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依恋理论

发布时间:2019-04-06 16:04:55   来源:admin    
字号:
www.nmgpsy.com内蒙古心理网

1i.?'I'{m6{:]I6c0内蒙古心理网)aF9{'K%c.r*k si
有人从人际交往中获得乐趣,有人却在人际交往中体验到痛苦。理论揭示了其中的原因。依恋理论是由对象关系学派的学家鲍尔比提出的。依恋理论认为,早期亲子关系的经验形成了人的“内部工作模式”,这种模式是人的一种对他人的预期,决定了人的处世方式。内部工作模式在以后的其他关系,特别是成年以后亲密关系和婚恋关系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早期亲自依恋的质量会对个体的人格和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
Q7CPYW&K[!^bb0在后面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周五组将与大家一起关注成人依恋理论及其对、对婚恋关系的影响。我们将一起学习:内蒙古心理网Q^U?#D*S s)z e;c`
1、成人依恋理论概述内蒙古心理网 Ab5G;S{X#P6GVt;G"b
2、什么是依恋?
/x5x}'s)CB8wN+H03、亲子依恋内蒙古心理网x+r*{bE6a
4、成人依恋:成人依恋类型和表现、依恋对成人人际关系的影响内蒙古心理网-n5yz y!r-c
5、婚恋依恋:爱情与依恋类型的对应关系、伴侣选择、依恋质量对婚恋关系的影响等。内蒙古心理网M8S+Tp'l-f9Z
6、依恋形成的影响因素和机制内蒙古心理网@QxcX
7、回过头来,我们来关注这些理论的实用意义——
i`*x`pu-k/M"@0(1)安全依恋的培养:如何构建安全依恋的环境、塑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恰当的教育方式。内蒙古心理网D[,Z|m^
(2)对非安全依恋的干预:对非安全依恋型的父母的干预、对非安全依恋型的个体的干预

#t-C6hJij0内蒙古心理网"g*^jDy v'n

第一讲 成人依恋理论概述

,n%x0|:v-g:K2@N0内蒙古心理网&e;p_@.\&u

内蒙古心理网!fH X_p1b
依恋理论认为,早期亲子关系的经验形成了人的“内部工作模式”,这种模式是人的一种对他人的预期,决定了人的处世方式。内部工作模式会在以后的其他关系、特别是成年以后亲密关系和婚恋关系中起作用。大量的研究表明,早期亲子依恋的质量会对个体的人格和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内蒙古心理网1CCV \)^F(@ j
内蒙古心理网{*xKsC M7EN_[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心理是有很大个别差异的,因此完全没有必要让所有的人全部按照统一的模式来行为处事。多样的世界更需要不同特点的人来丰富,并不需要人人都为了开朗而健谈,为了活泼而好动。更重要的是,一个人在人际交往上出现问题,并不应该全部归咎于他的行为,而更多地关乎其内心。换句话说,不是因为人际关系有问题而产生心理问题,而是心理的问题使人际关系出现了问题。内蒙古心理网k$C%o*N4v5~F"Ed

,MTF ND0精神分析的研究认为,人在幼年时候会被动地获得一些观念,并不自觉地将这种观念内化到自己的“系统”之中。明确指出:“一个儿童如何认知、如何面对世界以及一些在成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将深刻地影响儿童的发展以及在以后形成精神病的症状。”①如果在儿童周围有不良的影响,就会潜移默化地使儿童获得一些非理性地内化了的观念。儿童本人可能并没有到,但却会潜藏在心灵深处,用于引导一个人的处事态度和方法。这些非理性的观念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也是很难判别的。在一个人的幼年期,儿童并不存在这种分析能力,也缺少判断事物所应具备的经验,所以很容易地就被不经意间内化了。治疗师们发现,真正治标又治本的方法应该是,首先找到不良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使其本人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非理性的或潜意识深处的观念,并用成年以后获得的经验和分析能力对这种观念做出判断,才有可能达到纠正的目的。
{`SL'D$v0
bX`%O9L0一个人之所以无法跟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其实是他内心“怕”被人拒绝。为什么有的人就不会有这种担心呢?是因为其早期有经常被拒绝的经历,这种经历使他形成了一种对他人的预期,即“别人经常会拒绝我”。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不是强迫让这个人去主动跟别人打招呼,而要分析这种“怕”产生的来源,追寻到其早期经历。研究发现,通常,这种人有一个对他人情绪并不敏感的母亲或者其他早期养护者,在儿童幼小的时候,他们经常会忽视他的需要,或者习惯于采取拒绝的养育方法,并不关注他,极少对他有情感方面的表现流露,不愿意对他表现出喜爱和亲昵等。内蒙古心理网"vK Ank5Q\y.s

&d i4|+cO0要纠正这种早期不良的观念,就需要通过适当的,使来访者认识到,早期受到的待遇,只是母亲的一种处世方式,而与他本身的可爱程度无关。而且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并不是每个跟他亲近的人都会采取和他的母亲一样的方式来跟他交流。显然,母亲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方式方法,会影响到孩子成年以后的人际交往。内蒙古心理网(\@^"Cap;C9f {.rY
内蒙古心理网ca8yFIm*x+e
依恋理论是由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在20世纪60一80年代率先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孩子同其主要照料者间的最初关系构成了以后所有关系的起点。”鲍尔比的研究是从母婴分离会对儿童的心理产生影响开始的,阐述母婴分离对于孩子人格和心理各方面的重要影响。内蒙古心理网? JPU]&v+qUP3S

&h5@0cx yp(^8R)Q.m0迈克尔•拉特(MihcaelRutte)r于1972年所做的研究和论述对鲍尔比的母爱剥夺理论的澄清起到了重要作用。他指出,人们过于狭隘地理解了鲍尔比的母爱剥夺,母爱剥夺并非单纯地指分离的经历。拉特认为,鲍尔比的母爱剥夺,实际包含两个方面:缺乏(即在父母关系中缺乏活力成分)和剥夺(它是由分离经历造成的)。他说:“人们往往误解和错误地使用鲍尔比的论述来支持这样的观点,即只有通过一个人日复一日地24小时的照料才是恰当的”,而事实上大多数问题的产生并非是由于母婴分离,而是由于母婴关系中某种成分的缺乏造成的。所以,“爱、持久的关系的发展、稳定而没有破裂的关系和积极的相互作用,都是必要的特征”。可以说,拉特的阐述使人们对鲍尔比的理论有了更好的理解。
!V3i-ElG4VvH6s0
na&kAIp9gb})b0我们现在所通常理解的依恋理论,更多地是指拉特所说的“缺乏”,因为在现代社会正常的环境中,“剥夺”的经历毕竟是少数,对大多数儿童影响最大的是母爱中的儿种关联成分的缺乏。即并非是现实情境中的分离,而是一种情感上的裂隙。
9Ks+Wr)z"pe0
R%u,|,cF0在鲍尔比之后,依恋理论的另外一个重要人物就是美国心理学家玛丽•爱因斯沃斯。她和同事首创了陌生情境(snartgesiutation)技术,设置一系列标准化的程序,通过测量婴儿在与母亲分离时的不同表现来考察儿童与母亲的依恋关系。因为人们通常认为,幼儿在长到7个月以后,就能够感受到与母亲在一起的快乐,如果在早期母子之间没有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在这个时候儿童与母亲分离就会有不同的表现了。爱因斯沃斯根据幼儿的不同表现,将依恋进行了分类:安全型依恋和不安全型依恋,其中不安全型依恋又分为焦虑-回避型不安全依恋和焦虑一反抗型不安全依恋。内蒙古心理网g&GS^6m%Ou6T;a%q

c;Is&wtZ0U080年代以后,人们开始关注早期的依恋质量对一个人成年以后的影响,进而开始了成人依恋的研究。有人认为,成年的依恋虽然和幼儿期有关,但是又不完全一样,认为早期的依恋质量会影响成年以后的婚恋关系,这部分的研究被称作婚恋依恋。内蒙古心理网a*SSI2Mg
内蒙古心理网ewy/v[$|
近些年,许多研究者已经不满足于探讨母子之间的依恋关系,其中就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研究:内蒙古心理网#CG o qCI,L-N0a
内蒙古心理网T0RPk1e
(一)依恋代际传递性内蒙古心理网 N*Isv9ww
内蒙古心理网)NV wm6}r&atc&b
父母对自身早期依恋经验的表征会影响他们对孩子的抚育方式及敏感性,从而影响孩子的依恋安全性,于是导致了依恋代际传递性的研究。虽然关于依恋是否存在代际传递性这一问题,目前尚不能得出明确的结论,但是父母对自身早期依恋经验的表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已经开始受到研究者们的日益重视。
%B)},P]/{0A-f)Q V-_0
;pm ]Z3eV0(二)多重依恋内蒙古心理网D+{dkH
内蒙古心理网`(J+~/SQ1_nviEM8G1D
近年来西方的一些研究人员对鲍尔比的这一理论提出了质疑,进而提出了多重依恋关系的假设。认为儿童可以与不同环境里(如家庭、学校)扮演不同角色的成人(如父母、老师)建立不同的依恋关系。由于各种依恋关系产生环境不同,它们之间也就不必具有一致性。越来越多研究发现这种依恋关系的存在,但到目前为止,研究结果尚不足以支持这一理论假定。
s4` CK0o'GP0内蒙古心理网{3z8E3P:Qx#V!nMB+X7U
在多重依恋关系理论指导下的研究还表明,当师生依恋关系的特质也被用来预测儿童在校社会交往能力时,其预测性高于亲子依恋关系。有些学者认为,由于儿童在学校与同学和老师一起度过的时间比较长,师生关系会成为儿童在学校环境中建立同伴关系的模式,并认为良好的师生依恋关系能够对安全性低的亲子关系起到补偿的作用。但是类似的研究,并没有获得广泛的关注。内蒙古心理网"m G'Wf/jR.Z
内蒙古心理网x-_ jR b
在当前的社会中,人际关系已经越来越多地影响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儿乎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一生中最一长的一段人际关系—婚恋关系,人际关系与人的心理问题又有着巨大的关系。内蒙古心理网w_C&NF

