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生活与心理学 > 人际社交 >

为什么我认为学好心理学其实就是修行(下)

发布时间:2022-11-04 10:21:13   来源:    
字号:



  今天的文章,和大家分享“如何用心理学的方法修行”。上篇文章和大家分享了为什么普通人也需要修行,修行要做到哪几个方面,可点此阅读:《上篇文章点此阅读》


  04


  如何用心理学的方法修行


  一、格物:


  先说格物。我认为学心理学就是最好的格物,为什么这样说呢?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意思是说: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没有边界的,用有限的人生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必然失败的。


  明朝大哲学家王阳明年轻时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学说,曾格了七日七夜的竹子,希望格出竹子之理,最终病倒。


  于是他提出了“致良知”学说。所谓“致良知”,就是说认识的对象应该是自己的心灵,认识的方法应该是向内探索,他认为:事理无究无尽,格之不免烦累。心即理。


  我也同意庄子和王阳明的观点,不断去了解万事万物的“理”,是根本学不完的,我自己的经验就是这样。


  我是广东省第一批考证的管理咨询师,曾经的我是做管理顾问的。


  我那时学了很多管理学的知识,但我发现这样学下去是没有尽头的,因为企业不断在变,我要是想跟上变化,就得天天学,也许我学到吐血都不一定能学完。


  但我接触到了王阳明的思想后,我的管理方法从“管事”转向了“管人”,管人的关键在于管心。


  当我回归到人性和心理时,我就发现,万事万物的理,都由心出发,只要掌握了心理运作机制,就能掌握管理的精髓,甚至不止管理,掌握了“人”的规律,任何事情你都可以融会贯通。


  所以,格物是无穷无尽的,那是科学家们的工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学好心理学就够了。


  二、致知:


  什么是致知呢?


  智慧来自多角度的视野,致知就是了解事物的全貌。如果我们不多角度的了解事情,就会让自己陷入偏执的泥潭。


  心理学有很多让你了解事物全貌,拓宽你视野的方法。下面为大家介绍其中一个叫“思想健身室”的心理学工具。


  我们都知道,锻炼身体要到健身房,那用什么来锻炼我们的大脑呢?


  思想健身室由三个维度组成,时间线、位置感知法、思想理解层次。如下图:


  ①时间线:


  什么叫时间线?就是拉宽时间框架,让你从更宽广的时间维度看问题。


  也许你会记得,以前你曾经遭遇过的困难,在当时来看,你以为天要塌下来了。但从今天的框架看,只是小事一桩。


  同样,今天你看起来天大的困难,只是用现在的时间框架来看而已,如果你能从未来的角度看,会不会也只是件小事呢?


  比如这几年疫情频发,大家都很难,我也一样。我曾在无数个不眠的夜晚迷茫,我到底是该坚持还是该放弃?


  可是,如果我把时间拉长到十年后,我退休的那年。如果那时我要写一本回忆录,我该怎么写自己面对疫情这几年的举措?


  当我站在那个时间点,回看现在,突然我就想通了:不就亏点钱吗?赚了钱也是要回馈社会的,今天多用新的方式普及心理学,比如直播、短视频,广泛播种,这不也是一种回馈社会的行为吗?


  很多时候,站在现在的点去思考现在的处境,我们难免觉得前路茫茫,不见朗月,造成这种迷茫是因为没有看到事物发展的全貌。但如果换个时间框架,就会发现,目前的事情未必有那么严重。


  所以,当你有诸如“嫁给A还是嫁给B”“选择A企业还是B企业”的困惑时,你也可以用这个方法,拉开时间的框架,以终为始,站在几十年后问自己,这一生想过什么样的生活,看到了事情的全貌,你会更容易做出决定。


  ②位置感知:


  第二个维度叫做“位置感知”。


  俗话说得好,屁股决定脑袋,位置决定思想。我们与人的矛盾,通常都是因为我们固守自己的位置和立场导致的。


  比如,家务活该谁来做?老公觉得:男主外,女主内,就该老婆做。老婆觉得:时代不同了,凭什么要我做!


  还有的男士对我说过:“我就希望外面彩旗飘飘,家里红旗不倒。”


  我反问他:“你允不允许你的太太,也这样呢?”


  他马上说:“不行!”


  我继续问他:“你不允许她这样,你却这样,你觉得你这样做她是什么感受?如果你真爱她,你忍心让她受到伤害吗?”


  这就叫位置感知,学会站到对方的立场去看待问题。


  因为如果我们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就无法知道事情的全貌,看不到他人的感受,以自我为中心,与人相处起来就会矛盾重重,总是期待别人迁就自己,照顾自己,试问谁又会愿意呢?


