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网上看到关于心理学的《中国本土道家超脱生理治疗》,感觉很有用处,把错别字改掉了,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www.nmgpsy.com内蒙古心理网中国本土超脱
杨德森 周亮 朱金富
《上海精神医学》2006年04期
DOI: 10.3969/j.issn.1002-0829.2006.04.022
强调,然而,的各项以及它们的解释却五花八门。就拿“仁道”来说,在论语及其它著作里就能找到几十种不同的解释。直到新中国成立,儒家学派的学者依然提倡五项原则“仁、义、礼、智、信”,八项德行:“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以及四维:“礼、义、廉、耻”。通过教育的途径,儒家学说已经广泛深入地影响到我们民族的性格和。儒家学者在社会可接受的范围内传播他们的学说并遵循以下原则:入世、有为、进取,并且强调伦理道德。
儒家处世养生的原则: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仁义忠孝。
少立大志,耀祖光宗。
内圣外王,立德立功。
刚健有为,人定胜天。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还有另一支奇葩,即道家文化,以老子和庄子为其杰出的代表。虽然历史上大多数的统治者支持和使用儒家学说来维持他们的政权和统治地位,并且仅仅尊重儒学而摒弃其他学派,然而道家学说以其辩证的思维方式、内蒙古心理对个性的尊重、摒弃地位差别(否定崇拜权威和服从等级制度)以及顺应自然的主张而得到关注。它在诸子百家学说中树立起自己的旗帜,鹤立鸡群。道家学说和儒家学说在一些方面有所对立,而在另一些方面却又相辅相成。
孔子曾向老子请教,他们讨论的内容并未记入史册,在“道德经”第18章写道: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所有这些说法与儒家提倡的用于统治国家的忠、孝、仁、义直接相违背。在道德经的19章,它继续说道“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表达了老子对于圣人、智慧、仁义、技巧的否定态度。同时,老子还提出:“见素抱朴,少思寡欲”。所有这些都显示了复古及愚民的政策,对孔子的 “法先王”和“遵古”理论起到互补作用。
在道德经里,老子提出了一系列充满哲理的想法: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81章)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44章)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46章)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24章)
“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辨若讷。”(45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56章)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56章)
“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66章)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76章)
在某些情况下,
“柔弱胜刚强”(36章)
内蒙古心理学专业网站“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28章)
以上这些言论莫不充满了生活的哲学和辩证的思维方式,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中国道家处世养生的八大原则:
利而不害,为而不争;
少思寡欲,知足知止;
知和处下,以柔胜刚;
返朴归真,顺其自然。
这种处世养生原则带有的、柔和的及顺从的特点,是从原始的母系社会继承而来的母性气质。
道家学说和太极拳、气功、导引、饮食和日常生活一起构成了保健养生的特殊方式。
从相反的观点来看,与以上的原则相反的或称为反道家的处世养生原则是:“损人利己,不为而争;极私多欲,得寸进尺;好斗居高,刚愎自用;倒行逆施,违反自然。”这样行事,必然导致人际间的冲突及个人的挫折,乃是显而易见的。然而,那些深陷其中的人却不如旁观者看得那么清楚,常常引起精神和身体的痛苦。
