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
十年前,慈悲作为一个独特的或态度还一直被实验心理学家和科学家所忽视。这种忽视的部分原因是存在一些相似的概念,例如,(empathy)、同情(sympathy)、爱(love)、(pity)和(altruism)。慈悲和这些概念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准确地理解慈悲不仅对千发展理论、评估工具和临床运用是有用的,而且有利于我们认识和培养慈悲。
共情
卡尔·(Carl Rogers,1961)将共情(empathy)定义为“准确理解(来访者的)世界,就如同从来访者内部看到的一样;去感受(来访者的)世界,就好像是你的感受”。“有一个相似于另一个人正具有的情绪性回应”。共情超越中的智慧与慈悲了认知评估,包括对另一个人的体验有一种感受。
我们几乎可以共情所有人类的情绪——开心、悲伤、激动、厌烦。而慈悲是共情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对痛苦的同情(伴随着减缓痛苦的愿望)。痛苦是慈悲的先决条件。既然治疗的目标是缓解情绪上的痛苦,看起来慈悲可能在心理治疗历史上一直潜藏于共情的大伞下。在临床领域对培养共情的系统性努力依然相当少(Shapiro&Izett,2007),但随着古老的慈悲练习整合入现代心理治疗中,这种状况会有所改变。
同情
同情(Sympathy)是“一种情绪反应,基于对另外一个人的情绪状态或处境的理解,包含对其担心和悲伤的感受”。同情包括一种反应性的成分,基于之前的经验,而共情是另一个人情绪状态的一面镜子。在共情中比在同情中表现出更多的觉察。
爱
治疗师倾向于回避“爱(Love)”这个词,尤其是和他们的来访者之间,因为它具有多种含义父母之爱、博爱、浪漫的爱一一这会产生误会。但单词“爱”有助于阐明慈悲的含义,LynneUnderwood(2009)认为慈悲的爱(compassionate love)比单单慈悲二字更好,因为它意味着更多的情感参与。
在佛教背景中,慈悲表现为一个超然外在而非感情丰富的观察者。这个看法是因为舍心(equanimity)的品质一一在开放的觉察中承受住我们情绪生活的起伏的能力。例如,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在她离开家闯荡世界之前为了发展独立的能力,可能需要暂时地拒绝她的母亲。深刻地认识这一过程可以让母亲能够感受自己的痛苦、害怕或愤怒,但又不过度反应。舍心并不是阻止我们开心或哭泣,而是给我们自由,在不同的情况下去有效地表达情绪,同时依然与他人保待情感联结。
慈心是一种“希望众生可以享受快乐的心态”,悲心是“希望众生可以摆脱痛苦的愿望”。在佛教传统中,慈心练习通常在悲心练习之前,因为悲心练习更具有挑战性。要让我们的心在面对痛苦时保持开放是相当困难的——不责备受害者或并不为了让自已能重新感觉更好而希望他走开。
怜悯
怜悯(pity)是关心他人的困境,同时夹杂着一点优越感,而慈悲是基于平等的情感。因为我们都遭受过痛苦,所以痛苦是一根将我们系在一起的主线。当我们以慈悲的方式对痛苦保持开放时,我们就感受到更少的。当我们屏蔽痛苦时,我们会感到从正处在痛苦中的他人那里而来的轻微的远离,这就是怜悯。怜悯可以被认为是慈悲的前驱——个初步的开放——但如果认识不到的话,它也会阻碍慈悲的充分连接的体验。
利他
慈悲不仅是感受他人,还要争取改变现状,人们经常将悲悯和慈爱仅仅看作多愁善感。不!它们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如果你要变得慈悲,请准备好开始行动!
——Desmond tutt (Banasch.,2005)
利他(Altruism)是慈悲的一个品质,与共情和同情不同。利他可以被看作一个动机或一个行为,“包括不求私利地帮助他人”。共情和同情可能会引发利他,但不是必须的。慈悲总是包括利他。
虽然慈悲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对他人的情绪或态度,但佛教对慈悲的定义包含了所有生命,也包括自己。
很多入发现对一些特定的群体反而比对自已更容易产生慈悲——如宠物、、爱人,所以当下的研究确实还没显示出自悯(Self-compassion)和对他人的同情之间清晰、线性的关系。然而,为了对所有人慈悲,我们需要接受我们自己的很多不同的部分,包括我们不太令人满意的品质。否则,我们将倾向于拒绝他人身上的我们不喜欢的部分。
慈悲是一种内部工作。如果我们认为那个痛苦的人是不值得帮助的,那么慈悲就会变成愤怒;如果我们无法给予帮助,慈悲会变成悲伤;如果受苦者被看作自已快乐的障碍,慈悲就会变成幸灾乐祸(以他人的痛苦为乐);当痛苦的人是自己时,有时候慈悲甚至会变成愤怒或羞耻。而且,我们需要平衡(正念)地觉察我们内在的世界和友善的态度,以保持对他人的慈悲。www.nmgpsy.com内蒙古心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