第二讲 什么是依恋?内蒙古心理网1E m Y3Tw:Cz~.f

#p'W7c,N&Tz|*Ni0内蒙古心理网rSF1} hag
心理学研究认为,每个人都有依附于那些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他人的需要,这种需要在幼儿时期尤其明显,婴儿和养育者之间的情感依附就被称作依恋。因此,对象关系学派的理论家鲍尔比将婴儿和养育者之间的情感依附就称作依恋,依恋关系的好坏会影响儿童成人以后的生活,对心理发展影响很大。随着依恋理论的发展,人们又发现成人个体之间也会存在“强烈、持久的情感联系。依恋双方会经常相互影响,并希望维持这种亲密的关系。”由此开始了成人依恋的研究。内蒙古心理网1b#`o}ms1Y.w
内蒙古心理网 Fi;HW.I*l
内蒙古心理网$SGt4AU!z`
鲍尔比观察到,被分离的婴儿会以极端的方式(如哭喊、紧抓不放、疯狂地寻找)力图抵抗与父母的分离或靠近不见了的父母。他认为:这些依恋行为,如哭喊和搜寻,是与原有依恋对象(即提供支持、保护和照顾的人)相分离后产生的适应性反应。之所以出现这种反应,是因为人类和其它哺乳动物幼儿都不能自己获取食物和保护自己,他们都依赖于“年长而聪明”的成年个体提供照顾和保护。鲍尔比认为,在进化的历程中,能够与一个依恋对象维持亲近关系(通过看起来可爱或借助依恋行为来维持)的婴儿更有可能生存到生殖年龄。
Ee b~ZP_qd3q0内蒙古心理网 D_6n ]5U3~
内蒙古心理网ZYz]Pw
鲍尔比又通过一系列现实情境的考察,比如少年犯罪者,孤儿院儿童等,提出早期母婴分离的经历会对孩子的人格和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
$f,I!VM%tvr0内蒙古心理网#M9p il!}J C0I
依恋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内蒙古心理网YL2Yw!S s vf
内蒙古心理网c"t J-`"{q|:y}f!x
(一)依恋行为系统(attaehmentbehaviorsystem)
7}6T*o)j+_A0
sVQLi-I D0依恋行为系统是依恋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在鲍尔比看来,依恋系统在实质上是要“询问”这样一些根本性问题:所依恋的对象在附近吗?他接受我吗?他关注我吗?如果孩子察觉这个问题的答案为“是”,则孩子会感到被爱、安全、自信,并会从事探索周围环境、与他人玩耍以及交际的行为。但是,如果孩子察觉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为“否”,则孩子会体验到焦虑,并且表现出各种依恋行为:从用眼睛搜寻到主动跟随和呼喊。这些行为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孩子重新建立与所依恋对象的足够的身体或心理亲近水平,或者直到孩子“精疲力竭”,后者会出现在长时间的与母亲分离或母亲“失踪”的情境中。鲍尔比相信,在这种无助的情境中孩子会体验到失望和抑郁。内蒙古心理网7n}/Ur)M X l

0_\C a^ ?v+]:[.H0(二)依恋策略
F$H2v _5X0
Its4X`}_0所谓的依恋策略,就是个体在寻求依恋关系时,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依恋策略的方式主要有初级依恋策略和次级依恋策略。
^T|+\D~tkf0^#~0内蒙古心理网'M3];[%ZU
初级依恋策略主要是一个个体在遭遇问题或者需要有协助时,能够主动地去寻求帮助,例如,我们可以寻找自己朋友的帮助,以获得更好的适应。当我们心情抑郁时,我们有可能找个朋友谈谈,获得他的支持等等。
O4R'_W$D3C'U9^4a s0内蒙古心理网,y$n6n@\|'L c[2s
次级依恋策略则是当初级依恋策略不再有效时,或者当个体的依恋启动时,依恋对象没有反应时,个体就不得不去寻找其它的依恋策略。如果从婴儿到成人的心理发展中我们经常遭遇这样的环境,例如,一个不敏感的母亲,对于个体依恋策略的形成就可能是有问题的。这时候,儿童往往表现出两种依恋反应方式,一种是过激依恋方式:也就是个体不放弃其依恋寻求亲密的企图,反而更加猛烈地强化接近这一企图,直到获得依恋对象的关心或回应为止。另一种则是不激活的依恋方式:也就是个体最终放弃寻求依恋的企图,并以转移注意力等消极防御来逃避依恋对象。
k5[UN+HW&u0内蒙古心理网B"bI1b)\/R {&J/R

a^;O*iCH+yL0从最新的研究来看,这可能是每个人身上都可能产生的,唯一的不同是有的人会更多地习惯采取后两种方式,这样才构成其生活中人际关系的困境。这一习惯的养成究其原因和其童年的经历直接有关。
F]#v7c1t um0
Q|/Ts fYg0(三)安全基地(安全港湾)内蒙古心理网/gePqNP3Wk
内蒙古心理网 a tJA^$N&z:O
依恋理论认为,我们心理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取决于我们的心理结构中心是否有一个安全基地。正如前面所说,人们都有依附的需要,这个可以依附的对象必须是可以信任的并且能够提供给我们支持和保护的重要他人。而在我们很小的时候,这个安全基地更多地是由妈妈来承担的。如果妈妈是个“足够好的”(good一neuohg)妈妈,这个妈妈所担任的安全基地就会内化为孩子心中的安全基地,孩子长大后就有了内在的安全感。如果没有“足够好”的妈妈呢?那么,在孩提时代就开始表现出某些特征,比如,索性不要妈妈,妈妈回来了,也会懒得理她,他们更关注自己的智力活动,不太有情感反应(压抑了);或者,他们表现得很矛盾,好像要靠近妈妈,但妈妈靠近了要拥抱他们了,又挣扎着要离开,对妈妈好像有很多怒气,情感摇摆,缺乏理性。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没有从母亲那获得安全基础,所以或者发展成一种强迫性的依靠,或者又想要母亲又不信任母亲。内蒙古心理网S0ee!OZ+BQ[

*~K;q? [X)^5}7w&A9{]0 (四)内部工作模式
[+Od%Mdp9S-}pw0
"}%_|^eO0鲍尔比认为,婴儿会形成一种人际关系的“工作模式”。如果孩子在早期的关系中体验到爱和信任,他就会觉得自己是可爱的、值得信赖的。然而,如果孩子的依恋需要没得到满足,他就会对自己形成一个不好的印象。“一个不受欢迎的孩子不只觉得自己不受父母欢迎,而且相信自己基本上不被任何人欢迎。相反,一个得到爱的孩子长大后不仅相信父母爱他,而且相信别人也觉得他可爱。”内蒙古心理网G*P#qR:c;@h
内蒙古心理网Z't yV ztl.P8Q
个体早期形成的“内部工作模式”,在建立亲密关系的行为中起主导作用。婴儿的母亲或者养护者有不同的对待婴儿的方式,比如对婴儿的需求的敏感与否,忽视与否等,都会在无形中在婴儿的心理产生某种影响。婴儿每天就是在与养护者的这种相互作用中形成了对成人的预期,这种预期渐渐发展为一种“内部工作模式”,这种模型内化了对依恋对象和自己以及两者关系的内在表征,最后转变为一种、自动化的运作。这种行为模式一旦形成,就具有了很强的保持自我稳定的倾向,并且会在行为主体(婴儿)的潜意识中起作用。这种行为模式将对儿童的各种社会人际关系(如母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都产生影响,更会对其成年以后的人际关系和婚恋关系都产生长期的影响。所以说,“内部工作模式”,其实质是儿童对自我、重要他人以及人际关系的一种稳定认知。这种“内部工作模式”主要以无意识方式运行,并且一旦建立起来就倾向于永久,它决定着儿童的行为方式,并成为未来人际关系的参照系。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倾向于用己有的“内部工作模式”去理解新的信息,早期经验就是这样对个体日后的发展起作用的,它会引导个体去思考自己应该得到何种对待和关注、给他人怎样的信任和支持、对他人的需要给以怎样的关注,以及在亲密关系中的交往策略等。到其他与其发生亲密关系的人身上的。内蒙古心理网r8f9Lm Rl2_

第三讲 亲子依恋

1AhZ%d"N"V9Y;Fe/O0

X G$Sy|P JQx0内蒙古心理网g3R;l'e}r_-k-u1CF
爱因斯沃斯是依恋理论中的重要代表,她最大的贡献就是和同事一起首创了依恋研究的实验范式—陌生情景测验,并据此测查和划分了几种儿童依恋的类型。
5WV9G@I6eI#c?8QL0内蒙古心理网.Ck6iO:@Q
具体的实验情境有如下几种,例如:婴儿在陌生情境中和不同的人或单独一个人时探索环境的情况;对与不同的个体分离的反应;对陌生人在场和双方互动的反应以及亲子团聚时的反应。内蒙古心理网 At0uMS!{| X%F
内蒙古心理网w:O5I$S'D`
测验程序如下:
z{^mS*m;K0(1)母亲和婴儿(12一18个月)一起进入室内,母亲用玩具引发婴儿兴趣,鼓励婴儿自由索;
w S(Y#OX U[0
ce#Tqp0(2)陌生人入场,与母亲交谈并与婴儿交往;内蒙古心理网%J2P*Q(Y^c#{l(I3Eq

@0k~HK:S0(3)母亲离开房间,陌生人和婴儿活动;
;t7M1p'|e&EC0内蒙古心理网8O@E.^8`h-s9Zu
(4)母亲返回,安顿婴儿,陌生人离开;
[f^9t6Gu0内蒙古心理网%`*D]Uf](hD
(5)母亲再次离开,婴儿独自在室内,陌生人返回,与婴儿一起活动;
l;G Gh(DvP$[%RI0内蒙古心理网q ^Jswr/q%m.~m-u
(6)最后母亲再次返回,重新安顿婴儿,陌生人离开。
LsXg)M Q2a|6E"}0
+i1~9[u[]6I\e0可以看出,在这项测验中,对婴儿来说,压力是不断增大的。实验就是在这种压力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观察记录婴儿的多种行为反应。内蒙古心理网s8tsi P2w4QP

1|Zv^)~(I2iF0爱因斯沃斯将婴儿依恋类型分成了三大类:
f9^ kEw0IIf0内蒙古心理网ks5Bj#k1X9`5|
A型——回避型依恋关系:与身边重要人物很难建立亲密和信任关系的一种依恋类型。孩子对妈妈疏远、冷漠。当妈妈离开时孩子不焦虑,母亲回来也不特别高兴。内蒙古心理网7ng2v6O'p.VT@PTu

