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学说来源于古代先哲们对客观世界的实际观察,本属自然科学范畴,经过总结、归纳、概括、抽象到哲学范畴,并引伸出华夏民族对于天地特有的自然观、人伦观和宗教观等等,千百年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重要基础之一。在进行时,必须注意这一人文基础。
一、五行性与人伦
《尚书.洪范》说“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根据四时气象物候生长化收藏的特点,可以归纳出五行的性质如下:木性为温、向外、发散性;火性为热、向上、显明、离越性(离体、超越);土性为湿、承载包容、重着、中和性;金性为凉、向内、收敛、聚集性;水性为寒、向下、归藏、流动性。这是五行的“原型”。也就是说,凡是具有向外、分发布散特性的事物运动状态或过程,称为木;凡是具有向内、收敛凝聚特性的事物运动状态或过程,称为金;凡是具有向上、显明、离越特性的事物运动状态或过程,称为火;凡是具有向下、隐晦、归藏、流动特性的事物运动状态或过程,称为水;凡是具有承载包容、平稳、重着、柔顺、中和转化特性的事物运动状态或过程,称为土。
五行性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也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五行性在相互促进和制约的力量对比消长关系过程中,会发生转化。
人们处于各种社会活动中,人们的心理行为自然受到各种道德、伦理观念的影响。中华民族的伦理观经历了数千多年的积淀,在其形成过程中,深受道家、儒家、佛家等各种文化思想的影响,历经整合而浑然一体,而以儒家思想为主。儒家提倡仁、义、礼、智、信五常,简言之,对人要仁慈、关心、爱护,劳心助人,属于仁;仁具有向外、发散性,为木。奉公守法,恪守道德、原则、纪律,公正廉洁,属于义;义具有向内、收敛(约束)性,为金。明白事理,尊卑有序,各司其职,待人以礼,属于礼;礼具有明白事理的显明性,为火。谦下学习,运用知识,处事周密,属于智;智具有向下、归藏性,为水。宽容平和,诚实稳重,讲信用,属于信;信具有承载包容、重着、中和性,为土。。
对于五行性,因其应用学科、领域的需要而进行了不同的分类和引伸,中医将五行分为平常、太过和不及三类;王凤仪先生将五行分为阴、阳两类,阴五行为负面、消极的、不健康的,而阳五行为正面、积极的、健康的。
二、的定性与定位——五脏神识系统的五行性
人们的各种意识、梦幻、心理活动及其过程,都具有一定的偏向性,因此,任何意象都可以归纳到五行性。如动起、出入、进退等等,可归为木性;华丽、向上、外在等等,为火性;低洼陷下、向下等等,为水性;健行、刚强、言说、洁净分明等等,为金性;柔顺,中和,转化,厚载包容,平实稳重,终始,固执,安静停止等等,为土性。这是意象的八卦象征的五行属性。
意象会产生一系列相应的心理、行为或症状;分析心理、行为或症状的状态和过程,可以测知相应的五行性。中医学认为,人类的心理、行为、症状与五脏六腑的生理、病理状态息息相关,意象的性质最终可以落实定位到五脏六腑,而以五脏为中心。
那么,中医又是怎样确定意识、意象的性质和位置呢?
男为阳,女为阴。男女构精,和合生人。这阳精和阴精互相交媾和合,新的生命便会产生,而在交媾和合的过程中神(元神)就出现了。胞胎中新生命的心、肾(脑髓)最先化生,逐渐地呼吸之神分化产生了并随着母亲的状态而呼吸(胎息,吐故纳新)。那些随着元神而往返运动的气,称为魂,那些伴随精微物质出入的气,称为魄。五脏已经成形,元神入舍藏于心,演化为神、魂、魄、志、意等神识元素并完全具备,才成为一个人。
当此之时,元神藏于心,成为心神,心神为各种意识的总管,含摄魂、魄、志、意,而肝分管魂、肺分管魄、肾分管志、脾分管意。在神识系统中,负责担任觉知一切事物的称为心(神);心能够忆记的功能,称为意;意有一定的存想、定向,称为志;因循存想、定向而存想到可能的变化,称为思;因循思想可能的变化而考虑长远的情况,称为虑;因循思想可能的变化、考虑长远的各种情况而相应灵活处理事物,称为智。所以,心、意、志、思、虑、智,都有其各自的功能,这些功能分属于五脏所管,则心脏藏神(心)、肝脏藏魂(虑)、肺脏藏魄、脾脏藏意(思)、肾脏藏志(智)。这些神识活动储藏在五脏系统之中,由心神来主宰,连同呼吸而来的清气、饮食化生而来的营养物质一起并存于心脏,成为生命躯体百骸的原动力,称为宗气,总管人体一身的血气循环。
至此,先天之元神仍存于心,通过五脏系统,发而驰逐为后天之情志欲望,也就是喜、怒、悲、忧、思、惊、恐等等为代表的所谓的“七情”。这七情也具有木、火、土、金、水的属性,喜为火性、怒为木性、悲为金性、恐(惊)为水性、思(忧)为土性,也称为“五志”。
七情分别为五脏所藏的神识所外发:心藏神外发为喜,外界喜的消息、情境,也被神摄入而藏于心;肝藏魂外发为怒,外界愤怒的消息、情境,也被魂摄入而藏于肝;脾藏意外发为忧、思,外界忧、思的消息、情境,也被意摄入而藏于脾;肺藏魄外发为悲,外界悲的消息、情境,也被魄摄入而藏于肺;肾藏志外发为惊、恐,外界惊、恐消息、情境,也被志摄入而藏于肾。七情本为五脏神识因循外界人事、情景变动所引发,或由内心意识活动组构的意象所引发,七情的太过、不及和适中,都会对五脏系统产生影响。
那么,五行在意象及其转化作用是如何体现呢?
