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的差异
《科学进展》1999年3月7卷1期
作者:
【摘要】羞耻和内疚是中经常出现的两种十分相似的,难以对此作出明确的区分。近年来研究发现两者在概念、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外显表现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异,而且在与心理障碍之间的关系上羞耻比内疚更密切。这些研究发现无疑对的理论研究和心理障碍的临床治疗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羞耻 内疚 情感
尽管人们早就观察到羞耻(Shame)和内疚(Guilt)这两种情感的存在,但和其他专业人员都没有对羞耻和内疚作出明确的区分。比如,在时代的心理学,人们往往把羞耻和内疚等同起来,在Freud看来,羞耻充其量只是童年与成年内疚的一种中间过渡形式,它本身并没有什么理学上的重要性[1];在美国心理学文摘里,我们可以看到主题词“羞耻”被附属于“内疚”,在许多文章里也可见它们两者常常被交替使用。
近10年来,有关羞耻感的研究在国外心理学界已成为一个新的热点。随着对羞耻这一情感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它与内疚之间有着明显的差距,而且在与心理障碍之间的关系上羞耻比内疚更密切。本文拟对它们两者在心理反应特点和病理心理等方面的差异进行阐述。
1 概念上的区别
羞耻和内疚都是社会化的高级情感,它们有许多共同之处,但它们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情绪。
霍夫曼(Hoffman,M.)认为内疚是个体危害了别人的行为,或违反了道德准则,而产生良心上反省,对行为负有责任的一种负性体验。他的研究认为,内疚常常发生于不道德的或自私的行为之中,内疚感一旦发生,即能采取补偿行为的动机力量。它的社会价值在于内疚感被唤起后经常导致帮助受害者的行为倾向。
羞耻又叫羞愧,与羞怯(shyness)、害羞(bashfulness)是非常相似的情感。韦纳(Weiner)把它描述为是个体把消极的行为结果归因于自身能力不足时,而产生的指向整个的痛苦体验。韦纳认为羞耻方面的情感对退缩和抑制行为有增强作用;而内疚方面 的情感对探索行为和动机活动有增强作用。
根据分化情绪理论,伊扎德(Izard,C.)认为羞耻和内疚都是复合情绪,在一般诱发情况下,包含着多种不同的情绪成分,如羞耻中包含较多的害怕成分,也有厌恶、痛苦,以及兴趣和快乐;而在内疚中更多的是痛苦,也有害怕、害羞等成分。[2]
羞耻和内疚之间还存在文化上的差异,西方国家被认为是内疚取向的文化,而东方社会(尤其是中国)被认为是羞耻取向的文化。因此在亚洲国家中,羞耻的含义要广泛得多,它包括了许多种不同的感受,如害羞、脸红、难堪、痛苦、哄笑等。而在西方国家,羞耻的含义是很狭义、极端的,感到羞耻是一种严重的事情,它包含一种极端的痛苦和社会耻辱感,羞耻本身就是一件让人感到可耻的事情,人们都尽力避免它。因此,今后的研究还要注意文化上的差异。
2 认知评价上的差异
关于羞耻和内疚的区别,最有影响力的是Lewis的观点,她认为羞耻和内疚的主要区别在于对事件的主观解释不同。羞耻的体验是直接针对自我的,自我是负性评价的中心,“坏事”(负性行为或失败)常被看作为一种“坏自我”的反应。而对于内疚来说,不是自我,而是所做的事或未做的事才是负性评价的中心目标。内疚者对“我做了坏事”感到悔恨。内疚时,自我由于与某事物相联系而受到负性评价,但它本身并不是评价的焦点。根据Lewis的观点,是强度自我(我是可恶的人)还是强调行为(我做可恶的事)的差异导致了不同情感体现[3]
一些关于羞耻和内疚的研究认为,人们对自我或行为的评价存在着某种性格倾向(或者说特质上的差异)。在同样的负性情境中,某些人可能表现为羞耻,而另一些人可能表现为内疚,也就是说人们在羞耻或内疚的表现方面存在着稳定的个体差异[4-6]。Lewis认为易羞耻者具有场依存性(Field dependence)的特征,他们的行动动机和行为方向易受各种外界环境的影响,他们易为他人的评价所左右,在意自己的形象,场依存者的这种整体自我图式易于出现羞耻的体验。相反,易内疚者具有场独立性(Field independence)特征,场独立者的行动动机和行为方向不易受各种外界环境的影响,对所谓的“坏事”往往表现为内疚[4]。Lewis以个体归因这种特定的认知方式来解释羞耻和内疚的产生,她的观点与Abrmason[7]所提的归因模型是相类似的,即对消极事件作自身的、稳定的、整体的归因易产生羞耻,作他人的、暂时的、局部的归因易产生内疚。Tangney在易羞耻者和内疚者的归因方式的比较研究中,证实了Lewis的观点。[6]笔者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不易羞耻者,易羞耻者倾向于对消极事件作自身的、稳定的、整体的归因,而且事件的可控性影响归因的结果[8]。
情绪认知理论认为,对同样一件事件或行为,不同的人表现不同的情绪反应,如学生考试作弊被发现,有的感到羞耻,有的感到内疚或窘迫,这是由于人们对环境事件不同认知评价(归因)的结果。Weiner在他的情绪认知理论里也论述了羞耻和内疚的差异,他认为羞耻与内疚感一样,都是经常失败而引起的泪丧、痛苦、指向自我的消极情感,也都与控制性特性相联系。不同的是,羞耻与不可控制特性相联系,内疚则与可控制特性相关。在他的一项研究中发现,羞耻感通常在行动者将失败归因于能力弱时出现,能力弱属于不可控制的原因;而内疚感在将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时产生,缺乏努力属于可控制的原因,此时行动者到自己能够选择和控制行为的原因,这样才可能有责任心,也可能责备自己,从而感到内疚[9]。