I#PK3OY0B型——安全型依恋关系:与身边重要人物的关系很亲密且从不担心被抛弃的一种依恋类型。体验到这种依恋的婴儿知道妈妈的负责和亲切,甚至妈妈不在时也这样想。安全型婴儿一般比较快乐和自信。内蒙古心理网*?Ab vT6i

!?9t^k!Q0C型——焦虑一矛盾型关系:很想与身边重要人物亲近但又害怕被抛弃而不敢投入感情的一种依恋类型。婴儿在妈妈离开后很焦虑,一分离就大哭。别的大人不易让他们安静下来,这些孩子还害怕陌生环境。内蒙古心理网rG%Ds'@d A S9@i"~
内蒙古心理网 B5B,z7d)e
1990年,梅因(Main)和所罗门(Solomon)提出了一种新的依恋类型:混乱型不安全依恋,也称作D型依恋。这种依恋类型被看作是一种最不安全的类型,在这种依恋类型中,A、B、C三种类型的依恋行为以非同寻常的方式复杂地结合起来。例如,中高水平的寻求亲近、回避和反抗的结合。除了这些混合的行为,有的儿童还表现出一些稀奇古怪的行为,如接近陌生人时转过头去,突然或怪异的举动,不规则的姿势,表情茫然,或者僵立不动等。混乱型不安全依恋的具体表现有:内蒙古心理网yy/Z i:cB{7J

)wH*h dobvU'Q0(1)表现出一连串的矛盾行为内蒙古心理网.T f:p(ZW&f$a4qJ

+?F.[J}w0(2)同时表现出互相矛盾的行为
?:Xn&N6SdW0
}t {-z|0(3)无目的的、不完整的、不连续的活动或表现内蒙古心理网0}5`!i8~ F!Hj

cGk Xu"Iq0(4)刻板动作、不对称的运动、不适宜的运动、异常的姿势内蒙古心理网"U[F O-Mf4~6o%e

$c1a5Puu5An0(5)冷淡、静止、缓慢的运动和表现内蒙古心理网LQ5d3xEa

6ML0?"tR~0(6)直接对父母表现出恐惧
s#e C }w:x)S0
bvv+m%Iu2i0(7)明显的缺乏组织性和方向性内蒙古心理网_~C4U1d{q~ ^

&y8`c2g"fB%yp%MHU"E0在这四种依恋类型中,相对于B的安全性依恋,通常将A、C、D三种依恋型统称为不安全依恋。依恋理论家就不同的依恋类型做了进一步的观察后指出,这种不同的亲子依恋类型,会对儿童时期乃至成人以后产生重大的影响。
7@&e]*d4g.cQX0
5[D pr7m0@sMS0依恋对儿童人格的影响内蒙古心理网m{,S z8B'V{E"~

5@h,a3^ k"GA&WV;@ A0在对依恋关系和儿童人格发展关系的研究中发现,安全依恋的儿童亲社会得分显著高于不安全依恋的儿童,同时安全依恋儿童的行为问题的发生率是低于不安全依恋儿童的。
+]n d9ag~0内蒙古心理网 us"x Pj
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在人际交往中积极主动,与照顾者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在安全感的支持下饶有兴趣地探究周围环境。对于陌生人也能友好相处,表现出自信、独立、适应性强等积极的心理品质。这些社会品质的发展与积极进取的探索行动进一步促进了儿童认知尤其是智力的发展,改善了整体素质,增强了身心发展的和谐性。不安全型依恋的儿童由于受强烈的不安全感和内心冲突所困扰,不能有效地探索环境,难以与人建立友好的交往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他们对外界事物的认知与探究活动,限制了他们的经验范围。
wc}a)TK:Hc0
bHs1|1_*s%B9\0回避型的儿童虽能进行自主的探究活动,但并不深入。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又易为强烈的焦虑所困扰。而且由于具有回避型行为倾向,人际交往与活动的机会减少,导致社会经验缺乏,以及社会性发展滞后;
~uh]F.Uu0焦虑一矛盾型儿童怯于探索,与陌生人交往异常谨慎,这又缩小了人际空间。阻碍了社会能力的发展和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内蒙古心理网2YVDm]
内蒙古心理网 q0e-l#Y5BP J)Q1o7?m8E
混乱型儿童在生活中往往惶惑不安,缺乏自主性,不能进行自我定向,实际上是缺乏自信感、自主性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Z0XBg mk k,ZN0
(uKat-p&x0这些在与人和周围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品质的差异表明,安全依恋的儿童相对于不安全依恋的儿童具有某种现实发展的优势。这种依恋关系的安全性使儿童生活的环境具备了心理意义上的安全保障,即保证了较高的活动安全度,这驱使儿童自由地探索与交往。而不安全依恋的儿童安全感的缺乏反而增强了寻求安全的需要(消耗更多的心理能量用于弥补童年安全感的缺失需要),在这种需要得到适当满足之前对自我环境的探索和对社会环境的开拓都很难有效地进行。
aAd]D0
.Y Xx[[2Y|~0在这些不安全依恋类型儿童的日后成长发展中,A型儿童(回避性)会很容易表现出攻击行为,这一类型最缺乏独立能力与沟通能力。C型依恋儿童(焦虑-矛盾型)很容易表现为退缩行为。D型依恋儿童(混合性)则常表现出A型和C型儿童的混合行为,发展的结果常常是产生许多的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内蒙古心理网s#J M?/N G

^)|J0UK0j0依恋对儿童同伴关系的影响内蒙古心理网6]+}1F!`6BO*]&C
内蒙古心理网 z3B|JA[
研究表明,儿童与母亲的依恋关系的特质和由此而形成的“内部工作模式”可以预测儿童与同伴和其他人的社会交往方式。安全依恋的儿童被同伴拒绝的可能性较低,社会适应更加良好。安全性低的亲子依恋关系可以预测学前期儿童与同伴的交往困难或六岁儿童在学校的行为问题。内蒙古心理网 M"M^(?1d? \"r Y:Y

+Q E T(|_.b"IQK/aM0我国学者吴放和邹汪的研究表明,幼儿亲子依恋和师生依恋关系的安全性越高,其攻击性就越低,就越喜欢帮助别人,也就越容易受到同伴喜爱。对安全型依恋的儿童,教师通常反映他们的朋友多,自尊、同情、积极性情感较高。在人际交往中能够更多地以积极性情感来发动、响应、维持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同时,他们攻击性低,对新鲜活动表现出较少的消极反应,更具社会竞争能力和社会技能。同伴也反映他们比不安全依恋的儿童更容易接近。安全依恋的2一3岁儿童,在玩伴中有更强的人际吸引力,积极、利他行为比较多;而不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常对同伴做出消极、攻击的行为,因此人际吸引力差。内蒙古心理网Y,d_IK)@De

.QogK.p%`2km\2B0对幼儿父子依恋的研究结果显示,父子依恋关系可以预测儿童的同伴交往能力、学校适应。就父母作用的比较而言,母子依恋关系对其同伴交往诸方面的影响更大。这与儿童期母亲的重要监护人角色密不可分。父亲在抵御儿童社交焦虑方面的作用超过了母亲。父亲的支持、可靠会给儿童带来信心,觉得自己是胜任的,从而有效地克服不良情绪的障碍。研究显示出父亲在儿童友谊质量、社会情绪方面的影响,提示人们在一些深层次的人际交往变量上、在儿童人格的形成上、父亲作用的不可替代性。

ZvVs*r,pjg,o cV0

第四讲 成人依恋内蒙古心理网yH V}"`5N]%c

G'g+G/[rU5n0内蒙古心理网 L+v QrAw'M
鲍尔比把依恋解释为一个终生建构的过程,也就是说儿童会在整个童年期继续维持依恋联结,直至成人期发展起其他依恋关系(如配偶、恋人之间、朋友之间的依恋)。己经有大量的研究证实了这一影响的存在。
DvEiZA0内蒙古心理网|,kob,iy4zs(~+f'S
成人依恋是指成人对其童年依恋经历的回忆和再现,以及当前对此依恋经历的评价。
ka4H#o"H!hF0成人人际关系发展完善与否和早期依恋经验有关,童年的依恋经历会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个体内部独有的心理工作模式或心理表征。影响到成年后亲密关系的建立、人际社会功能的表达以及人格功能和人格特质的形成。
k3C _)j4m&l0{0内蒙古心理网G7v/qMP:Y+p)W LX
成人依恋类型和表现内蒙古心理网 Q gSG(T3S6k/[L
内蒙古心理网:`(C?zg
研究认为,儿童期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的依恋特征,成年以后仍然会显露出来,所以成年人也应该具有和儿童一样的依恋类型分类。
;L;P-np(y0X:DV m Au0内蒙古心理网/O_b^m[I
A——回避型:与别人亲密令我感到有些不舒服;我发现自己很难完全相信和依靠他们。当别人与我太亲密时我会紧张,如果别人想让我更加亲密一点,我会感到不自在。在人群中约占20%
8qO#cy8@t?,s0
6O:d/WO j0B——安全型:我发现与别人亲密并不难,并能安心地依赖于别人和让别人依赖我。我不担心被别人抛弃,也不担心别人与我关系太亲密。在人群中约占60%内蒙古心理网;I7e7O;g*]3Kam

$BnX D#R-z.W5T0C——焦虑-矛盾型:我发现别人不乐意像我希望的那样与我亲密。我经常担心自己的伴侣并不真爱我或不想与我在一起。我想与伴侣关系非常亲密,而这有时会吓跑别人。在人群中约占20%内蒙古心理网2F.m#`h{[9a

spJLM,Cc0这三种类型的成人比例与婴儿的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一矛盾型的比例分配非常匹配。这个研究也支持了新弗洛伊德理论的观点:从成人的行为中能找到他童年经历的痕迹。
_wL5E4a0内蒙古心理网}+G` Ml
我们会很容易鉴别出安全型依恋的成年人,他们很容易与人相处并信赖对方。另外,我们也能发现回避型的人,他们怀疑那些说爱他的人,害怕离他们太近会受到伤害,因此害怕付出情感。那么,焦虑一矛盾型的成人呢?他们对同伴的爱缺乏安全感,以致过于苛求对方,他们太希望受到注意以致于吓跑了同伴。内蒙古心理网$| k(bo"Za