三、五行在意象中的体现
试对一个案例进行分析如下,以期抛砖引玉,就正于大家。
原文:“我在农村长大,对于古树、高山、蛇啊的,真的是很敬畏,关于个人惊险经历,愿意与大家讨论,有几次也是这种情形,大蛇就在我身边,每次都化险为夷;还有掉在水里有三次,都没有被淹死(一次被奶奶救了;一次被堂伯救了;一次被婶婶救了),至今也不会游泳;还有几次在睡觉时,感觉梦中有危险,胸口被什么压着了,出不了气,后来潜意识里念“观音菩萨”就得救了(妈妈说是犯煞了);成年之前很爱做梦,梦里常是生死悬于一线(被人追着,到悬崖边无路可走,......),最危险的一刻就醒来了,内心暗自喜悦。每次过后都胆战心惊。现在不会这样。”
此案例,梦者将自己几次类似的梦境提出来请大家讨论。从简单提到的梦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信息:古树、高山、蛇、水等等,是梦者的现实生活环境,这个环境对他的成长影响很大,并在意识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因而,这个环境是与梦者相应的,梦者的生活、身体、心理必受其影响,换句话说,在梦者“潜意识”的禀赋中,会有这些自然环境的“烙印”和“象征”。
古树,象征着年代久远、长辈、仁爱,“敬畏古树”则象征梦者比较崇古、尊敬长辈、有仁爱之心,为木的特性。
高山,象征着稳固、沉重、安静,“敬畏高山”则象征敦厚、诚实、本分,话语不多,为土的特性。
蛇,象征着细长、曲直灵动、敏捷,“敬畏蛇”则象征聪颖敏捷、容易急躁,能屈能伸、表面顺从,兼有木火的特性。
水,象征着柔顺内向、卑下、恐惧、贪取,为水的特性。
可见,在梦者的潜意识禀赋中,这四方面比较容易显现,也就是说,在潜意识里,比较容易见到这四类境相。如果影响到身体,多会引起木、火、土、水四方面的太过或不及,也就是肝、心、脾、肾系统疾病。
在梦中,“掉在水里有三次”,为金(掉落)生水的象征;“都没有被淹死(一次被奶奶救了;一次被堂伯救了;一次被婶婶救了)”,这是被长者仁爱之心而救助的象征,为木。(这可能也是平时“敬畏古树、高山”得到的回报吧。)
“感到有危险”,这是水的特性,为水虚不能济养心火,而出现心虚恐惧的感觉;“胸口被什么压着了”,是土的重着特性;“出不了气”,是肺的呼出受到抑制,肺属金脏,不能呼气发散属于木性受抑。总的说来,是由于水虚土乘(过于克伐水)木郁,使肺金不能宣发(呼气)。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办呢?在精神世界里,人的灵性之机会自动调节,“在潜意识里念‘观音菩萨’”,观音菩萨是什么?观音菩萨是光明解脱的象征,属于火的特性(炎上、离越)。这个火一产生、一出现,就能使木郁得到引发,能使土得到救济,回到正常的中位,不再去乘水,土一回到中宫,胸口被压自会解除,火气一出,危险的幻象自然消失,所以梦者“得救了”(解脱了,属火)。因此,此例中,“火”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使得木、火、土、金、水得以正常运转。
再往下看,“梦里常是生死悬于一线(被人追着,到悬崖边无路可走,......),最危险的一刻就醒来了,内心暗自喜悦”。看看,“被人追”是雷动(震,动也)的象征,属于木;悬崖又是“山”的象征;“无路可走”是“艮,止也”的象征(属土”);“最危险的一刻”是水的象征(坎,陷也,象征危险);“就醒来了”是火的象征;“内心暗自喜悦”是水火既济的象征;“每次过后都胆战心惊”是胆气虚(木气不足,胆属木)的象征……。
通过上述可见,我们需要在相应的人伦文化、道德规范背景下,将各种意象及其过程分为五行,依循中医理论,通过五行属性联系到五脏系统,运用五行之间相互协同、促进、制约、转化的关系,分析意象对心理行为及躯体造成的影响;同样地,运用五行的互相关系来寻找或创造一个令人舒适的外界环境,并积极主动地建构和调整内心意象,消除负面的心理,使神识系统的五行处于相对的安和状态,不被内心的意识和外界的变动而扰乱,进而达到身心和谐、愉悦、康宁的目的。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