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理论的基本概念
一、客体和客体关系
当今大多数精神治疗师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就是人与他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他人在个体精神建构中所起的作用,结果导致了“客体”和“客体表征(或客体表象)”概念的形成。格林伯格和米切尔宣称,客体问题已经成为各学派内部主要关注的焦点。他们认为,客体就是他人在个体的心理世界被内化、被表征的产物。大多数客体关系理论家都一致认为,客体不是指无生命的物体,而是指带有爱、恨及渴望等的人性对象(humanobject)。
克恩伯格理论中的“客体”是指个体内部关于一个人的心理意象(mental image),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心理意象。克恩伯格并没有对心理意象和心理表象(mental representation)进行严格的区别,他明确指出:自体意象(self- image)、自体成分( self component)以及自体表象(self-representations)可以交互使用,但他有时又将表象和意象当作两个不同的概念使用。当他将表象和意象当作不同的概念使用时,他好像还是接受了桑德勒(Sandler) 对这两个概念所作的区别性描述。桑德勒认为,表象是以一个结构或图式的形式持续存在,是由许多意象构成的。桑德勒以关于母亲的表象和意象形成为例来说明两者的关系:儿童体验到许多母亲的意象,喂养的母亲、说话的母亲、坐在身边的母亲、准备食物的母亲,等等,在这些母亲的意象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母亲的表象。在桑德勒看来,表象是概括性的、整体性的,而意象是具体的。
在克恩伯格的术语中“人际关系”是指过去或现在的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客体关系”是对现实世界的人际相互作用进行内化的派生物。克恩伯格强调内部心理的自体和客体表象的建立是早期重要的人际关系的产物。客体关系包括客体意象(客体表象)和自体意象以及联结它们两者的情感。客体意象是在中形成的,是个体知觉、加工和内化早期人际关系经验的产物。自体意象也是在自我中形成的,也是个体知觉、加工和内化过去的各种自体概念的产物。因此,人际关系描述了个体之间的各种作用和经验5 客体关系描述的是自我内部的成分。克恩伯格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对客体关系理论进行了界定。从广义来讲,精神分析的客体关系理论是从精神分析的视角来研究人际关系以及内部心理结构是如何从过去的人际关系中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精神分析的客体关系理论重点研究人际关系的内化及其对自我和超我的正常及病理发展的作用,还包括心理内部的客体关系与外部的人际客体关系的相互影响。从狭义来讲,客体关系理论则是在精神分析范围内研究心理结构是如何以内在客体为基础而形成的过程。克恩伯格详尽闸述了从出生开始如何将外部的人际关系转化为内在心理结构的机制。
二、自体一客体发展的机制
克恩伯格将心理装置中的客体关系内化过程由低级到高级分为、和三种形式,这三种形式共同构成了认同系统,内化的最终结果就导致心理结构的形成。
(一)内射
内射是建构结构(自我、伊底和超我)的最早阶段。内射是以某种方式将客体以及客体的某些特性吸收到内部,同时将这个客体体验为他人的过程。内射是投射的相反过程。在投射过程中,某个人不被期待的方面被外化出去(就像在偏执狂中所表现的那样)。尽管内射被儿童体验为一种安慰机制,但是内射仍然被当作客体而不是自体的一部分。婴儿与环境相互作用,通过感知和过程,将自己与环境中某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吸收进入内部并形成最早的内射单位。在这些最早的内射单位中,自体意象和客体意象还没有彼此分化,是原始融合的。在以后的发展历程中,这些自体和客体意象单位会逐渐分化,并集结成为明晰的结构。克恩伯格并没有对内化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机制做出明确的阐释,我们只能推测内射大概与原始的记忆过程相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