;J qX|op6b9`+ev0在回忆早期与家庭成员的关系方面,安全性成人比另外两种类型的成人更倾向于描述同父母的积极关系和拥有一个温暖、信任的家庭环境。与之相反,焦虑一矛盾型的人则很少回忆起父母的支持,回避型的人描述与家庭成员的关系是不信任和情感淡漠的。描述父母的不幸婚姻的人往往是回避型的,他们不大可能会形成一种安全的依恋类型。
g!Xb*s'x~ ~ t0内蒙古心理网r,C1]#x&G1u\;Q1O
鲍尔比后来也提出了儿童的依恋会转变为成人依恋模型,并描述了三种不安全依恋类型:强迫给予照顾型,它是通过取悦和满足别人的需要来获得他人的接纳;强迫寻求照顾型,它来源于童年期处于一种害怕丧失或被遗弃状态,在成人关系中渴望爱与支持;自我依赖型,它是把自我从他人身上转移开,以避免被亲近。内蒙古心理网Ol4Y_E [a(O

`_$BXQ{8l9ld0依恋对成人人际关系的影响
Z,X-DaYVe0
OKr%A-LC0我们用依恋理论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不安全依恋的个体会具有不良的人际关系?人际交往首先起源于人际吸引,什么样的人是具有吸引力的人?内蒙古心理网#b/L{B2P9@z
内蒙古心理网2E @DH^z8U _
这是一个人人都会关注的问题。按照依恋理论,婴儿都有寻求安全基地的需要,渴望与一个强大的能够提供支持和保护而又足够好的他者建立亲密关系,这样我们的需要会得到及时的满足。什么样的人足够好呢?首先,这种人对我们的需求能够敏锐地感受到,不会对我们的要求发出漠视和拒绝,对我们表现出足够的关注和爱。因此,一个具有良好的婴儿期照看者品质的人,如果具有专注、热情和敏感等积极人格特质,就是最具有吸引力的人。
+IWt zS;Dd0内蒙古心理网y'W${v4akh
尽管安全感很吸引人,但不是所有成人都与安全型的个体建立亲密关系。除了具有安全型依恋的成人本身会不自觉地抗拒非安全型依恋个体的因素外,根据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理论,我们会倾向于寻求与早期依恋经验相同的依恋模式,即与父母的依恋类型相似的或者跟自己的依恋关系有关的个体建立亲密关系。也就是说,安全型依恋的个体对于非安全型依恋的个体来说,也是具有吸引力的,但是由于己形成的依恋策略和内部工作模式,他们并不懂得如何跟一个具有安全型依恋的个体相处,内心会担心受到拒绝,即使与一个安全型依恋的个体交往,他们也会感到不自在,并认为这不是亲密关系,或者说,这不是他所理解的亲密关系,因为在他们的内部工作模式中,亲密关系并不是这个样子的,而应该是伴随着拒绝冷漠和反复无常的。同样,对于安全型依恋的个体来说,非安全型依恋的个体是难以理解的,甚至是冷漠的和反复无常的,但他们不会像非安全依恋型个体那样对自身产生否定,而只会尽量避免跟这样的人接触,因此同样也不会与其发展亲密关系,至少认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不够亲密的。内蒙古心理网)AZf/C1T
内蒙古心理网ia1eQu3~
不安全型的成人,虽然略有差异,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担心受到拒绝。他们要么会通过讨好的行为表现去获取他人的关注和亲密,一旦受到怠慢,就会怀疑自己的价值,这样的人会给周围的人带来压力,不敢随便对他表现出冷淡的神情,时间长了,就会尽量避免跟他交往。要么因为担心受到拒绝而避免跟人交往,即使有人主动走近他们,他们的内心也认为,他人会随时离开自己的,因此就避免付出自己的感情或者隐藏自己的感情。他们对人充满了不信任,因为这种不信任和冷漠,他人也常常就不再跟他亲密。这反而有更加印证了他的观点,即认为他人与自己接触久了以后,就会讨厌自己而离开自己。在他们的内部工作模式中,认为亲密关系就应该是消极冷淡的,只有这样的关系才能让他们感到舒适,所以他们也会尽力去寻求和自己同类的人,去建立一种互相之间“冷漠的亲密关系”。内蒙古心理网9aPU n9D's)c
内蒙古心理网1d)zZ%zQ1gF
对于早期依恋对成人产生的影响,有了多方面的研究。例如:有专家研究了依恋和焦虑、抑郁的关系,表明抑郁症状与成人依恋的自我评定的不安全性有关;从婚姻关系视角横向考察了夫妻之间成人依恋和抑郁的关系;考察了有受虐史的成人样本的依恋安全性和精神失常的关系,还探讨了成人依恋类型和创伤后紧张症的关系;;探讨了男同性恋的身份确认和个人的自我、家庭和社会支持的关系,表明同性恋关系的发展过程不仅与同性恋者的内部关系模式有关,家庭和朋友的支持对他们的发展结果和依恋模式的形成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可见,不安全依恋对人格的影响是多方面,也是造成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4CD.S!q`c+d0

第五讲 婚恋依恋内蒙古心理网(s1K {Q!} o8d*p'P

t:g!|-W I'gaD0前面说到,幼儿需要母亲为其提供的安全基地,当然长大成人之后,除了这内在的安全感,我们还会需要我们的环境提供的安全感,我们的伴侣就是我们成年之后的最重要的外在安全基础。正是在这里,依恋理论对成年人的爱情切入了。幼儿对母亲的依恋描述也适合用于不少成年人的爱情形态。早期依恋是婴儿与最亲近的母亲之间的联系,在成年以后,最亲近的关系就是自己的恋人或伴侣了。因此,根据依恋理论,婚恋关系应该是受早期依恋影响最大的一种关系了。内蒙古心理网*Z4S\,aL5NS

+S8C)~:R#Z)v1ne0婴儿一照看者和成人恋爱伴侣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0{ zJ sC5o#n:n0
/U^0|4nAG$dI01、都会在另一方在身边和能够响应自己时,感到安全内蒙古心理网:Q1S&}W!B Lh
内蒙古心理网C"b+W"W.DjF Q$W+t
2、都有亲密、私人性质的身体接触
e6d(O"`@ s.Z0内蒙古心理网U"e H y:Subo
3、当不能亲近另一方时都感到不安全
5u `F H:a.@5L0内蒙古心理网Eni W5NJ
4、都与另一方分享自己的发现
_0tcG,d:\0内蒙古心理网5Y+s+WRdiH
5、都会抚弄另一方的面部,并都显示出相互间的迷恋和专注内蒙古心理网/L2AEP"O%Z3mK^

n`9S$L R&x06、都会进行“身体交淡”
dB |'k~0内蒙古心理网0[/U(}E1?H
成人恋爱关系与婴儿一照看者关系一样,也是依恋,他们认为,婚恋关系与母婴依恋的情绪及行为动力为同一生物系统所控制,是自然选择的产物,以提高生存的机率及安全性。另外他们观察到个体差异源于早期依恋经验中形成的对亲密关系的期望和信念的差异,换言之,即在早期依恋经验中形成的内部工作模型是相对稳定的。内蒙古心理网:p)hKbq!D3ik
内蒙古心理网 R;wN DA$X`
由此可见,和亲子依恋一样,婚恋关系中的人实际上也存在着一种依恋关系。我们说过,依恋于古典精神分析的共通之处就是人的内部有对他人亲密的需要,所以婚恋关系可以说是一种更重要的依恋关系,它不仅可以强烈的影响到人的情绪,而且还是相伴一个人一生中最长时间的依恋关系。内蒙古心理网L#JF3?CIKN
爱情与依恋类型的对应关系
9^/_1L(mvs0
:H4\!s6p N4S)gl6g0一些无安全感的成人会是焦虑一抵抗型:他们忧虑于别人不会完全地爱他们,并在自己的依恋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容易产生挫折感和愤怒。还会有回避型成人:他们似乎不太在意亲密关系,可能宁愿不依赖于别人、或不让别人过于依赖自己。内蒙古心理网8fU3ZW1vs

.L9Fi ^MJ2{r-z0安全型依恋对热情无私的爱;回避型依恋对轻浮的爱;矛盾型依恋对占有式的爱。
D:l8m@+EzM0内蒙古心理网n+K7\ T%dUF'j.g
依恋型与恋爱型对照表
7I%^kxR)vn~e0依恋类型   恋爱类型       
puM0k[0安全型依恋  热情的爱、无私的爱内蒙古心理网S.u&V1t'D
回避型依恋  轻浮的爱
?_g2jTS9h$XeG+T0矛盾型依恋  占有式的爱
@e0Z2rY0Jv1[0
Y9b M7O7@T0q V0
,~a$JT8i|^qme0内蒙古心理网DE\3[c.](S&Y
恋爱特点内蒙古心理网%]F8PM:T
内蒙古心理网 l7? `NZFQ
亲密、热情内蒙古心理网:[)t3|9AsV?
愿意付出
A;z(JUl\|7Y0自信、不逃避亲密内蒙古心理网a2OUb h
非神经质内蒙古心理网 [ h1Tw;EG6c
亲密、不热情
?W:\Fu7P UN,r0不愿意付出内蒙古心理网KC h1i2c S!c7N+x5?
不自信、逃避亲密内蒙古心理网] f2c.i5vv
非神经质内蒙古心理网/t*z`or+f,|
不亲密、不热情
\6v oU#Dh"z)a0不考虑他人
!A|(q1T4D:v-@3h0不自信、不逃避亲密
^V ez$^#\S2X#r(F0内蒙古心理网 ].oK^J7A-Sj
内蒙古心理网2\ozm5~L&Nm
内蒙古心理网_3~+Hph
伴侣选择
M1X"a:d0xA"_+s0内蒙古心理网8ia?#}kgT0C
我们肯定不喜欢回避型和矛盾型依恋类型者的恋爱特点。研究也表明,具有安全型依恋特点的人普遍被认为更具有吸引力。根据依恋理论,这也不难理解:既然我们在恋爱关系中体验到的就是依恋关系,那么在恋爱关系的工作方式应该反映出婴儿同照看者之间的工作方式,即恋爱对象的选择上应该体现出婴儿对照看者的要求,如同一个能够对我们提供及时响应的照看者是我们所希望的一样,承认恋爱中则需要一个能够及时响应的伴侣。我们都希望从早期亲子关系中获得亲密的安全感,但是并非每个父母都能提供这种情感,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父母会关注自己,宠爱自己,对自己的需求是敏感的。安全型依恋的个体,就具有这些特性,比如他们通常是热情的,善解人意的,宽容的,出于一种本能的对这种依恋的向往,人们都会觉得和安全型依恋的人在一起会是快乐的。前面在依恋对成人人际关系的影响中已经分析过,一个有吸引力的朋友所应该具有的特质,在同样作为依恋关系的婚恋关系中,一个有吸引力的理想伴侣也应该是符合早期婴儿对照看者的要求的。
\$so-_`&Z4|-Q0
H5?p j"B`.x0但现实问题是,非安全型依恋的个体,所选择的对象常常不是安全型依恋的个体,而是接近与其父母的依恋类型的个体。这是因为,和成人人际关系的影响一样,早期的依恋经验也会影响我们对于伴侣的选择,或者说是对于以后婚恋关系中依恋类型的选择。首先这是因为我们并没有意识到我们不喜欢这种依恋关系。因为儿童早期已经获得了内化的内部工作系统,也就是跟父母所相处的模式,此时他还没有能力去分析自己是否喜欢这一模式就己经被迫接受了这一模式,此时,这就是一个非理性信念,即跟他自己亲密的人就应该是这样的。
nWeH&f\9Q3D3G0
3\*lJ$GxlB0由此可以理解一个屡次遇人不淑的女生还会继续反复寻找同样类型的却伤害他的男生。一个具有安全依恋的成人无疑会倾向于选择安全型依恋的伴侣,而非安全型依恋的成人会不自觉地寻求早期同样依恋模式的人,因为只有这样的依恋模式才是他所熟悉的,才能够使他感到舒适。内蒙古心理网Eh.s0c H-\2a9D4K

