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类型:流派介绍 作者:中国网
海因兹.柯胡,1913年生于维也纳,1938年得到维也纳大学的医学学位。之后他来到美国并把他大部分活跃的专业生涯都耗在芝加哥学院,在那里他是一位训练分析师及教师。1964到1965年他成为美国精神分析学会的会长。虽然他拥有这些正统的分析凭证,柯胡后期的著作却在精神分析学界挑起强烈的反应和批评,由于他的理论越过了传统的精神分析驱力模式。
和费尔邦、温尼可及玛勒的工作有很多相似性,柯胡的工作和理论共同享有一种对关系的强调以及对弗洛依德驱力模式的一种撤离。这项对驱力模式的撤离以及他对自体的看法挑起了许多来自传统(精神分析)作者们的抗议。他关于自体的心理学标定出新的理论和临床基石,不同于客体关系理论并且指出精神分析一个重大的新方向。柯胡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发展出他关于自体的理念并继续不断修正他的理论。到了1977年,他完全不再谈及力比多,只偶而提到和超我。
虽然在很多方面不同意古典精神分析理论,柯胡并未彻底排斥该理论,而是赞同把它放在清晰界定的区域中来使用,诸如具完整的人的精神官能冲突上。然而,由于家庭互动形式上的变迁,他觉得新的问题出来了而许多关于心理的领域并未被古典模式加以阐明(1977,pp.xviii,269)。他的自体心理学解说了某些古典驱力模式未能加以解说的一些现象──特别是,且对柯胡而言最是重要的是,人格的领域。他关于自恋人格的研究所做的贡献是非常重大的。就像康伯格,柯胡把精神分析应用在比精神官能症更为宽广的领域中,并且拓展了它的范围(cf.London,1985,p.96)。
然而,不只取代古典精神分析的驱力模式,柯胡还提出\"两种\"模式。第一个提出的是广义的自体心理学,把自体放在中心地位。他最根本的贡献即在此处。较狭窄的是他所提的第二个取径,即保有基本的传统模式但稍微加以扩张,把自体含括在自我中而为其一结构(,1977,p.xv),类似于艾蒂.贾克生所发展的模式,也类似于当前美国古典精神分析理论所接受的概念。
本章将把柯胡模式和古典模式加以对照;界定他的关键概念;检视他有关连贯自体(cohesiveself)正常发展的相关理论、自体的病理学、以及;呈现一研究以及对柯胡的评价和批判。
柯胡和古典驱力模式:
柯胡的整合陈述大部分是从他对自恋型人格疾患所做分析工作而来的。作为一种科学方法,他根据的是对他病人内在生命的内省及同理溶入(introspectiveand empathicimmersion)来做观察。因为精神分析的主题材料是复杂的心智状态,柯胡说它的科学方法学无法是冷酷的客观,远离病人的体验。因此柯胡把其理论整合陈述以解说那些同理并主动积极介入病人经验而得来的资料。
古典驱力理论视精神官能症病人为具有一完整结构的人,其结构是以原我、自我及超我还有所有各种不同的适应及防卫性功能等言词来加以了解的。精神官能症是在各种相当完整结构(彼此)之间的一项冲突。因此,古典的弗洛依德驱力理论对病理学是以某一伊底帕斯本性所潜抑的、未解决的冲突之方式来加以了解。成功的治疗意味能克服本能的介入而达到相对的免于冲突(Kohut,1977,p.2)。
对照来看,自恋和自体疾患意味人格的最中心结构是匮乏的(defective)。柯胡把自恋解说为涉及孩童期即得到(chldhood-acquired)的自体心理结构的匮乏以及续发性的防卫或补偿结构之建立(1977,p.3)。成功的治疗包括藉由获取新结构来治愈该缺陷(deficits)。如果驱力经验及本能是有问题的,那么当它没有被支持时,就会产生自体的崩解。
关键概念:
自恋:
(1914/1957)曾从驱力模式和力比多观点来描述自恋。自恋因此涉及本能能量从外在客体的一种抽退以及力比多在自我中的一种投注。这个在自我中的投注意味该人无法去爱他人或和他人关联,是自体吸收(陷溺)的(self-absorbed)。古典精神分析模式视自恋疾患的人们为不可分析,因为他们无法投注在某一关系上,特别是治疗关系。是分析情境中转移现象的建立、诠释及解决构成了传统的精神分析治疗。
弗洛伊德(1914/1957,p.109)曾比较过自恋和一正睡眠中或生病中的人,后者抽退了所有对外在事物的投注,结果是这样的人对所有外在于他或她本身的事物均无动于衷,因为所有的能量及注意力均集中在自体上面。
弗洛伊德模式,是一种驱力及客体模式,本质上视自恋为病态,唯一例外是原初性的自恋,那是自我所具有一早期的全能意识感,而成长中的孩童会逐渐藉精神集注到一客体时将之转化成客体爱(objectlove)。一个把自体视为爱的客体的人就是自恋。
海因兹.哈特曼(1964,p.127)改变了自恋的定义致自体而非自我成了力比多的标的或客体。因此,哈特曼对正常自恋的定义是力比多在自体上的投注。这保有了驱力模式但却因引入自体概念而产生更多问题。艾蒂.贾克生(1964,p.19)从哈特曼处建立起来,把自恋说成是力比多对自体的\"再现\"(representation)的一种投注。
柯胡改变有关力比多的观念从而也改变了哈特曼的定义。他说自恋不是由本能或力比多投注的\"标的\"(target)来界定,而是由本能或力比多所带能量的\"本性\"(nature)或\"性质\"(quality)来界定(1971,p.26)。自我夸耀(self-aggrandizement)和理想化是自恋性力比多的特征。到了1977年,柯胡不再提及力比多,而以一新的理论理解来取代传统的本能理解。
柯胡说,以自恋性力比多投注在他人身上的人们,是自恋性地在体验那些他人,也就是说,(把它)当成自体客体。对一位自恋的人,其自体客体即是无法和该为其自体需求服务的个体加以分化的一个客体或一个人。自恋的人幻想对他人有着一种控制,类似于一位成年人在控制他或她的身体般(Kohut,1971,p.27)。柯胡的理论协助说明了自恋病人的现象,即该病人并不必然抽退对外在世界中客体的兴致,而只是无法倚赖他们本身的内在资源,且因而创造出和他人间的强烈依附感(Teicholz,1978,p.836)。
柯胡在1970年代早期其作品中仍使用驱力模式的传统用语,到了1977年已经很明显地越过了驱力模式,这时他已宣称其不足以解说某些临床现象(1977,pp.128,224)。
当传统精神分析视自恋为病态时,柯胡(1980b,p.453)重新整合陈述自恋的概念,所用的方式是看待它如何在心理健康上扮演其角色。弗洛伊德视自恋为客体爱的前身,然后客体爱取代了自恋。柯胡相信,自恋有它自己的发展轴线,以致终究并无(任一)个体成为独立于自体客体者,而它更需要终其一生有一能同理响应的自体客体的氛围以便能发挥其功能(Kohut,1980b,p.454;1980c,p.477)。
自体:
\"自体\"(self)是个难以界定及概念化的词,部分是因为许多学门──神学、心理学、──从不同的经验和观点层面来看它。理论家看待和观察个体所用的特别方法会导致不同的见解而产生不同的对自体的界定方式(Shane&Shane,1980,p.27)。因此一个客观的自体势必衍生自系统观察所得到的资料,如玛格丽.玛勒的研究般。但柯胡(1980b,p.452)发现玛勒的整合陈述并不令人满意,因为观察的方式是客观的,远离孩童的经验。柯胡觉得一个不同的自体,比较靠近经验的一种,是在精神分析情境的架构下显现出来的,因为观察方法是对某人内在生命的一种同理溶入(empathicimmersion)。他强调一种内省及同理的方法学使分析师得以获取资料以便形成对该自体的整合陈述。