一般而言,中国人都会不同程度地自发地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当他们还年轻的时候,当他们寻求学校教育和工作,寻求社会地位、实现理想,持有入世的、创造性的、为社会作贡献的价值取向时,他们会接受儒家文化。然而,当他们退休后,年纪变老了,遭遇到事业的失利,家庭的破裂,为中末期疾病受苦,遭到精神上的挫折,当他们需要减少和摆脱精神上的痛苦以及寻求紧急帮助时,他们会倾向于接受道家的原则,或成为或其他的追随者。换句话说,如果你的人生很成功,内蒙古专业心理你会坚持儒家学说,如果不成功,你更可能欣赏道家学说。
虽然在心理治疗中运用道家思想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已经被中国的许多学者所强调,我们工作小组(由杨德森教授领导)最先开发了一种特别的结构化的心理治疗方法,这种方法一方面是基于道家思想、太极拳、气功和导引的结合,一方面则是基于现代西方认知心理治疗以及森田疗法。治疗的过程相对较短(一般1到3个月),操作方法简便易行。这对一种心理治疗来说很重要,因为在中国,治疗师没有太多机会接受培训,而患者也不愿在治疗上花费很多时间和金钱。整个过程可以分成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有其专门的目标,并且是下个阶段的基础。为使治疗发挥最大的作用,治疗师必须在每个阶段结束后,仔细评估目标。治疗的结构如下:
1、初期阶段
在这个阶段,治疗师需要像进行其他心理治疗一样,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治疗师需要了解患者的特点、他们特有的、行为模式、由于他们的个性特点所引起的应对生活事件认知偏差。内蒙古心理咨询理论技术接下来就是向患者介绍治疗的整个过程以及道家学说中应对和保持健康的策略,介绍以下八点处世养生原则: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少思寡欲。知足知止。知和处下。以柔胜刚。返朴归真。顺其自然。
在本阶段内,治疗师也开始进行放松和冥想训练,以及一系列柔动术的特殊动作训练,这些训练应该一直持续到患者使用这些技巧时可以减轻他们的内心压力和日常生活中的症状。
2、中期阶段
这个阶段包括两个重要步骤,在八项处世养生原则的基础上分析疾病的原因和错误认知和行为的矫正。第一步,帮助患者将他的疾病和他的病前人格及生活事件联系起来,唤起他修正其非理性性思维、偏态行为、负性情感反应以及不合理的要求。认知行为矫正是广泛应用于认知治疗的一项技术。治疗师应该使用这项技术来矫正患者的社会适应不良的人格特点,包括思维、行为和情感反应。这个过程应该在先前使患者感到焦虑的生活事件的背景下进行。八项原则中的任何一项或多项应该被纳入其中,内蒙古心理网凝合成患者应对日常生活事件的新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一般而言,修正训练将持续4到8次访谈。
3、终末阶段
这个阶段治疗师要准备结束治疗了。他应该检查患者在初期和中期阶段学到的应对焦虑和日常生活事件的新方法的使用能力。当然。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应激源的能力和方法可以从集体讨论和认知推理中得到很大的提高,而不是通过催眠暗示或简单的模仿。这以后,治疗就可以结束了。
我们工作组治疗了100多例诊断为焦虑障碍(包括广泛性焦虑)、恐怖症、、惊恐发作以及冠心病伴有A型行为的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合并或不合并道家精神超脱心理治疗的两组患者中,治疗刚结束时效应是相同的,然而在6-12个月的短期随访后发现,合并心理治疗组与单纯药物治疗组在复发率上有显著差异,后者的复发率高得多。
病例:A 45岁,初中文化,女性,会计师,突然出现的急性焦虑状态,伴不安和障碍3月。她的情况开始于因为公司的上司被怀疑从事金融犯罪,自己被警察调查的那一天。她变得紧张,担心自己可能会因为会计工作中的失误而受害。她变得易激惹,脾气暴躁。她责备儿子学习不够努力,没有得到很好的成绩。她会为一点小事就和丈夫争吵。在第一次访谈后,治疗师向她介绍了治疗的结构和八项处世养生原则,并且强调“顺其自然”和“为而不争”原则。第二步,治疗师分析了她的人格特点和生活事件在她的疾病中的作用,此后,她得知了疾病的原因并且愿意修正她易怒、过分要求和神经质的人格。认知行为矫正的焦点是帮助她建立顺其自然的新态度而不再担心每一件事。治疗师鼓励她接受新的“为而不争”的态度,试着对儿子不要过分严厉,强求他得高分。在治疗十次以后,她的焦虑症状减轻了,她家人发现她不再像过去三个月中那样固执和焦虑了。
www.nmgpsy.com内蒙古心理网这是篇关于心理学的好文章,涉及到治疗、他们、患者、道家、原则、生活、治疗师、以及等方面,希望网友对于学习心理学能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