e5w*@@ oW,`+hX'`0依恋质量对婚姻关系的影响内蒙古心理网:H)j9K_.?hlv2L2O d

:X/U:E1i'C0依恋理论认为,我们与我们小时候的“重要他人”——父母或其他重要的照顾者——的互动模式会继续展演在我们的爱情模式中。我们对于母亲的依恋己经内化在我们的内部工作模式中,因为我们会不知不觉地将对母亲的依恋投射到我们的伴侣身上,我们也会将对母亲的依恋形式应用于和伴侣的关系中。
@9T6im*r3{6wC0内蒙古心理网,Js$lK&e V
在婚恋生活中,依恋理论就变成了“爱的能力说”,我们之所以爱得不太好,并非因为我们没有把爱情放在足够重要的位置全力学习之,而是我们从小就不知道像样的“爱情”是什么,或者说,我们就不习惯于健康的爱情关系,正如我们不适应于安全的依恋关系一样。我们不是不想,而是不能。而这种能力正是我们和“重要他者”一父母一的互动中学来的。内蒙古心理网i;^#l9?]`q

G.ek%eRf5e"G0不同依恋类型的人在婚恋关系中的表现是这样的:安全型依恋的个体,也就是具有爱的能力的人。他们能够很好的理解和交流自己与他人的情感。他乐于接纳伴侣对他的依赖而且在必要的时候也乐于去伴侣那里寻求依赖。他们相信自己也相信对方。对于恋爱对象能否接纳自己有冷静的看法,即使遭到拒绝,也可以以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意。面对这样的人的追求,即使一开始是拒绝的,其后也会是难以抗拒的。
RN0Y%^y0
c/i!G[&rh lAD0相反,对于焦虑-矛盾型的不安全依恋者来说,内心极度害怕被拒绝,一旦遭到拒绝,就不能理智的看待自我,一旦被拒绝又会产生强烈的自我否定。而一旦获得爱情,他们又期望能够牢牢地和伴侣绑在一起,这种强烈的占有欲有时会把人吓跑。最终她/他总将觉得别人没有和他一样强烈的感情,在很深的心灵深处,她/他总是当心伴侣并不那么看重他。
j%d? V R7[O?(fZ0
x)VaN'a~0回避型的不安全个体,因为害怕被拒绝,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情感,有时甚至隐藏到自己都不能意识到自己的感情。他们不能体察到别人对自己的感情,一旦有人示爱,他们首先感觉到的是怀疑。即使在恋爱中,他们的面目表情也是平淡的,羞于展示自己的感情,他们也很难体察到对方心中的情绪和情感,也不能辨认对方话语中的感情色彩,或者说他们自身的情感表达方式和词汇本身就不丰富。然而他们可能恰恰是一夜情者,压抑而未发展的情感如一股潜流只有在性中才得以表达。
rO)Z9]N7n'GcO @0
+X aT eG"PFc(u0有个有趣的问题,如果不同类型的不安全者走到一起会怎样?让我们看一看这似曾相识的例子吧:
0^ jcITe0
r9f*y+nD(k$U Iq0一个缺少浪漫激情表情木讷,从不表达强烈的喜怒哀乐的男人,和一个内心极度需要他人的肯定才能够获得短暂的自信的女人,女人的内心虽然需要他人的赞赏和爱,但是她永远得不到男人的肯定的眼神的话语,也就永远感受不到被悦纳的欣喜,也认为世界上本来就没有人会喜欢自己。
y2_ Y?e/m9C2d0内蒙古心理网X8z4?PS1i XW(L]"}
一个不愿意对他人表达赞赏也对自身的悦纳程度不高的男人,和一个不知道怎么表达情感,唯有唠唠叨叨以获取注意的女人。男人无法体察到女人唠叨背后是希望得到他的关爱的目的,女人越是想要缠绕男人,却越是体验到被拒绝。内蒙古心理网0gV8}5Q0q/gK:M{'`