从这些研究可见,对失败或违法的行为出现羞耻反应还是内疚反应,主要取决于行为者对事件的认知评价(归因),即羞耻与强调自我有关,内疚与强调行为有关。
3 情感体验和外显表现上的差异
羞耻和内疚是一对十分相似的负性情感,在外显形式上都表现出一种低头、视线转移、目光回避的姿态,在情感体验上均有指向自身的痛苦感受。但许多研究都表明了他们两者 之间存在许多不同之处[10-12]。
在羞耻时,人们关心的目标是直接针对完整的自我,这一完整的自我被痛苦地审察并做负性评价。在审察自我的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相应的感受,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退缩、渺小、无价值和无力感,甚至觉得躯体都在缩小。我“干了蠢事,我就是一个毫无价值的人,一个无能的人。”②退缩的自我常体验到羞耻感,在虐待经历与抑郁的关系上起到中介作用[16]。而有的研究则把它看做是许多心理障碍(如、躁狂抑郁症、症、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17,18]。
目前大多数人趋向于认为羞耻比内疚更易造成心理障碍,但还有少数研究者认为羞耻和内疚在病理心理学上的作用无多大差异,这说明对羞耻和内疚在病理心理学上的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从以上研究结果来看,羞耻和内疚在概念、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外显表现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异,而且易羞耻者比易内疚者更容易造成心理障碍。在社会生活的适应过程中,内疚比羞耻更有效,内疚是一种更好的“道德情感”。这些研究无疑对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这两种情绪,以及对一些心理障碍的临床治疗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Lansky M R. Shame and the scope of psychoanalytic understanding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1995, 38, 1076-1090.
[2]彭迈克.中国人心理学.顶渊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89.
[3]Lewis H B. Shame and guilt in neurosis. 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1971.
[4]Lewis H B. The role of shame guilt in symptom formation Emotions and Psychopathology. New York: Plenum Press. 1988.95-107.
[5]Harder D W, et al. Assessment of shame and guilt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to psychopatholog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1992,59,584-604.
[6]Tangney J P. Wagner P E, Gramson R. Proneness to shame, proneness to guilt, and psychopathology.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gy,1992,103,469-478.
[7]Abramson L Y, Seligman M E, Teasdle J P. Learned helplessness in humans: critique and reformulation.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1978,78,49-74.
[8]施承孙. 易羞耻者的归因方式和应付风格. 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7.
[9]Weiner B. An attributional theory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d emo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1985,92,548-573.
[10]Lindsay Hartz J. Contrasting experiences of shame and guilt. American Behaioral Scientist,1984,27.689-704.
[11]Tangney J P, Wagner P E, Fletcher C, Gramow G. Shamed into anger? The relation shame and guilt to anger and self-reported aggress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2,62,669-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