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理论基点。埃里克森理论形成于一个剧烈动荡的时代。20世纪30年代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大萧条以及社会活动,使整个社会呈现一种病态。埃里克森面对社会现状,深感的学说已不足以应付当时的社会需求,于是,他沿着安娜.弗洛伊德强调的适应性功能的路线,创立了新的精神分析学说。埃里克森将人的发展中的结构,即整个过程的重心,从弗洛伊德的本能过程转到自我过程,把人的发展动机从扩展到意识领域,从先天的本能欲望转移到现实关系中。埃里克森认为,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自我与社会环境是相互作用的。人在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人格,是生物的、心理地和社会的三个方面的因素组成的统一体。在人格发展的过程中,可以按主要冲突的不同,划分为不同的阶段。他把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划分为8个相互联系的阶段。每个阶段都包含着两个对立的双极相互斗争的特定心理社会任务。个人在发展任务的斗争和解决的过程中,按次序向下一阶段过渡。各阶段的发展任务解决顺利与否,直接影响到个人未来人格和生活的具体方面。如果而提在某一阶段未能很好解决发展任务,那么,也可以由此获得克服不适应发展的机会,通过教育在下一阶段得到补偿。
在埃里克森的理论中,是一个中心概念。早在20世纪30年代,他就提出有关同一性的见解,在1950年出版(1963年修订)的《童年与社会》中对人格发展和同一性概念作了系统的理论阐述。在1968年出版的《同一性:与危机》中更是对同一性渐成说作了详尽阐述。
关于同一性的概念。埃里克森说:“迄今为止,我已审慎地在几种不同的含义上一用了统一性这一名词。有一时期他似乎指的是个人独特性的意识感,另一时期指的是经验连续性的潜意识追求,再一时期指的是集体理想一致。”自我发展最初是通过心力内投和的过程产生的,继而是通过自居作用,再后是通过同一性的形成而实现的。这些途径并不是自我发展的阶段,而是自我形成和转化的形式。这里所讲的心力内投是指儿童早期将父母的命令和表象加以的结合,它有赖于儿童与成人(主要是母亲)在照看过程中因满意而产生的共鸣。这种最初的情感共鸣为自我提供了一个安全支柱,从而又延伸到另一支柱,即儿童最初所爱的“对象”。儿童晚期和青年早期的自居作用为儿童提供了有意义的角色层次,形成同一性。但心力内投和自居作用都不能说明真正的同一性。真正的同一性,不是前二者的总和,而是对自己的本质、信仰和状态与外部环境的整合和协调一致。说得通俗些就是讲人格发展的不同水平之间不可避免的存在着的间断性加以沟通和整合。“从发生的观点来看,同一性形成的过程的发生就像一个不断进化的完形(即结构,编著者注)——在整个儿童期中自我经过连续的综合和再综合而逐渐建立起来的完形。正是这个完形把制度的赋予、特质的里必多需要、有利的能力、有意义的自居作用、有效的防御、成功的升华作用以及连贯性的角色逐渐地整合了起来。”埃里克森认为,“只有一种坚实的内在同一性才标志着青年过程的结束,而且以才是进一步成熟的一个真正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