第六讲 依恋形成的影响因素和机制内蒙古心理网`h*{2uY9Kw{

内蒙古心理网,lI E q8I-ArV


1_/w-o{Y-BwU0一、依恋质量的影响因素内蒙古心理网,H:c;\,s;w@H-UJG/~
要对安全依恋的培养提出指导性的建议,就要首先了解影响儿童依恋质量的一些因素。影响因素分为其本身的——内部因素和家庭等外界的——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是指儿童本身的特点对母子依恋关系形成的影响,这也是争议比较大的一方面,因为多数学者认为,影响依恋质量的主要责任者在于外部的养育环境。内蒙古心理网ez:GW7v8r0MF
1、内部因素
5U~{)_q0孩子一出生就会表现出一些个人特征,有人认为,婴儿早先的这些气质特征很可能影响父母对他们的印象与态度:有的孩子见人便笑、喜欢被人抱,他们更容易赢得成人的欢心,从而更易于建立良好的母婴互动关系;而有的孩子则表现出不愿意被人抱,不易被抚慰的特征,这样的婴儿就可能遭受冷落,与人交往的机会也大大减少。内蒙古心理网&{'W_7z|I@m/hO D
卡根根据儿童日常生活中的活动特点,把早期儿童的气质分为三种类型:易带的孩子、难带的孩子和迟缓的孩子。
:XlOC4h-IhWj0他认为:易带的孩子生活有规律,节奏性强。他们容易适应新环境。他们总是情绪愉快,爱玩,对成人的招呼反应性强,对成人的抚养活动提供大量的积极强化,因而在整个儿童期都受到成人的极大关注和注意。
0u? N4F.PoB&T&l0难带的孩子总是在哭,不易抚慰。进食时烦躁不安,睡眠无规律。对新刺激畏缩,接受变化难。他们的心情总是不好,在游戏中也不愉快,成人需要费很大气力才能使他接受抚爱。内蒙古心理网dI&d\!k/naN"}
迟缓的孩子常常是安静地退缩,对新事物适应缓慢,如果坚持和他积极的接触,他们会逐渐产生良好的反应,慢慢的活跃起来。
q7?,i0F,g7a0这样,难带的孩子往往就形成焦虑一矛盾型不安全依恋,易带的孩子形成安全性依恋,而迟缓的孩子则往往形成回避型不安全依恋。内蒙古心理网(Pr-FT&sHN
我们认为,儿童固然有气质差异,但这不能成为父母在养育中对其需要不敏感和不给与关注的理由。气质没有好坏之分,而且根据鲍尔比的观点,任何人都有寻求依赖和关注的需要,儿童不会因为具有害羞的气质在内心里就不需要别人的爱了。而是否得到关注和爱,才是决定形成安全依恋的关键因素。而且,如果婴儿是在一个不安全型依恋的父母的养育之下,即使是孩子本身表现出再多的与人亲近的需要,也会被拒绝,也许会因此而受到更大的伤害。所以只要是一个心理健康而且对孩子足够好的养育者,不同的气质类型都有可能与之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
)ZHH8lI0内蒙古心理网\4}dh LW|C
2、外部因素内蒙古心理网7Vqm+}.\~8b
对依恋质量的影响因素的探讨多数集中在外部因素方面,其中又包括很多方面,看护者本身的依恋型特点是个重要的方面,另外还有看护者的养育方式,家庭环境等方面。
Jgv;?1]V(S7[0(1)养育者的依恋型
gC\c.u0安全型父母会及时满足孩子的需要,孩子会以父母作为他们的安全基地,去积极地进行探索活动。内蒙古心理网&Q3QRfh.Q!pCx
不安全型依恋的父母会误解孩子的需要,或只做出有选择的回应。
Aj(cA)_sv0回避型父母总是倾向于将孩子的依恋行为和活动“最小化”,尽量回避亲密行为。他们容易忽视、打消或拒绝孩子寻求亲近的需要。这样会减少孩子的探索行为,并削弱父母自身对依恋的感受。这类父母倾向于将过去和现在的家庭关系都看作是积极的。他们常把自己的孩子描述为坚强、聪明、独立、听话等等,并且认为与孩子之间的关系非常亲密。但实际上,这类父母为了鼓励孩子的探索和独立,而放弃了对孩子的亲密安抚行为,在孩子伤心需要安慰时表现得尤其明显。他们显得坚定沉着,也不给孩子安抚。还会给孩子制定严格的纪律,并进行监督。回避型父母的孩子为了迎合父母内隐和外显的“最小化”策略,会歪曲自己的表达方式,这表明孩子也发展了自己的“最小化”策略。观察这类孩子,会发现他们不会轻易表露情绪,显得很冷漠。他们有很强的自制能力,并显得过度自信,对父母特别客气,父母离开时也漠不关心。从社会性方面来讲,这类孩子被认为是孤独者,他们可能会对同伴充满敌意或者进行攻击。内蒙古心理网Ok0g!E ` ydg0bi
专注型父母过度地强调和使用了依恋行为(控制性较强、引诱性)。观察这些父母与孩子间的互动行为就可以发现,父母实际上总是在“鼓励”孩子的依赖性。互动过程中充满了无休止的、紧密的感情基调。专注型父母的过度卷入行为,影响了对孩子真正需要的注意,他们容易误解孩子的情绪,而不会有效减轻孩子的不快。比如,当妈妈把孩子交给保姆时,多次说再见,以至于把本来很平静的孩子搞得焦虑起来。过度强调与孩子亲近的父母,阻碍和剥夺了孩子独立玩耍的机会,并妨碍了孩子独立性的形成。观察这些孩子会发现,他们没有同龄孩子成熟,五六岁的孩子说话还用婴儿语,而且较脆弱。总是粘在父母的身边。这些孩子还会有退缩行为,不会像其他孩子那样去进行有目的、积极的探索。(表现出分离焦虑)内蒙古心理网-i:`.D D"CE/dL
对于恐惧型依恋的成人来说,受伤害的记忆使他们始终感到恐惧。这种感觉反过来会导致对自己的孩子产生恐惧感。在与孩子的互动中,恐惧型父母表现出受到惊吓或者吓唬孩子的行为,这两种行为都会打扰孩子。他们还会用表情或怯懦的行为表现出对孩子的恐惧。这种恐惧,会导致他们放弃做父母的权威性而渴望与孩子兑换角色。因此,日常生活中会表现出无序的养护行为。这样的父母处于一种无助、被控制住的状态。他们的孩子在婴儿期会表现出行为紊乱、无判断力、恐惧等特点。3岁时,就会表现出特别的控制力,常常主导着亲子互动的方式,还有蛮横、苛求的特点。这类父母大多数都有压抑、焦虑或者边缘性人格紊乱等心理问题。内蒙古心理网9w2fkVpa1E
(2)养育方式内蒙古心理网!FmU WUCv6S0I
鲍尔比认为,父母的心理状态,会通过对孩子需要的了解和反应,影响养育行为。而这些表现不同的养育行为,又直接影响了孩子的依恋质量。内蒙古心理网9y8Hrj4kMW
若母亲对孩子不够负责任,对孩子需要不敏感,经常表现拒绝行为,对孩子缺乏耐心,常常有反应迟钝等消极的反应,这样的孩子就容易形成回避型不安全依恋;若母亲对孩子的需要漠不关心,常常随心所欲地误解孩子的需求,与孩子之间没有形成和谐的相处氛围,孩子就容易发展成焦虑一矛盾型不安全依恋。
"B]P&ukpZ)z j L0混乱型不安全依恋婴儿的母亲的看护行为经常不连贯和不规律,母亲对儿童的情感是矛盾的,常常表现出强烈的亲近又同时有强烈的回避行为,因而致使儿童的情感混乱和矛盾。同时这种类型的儿童常常来自低收入阶层、母亲有抑郁倾向的家庭。国外的大量研究都显示,忽视或虐待儿童与三种不安全型依恋都存在较显著的相关,但在受虐待的儿童中,混乱型不安全依恋的比例最高。长期处于忧郁状态的母亲的情绪也会影响到其孩子的行为表现,当孩子自身表现出抑郁或难过时会产生混乱的亲近、抗拒和回避的行为。
7O7pX(i3] |0父母的依恋类型以及由此决定的养育行为对儿童的安全依恋的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儿童出生后即处于一定的养育条件下,成人尤其是母亲的喂养方式及其与婴儿相互作用的性质构成了影响儿童依恋的关键因素。是成人的心理状态决定并保持着父母养育行为的稳定性,同时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孩子自己的内部工作模式,这就是孩子与父母形成依恋关系的根本。
(p V+w.V#C0(3)养育环境
s)]5arg_[0在一个有压力、不稳定、不敏感养育的家庭里,儿童形成不安全依恋的比例是很高的。鲍尔比强调,如果婴儿在关键期内没有与母亲建立紧密的情感联结,那么儿童的人际关系和情绪发展就会受到严重的、不可逆转的损害,形成一种“无情感的性格”。例如:如果儿童到二岁半才得到母亲的关爱,那这种关爱对儿童的成长就几乎不起什么积极作用了。
`5` NOM-g0心理学家对三个月到一岁的孤儿院婴儿进行了观察研究。研究发现许多婴儿在与护士分离之前已表现出分离时的行为倾向,他们不断哭泣,并表现出对周围环境的回避与退缩、对外在刺激缺乏敏感回应和睡眠困难等特征。在这种集体养育的环境下,婴儿无法体验母亲的关爱,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抑郁感与焦虑感迅速加深。内蒙古心理网A Lfwm7^Q.j
有相当多的心理学家强调包括亲子关系在内的一系列早期经验在形成依恋中的重要作用,其中隐含着心理学界长期持有的观点:儿童年龄越小,接受他所经历事件的影响就越大。
\h5s0I1DU5]w0
]i0\? cq4x6^&p7d03、内外因综合作用内蒙古心理网/D"^]"n~4e\"N
家庭、养育者等外部因素与婴儿本身气质特点的内部因素,在两者中到底哪个是影响依恋质量的主要因素,在这个问题的争论上,有人提出了折衷的观点,即认为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观点认为,当孩子的反应方式与外界环境和谐一致时,或者说达到一种良好的拟合度时,其发展前景往往是令人乐观的。当两种力量存在严重不良拟合时,结果可能导致扭曲的发展或适应不良。
r)LJ/Z3]0二、养育方式影响依恋质量的机制内蒙古心理网n2RF6`2?`(SeJ c:Z
暗示内蒙古心理网~vw)j2[mOr l
所谓暗示,就是用含蓄、间接的手段、方式和方法对个体或群体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暗示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采取言语的形式、文字和非文字形式,也可以用手势、表情或其他暗号以及用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等方法来进行。暗示可以由他人施授,即可以来自别人,也可以由情境施授,即可以来自自己。
F$o?ko0我们一般把暗示大致分为四类,即直接暗示、间接暗示、反暗示、自我暗示。除此之外,还有情境暗示、权威暗示、暗示、个体暗示、群体暗示等等。
uuF\X:A0一般认为,只有具有一定社会经验的成年人,才能读懂别人的暗示,其实我们忽略了人类本身的巨大潜能,有研究表明,未成年的幼儿,其接受暗示的能力是十分强的。
Qv A2b K0有句笑话,充分表明了儿童接受暗示的能力之强。似乎是这么说的:在幼儿园的公开课上,老师最担心的就是孩子会突然站起来,安慰老师说:“老师,不要紧张。”虽然是一句玩笑,但是这足以说明儿童感知成人非语言的心理活动的能力之强是我们所未发现的。内蒙古心理网:w)Qn,t-M t
暗示在依恋关系形成中的作用
f2d(saZ7ike0不安全依恋型的人,内心常常害怕被别人拒绝,他们内心对自我价值的认同都不高。
G[7v$i~,Pd,v"b0所以回避型的父母,因为害怕别人的否定,而宁愿自己首先否定别人,即使是在面对自己的孩子,他们也同样不能够获得安全感,所以会尽力避免孩子的亲密行为,而同时因为他对自己的认同不高,他表现得对别人也不认同。当然,他不可能是真的不喜爱自己的孩子,只是他习得的表达亲密的方式就是拒绝亲密,不能对别人表达爱和需要。这一切,就会通过无意识的暗示传达给孩子,久而久之,这个孩子也认为自己所能获得的亲密关系就是这样的,由于回避型的父母不能对孩子表达积极的感情,孩子就从中获得一个自我评价,即自己是不被人喜爱的。内蒙古心理网:O$Wxje#E&j_
焦虑一矛盾型的父母,内心极度需要他人的肯定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当有了孩子他们便会努力从孩子身上体验到自己是被人需要的。但是他们其实是沉浸在自己的感受里,对孩子的需要是不敏感的。孩子不仅不能从他们身上体验到关注和爱,还会受到本身并不需要的过份的缠绕。同时,由于这类型的父母缺乏足够的自尊,认为只有通过别人的肯定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他们的这种观念会无意识中传递给孩子,即让孩子也认为得到别人的肯定才是自身价值的一种表现。这也是一种无意识暗示的过程。同时由于他们自己并不善于表达悦纳,孩子的行为就很难得到他们的赞扬,所以这样的孩子就越来越像父母亲一样去极力寻求他人的悦纳了。内蒙古心理网&_%?9I0gdC,?2@ _
对于一些成年人的行为,特别是与儿童亲近的成年人的行为,儿童在内心经常会尝试将其做出解释,即为其背后的意义做出界定。
_ N0Luo0比如,在一个感受性不强,经常忽视他人行为或对他人行为缺乏感知的母亲的养育下的孩子,经常性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他会感受到母亲对自己需要的忽视,儿童对母亲的这种行为无法解释,会暗示自己是无力的,会习惯性地认为自己的要求是不会受到他人重视的。
2qB LDX0比如一个容易焦虑的母亲,她的孩子也会经常性地感知到他的这种焦虑,做事情会因担心引起母亲的焦虑而畏首畏尾。当然,对这个具体的过程孩子自己是不能明确地分析出来的,只是敏锐地感受到了母亲无意传达给他的暗示,并在无意中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暗示。
6b+u"Uo4d @ f0一个从不表达自己感情的母亲,孩子从他那里无法获得亲昵的宠爱,只有严格的要求,孩子会感受到母亲并不愿意与他亲近的暗示,他会习惯于这种亲密关系的模式,但当他见到其他母子或母女之间并非这样时,又会暗示自己是不受欢迎的,因为连自己的母亲都不喜爱自己。暗示对于人际交往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场理论来解释,人与人交往时,就会不知不觉地受到这个场的影响,这其实就是暗示。
)|k._R-m3{0
B|+@LdcI/RYz0有这样一个故事:内蒙古心理网[vg0t)@q!AZt
A是一个工作认真的心理咨询师,一向守时且严谨。有一次他遇到了前来咨询的B女生,在经过几次咨询之后,A开始经常性地遗忘与B的问诊时间约定,A因此而感到很自责。但是B女生并不感到奇怪,因为她经常受到别人的忽视,甚至已经习惯了,在寝室中,在平常与他人的交往中,别人常常会忘了她的存在,或对她说过的话没有印象。
%y GKR:`X,pI$s0当问起她在家里的情况时,谜团揭开了:她的问题不在于家庭不和睦,而恰恰由于她的父母感情太好,以至于自己常常得不到父母的关注,即使三个人同时坐在客厅里,也常常是父母在一旁促膝谈心而忽视她。
zt+D3\-WU0父母的这种经常性的忽视,给与她一种暗示,即他们是不希望受到她的打扰的,她接受了这种暗示,并认为不受到关注是正常的,也就是说,假如她有一天真的受到了关注,她也会感到不自在的。这种对不自在的担心使她形成了自己的场,在其中她会不自觉地暗示别人“我应该受到忽视”“千万不要关注我”。她的同学和朋友由于接触而进入到她的场里,她的场就是在暗示别人“不用给与我过多的关注”,咨询师由于与她进行了几次交流而不自觉地进入到她的场里,因而不自觉地忽视了她而忘记了与她的约定访谈时间。内蒙古心理网Z#[v&qu]8F8N+h
这个案例表明,依恋现象之所以起作用就是基于暗示在其中起作用。幼儿敏锐的受暗示能力是他们能够感知到父母或者看护者的态度,他们会把这种态度内化,形成内部工作模式,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内部工作模式起作用,通过自身建立起的暗示的场传递出去;其他的人在经过多次接触形成亲密关系后,进入了他的场,接受了他的场所发出的暗示,做出了相应的行为,进而又强化了个体的内部工作模式。所以有时候,并不是他人要怎样对待我们,而是我们自己告诉别人要这样对待我们的。有的人让人不得不尊重,不敢和他开过分的玩笑;可有的人就总是成为别人取乐的对象。这些都与个人向周围人发出的暗示有关。内蒙古心理网E)lO(dNN

