的高、低两层次的生理路径充分合作才能产生正确且合理的情绪反应。如果换以我们常使用的“感性”与“理性”这两句话来陈述上述两条产生情绪的生理路径,比较能帮助人们理解。例如“人可能因故而生气”,是为“感性”(低层次路径);但是“要往对的对象生气、要生多大的气、在对的时间生气、用对的方式表达生气等”,是为“理性”(高层路径)。而“理性”(高层路径)分析与判断又特别与个人过去生活、性别与社会文化经验有关。例如同样生气,太太可能会用哭的,先生可能会用摔椅子表达。同样面对引发高兴的“考第一名”情境,东方人可能会因“谦虚”的文化要求而不敢放纵表达。
因此,这样的“两段式”情绪生理途径,涉及“情绪的体验”,即“体之”(experiencing),与“情绪的认知”,即“知之”(knowing),两者皆不可忽视。
三、情绪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与意义
实证研究里发现情绪能否被充分地体觉与心理生理健康息息相关。如某人若较倾向于避免情绪揭露,则此人较易罹患气喘、头痛、癌症、冠状动脉心血管疾病等。而在心理问题方面,若个人经历心理事件而无法 揭露表述情绪者,较容易将负向情绪转嫁到身体疾病上。因此,若个人能关注与揭露创伤或失落事件的情绪,将有助于个人述说清楚其情绪经验,使得人有机会学习调节情绪,减低身心疾病的发生(Greenberg, Korman & Paivio, 2001)。
四、情绪与
情绪的体觉不仅是对个人身心健康是重要的,在心理治疗领域里,情绪的体觉更是解决个人心理困扰的核心。其中,人文取向的心理治疗学派(Humanistictherapies)视“接触感觉”(touch one's feelings)为心理健康与心理疗愈的重要核心。
例如Carl Rogers在其“个案中心治疗法”(Client center therapy)中提到当治疗师在治疗室里面越是“真诚”(genuine)地流露当下感觉和态度,并合宜地传递给受助者;“无条件地正向关怀”(unconditioned positiveregard)接纳受助者种种的感受与经验;以及“同理心的了解”(empathic understanding)传达治疗师的感同身受。那么受助者在此治疗中将发现:
“有人正耐心倾听其种种感受,慢慢地,他有变得能听他自己的感觉。他开始和他自己的内在世界沟通,接受从其中传来的讯息,然后认清他自己是在生气、或害怕、或也有十足勇气的时候。到他变得对自己的内在世界更开放时,他变得更能聆听自己过去时常被自己否决的或压抑的感觉。……当他开始倾听自己的感觉的时候,他也变得能接纳自己……接受自己,更能自我的合一迈进……可以自由自在朝向自然人的样子去变化去成长。”(宋文理,民79)。
又如Perls之“完形治疗法”(Gestalt therapy)也认为带领受助者对其经验或行为有所觉察为治疗的目标,因为经过觉察,改变自然发生。所以治疗师的角色之一,是设计一些实验(experiment),以增进个案对自己的行为所觉察,在觉察的过程中,受助者历顿悟、接受自己、对其环境的了解、为自己选择负责、以及能与他人有接触的能力(郑玄藏等译,民91)。因此,人文取向的心理治疗学派视“情绪”不只是重要的一部分,反思情绪还能帮助揭露个人的存在位置,帮助做选择。
而“情绪焦点治疗法”也认为情绪是一种讯号,值得人好好的倾听。第一、情绪帮助我们辨识与他人间的关系,例如跟某些人靠近,会令人感到轻松自在,但与另一些靠近时,却会感到紧张危险。第二、情绪帮助我们判断事情是否进行顺利,进而选择维持或中断行动。第三、情绪帮助我们产生适当反应让他人了解,例如害怕时,我们会逃开;忧伤时,我们会顾影自怜;开心时,我们会起舞歌唱。第四、情绪也能告诉我们处在危险中,帮助我们做进一步的判断。最后,人们共有的情绪经验是:失去时会难过;遇到挫折或不公平的事时,我们会生气;被威胁时,我们会害怕;被取代时,我们会嫉妒……等。
由上可知,“人有情绪”不仅是存在,且具有多种作用,那人又为何为情绪所苦?如何找到平衡之道?
五、情绪焦点治疗教你“看见”情绪
情绪焦点治疗(EFT)承袭人文取向的心理治疗学派,重视受助者的情绪经验与疗愈。EFT认为人需要被教导区辨情绪并有效调整情绪。
EFT认为人类的情绪可以被区辨成四种:第一种是指人有健康核心的感觉,称为“适应性初始情绪”(adaptive primary emotions)。第二种是指人有慢性化已久的负向感觉,称为“不适应性初始情绪”(maladaptiveprimary emotions)。 第三种是指人也有一种反应性或防卫性情绪,是初始情绪伪装后的“次级情绪”(secondary emotion)。第四种是指一种欲影响他人、操纵他人,是为了达到个己目的的“工具性情绪”(instrumental emotion)。以下分别详论。
“适应性初始情绪”(adaptive primary emotions)是个人因应外在事件所产生的最原初、最核心的感觉,所谓"firstfeeling",如被背叛时,人会先“生气”(anger);失去时,人会先“难过”(sad)等基本情绪;也有较复杂的情绪,例如嫉妒(jealousy)、感激(appreciation)等。这种“适应性初始情绪”最能呼应人最原始的需要与存在状态。无论是正向或负向,人若好好体觉皆能带来释放或改变,如被歧视而感到愤怒或羞愧后,增加奋发图强的动能,来平息愤怒或羞愧感,以增强自我与的价值。
“不适应性初始情绪”(maladaptive primary emotions)是一种核心、原初的情绪本身即是失功能、不健康的,例如经常莫名的害怕、焦虑、害羞与羞辱感、破坏性的愤怒、未解决的哀伤等负面情绪。“不适应性初始情绪”总是让人感到负向、后悔、无能力改变与受困感。“不适应性初始情绪”的产生可能与童年时期的依附亲密需求的未满足或被虐待有关,因此产生“亲密等同于害怕”的深刻印象,相信“人是会让他受伤的”,而持续影响后来成年 时期与他人的互动关系。如此,人可能会自动化地害怕或躲避亲密关系,或既使实际真实关系中并未出现类似的破坏现象,人们也会认为亲密关系是具有威胁性或不安全的。
“次级情绪”(secondary emotion)是一种对初始情绪的反应性或防卫性情绪经验,所谓“感受的感受”(feeling of feeling)。例如人通常体验与表现“愤怒”情绪时,其实背后是初始情绪是“受伤或难堪”的,即所谓“恼羞成怒”。初始情绪如果无法被立即辨识或觉察,通常很快地转换成其它次级情绪,例如“难过”、“受伤”、“羞辱感”、“害怕”……等通常会转换成“愤怒”。又如“害怕”转换成“冷漠”、“嫉妒”转换成“生气”,或“生气”转换成“害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