  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是不一样的,换位感知才能帮助我们看到事情的全貌。


  职场中也是一样,如果员工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不到老板的角度,那只能打一辈子工;老板只看到自己的角度,不关心员工感受,那总有一天自己也会沦为员工,给别人打工。


  老板如果愿意站在员工的角度,会有越来越多的员工支持他,跟随他,他的企业才能越做越大。员工如果能够站在老板的角度思考问题,他就更容易获得升职、加薪,甚至有一天成为老板。


  这就是位置感知,一种致良知的方式,需要我们考虑问题时,能同时看到更多的角度。位置感知的位置有:第一身、第二身和第三身。


  1)第一身:


  这是一个主观的“我”的角度,是结合自己的观点、信念和假设的角度。


  常常在第一身思考问题的人,容易变得自我,固执,不了解别人的感受,也没法顾全大局。


  2)第二身:


  "第二身"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感受和思考,能常常用这个角度感知的人,人际关系会非常好。


  3)第三身:


  第三身是除了你我之外,一个"抽离"的第三者的位置。作为旁观者的角色,第三身通常是抽离而冷静的。


  我们所面临的矛盾和冲突,通常是有很多情绪包裹着的,站在第三身可以帮助我们先放下情绪,重回理智,更好的致良知。


  比如夫妻争吵时,不妨站在孩子的位置看看。


  他会在意爸爸和妈妈谁才是对的吗?他只会害怕这个家要抛弃他了。连一个孩子都知道,家庭的和谐才是最重要的,但只站在自己角度的家长却往往看不到。


  就像曾经我打辩论赛的时候告诫我方队员的:辩论不是为了争对错,而是为了赢得评委的好感,为自己拉票。


  夫妻间亦然,重要的不是争对错,而是为了赢得这段关系,彼此之间哪有你输我赢,只有双赢或双输,因为,在夫妻关系中,任何一方输了,都是“我们”输了。


  ③思想理解层次:


  第三个维度叫做“思想理解层次”。由于文章篇幅有限,我就不展开论述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我的书《改变人生的谈话》。


  爱因斯坦先生说过,人们的困境源于人们往往在制造问题的层面解决问题。当你遇到困境时,记得用心理学的方法,拓宽自己的视野,尽可能从更广的角度思考。


  当你能够这样做时,你就是在“致知”,也就是说,你正在修行。


  三、诚意:


  意,很好理解,就是前文说的意志所在,能量随来。诚,是指,你的发心要符合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整体平衡原则。


  我们以前经常听到“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可是,我们为什么要做到这点呢?只关注自己的话,会怎样呢?


  前文我提过,老板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员工会弃他而去;夫妻只顾自己的感受,会分道扬镳;父母只为了自己的面子逼孩子取得好成绩,孩子就会叛逆甚至自杀。


  这些都是意不诚的后果,那么,造成我们意不诚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们从脑科学来聊聊。


  大脑主要分为四个部分:脑干、间脑(中脑)、边缘系统、大脑皮质:


  脑干:这一部分大脑的主要功能是确保我们生存这一基本功能,比如调节我们的体温、血压、心跳、呼吸等。


  比脑干高一层的是我们的间脑(中脑):负责唤醒,提醒我们什么时候困了,该睡觉了;什么时候饿了,该吃饭了。还有一些类似的感应能力。


  再往上一层是我们的边缘系统,它负责奖赏、情绪、连接等。


  脑干、中脑和边缘系统的协调动作都是潜意识层面的,不受我们意识的控制。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时候你会不由自主在发火的原因。


  最上面一层是我们的大脑皮质层,它的功能部分是意识所能触达的。比如:时间、语言、思考、做计划、逻辑、创造力、希望等抽象认知。我们的信仰和价值观都储存在这里。


  在大脑中,所有体验都是自下而上处理的,从脑干→中脑(间脑)→边缘系统→大脑皮质,大脑也是按这样的顺序发育的。


  大脑的运作方式跟我们的本能反应有什么关系呢?和修行的关系又在哪里呢?


  我们首先要知道,人在面对危险时,有三种动物性的本能反应,那就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打不过又跑不掉就装死。


  这三种模式动物也有,是小脑的防御模式,一旦小脑感觉到我们受到威胁,就会直接开启防御。


  而诚意,是大脑才能具有的功能,只有大脑才会去考虑“你好、我好、大家好”,小脑只会保护个体的安危。所以我们不难看到,人类可以合作,但动物却很少,所以人类站到了食物链的顶端。


  换句话说,即便已经是站在食物链顶端的人类,一旦进入危险状态,也无法做到诚意。可是,现代社会已经没有野兽等天敌会攻击我们了,为什么我们还是会感到危险呢?


  这就是小脑的过激反应,别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可能让你启动防卫,这时哪有诚意可言,能不发火就不错了。


  就像我总举自己的例子,我曾邀请过一位朋友来家里做客,广东人有个习惯,来客人都要泡茶喝。我拿出自己觉得很好的茶给朋友喝,朋友喝了一口,无心评论了一句:这个茶叶不好。


  这句随口而出的话,像一记耳光打在了我脸上。


  这位朋友回去后不久,给我寄了一包茶叶过来,说:你试试我这个茶,比你那个好。


  我看着那包茶叶,觉得自己受到了奇耻大辱,立即给朋友回了封信,言辞激烈,一再强调自己就是喜欢自己的茶叶,喝不惯别的茶,然后将朋友送的茶叶硬是寄了回去。


  这就是当年的我,明明别人是好心,我却因为自己玻璃心而看不到,我就是那么的敏感和脆弱。


  心理学家把人的这种状态叫做退行,是指面对危险时,大脑会退回最原始的反应模式,即启动脑干功能,关闭大脑皮层。退行后,大脑皮层无法工作,智力下降,这也就是为什么人在情绪化时会做出后悔事情的原因。