第七讲 理论的实用意义—— 安全依恋的培养内蒙古心理网/O#h9e)O0Y;YD#y_

mJzy8N1q6h:Q0G.F3H0
;Q)aX7L3i#`0早期依恋质量对人的一生的影响之重大,在实用方面的意义主要有两个方面:(一)培养安全的依恋关系,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二)依恋理论为我们揭开了人际关系问题的新的视角,在临床咨询中就可以以依恋理论作为依据,对来访者来进行干预。内蒙古心理网l rTd|T8Jn
依恋研究的更重要的意义就在于根据己有的结论对实践做出指导,也就是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安全型依恋以及对非安全型依恋的个体如何干预的问题。内蒙古心理网i5K^'CH?/GMQX8i!`
一、塑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内蒙古心理网ZO_mnVK
家庭结构的完整性对于创设健康、宽松、稳定的家庭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在依恋质量的影响因素中母爱缺失与剥夺是十分重要的一点,这也是鲍尔比关于依恋的最早研究课题。家庭结构遭到破坏,尤其是母爱缺失,会严重影响儿童安全依恋的形成。虽然“替代母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因母爱缺失带来的焦虑和烦恼,但由于依恋关系的中断、依恋对象的变化,这种依恋关系模式的改变会损害儿童心理的安全感,即使以后能形成新的依恋,内心也会时常感到焦虑、不安、失望和对丧失的莫名的担心。
2Ec+n6N v7[E5Q0因为依恋理论的盛行,人们对寄宿制这种幼儿教育形式产生了怀疑。一些西方国家的寄宿制幼儿教育机构逐渐消失了。当然,我们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经验,对寄宿制幼儿教育持否定态度,但至少,这给我们提出了一种启示,父母在有可能的情况下,还是应该尽可能给孩子提供一种家庭的养育环境。但是,寄宿制幼儿园为幼儿提供了一个与众多小伙伴接触、嬉戏、生活和学习的环境,既有助于帮助儿童进行建立人际关系的初步尝试和练习,又有助于儿童对周围世界的探究,扩大视野,为日后认知及社会生活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sae_6t&]&O0理论的发展,新生婴儿与母亲的及时亲近,对于母婴关系给予足够的重视。我生孩子时,三天后才见到她,孩子被放在婴儿室里一排排的,像喂小猪仔似的,这对于初生婴儿是极为不利的。我们都知道婴儿出生时就面临巨大的分离焦虑,如果这时被强行抱走,远离母亲,无疑对修复孩子的创伤是不利的,这也是客体关系心理学家对社会的贡献。
;X4j7z@^5~9V6L*J0宽松稳定的家庭环境对于儿童安全依恋的形成也是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的。家庭人际关系和谐,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民主、平等,养育者有良好的文化素养以及健康开朗的个性。这些因素不仅给儿童安全型依恋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气氛,而且良好的环境对于父母本身也有着积极的作用,通过影响父母的心态,进而影响到养育方式、养育质量而作用于儿童本身,影响了儿童依恋的发展。比如在日常教养中,父母关系良好,心态积极,对于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表现的乐观积极,多给予孩子正面的鼓励,这样的家庭氛围会对儿童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助于形成温和健康的心态。内蒙古心理网 _ A3G-x)_'jqn
相反,不良的家庭环境或气氛,对儿童依恋的形成有着不良的影响。研究发现,支配型双亲的家庭环境里的儿童表现得顺从、腼腆、被动、缺乏自信心。母亲的支配性越强,儿童就越容易倾向于表现得消极、被动、依赖、顺从。这类父母多用支配的态度和方法对待儿童,他们把儿童的行为归因为儿童的天性,特别是当儿童表现出不良行为时,他们常表现出生气、失望、内疚、无助的情感。内蒙古心理网)h%}b{GE
二、采取恰当的养育方式
wO W`o"n1n2J0儿童一出生所面临的人际关系就是与自己的养育者,尤其是母亲与孩子互动的方式构成了影响儿童依恋的关键因素。母亲对婴儿所表现的行为特性直接影响着儿童对自身内部工作模式的建构,制约儿童个性发展方向。合理的育儿方式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依恋的安全性,提高养育质量。对于受传统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国父母来说,更为重要的是,依恋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养育子女的观念。内蒙古心理网q5y8l(zN#A3HjA
既然气质类型并非是依恋质量形成的决定因素,而儿童天生的气质差异又是客观存在的,那么就为我们提供了根据儿童气质类型进行养育来培养安全依恋的可能。孩子对于关注和爱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正如因材施教一样,也要根据孩子的不同特点来实施养育,才能满足不同特点的孩子的亲密需要,建立良好的“拟和度”,形成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
%XX%n4Z!TR0对于难带的孩子,需要成人付出较大的体力和精力,努力摸出他的生活活动规律,除了耐心外,成人要努力调整自己的行为以符合孩子的要求;在保持抚养环境和抚养方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时,又要特别注意把握好变化的度。
x(a;n ^g I0而对于迟缓的孩子,需要成人特别的耐心,创造宽松愉快的环境气氛,用积极的情绪和主动去唤起儿童的反应,切不可因为一时得不到儿童积极的反应而丧失信心,随着年龄的增长,如果得到成人足够的关爱和正确的教育,这类儿童的气质会向积极的方向转化,并且获得安全的依恋。内蒙古心理网#M:NiF(w9f
在以往的父母养育中,父母不习惯于表达自己对子女的宠爱,或者怕惯坏孩子,有的人甚至认为宠爱自己的孩子对别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所以在一般的中国家庭中,在面对非家庭成员时,父母对孩子都会表现得比平时严厉,似乎只有在外人面前责骂孩子才表现得有家教,这在无形中其实会损伤孩子的自尊。但是一般的人是不认为小孩子也有自尊感的。我们中国家长认为,对做错事的孩子进行责打是对孩子的教育,更是对他人的尊重,但西方人却并不这么看。这是不同民族和文化的差异,这是不是可以解释为正因为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不同的养育环境,这又影响了亲子依恋的关系进而强化了中西方人在性格上的差异,这涉及到依恋的跨文化研究的问题,以后对这个问题可以进行更深入的后续研究。
m!h\'a_:Xq Kz6sl%O0还有的父母认为对于孩子的需要不能够即刻满足,担心这样会使孩子任性,但是,如果孩子经常性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形成挫败感,对自己的评价会变低,变得唯唯诺诺。研究表明:如果当有依恋之情的婴儿需要安慰与爱抚时,母亲能够给予立刻的满足,同时,母亲对婴儿发出的信号、表情较为敏感,鼓励孩子进行探究,乐意与孩子进行密切接触,那么,婴儿的依恋之情就会逐渐加深,并形成对自身的安全感,进而形成对周围世界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为婴儿个性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负责任、敏感、充满爱心的母亲常常能够与婴儿建立起安全型依恋,反之,则易形成焦虑或回避型依恋。
]R T0c&}T0依恋理论告诉我们,要想使我们的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人际关系良好,惹人喜爱,作为父母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首先,做父母的要努力在孩子面前表达自己对他们的爱,只有父母自然大方地表现自己的爱,儿女才能在爱的表现上没有障碍;而且父母表现出来的爱,重要的是告诉子女他们是可爱的,值得人喜爱的,孩子在心理上有这个自信心,也会在人际交往中有自信,坦荡地与他人交往,不自卑,不自闭,这对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是极为重要的。另外还要注意的是,对那些不安全依恋儿童的环境中高危因素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儿童与母亲依恋关系是否具有组织性和连贯性是导致儿童行为问题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所以养育者在养育过程中,一定不能随性而来,一定要有责任感,不能使孩子因为把握不住父母的情绪而感到焦躁不安。内蒙古心理网 y#] f yV6|
总之,安全的依恋,是依恋双方一种爱的情感交流。对于养育者,这种爱表现为积极的关注及对儿童的敏感性反应,这是儿童获得安全依恋的关键。但这种爱不是溺爱,溺爱(过分的纠缠、烦扰、引诱等)和拒绝(冷漠、迟钝、回避等)都会使儿童形成不安全型的依恋,前者可能形成焦虑型的依恋,后者可能形成回避型的依恋,都不利于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因此,对孩子必须爱而有序,这种爱是充满感情的,但又是理智的;既要细心呵护,又要掌握呵护的度,不要让孩子形成有求必应的习惯;既要培养孩子对成人的信任感,又要注重孩子独立性的形成,使孩子生活在一种爱而有序的环境中。内蒙古心理网oNb:d'g on
看来养育子女的确是难度很大,并不像传统观念中认为的那样“孩子随随便便就可以带大了”,而要掌握科学的方法。但是养育难很难把握到底如何才能做到符合安全依恋培养的标准,所以对要求重要的是要给出操作性的建议。通过对上述研究的分析,我认为,要使儿童获得安全型依恋,养育者应该做到:
zS&j6@$W7Vl%j01、及时满足孩子各种合理的需要。包括及时满足孩子进食的需要,并且采取合理的喂养方式,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进食,而不是强迫孩子进食;
l.Lq&cN)b\_02、多与孩子身体接触,如拥抱、抚摸、亲吻;经常与儿童进行积极的情感交流,如微笑,以温柔愉快的声音与孩子交谈;给儿童提供丰富的触觉、视觉、听觉的刺激;内蒙古心理网8AF4e)Zi R
3、当儿童发现各种社会信号时,能正确理解,给予敏感的反应。成人应该经常关心孩子在做什么,了解他们的愿望和要求。例如,当孩子哭时,养育者能迅速地根据哭声做出判断,孩子是饿了?尿布湿了?还是想要与人交流?从而采取恰当的行动给予反应;内蒙古心理网4k-vj vY5F q
4、保持养育者和婴儿稳定的抚养关系,不要经常更换养育者,特别是主要养育者,尤其是不要突然更换。必须更换时一定要给儿童一个适应过程,且养育方式不要发生太大改变,以免引起儿童过分的焦虑;内蒙古心理网+l%t/S$^6E CVEoP
5、养育者对自己的养育方式和行为要有一个明确地认识,要尽量保持养育的系统性、连贯性和一致性。对待儿童的方式要保持一致,不要经常变化,否则,儿童无法有效地组织自己的行为而导致不安全或无组织无定向的依恋;内蒙古心理网p"U'mP#H
6、成人主动调节自己的行动以适应儿童的行为节律,而不是把自己的行为习惯强加给儿童。即成人按照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安排儿童的生活。内蒙古心理网,i/x,lHZp?H
另外,对养育者本身的特质,也应该有一定的要求,就是养育者本身要是具有安全依恋感的人。在人与人交互的场中,一个不安全依恋型的人,会在不知不觉中将他的观念传达给对方。如果对方是一个不具有分析能力的婴儿,那么就会将养育者的非理性观念不加选择的接受,并且内化为自己的处世观念。而且,不安全依恋者的人格特质,也很容易使得养育过程向非安全依恋模式发展。