然而,精神分析文献曾试图澄清自体以及该词所指涉的意识与经验到底是那一层级。例如:哈特曼曾分辨自体为一个人本身(one\'sownperson)而自我则是人格次结构(substructures)的一种。这让艾蒂.贾克生能进一步分辨自体为这个人以及自体为源自自我并且清楚地被嵌入(embedded)自我内的一个自体再现或一个内在心理结构之间的差别(1982,p.900)。这意指对自体的力比多投注即是对自体再现的力比多投注。柯胡在他的讨论中则改变了这个词的用法。他对自体的界定有狭义的及广义的,在他的自体心理学中所用的界定是广义的。
只有在柯胡使用这个词的狭义下,他才坚守传统对自体的使用,理解它为一个特定的心灵或人格结构;亦即,指自我内的一个自体再现。柯胡使用这个词的较常见用法是广义:\"作为个体心理宇宙的中心\"(1977,p.311)。这个自体就其精华言是无法被知悉的,只能藉由对他人心理外显现象的内省和同理观察才能得知。对柯胡而言,自体并不是一个概念,他比较用觉察及体验这样的用语来宽广的界定自体,认为是\"一种单元,空间上连贯且时间上持久,它是开始激活的中心以及对(各种外在)印象的一个接收者\"(Kohut,1977,p.99)。这使得自体成为关系的中心点以及传统上归属于自我所执行功能的主动积极经理者(activeagent)。柯胡对自体的概念使他得以比较不须关联到自我。
柯胡的理论描述一个早期残遗(rudimentary)自体是如何从与环境中他人建立关联时浮现出来,而成为一连贯自体。此残遗自体同时具有一\"客体\",即理想化的父母意象,以及一\"主体\",即夸大自体。逐渐地,这夸大自体被驯服并融合成一完整、连贯的人格。孩童的成熟自体使它得以开始看待该理想化客体实为一分别独立客体,而理想化父母意象的各面向则被内射为超我(cf.1971,p.33)。
自体客体(selfobject):
柯胡(1971,p.xiv)界定\"自体客体\"为那些被经验为自体部分的人们或客体或为自体服务而用来提供自体发挥功能的人们或客体。孩童的残遗自体和自体客体融合一起,参与在它那组识良好的经验中,藉由自体客体的作为而使其需要被满足(Kohut,1977,p.87)。\"自体客体\"一词只有当和经验中的人有关联时才具意义,它不是一个客观上的人或一个\"真实客体\"或一个\"完整客体\"(wholeobject)。
柯胡对\"客体\"一词的使用不同于标准的精神分析用法,其差别端视两个基本点:即他的发展模式,强调正常自恋而非本能;以及他的方法学,力求透过内省和同理性观察而非藉由有距离的客观观察来接近经验。他使用\"自体客体\"及\"真实客体\"来表达客体关系的经验本质而不是传统的用语如\"部分客体\"及\"完整客体\"(Ornstein,1978,p.67)。当客体被精神集注以自恋性的力比多──而非客体力比多时──它意味所感知或经验到的是把自体关联为自体的部分或用以服务自体,如此其功能乃成为一自体客体(Ornstein,1978,p.68)。
蜕变的内化作用(transmuting internalization):
精神分析常面临挣扎的问题是心理结构到底如何藉由内化概念的使用建立起来。例如:客体关系理论家们是藉采取客体的心理再现形式所呈现关系的各面向来谈建立和组织其内在世界(cf.Meissner,1980)。
柯胡提到一个内化的类似过程,叫做\"蜕变的内化作用\",藉该过程自体客体各面向被吸收纳入孩童的自体中。正常的父母偶而会对孩童的需求未予符合或延迟给予满足,但这挫败是可承受的,不是性的,而满足并不是过度纵容放任的(overindulgent)。这种恰恰好的挫败迫使一个孩童以特定功能的形式采纳自体客体的各面向。孩童抽回了某些从自体客体来的神奇性、自恋性期望,并获得内在结构的某些微小成份(particle)。然后孩童的内在结构乃执行某些之前由客体为孩童所执行的功能,诸如:慰藉、镜射、控制紧张等等(Kohut,1971,pp.50,64)。蜕变的内化作用其蜕变的部分指的是去人化(或客观对待)(depersonalizing)那执行该功能的客体的人格而把它转换到功能本身