  既然修行是修正自己的行为,如何能够不过度启动小脑的防御机制,在我们面对尘世中的言语攻击或事态变化时,不把它们当成狮子老虎般可怕,避免小脑的过激反应,能处变不惊,这是修行人一辈子的功课。就算是孔子这样的圣人,也要修到六十岁时才能达到“耳顺”的境界。


  有了心理学后,就不需要花那么长时间修了,因为心理学有一些很好用的方法,比如:提升自我价值。


  自我价值是一个人自己对自己的主观评价,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低时,才会“玻璃心”,因为内心脆弱,一点风吹草动就足以引发内心的恐惧,从而启动小脑的自我保护反应,所以一般人难以做到“诚意”。


  一个自我价值高的人,他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因此,他能处变不惊,在考虑问题时,自然会考虑到整体利益,这就是“诚意”的基础。


  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源于成长早期父母的教养,如果一个孩子有幸能在有爱的家庭长大,他就会成为一个自我价值高的人,反之,就会成为一个脆弱的人。


  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出生,但是,心理学可以疗愈我们曾经的创伤,当你内心的创伤被疗愈后,你自然会变得强大。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才有能力做到“诚意”。


  四、正心:


  前文说过,意识会调用我们心里的东西来进行判断,判断后会产生一个行动,行动会导致一个结果。


  正心,就是要把心里的一些“垃圾”清扫干净,让我们的人生不被它们干扰。


  那该如何判断心里装的是不是垃圾呢?很简单,问自己:“当我坚持这样的想法时,我人生的选择是变得更多了,还是更少了?”凡是让你人生受限的想法,基本上都是垃圾。


  除了前文提到的“钱是肮脏的”“棍棒底下出孝子”“男人没一个好东西”等,生活中还有很多“垃圾”思想装在我们的心里,最典型的就是“我不值得”“我不配”“没人爱我”“没人关心我”等。


  这些想法轻则让人生的选择变得越来越少,重则让一个人直接放弃整个人生。


  这两年我们频频看到未成年人自杀的事件,都是因为他们的心里被装上了有毒的“垃圾”,这些垃圾影响到了他们的大脑做出遗憾的行为,产生了一个惨烈的结果。


  人生的命运,正是由一个个结果构成,所以,正心,是我们修行的基础。这一点值得引起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


  传统修行中,正心的主要方法是内省,就像孔子说的:“吾日三省吾身”。可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自我反省毕竟不易。


  但心理学就不一样了,心理学有一系列的方法帮助我们清理心里的“垃圾”,比如“重塑印记”、“信念破阵法”、“信念注射法”等,可以快速清除心中的垃圾,达到“正心”的效果。


  文章看到这里,修行的几个方法: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已经讲完了,接下来聊聊,我们具体该怎么修行。


  05


  怎样才算是一个修行人


  最后和大家说说,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是修行人。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看:


  1.看他关注的焦点,是在外还是在内:


  一个焦点在外的人,总是抱怨环境不够好,伴侣不够好,老板不够好,员工不够好。这样的人一定不是修行人,因为修行人知道很重要的一个点:我就是一切的根源。一个修行人会懂得向内看。


  外在的世界我们不能控制,但是内在的东西我们可以做主。向外不断指责,就算自己再占理,都是被动的,一个被动生活的人,怎么会是修行人呢?


  但如果向内看,就会明白,改变无关对错,谁想要变得更好谁改变、谁有能力谁改变,谁痛苦谁改变,于是就拿回了自己人生的主导权。


  一个焦点在内的人,才是修行人。


  2.看他是指责还是负责


  很多人习惯把责任外推,像个小孩一样,被石头绊倒了,就骂“死石头,坏石头,都是你害我摔跤”。这样的人生也是没有主导权的。


  但修行人懂得把责任放到自己身上,被石头绊倒,下次就绕过,于是让这块石头成为了自己的垫脚石。


  一个主动承担自己人生责任的人,一定是个修行人。


  3.看他关注的焦点,是在外还是在内:


  “菩萨畏因,凡夫畏果”很有道理。


  就像一个农夫,春天不播种,等秋天一到,他就只能饿死。但修行人懂得,但行善事,莫问前程。


  一个好好播种的人,秋天必然有所收获。但一个只盯着结果的人,会容易变得焦虑不安,甚至把自己逼上躁狂、抑郁的不归路。


  所以,一个关注结果的人,算不上修行人;一个因上努力,果上随缘,活在当下的人,才是修行人。


  佛经说:如人说食,终不能饱。意思是:知道得再多,如果不去实践,那和不知道没有区别。


  这就像别人跟你说一个食物有多好吃,你不去尝尝,再怎么听也听不饱。


  南怀瑾说过:“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庙里,更需要在社会中。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


  期待有耐心看到尾声的你,能够有所知也有所行,真正能学有所成,我等着你与我分享你的好消息。漫漫修行路,你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