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从人际交往中获得乐趣,有人却在人际交往中体验到痛苦。理论揭示了其中的原因。依恋理论是由对象关系学派的学家鲍尔比提出的。依恋理论认为,早期亲子关系的经验形成了人的“内部工作模式”,这种模式是人的一种对他人的预期,决定了人的处世方式。内部工作模式在以后的其他关系,特别是成年以后亲密关系和婚恋关系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早期亲自依恋的质量会对个体的人格和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后面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周五组将与大家一起关注成人依恋理论及其对、对婚恋关系的影响。我们将一起学习:
1、成人依恋理论概述
2、什么是依恋?
3、亲子依恋
4、成人依恋:成人依恋类型和表现、依恋对成人人际关系的影响
5、婚恋依恋:爱情与依恋类型的对应关系、伴侣选择、依恋质量对婚恋关系的影响等。
6、依恋形成的影响因素和机制
7、回过头来,我们来关注这些理论的实用意义——
(1)安全依恋的培养:如何构建安全依恋的环境、塑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恰当的教育方式。
(2)对非安全依恋的干预:对非安全依恋型的父母的干预、对非安全依恋型的个体的干预
第一讲 成人依恋理论概述
依恋理论认为,早期亲子关系的经验形成了人的“内部工作模式”,这种模式是人的一种对他人的预期,决定了人的处世方式。内部工作模式会在以后的其他关系、特别是成年以后亲密关系和婚恋关系中起作用。大量的研究表明,早期亲子依恋的质量会对个体的人格和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心理是有很大个别差异的,因此完全没有必要让所有的人全部按照统一的模式来行为处事。多样的世界更需要不同特点的人来丰富,并不需要人人都为了开朗而健谈,为了活泼而好动。更重要的是,一个人在人际交往上出现问题,并不应该全部归咎于他的行为,而更多地关乎其内心。换句话说,不是因为人际关系有问题而产生心理问题,而是心理的问题使人际关系出现了问题。
精神分析的研究认为,人在幼年时候会被动地获得一些观念,并不自觉地将这种观念内化到自己的“系统”之中。明确指出:“一个儿童如何认知、如何面对世界以及一些在成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将深刻地影响儿童的发展以及在以后形成精神病的症状。”①如果在儿童周围有不良的影响,就会潜移默化地使儿童获得一些非理性地内化了的观念。儿童本人可能并没有到,但却会潜藏在心灵深处,用于引导一个人的处事态度和方法。这些非理性的观念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也是很难判别的。在一个人的幼年期,儿童并不存在这种分析能力,也缺少判断事物所应具备的经验,所以很容易地就被不经意间内化了。治疗师们发现,真正治标又治本的方法应该是,首先找到不良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使其本人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非理性的或潜意识深处的观念,并用成年以后获得的经验和分析能力对这种观念做出判断,才有可能达到纠正的目的。
一个人之所以无法跟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其实是他内心“怕”被人拒绝。为什么有的人就不会有这种担心呢?是因为其早期有经常被拒绝的经历,这种经历使他形成了一种对他人的预期,即“别人经常会拒绝我”。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不是强迫让这个人去主动跟别人打招呼,而要分析这种“怕”产生的来源,追寻到其早期经历。研究发现,通常,这种人有一个对他人情绪并不敏感的母亲或者其他早期养护者,在儿童幼小的时候,他们经常会忽视他的需要,或者习惯于采取拒绝的养育方法,并不关注他,极少对他有情感方面的表现流露,不愿意对他表现出喜爱和亲昵等。
要纠正这种早期不良的观念,就需要通过适当的,使来访者认识到,早期受到的待遇,只是母亲的一种处世方式,而与他本身的可爱程度无关。而且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并不是每个跟他亲近的人都会采取和他的母亲一样的方式来跟他交流。显然,母亲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方式方法,会影响到孩子成年以后的人际交往。
依恋理论是由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在20世纪60一80年代率先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孩子同其主要照料者间的最初关系构成了以后所有关系的起点。”鲍尔比的研究是从母婴分离会对儿童的心理产生影响开始的,阐述母婴分离对于孩子人格和心理各方面的重要影响。
迈克尔•拉特(MihcaelRutte)r于1972年所做的研究和论述对鲍尔比的母爱剥夺理论的澄清起到了重要作用。他指出,人们过于狭隘地理解了鲍尔比的母爱剥夺,母爱剥夺并非单纯地指分离的经历。拉特认为,鲍尔比的母爱剥夺,实际包含两个方面:缺乏(即在父母关系中缺乏活力成分)和剥夺(它是由分离经历造成的)。他说:“人们往往误解和错误地使用鲍尔比的论述来支持这样的观点,即只有通过一个人日复一日地24小时的照料才是恰当的”,而事实上大多数问题的产生并非是由于母婴分离,而是由于母婴关系中某种成分的缺乏造成的。所以,“爱、持久的关系的发展、稳定而没有破裂的关系和积极的相互作用,都是必要的特征”。可以说,拉特的阐述使人们对鲍尔比的理论有了更好的理解。
我们现在所通常理解的依恋理论,更多地是指拉特所说的“缺乏”,因为在现代社会正常的环境中,“剥夺”的经历毕竟是少数,对大多数儿童影响最大的是母爱中的儿种关联成分的缺乏。即并非是现实情境中的分离,而是一种情感上的裂隙。
在鲍尔比之后,依恋理论的另外一个重要人物就是美国心理学家玛丽•爱因斯沃斯。她和同事首创了陌生情境(snartgesiutation)技术,设置一系列标准化的程序,通过测量婴儿在与母亲分离时的不同表现来考察儿童与母亲的依恋关系。因为人们通常认为,幼儿在长到7个月以后,就能够感受到与母亲在一起的快乐,如果在早期母子之间没有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在这个时候儿童与母亲分离就会有不同的表现了。爱因斯沃斯根据幼儿的不同表现,将依恋进行了分类:安全型依恋和不安全型依恋,其中不安全型依恋又分为焦虑-回避型不安全依恋和焦虑一反抗型不安全依恋。
80年代以后,人们开始关注早期的依恋质量对一个人成年以后的影响,进而开始了成人依恋的研究。有人认为,成年的依恋虽然和幼儿期有关,但是又不完全一样,认为早期的依恋质量会影响成年以后的婚恋关系,这部分的研究被称作婚恋依恋。
近些年,许多研究者已经不满足于探讨母子之间的依恋关系,其中就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研究:
(一)依恋代际传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