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化,依恋安全及论上的信任证实
主持人:下面有请Peter Fonagy教授,Peter Fonagy是非常有名的专家,Peter Fonagy是伦敦大学的教授。有请!
Peter Fonagy:大家早上好!我们现在要讲到依恋安全、与认知层面三个方面的关系,中间大家会看到录像片。
我现在跟大家讲的是依恋理论。依恋是一个概念,是人类非常基本连接的需要。我们需要感觉自己被保护,但这是建筑于我们寻求情感的基础上,照顾者要对我们有所回应。
现在首先来看一下,如果一个孩子被暴露在危险之下,他会感觉到非常痛苦与恐惧。痛苦与恐惧会激活他的依恋系统,依恋系统就会让孩子寻求亲近。如果孩子寻求到了亲近感,他就会建立向下调节的机制。然后依恋就形成了。不仅仅对人类是这样,因为在生物学基础上言,所有的生物都会存在。我们看一段录像。小鸭子们跟随着人类的脚步奔跑。
对于人类而言,可以测量依恋是否安全。通过制造一个陌生情景制造一种温和的恐惧,把孩子和父母短暂分离开,在这段分离时间内有一个陌生人会进来安慰孩子,这通常是不管用的。这孩子不会被哄好。这个设计是为了看看孩子在他的妈妈或者照顾者回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反应。
现在看第二段录像。这个孩子跟妈妈分离,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下,他就使劲地哭,非常的不安。这时另外一个陌生人进来了,孩子根本不认识这个人,孩子根本不理这个大人,孩子还是非常伤心。这个孩子显然是不想要这个人,想要自己的妈妈(照顾者)。现在妈妈回来了,大家看现在这孩子是什么反应,大家看他一哭,妈妈好像也想哭了,但是孩子很快就安静下来,然后他就可以玩起来了,寻求外部世界了。
实验视频
好,这就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如果孩子被暴露在非常危险的情景之下,会让孩子感觉到非常恐惧,这样会让他早期关系受损。让孩子寻求亲近,但在他没有得到亲近时,他会暴露在负性的情绪体验里,这会让孩子感觉到非常恐惧。
这是另外一段录像,大家看到这个孩子也是在一个相同的情景下,妈妈不在,然后一个陌生人试图安慰他,而大人给他一个小玩具(小兔子),但是他不想要这个小兔子,他根本就不理这个大人,他就是想回去。他就是想找他妈妈,他又踢又打,这是他不常见的行为。现在妈妈来了,这个重逢并没有让孩子安静下来,反而让孩子大哭大闹起来了,这是过度激活了依恋系统,孩子无法忍受,孩子就崩溃了。
缺失的一环:心智化 之进化的未来
- 尽管依恋理论有局限,但依恋可理解为提供了学习理解我们自己和他人的情景
- 即我们创建内在世界的情景 通过聚焦于父母对内在世界的理解,心智化为依恋理论与精神分析的鸿沟搭建了桥梁。
通常而言,大家看到依恋系统不安全和依恋系统安全是什么样的区别。很多精神分析师对依恋研究保持怀疑的态度,因为依恋理论回避了性欲的问题,性是边缘性现象,但攻击性被看作是次级的驱动力,而不是初级的驱动力。批评在于在有限的框架底下,它是比较狭窄的,因为为家庭和变异性障碍提供了基于依恋的一些治疗与预防。一个好的依恋者,可以让孩子神经系统得到更好的发育。尽管依恋系统有所局限,但依恋理论还是为我们提供了理解自己与他人的情境,为我们创建内在世界提供了一个情境。为我们创造了内在主体性的体验。
心智化为依恋理论与精神分析的鸿沟搭建了桥梁,因为我们聚焦于父母对一个人内心世界的理解,一个人才能很好成长。心智化定义是什么?心智化就是想象的心理活动,或者一种有意识的心理状态,来感知和解释人类的行为。比如需要、愿望、情感、信念、目标、目的和原因等等。
心智化在精神分析界一开始不太被接受,我们现在先来看另外一个动画片《头脑特工队》。妈妈问孩子说学校怎么样?孩子说还行,然后这是妈妈脑子里不同的想法。怎么了,要给我的丈夫发一个信号。这是丈夫脑子里的想法,丈夫正在想球的事儿。我老婆说啥呢,我没听见呀,到底她在说啥呀,给他再发一个信号。丈夫反应过来了,就问孩子说,你的学校生活怎么样啊?这是孩子脑子里的想法。学校还好啦,妈妈说一切都好吗?出啥事了?爸爸说嗯,我要给他们点颜色看看。这爸爸有点发火了,孩子也发火了,别管我行吗?让我一个人待会儿,爸爸脑子里也发火起来,爸爸说你对父母就这种态度吗?爸爸脑子里也疯狂地发起火来了,大家看爸爸发火了,然后孩子也发火了。爸爸说好了,去你自己的房间,不许吃饭了。爸爸以为自己取得了胜利。然后妈妈说哦天啦这简直是一场灾难。好,大家看了这一段动画片,我们回来看PPT。
所以心智化的能力在于照料者的互动中涌现出来的。心智化质量在于父母是否精准反映婴儿的意图,而不把婴儿淹没。父母是否能协调情感调节的发育,帮助孩子发展出心智的感觉与反思的,使孩子具有反思的能力。大家看高度一致的,标志性的镜映是非常重要的。
下一张图是著名的面无表情的实验,现在妈妈跟孩子互动、聊天,说他们之间的语言。现在妈妈装出一幅面无表情的样子,大家看孩子是多么受扰动。
大家看到当妈妈不跟孩子互动时,孩子感觉非常受扰动。因为在某种意义上而言,相当于这妈妈消失了一样,因为孩子是通过互动的过程感知到妈妈的存在。有好多心理学家都研究过依恋的现象。我们是这样理解的,孩子通过镜映实现情感与自我的调节,孩子通过父母对他的表达的反映,孩子才能形成自我状态的表征以及客体形象的内化。当然了,父母对孩子是有躯体层面的表达(非言语的表达),是有生物自我的初级表征以及心理层面的次级表征这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