!j!?l:cr-D-yU0

第八讲 对非安全依恋的干预内蒙古心理网} ]C7Q4Y?

内蒙古心理网(f Y-`&l4@}^!kj


3^"~:S+D pd2nF0既然养育者本身的依恋类型会对安全依恋的培养产生影响,那么在不安全依恋的亲子关系中,除了部分单纯在养育方式上存在问题的父母之外,一定存在着父母是不安全依恋型的情况。要对不安全依恋进行干预,就包括对不安全依恋型父母的识别和矫正;对于己经形成不安全依恋的成年人来说,寻找其早期家庭的不安全依恋的形成因素已经不再具有意义了,重要的是对其当前的个体进行咨询和治疗。根据依恋理论,对其早期依恋经验进行修复,是解决其问题的有效方法。那么对于早期依恋经验是否是可以修复的问题,精神分析的理论己经为我们提供了理论和临床上的支持。内蒙古心理网 vGj4h'k,dl

0J1K(uLU6|0x5Tv0一、对非安全依恋型父母的干预
^4^ cf[Y-B5h0通过对儿童依恋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知道,父母的心理状态和依恋类型是儿童依恋质量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那么,根据对不同的成人依恋类型的父母的表现方式的识别,来采取相对应的措施以改善亲子关系,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这里采取巴索罗梅的四类型划分法,即安全型、回避型、专注型、恐惧型进行说明。
-f8?Q&`&g:u l8NF0对于回避型父母,关键是要使他们理解孩子有依恋的需要,他们应该对孩子的亲近行为做出反应,尽量使其避免对孩子的亲近行为表现出回避的倾向。还要强调孩子有表达痛苦、不舒服和不确定状态的需要,这种需要应该得到父母的安抚和帮助。另外,过于独立的孩子,也许只是掩饰的。要努力识别孩子歪曲了的依恋需要。内蒙古心理网%`ct&b| sUAyE5AL
对于专注型(过分纠结)的父母,首先要让他们意识到孩子有独立探索的需要,他们的行为干涉了孩子的这种需要,这会阻碍孩子的发展和成熟。父母还应知道,孩子的自治能力与社会适应有紧密的联系。还要告知父母,孩子的独立之所以会使他们感到不安,是因为他们自己也有想与孩子亲近的需要。对以上这些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之后,在孩子独立进行探索时,他们就可以控制自己的不安情绪了。内蒙古心理网!?nN+L-Q{)d
对于恐惧型父母,干预的关键是要针对他们的恐惧感、保护性和紊乱的关系层次。在帮助父母了解了孩子的需要以及如何对孩子的需要做出回应之后,还要对他们提供以下帮助:内蒙古心理网7kwb0c8oF
(1)帮父母回忆并认识到他们现在的感觉跟自己曾受到的创伤是有密切关系的,这样他们就会对孩子产生同情;内蒙古心理网RB$qa(Y%Ywmy
(2)与父母一起去发现何种情境会使父母产生恐惧,从而使他们能够对这些情境产生预期,并采取适当的应对行为;
[q J4v"nB8pJ0(3)让父母知道干预目的就是有效纠正角色混乱,使父母知道该在何时对孩子提供帮助。内蒙古心理网,h^(Y8S&M2g
总之,根据对成人依恋理论的研究和了解,可以为提高早期亲子关系质量提供多种有效建议。内蒙古心理网w#MBn1hZ`N"j

U3sR q)kVMFS0二、对非安全依恋型个体的干预
q2np,r[K+L0根据依恋理论,对于人际关系不良的个体,探索其早期的亲子关系,甄别其依恋类型,将是临床治疗的一个有效的手段。
1QRSWE%`"z`[T0既然不良人际关系是由于不安全依恋造成的,那么,首先就要对来访者的不安全依恋进行干预。干预方法可以通过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建立有效的依恋关系,以使来访者重塑早期的不安全依恋,那么,要塑造安全的依恋关系,就要通过对来访者的无条件的关住和提供支持。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似乎是的来访者中心,所以,有效的方法不在于它归属于那个理论,而在于不管使用什么理论都可以对其进行解释,这是异曲同工,殊途同归。同样,既然依恋理论是继对象关系学派后向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回归,在治疗方法上,可以发现,他们也可以找到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弗洛伊德的“移情”。
'L;^5x5f1x;}` B%v0移情是精神分析理论的重要概念,在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咨询中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弗洛伊德在他和布洛伊尔合著的《癔症研究》一书中,已经意识到了移情反应的治疗作用。他在书中提到,当病人的某一种感情上升到意识层面,而这种感情又仍然与潜意识中的种种记忆相联系时,这个病人就会造成一种对治疗师的“错误联结”,这是弗洛伊德关于移情的最早描述。事实上,弗洛伊德的一系列著作,从《》、《移情动力学》到晚期的《超越快乐原则》都在对移情的概念进行补充和阐述。由于移情过程涉及到精神分析治疗的根本问题,所以后来的学者也对此做了大量讨论。内蒙古心理网xwA ceg_4b~
正如拉尔夫•格林森(美国前好莱坞著名影星玛丽莲•梦露生前的心理医生)所指出的那样,精神分析与其它心理治疗方法本质的区别,在于它对移情这一领域的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探索。拉尔夫认为,移情是“一种在当前情景中重复由早年家庭生活逐步形成的态度的能力”。安娜•弗洛伊德提出,移情是指“那些病人由于他与治疗师的关系所引起的冲动性体验,这些体验并不是由于客观的分析治疗场景所造成的,而是起源于病人早期的对象关系,是这些对象关系在强迫性冲动作用下的重现”。
1uKar[n0从以上这些对移情的阐述中,我们已经可以明确地感受到依恋理论的味道了。精神分析治疗的重点就是找到来访者早期与父母的对象关系,通过移情为其提供一个理解和修通病人早年重要生活经历的机会。如果按照依恋理论来说,移情所实际上“转移”的就是早期婴儿与养育者之间的依恋关系。内蒙古心理网|%qHFtI)p:Pz
例如,一个从小被父母忽视的病人,会对咨询师不厌其烦地重复并纠缠在一些枝节问题上,而回避谈论主要的东西,当咨询师被弄得不耐烦时,病人就会说:“瞧,你和我的父母一样,并不关心我。”在此情况下,来访者就是在对咨询师重复他与父母的关系。
-v sc)\jPj Q{s }0如果要对早期的不安全依恋进行修复,咨询师就要扮演一个好的“养育者”的形象,提供给来访者足够的关注和爱,以供来访者来依赖,使来访者体验到安全的依恋关系。前面我们说过,一个人之所以无法与别人发展亲密关系,是因为他的“内部工作模式”中没有安全的依恋关系的表象,咨询师通过来访者的移情,就可以使其感受到安全的依恋关系,以对早期的不安全依恋关系进行修复,这也就是依恋理论的心理治疗的原理了。
d)rhTFA)^0从这里我们也可以更加印证前面所提出的观点——依恋理论是对精神分析的回归。精神分析本身的伟大性是无容置疑的,只是弗洛伊德在表述的时候所使用的一些词汇不能为一些人所理解和接受,依恋理论和精神分析则可以在理论上和应用上互相之间得到加强。
k_x4Ry/Y.iq0内蒙古心理网O:cI?sI
内蒙古心理网(p!W{ dn%X#a
内蒙古心理网jC5{'TV p \a:X
(尾声) 有待后续研究的问题和理论前景的展望内蒙古心理网J?0gH rz&D,U(A
1、依恋理论将会受到更多的重视,依恋理论的人际交往说将会越来越多地被用到处理实际问题中去。人际交往在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占很大分量,也是人一生都不能摆脱的一种关系,如果处理不好,对一生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改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状,从婴儿甚至母亲怀孕时期就对养育者进行培训和指导,对问题的解决将更为得力;内蒙古心理网$m.MNv R/HM$m%k7o
2、婚恋关系是成年人生活中的主要部分,婚恋出现问题,将会对生活产生极大困扰,更会对工作产生影响,影响社会和谐发展。要认识到很多婚姻问题并非道德上的原因而是心理上的问题,需要对症下药。
jW'L Xt8G03、家庭是社会的基础,也是很多问题发生的症结,开展以依恋理论为基础的以及心理指导,将依恋理论充分应用于实践中,希望能够成为未来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又一发展方向。
8Y N,\j4O0  

nl B|Dpq ?R0www.nmgpsy.com内蒙古心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