连贯自体的正常发展:
柯胡是以自体和自体客体间的关系来看待发展,而非视之为一种包含各步骤的进行顺序。然而,并非所有他理论的要素都能以一连贯方式来加以完成。
柯胡是以在关系中形成自体的方式来看待发展,既非孤立的也不是从驱力来看待。婴儿是出生在一个人类环境中的。孩童尚未具有一自体,但父母对孩童的行为及响应像是它已经是一个自体。孩童自体的产生是关系的结果;亦即,婴儿天生的潜能和成年自体或自体客体的响应这两者之间的一种交互运作。它多少有点像摄取外来蛋白质以建立自己本身的蛋白质(Kohut,1971,pp.50,64)。一个核心或中心的自体是透过自体客体的响应而形成,类似于温尼可的抱持环境及够好的母亲(的观念)。
一个核心自体具有两个主要组成成份。一个是夸大──表现性(grandiose-exhibitionistic)的自体,是靠那个能够藉赞赏及镜射该夸大自体而给孩童同理性响应的自体客体,和其关联而建立起来的。核心自体的另一个成份是孩童理想化了的父母\\\"意象\\\"(imago)。这是靠那个能够藉准许及享受孩童对父母的理想化而给孩童同理性响应的自体客体,和其关联而建立起来的(Kohut,1977,p.185)。这两种成分都涉及和自体客体某种形式心醉神迷的融合经验(ecstaticmerging experience)。
夸大自体指的是孩童的自体中心世界观以及被赞赏的极度欣喜。(柯胡使用\\\"夸大自体\\\"一词来取代他以前所用的一词:自恋自体。)此体验可摘要如下:\\\"我太棒了,太完美了;看着我吧!\\\"被理想化的父母意象是和夸大自体互相对立或互为矛盾的,因它意味着某个他人是完美的。但孩童在认知上太不成熟以致无法注意且经验到一个和那理想化客体的融合者。对那理想化意象的体验或可以如下方式表达:“你是完美的,但我是你的一部分”。
以父母的形式来对环境产生种种期待而把浮现中的自体引导入特定的方向。透过无以计数的重复再重复,自体客体对孩童的镜射需求及理想化需求给予同理性响应;这些需求亦即,孩童表现出来的夸大自体各面向以及孩童欣羡的理想化意象各面向。此夸大自体即是对镜射的自体客体或父母所提供的接纳与愉悦加以响应。
柯胡意指此自体的形成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透过对心理结构括入和排除的种种过程而有了一残遗自体的形成。也就是说,核心或中心自体经验到某些原始古老的心智内容是属于自体的,而其它内容或经验则被分派到非自体并且被排除掉。下一个阶段则是组织并强化那愈来愈连贯的自体。这牵连到强化并确保自体的各种界限。自体客体这部分如无法镜射该成长中的自体并促成理想化,则会导致自体的断裂或因不成熟自体而导致生命力的丧失(Tolpin,1978,p.174)。
对自体的浮现产生影响力的主要因素是孩童天生的潜能以及父母和孩童间的同理关系。婴儿开始时是没有自体但有它本身天生的潜能及从父母那儿来的希望和。父母或自体客体会对孩童的镜射及理想化需求给予响应。父母的响应如果是不具创伤的失败响应会有个力量推动核心自体的浮现。核心自体透过一个蜕变性的内化过程而浮现,藉此自体客体及其功能乃被该自体及其功能所取代(Kohut&Wolf,1978,p.416)。这个自体乃能增加它本身的连贯及整合性,而断裂的危险性就会逐渐褪去。在健康的人格中,自体的夸大性会有所修正并引导入符合现实的种种追求。该转化并整合过的夸大性供应了能量、抱负(ambition)及自我价值感(self-esteem)(Kohut,1971,p.107)。当孩童以愈来愈具现实感的方式看待理想化客体时,孩童抽掉从父母客体那儿来的理想化、自恋性投注。该理想化客体或父母意象被内射成为一理想化超我,接收了之前由理想化客体所执行的诸种功能(Kohut,1968/1978b,pp.86,89)。
