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版《中国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防治指南》解读
搜狐公众平台
自 2007 版《注意缺陷防治指南》发布, 临床和基础研究迅速发展,DSM-5 诊断标准于 2013 年发布,成人患者诊治的重要性逐渐引起大家关注,且临床对主要治疗药物选择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2016 版《中国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防治指南》充分吸取国内外最新进展,对 2007 版指南进行了重大修订,《儿童注意缺陷防治指南》修改为《中国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防治指南》,ADHD「患儿」替换为 ADHD「患者」。推荐 DSM-5 诊断标准,强调成人患者诊断和共病诊断;强调 ADHD 的长期慢性病程以及成人 ADHD 的临床诊治;推荐托莫西汀、专注达同为一线治疗药物,调整了治疗流程,补充非药物治疗,修订了共患病治疗;进一步强调综合治疗、全面防治的重要性
诊断与评估
DSM-5 取消了「首次在婴幼儿、儿童或期诊断疾病」的概念,认为 ADHD 属于「神经发育障碍」。一方面体现了儿童与成人精神障碍的连续性,另一方面强调 ADHD 是一种可能罹患终生的慢性神经发育性精神障碍,需要长期治疗。
药物治疗
ADHD 主要治疗药物机制包括 α2 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NE/DA 再摄取抑制剂、NE 再摄取抑制剂等。经大量循证证据验证,托莫西汀的疗效和安全性得到广泛认可,与哌甲酯一起成为 ADHD 指南推荐一线治疗药物。其他推荐药物包括可乐定、安非他酮及 SSRIs ( 5-HT 再摄取抑制剂)等。各类药物的临床特点如下表所示。
药物 | 优点 | 缺点 |
中枢兴奋剂 (哌甲酯) | 疗效肯定,耐受性良好;上市时间久,用药经验丰富 | 常见的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为:头痛、失眠、食欲减退、腹痛和抽动,其中最容易导致早期治疗中断的不良事件为:抽动和食欲减退。偶有导致、观念和妄想的报道。 |
非兴奋剂 (择思达) | 无成瘾风险,滥用几率较低;对身高和体重无明显影响;不诱发抽动;24 小时持续缓解 ADHD 症状;给药灵活方便 |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疲劳、食欲减退、眩晕和心境不稳。 |
α2 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可乐定) | 美国 FDA 批准盐酸可乐定缓释片可单独或与兴奋剂联合使用治疗 ADHD(2011) | 不良事件为嗜睡和疲劳;停药时出现高敏反应及其它撤药反应;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是相对禁忌症;有、抑郁症历史或异常家族史的儿童和青少年不应该服用可乐定。 |
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行为治疗、家长培训以及学校干预。
1. 行为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