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5 , 25 (6) :12-16
一、当文化相遇时
人类是自然的产物,是动物界中的一份子。但是,人类却是一种特殊的动物,这集中表现在人类的社会文化性上在人类的各种行为中,我们都不难找出其自然生物性的渊源,同时也能看到其社会文化性的痕迹。
就拿最普通的吃喝来说吧,从生物的立场看这是进食,是补充能量的必要手段,当然是自然的过程但在人类身上,吃喝的行为却与其他动物有着极大的不同。著名人类学家基辛(R M. Keesing)在其《文化人类学》的开篇就讲述了一个关于吃的故事:“一个保加利亚主妇设宴招待她美国丈夫的一些朋友,其中有一个亚洲学生,当客人们吃完他们盘里的菜以后,她问有没有谁还想要第二盘,因为对一个保加利亚女主人来说,如果没有让客人吃饱的话,那是很丢脸的事那位亚洲学生接受了第二盘,然后又接受了第三盘---使得女主人忧心忡忡地又去厨房里准备了下一盘结果,那位亚洲学生在吃第四盘的时候,竟撑得摔倒在地板上了;因为在他的国家里,宁愿撑死也不能以拒绝女主人招待的食物来侮辱女人”。在这样一个例子中,我们能明确感受到的,正是吃的文化性我们同样不难找到喝的文化性的例子,譬如中国的茶,饮茶与其说是在满足人们生理上解渴的需要,不如说是在满足人们文化上品味的需要。研究茶文化的专家告诉我们,茶是“健康之饮”,更是“灵魂之饮”,“作为中国人精神世界的一个投影的中国茶文化,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是以物质为载体的精神现象,是在物质生活中渗透着的明显的精神内容”。与茶联系在一起的茶艺茶道茶礼等等,凡亲身领教过的人都知道,那里所饮的完全就是文化。
我们可以将基辛的故事形象地表述为“当文化相遇时”,不同的文化碰到一起,便会产生许多有趣的“故事”。文化相遇时,人们会自觉不自觉地由这一立场去理解他人。
那么,文化的背后又是什么呢?
在上述例子中,关于吃的故事的当事人担心的是丢脸没面子,在茶文化里提到的是“灵魂”和“精神”,其他例子中涉及到的还有民族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刻板印象(stereo type)、文化偏见(prejudiced)、民族性(national character)等等,这些都属于人类心理活动的范畴所以,文化的背后是心理我们在分析历史上人们对“文化”的界定时也发现,大多数文化定义在谈及文化结构或文化分层问题的时候,都承认文化的底层或曰文化的核心是心理。例如,在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克罗伯(A. L K reober)和克拉克洪(C. K luckhohn)评述文化概念时提出:“文化的基本核心包括传统的(即由历史衍生及选择而得的)观念,特别是与群体紧密相关的价值观念” 。观念不就是心理么?文化学( culturology)的提倡者黄文山先生说得更清楚:“文化到底是属于心理的层次的一种物件,一种信仰,一个制度,当它们由一个部族或民族传播到其他部族或民族时,如果单从外部的媒介去观察,而不从内部的心态去体认,则文化的一切真相不会暴露出来”。所以,我们想对人类的文化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就必须深入的了解人类的心理。换句话说,对文化问题展开展开心理学的研究,是我们面临的一个迫切的任务。
对文化问题的心理学研究正在国际学术界蓬勃开展在心理学领域,近20年来最引人注目的变化之一就是文化心理学(cultural psychology)的兴起,有人指出,这是一门与普通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心理人类学民族心理学都有联系又有所不同的新的心理学分支,它的飞速发展,表明它的时代已经来临!。有学者认为,从文化心理学的立场看,文化对人的影响可以区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表现在对人们可观察的外在物品的影响上,如不同文化中人们的服饰、习俗、语言等各不相同。第二个层次表现在对人们价值观的影响上,不同文化下人们的价值观有差异,这正是目前许多跨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文化影响的第三个层次表现在对人们潜在假设的影响上,这种作用是的,但它却是文化影响的最终层次,它决定着人们的知觉思想过程以及行为方式"。与文化影响的三个层次相对应,人们对文化的研究也有三个层次,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属于探索文化影响的第一个层次;跨文化心理学(cross cultural psychology)对文化影响的探索属于文化研究的第二个层次;而文化心理学的产生使得我们有可能从第三个层次认识文化的影响,这一层次所关注的正是文化的深恳。
文化心理学可以包容跨文化心理学心理人类学民族心理学普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的各类相关研究目前,在文化心理学领域有不同的研究取向,一个较为经典的说法是:“文化心理学研究文化传统和社会实践如何规范表达改造变更人类的心理,即文化对心理行为的影响塑造关心的问题有主体与客体自我与他人心理与文化个人与情境对象与背景实践者与实践等等的相互作用、共生共存及动态地辩证地共同地塑造对方的方式”。而我们发现,不仅学科背景会影响到对文化心理学的理解,文化背景也会使人们的理解体现出各自的特点。
以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语言特性,“文化心理学”起码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首先,这是对“文化心理”的研究正如有学者提到个体心理群体心理民族心理社会心理这些概念一样,也可以提出“文化心理”的概念,事实上,目前许多心理学的邻近学科,例如社会学人类学乃至文学历史学哲学等都是在这个层面上展开研究的其次,是对“文化”的心理学研究,“文化是什么”已经成为当今文化心理学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最后,是对“文化”与“心理”之间关系的研究,这个层面关心的是文化如何影响人类心理人类心理又如何作用于文化等问题。当前许多文化心理学家就是从这个层面尤其是文化对心理的影响方面展开讨论的。
二、文化心理学发展的内在理路
文化心理学的兴起,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在此,我们着重讨论的是文化主题在心理学内部的学术发展理路。
还是在冯特(W. Wundt)当年创建科学心理学的时代,冯特本人就对心理学的领域做了大致的二分。一个是个体心理学或日实验心理学,研究的是人类心理更靠近生理一端的内容;另一个是民族心理学,即所谓“第二心理学”,研究的是人类心理更靠近社会文化一端的内容, 特在其生命的最后20年倾全力做的事情就是建构民族心理学的体系。他在这方面写出了三种著作:一是从1900年3月至1919年9月写成的10大卷《民族心理学一对于语言神话和道德的发展规律的探讨》。二是1912年出版的《民族心理学纲要众》。三是在1912年出版的题名为《民族心理学诸问题》的论文集一册。他的10卷本《民族心理学》一书,第12卷论述语言,第3卷论述艺术,第4 5 6卷论述神话和,第7 8卷论述社会,第9卷论述法律,第10卷是冯特个人对文化和历史的总看法。从内容上很容易看出冯特的民族心理学受到人类学(欧洲大陆称作“民族学”)的莫大启发。
所谓“第二心理学”(second psychology)是相对于人们熟悉的科学心理学而言的事实上,早在20世纪以前,许多著名的学者就提出,要想全面深入地认识人类的心理现象,恐怕需要两种不同规范的心理学一是人们熟悉的自然主义的心理学,它把心理现象看成由感觉观念联结反射或感觉运动图式组成的结构来进行分析;一是人们不太熟悉的“第二心理学”,它把高层次的心理现象看作由语言、神话以及个体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实体来展开描述第二心理学很难指望得出普世性的结论,因为高级的心理过程是受文化塑造的,在不同的社会中这些心理过程会有不同的表现。冯特的民族心理学就是“第二心理学”,文化心理学也与“第二心理学”密切相关因此,有人提出将冯特晚年的心理学翻译为“民族心理学”是个错误,应该径直称为“文化心理学”。
将冯特的“民族心理学”翻译为“文化心理学”毕竟只是一家之言。从名称上看,人们一般认为,在1969年,Devos和Hippler最先提出了“文化心理学”,虽然当时这个名称下所开展的研究主要是文化与的关系,与“文化与人格”( culture and personality)和“心理人类学”( psychological an the ropology)的研究近似[13]。不过,我们最近发现,“文化心理学”名称的提出可能比这早得多。由后人编辑出版的美国著名人类学家萨丕尔(E.Sapir)的《文化的心理学:课程讲义》,是萨丕尔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在芝加哥大学的讲稿。据编者介绍:1928年,萨巫尔在一次与出版商的谈后写信给出版商,允诺写一本叫做《文化的心理学》(psychology of cultured)的书,篇幅大概是10万余字,内容是他几年来以同样的标题在芝加哥大学研究生开设的课程。一位有心的编辑从当年萨巫尔的学生那里搜集到几份珍贵的课堂笔记,经整理后终于完成了萨丕尔的心愿,这本书的书名就是“文化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