如果孩童创伤及剥夺使得连贯、自恋性自体无法整合成为一健康人格,那么夸大自体及理想化客体便会以一种原封不动的形式及力争对它们的原始古老需求的应验而继续下去(Kohut,1968/1978b,p.87)。夸大自体及理想化客体可以依旧孤立存在而不和其它成长中的心灵一起,而以其原始古老的需求来造成困扰。
这些发展过程的时机是什么呢?自体的前身差不多是在第一年的后半部分或第二年的初期部分组合成为一连贯自体。此夸大自体及理想化父母意象的发展阶段即是\\\"以玛勒之意可能主要相对应于介在共生阶段的后期部分跟个体化阶段的早期部分之间的过渡期\\\"(Kohut,1971,p.220)。一旦连贯自体浮现出来,就会有进一步和自体客体间的关系,藉此孩童透过面对自体客体而强化其自体的诸种界限,以\\\"不\\\"的阶段(\\\"no\\\"period),把自体和环境划分清楚,等等不一而足(Wolf,1980,pp.123,125)。
挫败和心理结构:
挫败在建造自体结构中扮演一中心角色。在原初自恋期,最早的发展阶段,婴儿因为和母亲融合一起而具有全能及完美感。然而,母亲的缺点却使孩童自恋性完美感的平静安宁及平衡受到干扰。在因应这个自恋性完美感的挫败以及为保有一部分原始完美经验,孩童乃建立起一种对他或她本身的夸大及表现性意象:此即夸大自体。孩童更进一步把自恋期的完美感归因于一受欣羡的、全能的自体客体:此即理想化父母意象。
夸大自体是发展中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中所有愉悦的、好的事物都被视为婴儿的部分,而所有坏的、不完美的事物则都在婴儿之外。孩童借着分配给成年绝对权力及完美而来试图维系最原始的完美、极乐及全能;也就是说,藉以形成一理想化父母意象(一种心理再现)(Kohut,1966/1978a,p.430)。
但事情并无法永远保留原样,既是极乐又能不被干扰。时间及成长带来微不足道的、不具创伤的失败的父母响应,即镜射的、理想化的自体客体。恰当的失败响应意味着一种以不具创伤的失败为其必要脉络的亲密且具同理性联结。母亲的注意力是不完美或会延宕的。孩童的心理组织试图藉由建造新结构来处理其自恋平衡上的障碍,并慢慢藉由那得以执行自体客体原曾执行的功能的内在结构以取代自体客体(Kohut,1966/1978c,p.416)。这个结构形成的过程称之为蜕变的内化作用。
那被内化的是成年自体客体其成熟心理结构的某面向。出生在一个自体客体的具同理性且有响应的人类环境中,孩童的起始自体神奇地会期待这个环境能配合他或她的心理需求及愿望。(此时脑中呈现出温尼可的够好母亲,她是和她小孩配合良好。)当孩童变得紧张,父母亲,作为该自体客体,似乎会以两种步骤来响应。第一,会有融合性的响应,而第二则是会采取某些行动来满足孩童的需求。作为自体客体的成人会评估孩童的需求及情境,把孩童摄入他自己的成人心理组织中,然后采取行动去重建孩童恒定性方面的平衡。孩童的需求威胁到本身的崩解,而自体客体的响应则是跟小孩讲话、打点小孩并创造一个环境让小孩能经验到一种和全能自体客体间的融合。孩童的残遗心理可共享自体客体较为成熟的心理组织,把它当作像是孩童自己本身的。逐渐地,一点一滴地,孩童承担起那曾为孩童做过的慰藉性的、降低紧张的职责。就是这种形态的恰当失败才能透过蜕变的内化作用导致结构的建立(Kohut,1977,p.86)。
这两种心理组态,即夸大自体和理想化父母意象,虽然彼此间互相对立,却从头开始即共同存在作为保有原初自恋经验的机制。正常情况下,逐渐地,夸大自体的表现性和夸大性被驯服,一旦整合进入人格结构中,其情绪的\\\"大贮柜\\\"(emotional\\\"tank\\\")就会满载接踵而至对自体的以及关于孩童的抱负和享受活动等等的好感觉(Kohut,1971,p.28)。理想化父母意象也同样会整合进入孩童的人格中作为理想化的超我,在那儿它可作为一个能调节紧张并供给现实想法的结构(Kohut,1971,p.28)。
双极性自体: